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虎头难藏蛇尾:圣化的梅兰芳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尹鸿 参加讨论

     徐城北先生在《新民周刊》的一篇文章中说到,无论谁拍梅兰芳,谁演梅兰芳,其实都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即便梅兰芳本人饰演生活中的自己,恐怕也不见得让人信服。的确,无论是梅兰芳近乎神话般的传奇生涯和地位,或是京剧包括梅派京剧文化博大精深的艺术传统,甚至包括梅兰芳那不可复制、难以模仿的个人气质、外形神态、言谈举止的特殊“范儿”,都注定了拍摄《梅兰芳》的难度。坦率地说,在没看到《梅兰芳》的影片之前,多数人可能都对刚刚经受了《无极》的夸张“打击”之后的陈凯歌没有多少信心,尽管他曾经在10多年前贡献过《霸王别姬》这样的经典之作。
    但是,电影的前一个小时,让大多数观众看到了《霸王别姬》时的陈凯歌的回归。尽管孙红雷扮演的邱如白形神上都多少有些匪气,缺点艺术神经质的痴气,但他对京剧“改良”的那段恰如其分的“注解”,为梅兰芳的传奇故事做了很好的铺垫。以“自由”、“性情”为核心,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似乎阐释了后来京剧梅派的精髓,也点出了一切艺术革新的精髓。沉着的镜头、流畅的剪辑、戏剧性的场面、以及张弛有致的节奏,显示了陈凯歌“大师”级导演的才华和功力。而十三燕虽失败而不屈尊的死亡,一方面显示了江山代有才人出的残酷规律,一方面也用艺人的悲剧衬托出人格的尊严。没有多少大片,会用人物让观众感觉震撼的,但《梅兰芳》中的十三燕做到了。可以说,电影为观众带来了一个雄赳赳的“虎头”,整个段落叙述紧凑流畅,几乎没有拖泥带水;故事中有人格人性,没有为戏剧性而戏剧性;人物命运中有京剧的风韵,没有失去梅兰芳故事最基本的艺术载体。
    不过,当影片进入“梅兰芳”的“黎明”时间以后,观众的担心又开始上升了。不仅黎明的气质和形态缺少影片前一段所塑造的梅兰芳那特有的柔美中透出的阳刚之气,更重要的是梅兰芳的行动突然从主动变成被动,性格也失去了鲜明的定位,而这对于传记电影来说,失去的几乎就是灵魂。好在这一段还有章子怡扮演的孟小冬。这个人物身上那种雅致而活泼、坚定而善良的性格,被那段“梅龙镇”的“清演”以及几场与梅兰芳相逢恨晚的柔情,演绎得准确美丽而又凄婉,特别是孟小冬下决心“割舍”梅兰芳以保护这位天才艺术家的“孤独”时隐含的眼泪,更显示了章子怡日渐成熟的人物塑造能力。直到梅兰芳在美国纽约的那场演出,邱如白在漫天风雪中“诚惶诚恐”地等待梅兰芳谢幕的设计,电影都显示了陈凯歌的艺术才能。“虎头”之后似乎仍然还可以称得上“豹腰”。
    其实,从美国演出这场戏开始,电影已经走上了“迷失”之路。这个“迷失”的出发点,就是梅兰芳开始被神化了。因为“神化”而使梅兰芳失去了主动动作,没有内在焦虑、没有情感煎熬、没有内心的复杂。在美国演出的段落,先是用外国人的“怀疑”作铺垫,然后是意料中剧场所有外国观众毫无节制的“狂欢”,电影落入神化“艺术英雄”的叙述套路,也落入过度自我夸大的历史幻觉,这种没有节制,也容易让人联想到陈凯歌《和你在一起》中最后北京车站那场同样被“夸张”的小提琴演出。接下来的段落,不仅梅兰芳本身的性格、命运、心理已经没有多少“变”的空间,而且梅兰芳的故事也因为黎明的表演限制而与京剧无关,与艺术无关,梅兰芳被生硬地转化为一位具有民族气节的爱国艺术家。但是,梅兰芳不上台演出绝不等于京剧与梅兰芳无关,恰恰相反,这应该是一个巨大的现实冲突和心理煎熬,但电影中的梅兰芳却太平静,太固化,他与孟小冬的情感纠葛,他与邱如白的控制与挣脱,他在京剧与气节的艰难选择下的内心折磨,完全没有表现的痕迹,整个人物形象几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内在戏剧性。所以,电影中最后一段的梅兰芳,如同许多常规主流叙述一样,被简单地政治化、道德化和概念化了。电影只能“俗套”地选择一个“反角”和一个“捧角”的日本人,用漫画的夸张来衬托梅兰芳的“高大”,而故事中真正的主角似乎变成了那个在艺术痴迷与道德沦丧的旋涡中变态的邱如白。过度道德化的故事,使最后一个小时突然变得节奏滞缓、场面漫长,使梅兰芳的形象变得逐渐模糊,也使我们对梅派京剧美轮美奂的想像和渴望变得遥远。道德化、概念化、叙述惯性这样的艺术天敌,也悄悄隐藏于陈凯歌这样杰出的导演心中,这不知是中国艺术家的集体宿命还是传记艺术的类型宿命或者是两者兼而有之。
    影片最后一个镜头给了在落魄中期待着的邱如白,梅兰芳形象在影片中永久地从观众的视线中消失了。这是陈凯歌最后“故意”制造的遗憾,他不愿意用“黎明”的形象替代真正的梅兰芳。但我们更感到遗憾的是,最终电影仍然不能在我们心中创造出一个鲜活、生动、光彩照人的梅兰芳形象。一方面,我们欣慰陈凯歌给了《梅兰芳》一个虎头、豹腰,另一方面却遗憾地看到一个长长的蛇尾。一个大师级的导演似乎迷失在一个更“神化”的艺术大师的神圣光环中,以至于当邱如白说他明白了梅兰芳想做一个凡人的时候,观众的感觉正如同眼下孩子们所说——有点“雷”,雷得有点不着边际。我们只能说,《梅兰芳》的前三分之二引起了观众对京剧的好奇、对梅兰芳的兴趣以及对陈凯歌的期望,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大片在人文和艺术道路上的曙光,但后三分之一却让观众多少有些失望,而且这种失望也多少让人觉得有些不甘、有些无奈。
    原载:《文艺报》2008-12-11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