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从客家山歌看客家妇女的精神个性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陈文红 参加讨论

    客家人的精神个性,随着客家民系的形成崛起于历史舞台,越来越引起世人的瞩目。许多研究人员把目光投向客家精神内涵研究,并形成了诸多大同小异的归纳与概括,如“爱国爱乡、勤朴好洁、崇儒重道、尚文习武、团结互助、奋发自强”[1],“纯朴保守、坚忍刻苦、崇尚忠义、尊文重教、尊重妇德、持重武术、偏爱清洁、勤劳节俭”[2]等。笔者认为这样的客家精神固然得到众人的认同,但它是基于居统治地位的男子文化角度的认同,并没有深刻全面地反映出客家女性的精神面貌。本文试图从客家妇女“我口唱我心”的山歌中,梳理客家妇女长期以来被男权文化意识扭曲异化的精神个性。
    一、勤俭坚忍——家庭生活的支柱
    “男主外,女主内”是中国社会的传统分工,男人下地劳动赶骡运输播种收割,妇女在家烹饪纺织,男女分工很明确。而客家妇女由于“客家男子轻视务农和家庭劳动,崇尚读书和出外谋生”[3],便挑起了生产劳动、料理家庭、教养子女等重任,养成其坚忍卓绝、耐劳耐苦、独立奋斗之精神。她们终年不敢懈惰怠慢,不知疲倦地为着丈夫、儿女、子孙后代,默默奉献青春韶华和毕生精力。乾隆《大埔县志·风俗篇》云:“妇女装束淡素,椎髻跣足,不尚针刺,樵汲灌溉,勤苦倍于男子,不论贫富皆然。”
    《客家妇女歌》记叙了妇女从事的一年四季的农事:
    生女莫在古程乡,程乡女子苦难当,
    别处女子深闺宝,程乡妇女耕田庄。
    赤脚落田播种秧,泼粪施肥又脱秧,
    三月莳田挑秧把,中耕除草耘田忙。
    若遇老天唔打帮,一夜戽水到天光,
    一直忙到造禾熟,收割农事又紧张。
    早造刚完秋季忙,又把番禾赶插上,
    若遇高田水唔足,改种番薯唔丢荒。
    十月立冬稻谷黄,晚造收割又登场,
    程乡妇女如六月,再把谷粒屯中藏。
    两造收完冬种忙,播下小麦一行行,
    唯有小冬稍自在,等待明春小麦黄。
    一年四季农事忙,程乡妇女非寻常,
    女子如同男子汉,勤劳美德堪赞扬。
    (注:古程乡在今梅县。)
    《客家晡娘(妇女)》则描绘了她们的日常生活和待人处世的懿德:
    客家晡娘,鸡啼起床。梳头洗面,先煮茶汤。
    煮好早饭,天才大光。洒水扫地,挑水满缸。
    盲有食朝,先洗衣裳。讲究养猪,煮汁拌糠。
    灶头镬尾,光光张张。田头地尾,种菜种粮。
    针头线尾,绣织在行。家头教尾,顺理有方。
    爱子爱女,惜肝惜肠。唔生是非,敬重爷娘。
    推砻踏碓,唔声唔响。捡樵割草,山歌飞扬。
    ……
    丈夫出门,家事敢当。刻苦耐劳,唔怕风霜。
    能粗能细,有柔有刚。远近赞美,客家晡娘。
    客家妇女从小就学会各种劳动,学做“四头四尾”:“家头教尾”——整理家务、上侍翁姑、下育子女,都料理得井井有条;“灶头镬尾”——烧饭煮菜、割草打柴样样得心应手;“田头地尾”——播种插秧、驶牛耕田、锄草施肥、力争丰收;“针头线尾”——缝纫、刺绣、纺织等女红,件件都能动手自为。按客家传统,只有学会了这些工夫才算是能干、合格的女性,才能嫁个好丈夫。足迹遍及海内外的清代乡贤黄遵宪不禁慨叹:“吾行天下者多矣,五洲游其四,廿二行省历其九,未见其有妇女劳动如此者”[4]。客家地区形成“女劳”之风,是有其社会历史原因的。
    (1)保持和发扬了唐代以前中原地区的“健妇”古风。古乐府的“健妇持门户,亦胜一丈夫”和杜甫《兵车行》的“健妇把犁锄”的诗句,正是客家妇女的真实写照。
    (2)受南方少数民族“女劳男逸”习俗的影响。“黎妇多在外耕作,男夫看婴儿,养牲畜而已。遇有事,妇人主之,男不敢预也”[5],广东连阳“连邑风俗,懒惰成习,男不农樵,单靠妇女田间力作”[6]。客家人在长期的与南方少数民族融合混化过程中,自然会产生文化和风俗的交融。所不同的是客家妇女如此艰苦勤劳并未取得“遇有事,妇人主之,男不敢预也”的权利,而是遵从“男尊女卑”的传统,女持家、男当家。
    (3)生活环境使然。据《光绪嘉应州志礼俗卷》载:“州俗土脊民贫,山多田少。男子谋生,各抱四方之志,而家事多任之妇人。故乡村妇女:耕田、采樵、织麻、缝纫、中馈之事,无不为之。”钟敬文在《客家情歌》中谈到:“客家人的生活,因为他们所处环境的关系,所以终日作业于田野山岭间的,很占多数。并且男女俱出,没有‘男子事于外,女子事于内’之严厉的差别。”
    (4)没有缠足陋习,是“女劳”的必备条件。客家妇女,从宋代以后已无缠足陋习,这就使她们能承担繁重的劳动。美国传教士艮贝尔在其《客家源流与迁徙》中说“妇女不缠足,通常体健而轩昂,惟其如此,故能过其户外生活。”
    二、聪慧机智——无忧浪漫的少女情怀
    客家妇女虽然受教育的机会较少,但她们的才智却又令人惊奇。好些只字不识的妇女,既善于心算,又善于对歌,所唱歌词也极富文采。
    客家的妇女倘出生后未被溺死,或卖与别家做童养媳、等郎妹,长到十五六岁至婚前是其一生中最浪漫无忧的岁月。因此,客家山歌中欢乐甜蜜的初恋情歌最多、最为优美。如:
    郎在高山做鸟叫,妹在园中把手招,
    爷娘问妹招什么,风吹头发用手捞。
    五月端午看龙船,两岸人众几喜欢,
    嘱郎相见莫相问,莫让旁人来说穿。
    竹子搭桥肚里空,两人相好莫露风,
    燕子衔泥口要紧,蜘蛛吐丝在肚中。
    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情窦初开的少女,心中有意却又要瞒着爷娘、乡人的羞涩心理。
    美丽娇羞的妹子已打动少年哥的心,偏偏妹子的心思费疑猜,真是让少年君子搔首踯躇:
    你看天上那朵云,又像落雨又像晴,
    你看路上那个妹,又想连郎又怕人。
    走路不知路远近,过河不知水浅深,
    和妹相逢难开口,恋妹不知妹的心。
    直到有一天:
    老妹担水井边企,企到井边笑眯眯,
    阿哥问伢笑嘛 ,昨夜梦里见到你。
    爱情的明了让少年哥欣喜若狂:
    好烟一筒满嘴香,好茶一杯透心凉,
    好酒一杯食得醉,好花一朵满园香。
    俏妹生得像朵花,又勤又俭会当家,
    心又好来嘴又甜,左邻又舍谁不夸。
    多情纯真的客家妹子此时已然将爱恋之心托付给了少年哥,两人沉浸在甜蜜无忧的爱情里:
    夏天杨梅满山红,阿妹是哥有情人,
    好比深山长流水,千年万载不断情。
    河里撒网尽力丢,有鱼冇鱼慢慢收,
    哥想恋妹心莫急,水到渠成自然有。
    到此,浪漫的爱情似乎成就。但是,也许会招致爷娘的反对,那么这段年少之恋就成了隐约的心痛、永远的回忆。或许顺利结婚了,婚后的客家妹子就不可避免地成为最勤俭坚忍的客家妇女,劳碌终生。
    三、贤良贞淑——坚定忠贞的婚姻爱情观念
    国外学者爱得尔在《客家人种志略》和《客家历史纲要》中说“客家人是刚柔相济,既刚毅又仁爱的民族,而客家妇女,更是中国最优秀的劳动妇女的典型……客家民族是牛乳上的乳酪,这光辉,至少有70%是应该属于客家妇女的。”客家妇女之所以获得如此高的赞誉,勤俭坚忍固然令人赞叹,但其坚定忠贞的婚姻爱情观念更能博得世人尊崇。
    客家山歌中有大量歌颂用情专一、贬斥用情不专的情歌,充分表达出客家妇女对爱情的执著与专一:
    走路要走路中心,走在边上跌倒人,
    连妹只要连一个,东拉西扯会断情。
    天上云多月唔明,塘里鱼多水唔清,
    朝中官多会乱职,老妹心多会断情。
    若要交情讲过来,要学山伯祝英台,
    要生两人共枕头,死哩两人共棺材。
    客家妇女的爱情是建立在现实生活基础上的,因此客家情歌中,常把爱情与劳动联系在一起加以讴歌,唯有建立在共同劳动基础上的爱情才有可能获得幸福。
    七贪老妹甘灵番,挑花绣朵有名声,
    园中蔬菜晓得种,莳田割禾胜后生。
    八贪老妹蛮有情,唔嫌哥丑家又贪,
    像妹心肝有甘好,打起灯笼也难寻。
    新做烟筒一条龙,老妹唔怕哥哥穷,
    取你人好心肠好,取你人穷志不穷。
    正因为客家妇女勤劳能干,形成了朴素的婚姻观,客家妇女寻找爱情直至出嫁成家大多表现出不贪钱财、爱勤劳俭朴的价值取向。
    河下石子堆打堆,两人相爱莫贪财,
    自古钱财如粪土,因财失义划唔来。
    万贯家财 唔爱,情愿同郎挑石灰,
    左肩挑到右肩转,上岭下岽心也开。
    烂泥塘里一支莲,越远越香色更鲜,
    为人要像莲花样,生在污泥身不染。
    客家妇女一旦与心仪情哥成亲,即便面临终生劳碌、艰难困苦,也丝毫不影响她们对爱情的忠贞和对生活的憧憬。
    哥为妹来妹为哥,鸟为青山鱼为河。
    鸟为青山死在岭,鱼为清水死在河。
    生唔丢来死唔丢,除了大海变山丘,
    黄鳅生鳞马生角,铁树开花水倒流。
    生唔丢来死唔丢,拿个泥团捏只牛,
    把牛系在河边上,哪年吃草哪年丢
    四、隐忍苦情——催人泪下的悲怆曲
    尽管客家妇女有着如此勤俭坚忍、聪慧机智、贤良贞淑的美德,但她们的一生实难拥有真正的幸福。尤其在婚姻情感生活中,客家妇女有着更深刻的隐痛和悲怆。
    1情变
    客家妹子把炽热纯真的初恋寄在了情哥哥身上,本以为可以此情不渝、幸福绵长,却不料自由的恋情也遭遇情变的打击。经历了初恋情变的女子,也许会在她一生的生活中留下阴影。如:
    郎出坑来妹出坑,两人见到冇句声,
    过去两人火样热,至今两人雪样冷。
    桥上撑伞桥下荫,石头打开见石心,
    哥哥丢妹恋别个,过河拆桥唔是人。
    黄连树下把琴弹,声声苦来声声酸,
    浪荡公子唔回转,枉然等了三年半。
    这些歌谣便唱出了客家妇女对变心情哥的哀怨。
    2守望的爱情
    旧日客家人漂洋过海谋生者甚众,“三年五年回唐山”是幸运的。一别数十年以至永诀的也比比皆是。别后的妇女不仅形单影只,且要独自支撑夫家,其艰难困苦,可谓无以复加。
    亲哥过番俩分离,拆散鸳鸯真苦凄,
    有话无人来对讲,几多愁切无人知。
    阿哥今日去过番,丢下妹子在唐山,
    去就少年转就老,赚到万金也何闲。
    人在番邦心在家,年少妻子一枝花,
    家中父母年纪老,手中无钱难转家。
    郎在番邦妹在唐,两人共天各一方,
    妹在唐山无双对,郎在番邦打流浪。
    在短时间内事业有成、荣归故里的“番客”毕竟极为少数。更多的人漂泊天涯,苦苦挣扎,无颜见江东父老,家中的妻儿老小则遥望南天,长恨绵绵。盼郎不归,几十年如一日“守活寡”的妇女固守家园,含辛茹苦,侍奉公婆,养育子女,里里外外一把手,撑起了客家地区一片天。
    3种种不幸的婚姻
    (1)老少配式。客家女子的婚姻多由父母与媒人包办,这样男女间缺少了解,甚至到嫁人后才知男郎真面目,于是造成了无数的婚姻悲剧。嫁老翁便是其中一种。《旧婚歌》唱的是这种情形:
    十八芳龄刚刚过,嫁个老公五十多,
    爷老父母和媒婆,贪财贪礼害了我。
    为钱财,父母昧良心把十八女儿许嫁给半百汉子。老翁少妻哪能有共同的情趣,有情感基础与处世方式呢?
    (2)“等郎妹式”、“童养媳式”。
    十八大姐三岁郎,夜夜睡目抱上床,
    睡到半夜思想起,不知是子还是郎。
    手拿秧苗嫩稀稀,样得禾黄来充饥,
    郎子还在摇篮里,样得和他结夫妻。
    青春女子本该享受到的爱情一夜之间化为泡影,她被嫁给三岁孩儿,形同保姆。夫妻之事异化为姐弟、母子之事,这样的婚姻何其辛酸!
    对岁离娘卖畀人,六岁打柴受苦辛,
    七岁落田学耕种,九岁挑担冇时停,
    目汁洗面汗洗身。
    小树冇大就要斫,九岁女子就要嫁,
    怨天怨地怨爷娘,怨来怨去怨命假
    童养媳的命运是悲惨的,遇上善良的人家算是一种侥幸;多数被视为童工,被肆意虐待;有的童养媳劳累过度、营养不良、不能正常发育,更有被虐伤致死的,经不住身心折磨而自尽的也不少。
    “童养媳”、“等郎妹”的命运苦不堪言,多给女方带来精神痛苦和造成夫妻不和。客家地区盛行“等郎妹”、“童养媳”的原因有三:一是客家人重男轻女思想特别严重,生女脸上无光,甚至视为祸水,尽快泼出。二是家境贫穷,生活所迫。三是封建迷信思想作祟。如算命先生说某女孩与父母相克,就多数被卖与他人做“等郎妹”、“童养媳”。
    (3)隔山妻。这是梅州的一种特殊婚俗,这与梅州是侨乡、青年人大批去南洋谋生有关。侨乡男子多年轻时就出洋谋生,略有积蓄便寄钱回家娶一个女子,代其侍奉双亲、操持家务、做工种田。此婚俗称“隔山娶亲”或讥为“嫁魂魄”。“隔山娶亲”因新郎不在家,入门拜堂时,一般提一只公鸡代替“新郎”,新娘则与公鸡拜堂成亲。
    “隔山妻”只承了某人之妻的虚名,实际上却是守活寡。长年操劳,终老一生都未能见上丈夫一面,这是何等残忍的婚姻桎梏!可怜可叹多少客家妇女一生毁在如此陋俗之中!有一首山歌反映了“隔山妻”的由来:
    ……赚到银钱多少寄,寄转唐山讨老婆。
      海水遥遥,爷娘心枭。老婆么讨,此恨难消。
    另一首山歌唱出了“隔山妻”的哀怨辛酸:
    筷子拿来打铜锣,过番老公当过么(无),
    么钱就话转唔得,有钱又讲娶番婆。
    4凄苦的寡妇生活
    “寡妇门前是非多”,人们对这类女人予以蔑视、打击,以至故意欺压。她们一年四季都沉浸在痛苦的血泪中。《寡妇心上苦又慌》歌中唱到:
    正月寡妇是新年,想起寡妇好可怜,
    门前有田冇人作,栏中有牛冇人牵。
    四月寡妇莳田忙,寡妇心上苦又慌,
    只因丈夫死的早,那有男人来帮忙。
    十一月寡妇雪纷纷,衣单被薄冷如冰,
    花开花落年年有,寡妇家中不逢春。
    被度日如年的艰辛生活折磨着,寡妇只能以泪洗脸,凄哭哀怨:
    九月里来菊花黄,十八大姐独守房,
    怨爷怨娘怨媒婆,把我嫁给短命郎。
    清明挂纸地门前,双脚跪地泪涟涟,
    短命男人你听到,为妇在世日喊年。
    另一首《寡妇苦》,则道出了寡妇盼望嫁郎获新生的愿望:
    床头食饭床尾眠,冇人有苦情!
    日里唔敢同人嬲,夜里只有痛肠人。
    十五唔敢看月光,过年唔敢着新装,
    心中有话冇人讲,一生孤枕守空房。
    ……
    六月难过当昼心,守寡难过五更深,
    唔想贞节牌坊竖,只愿嫁郎结同心。
    在客家地区,孀妇和离婚的妇女再嫁时倍受歧视:如,不得在娘家或夫家穿衣上轿,不得从正门出去,须从侧门出至远地的树下穿衣上轿,甚至无轿坐,徒步到男家,不举行婚礼亦不拜祖。从仪式中就给再嫁的妇女套上了沉重的精神枷锁,再嫁后的生活亦蒙在封建礼教的阴影之中,所以劝寡妇莫改嫁的歌谣也较多。如:
    五嘱妹子静心听,守节正系好名声,
    妹爱坚心莫改嫁,改嫁会被人看轻。
    九嘱妹子你爱听,嫁过两次骨头轻,
    子孙诰封封不到,姑嫂相骂骂不赢。
    由此,客家寡妇多被迫或自愿终老守长寡、守活寡,以求获得贤德贞节的美名。
    五、寄情别恋——消极无奈的抗争
    在旧时代,不合道德、无爱情可言的婚姻比比皆是,而离婚的途径是难以畅通的。男子可以休妻、冷落妻子,并继而纳妾问柳,而三从四德的束缚使得女性难有非分之想。或许仅能去暗恋意中人,以短暂的云雨满足干涸的心田,一批婚外恋歌便由此产生。
    南风唔当北风凉,亲夫唔当夜来郎。
    夜来郎子有话讲,亲夫一觉到天光。
    这是个敢爱敢恨的客家妇女的典型,她以大胆炽热的别恋来反抗无爱的婚姻。然而,这样的恋情是不能曝光的,一旦被夫家、族人知晓,轻则责打、重则被休弃甚至被沉塘。
    扇子拨来圆叮当,你夫打你我痛肠。
    一心都想来去救,恐怕雪上又加霜。
    扇子拨来圆厘厘,我夫打我因为你。
    前门追到后门去,目汁唔焦又想你。
    这首因婚外情被发现引发的家庭矛盾看起来尚算轻微,然而,由此导致妇女更加不幸的生活:在村邻中成了嚼舌讥讽的对象,在婆家更是失却了原本低微的的尊严和地位。除非妇女有勇气冲破不幸婚姻的桎梏,开始新生活。在众多的客家情歌中,笔者仅发现一首表现了追求新生活的婚外恋歌:
    千里路途来就姊,万里路途来就姑。
    我愿离妻来就妹,你愿离夫就我唔?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象征主义诗人李金发在《岭东恋歌》序中谈到,客家男女以对歌形式大胆甚至出格地讴歌恋情,彼此挑逗应和,但囿于社会压力是很少以对歌来结亲的,大多只是平庸婚姻外的一种心灵放松而已。这种婚外情歌很少是实有其事的,只不过是满足一种心愿,在欲做而不得、有贼心无贼胆之际的“嘴上便宜事”而已。所以客家婚外情歌很难(也不应该)受伦理逻辑的贬斥,尽管至今不敢苟同这种扭曲的恋情。
    当然,囿于所掌握的山歌资料,我们无从考察客家妇女在社会生活和政治事务方面体现的精神个性。或许我们可以引出一个长期以来被客家学研究者们忽略的问题:客家妇女在劳动上与男人平等,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却没有带来社会上、婚姻上甚至家庭生活上的男女平等。“纵观千百年来客家妇女的劳动生活,我们认为,以这种不堪重负、男女不分的重体力劳动所换取的解放,与其说是一种自由,一种幸福,倒不如说是一种痛苦,一种悲哀”[7],“客家妇女在向社会和家庭尽力付与的同时,本身的各种权利却受着极其无情的剥夺。”[8]婚姻上的不平等和怪现象前已叙及。因政权、夫权、神权、族权对妇女的束缚而在长期封建宗法社会中形成的许多陋俗,直至20世纪40年代还被奉为合理合法的生活准则。
    如春秋祭祀酒席、上祖坟的公宴,男丁可按年岁大小和功名入席,而妇女不能入席,只准“有事服其劳”,烹调奉食。
    如,妇女都没有自己的姓和名,利用男子的姓或名以及辈份长幼顺序缀以“嫂”、“娘”、“婆”、“嬷”便成了她们的名字。个别地区,妇女一日三餐不得与男人一起坐凳就餐,即使上了年纪做了祖母,也还是与女儿、孙女、儿媳、孙媳一起在灶台就食。
    再如,妇女不能享受祖产的奖学金。客家地区,许多有祖产的宗族,都兴奖学金,用祖产部分收入奖励本族读书子弟。但只有男丁才有权享受,女孩即使成绩优秀,家庭贫苦,亦不得受奖。
    再如,女持家、男当家。妇女肩负着操持家务的重担,只限于“勤俭”二事,而“家政大权”,却掌握在男子手中,男子说了才算数。虽然也有“阿婆带钥匙”的情况,那一般都是因为没有男子当家。
    参考文献:
    [1]吴永章.客家传统文化概说[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2]陈运栋.客家人[M].台北:台湾联亚出版社, 1978. 386-387.
    [3]饶任坤,卢斯飞.客家历史文化纵横谈[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3.
    [4]黄遵宪(清).李母钟太安人百龄寿序[A].黄遵宪研究资料选编[C].香港: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 2005. 208-210.
    [5]张庆长(清).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第九帙·黎岐纪闻[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1990.
    [6]李来章(清).连阳八排风土纪[M].约束.卷七.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1990.
    [7]郭丹,张佑周.客家服饰文化[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5.
    [8]刘佐泉.客家历史与传统文化[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3.
    原载:《赣南师范学院》2006年第1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