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吉安府志 (明)佚名纂 明嘉靖间刻本 按:卷数当补录为:十九卷。著者当录为:王昂。《天一阁藏明代地方志考录》录是志为十九卷,明嘉靖间王昂纂修,并称“见一八〇二年旧目和一八〇八年旧目。原藏两部,其中一部卷五地(‘地’当‘至’之误)十六舆地、人物志,今藏北京图书馆;另一部卷十至十一,今藏上海图书馆。”万历《吉安府志》卷七选举第33页“明正德八年”下载:王昂,吉水人“解元,佥事,修壬午(当为嘉靖壬午年,即嘉靖元年)郡志。”据此,版本项当录为:明嘉靖元年刻本。 [万历]吉安府志三十六卷 (明)余之祯纂修 按:著者当录为:余之祯修 王时槐 刘元卿等纂。是志各卷卷端下均题有“赐进士知吉安府事内江余之祯总修赐进士陕西布政司参政致仕郡人王时槐纂修 举人刘元卿 罗大纮考辑。” [乾隆]吉安府志七十四卷首一卷 清道光二十二年李镕经补刻本 按:版本项当录为:清道光二十二年李镕经补刻乾隆四十三年增修本。是志记事止于乾隆四十三年(见卷二十职官第38页),显然是志并非据乾隆四十一年刻本补刻,或道光二十二年补刻乾隆四十一年本时又有所增修。 [光绪]吉安府志五十三卷首一卷 (清)定祥 特克绅布修 刘绎 周立灜纂 按:著者当录为:定祥 特克绅布等修 刘绎 周立灜等纂。是志有钟珂序称修志“经前守定静山(定祥之字)、德晓峰(德馨之字)、特罕卿(特克绅布之字)、蒋蕉林(蒋继洙之字)诸君……设局重修,延聘刘詹岩(刘绎之字)先生、彭翰林(庆钟)、周礼部(立灜)为总纂。”修志衔名也列定祥、德馨、特克绅布、蒋继洙、钟珂5人“主修”,刘绎、彭庆钟、周立灜3人为“纂修”。 [民国]吉安县纪事五卷 李士梅修 王祐纂 民国十一年活字本 按:纂者当录为:王祜纂。联目误录为“王祐”。版本项当录为:民国十年活字本。是志序、记事年均止于民国十年,并无印刷于民国十一年之任何标识。 [乾隆][2]泰和县志四十卷附录一卷 清乾隆十八年刻本 按:版本项当录为:清乾隆十九年刻本。是志序作于乾隆十八年孟冬,记事止于乾隆十九(见卷十四贡士第20页)。 [道光]泰和县志四十八卷首一卷 (清)杨讱纂修 清道光四年刻 六年徐迪惠订正补修本 按:著者项当录为:杨讱修萧锦等纂。杨讱序称修志“延邑孝廉萧公幖艇(萧锦之字)暨多闻宿学诸君子分修总校,余亦时为折衷焉。”徐迪惠序云“秉笔者咸推学博幖艇萧君。至甲申(道光四年)春仲,事未竣,而萧君已就选清江。是秋杨公也解任去。及余莅兹土,梓且垂成。”版本项当录为:①清道光四年刻本(江西省书馆有藏);②清道光七年徐迪惠增订本(是本不仅订正,且有增修,记事止于道光七年,见卷十三典史第22页)。 [同治]泰和县志三十卷首一卷 (清)宋瑛等修 彭启瑞等纂 清同治十一年修 稿本 清光绪四年周之镛续修 刻本 按:同治间修志产生了两个版本,当作两种志分录。稿本书名项当录为:[同治]泰和县志四十四卷首一卷。是志有台湾成文影印本行世,其正文并非三十卷,而是四十四卷。版本项当录为:清同治十一年稿本。是志之修肇于同治九年,于同治十一年完稿。周之镛续修刻本见下条著录。 [光绪]泰和县志三十卷首一卷 (清)周之镛修 彭启瑞等纂 清光绪五年刻本 按:联目录是志为[同治]志之另一版本,且录为清光绪四年刻本。是志为周之镛在“同治”志稿的基础上,聘请原纂者彭启瑞等人“重订付梓”而成。从凡例来看,是志与“同治”志稿有不少改动,且本志也被修成三十卷,而非志稿的四十四卷。是志封面题有“光绪四年秋镌五年冬月刊竣”字样,记事也止于光绪五年(见卷五秩官第10页)。 [民国]泰和县志三十六卷 泰和县志局修 欧阳辅 郭志仁纂 民国二十八年稿本 按:联目未录,今藏泰和县档案馆。 [道光]吉水县志三十二卷首一卷 (清)周树槐纂修 清道光五年刻本 按:著者当录为:周树槐修叶向荣等纂。是志饶萃序称修志“董其事者,前任兴安训导叶公向荣、前任龙南训导解公荣世、原任南康府教授李君其敏、孝廉李君朝佐。”周树槐序云:“士绅以修县志请。其明年二月,遂合谋以属其邑人,前龙南训导解君世荣与前兴安训导叶君向荣。逮今年春,属草未就,而二君先后以疾去。余与两学师清江饶君萃、金溪蔡君殿英,邑人前南康教授李君其敏、考廉李君朝佐复加核正,录其副上省局,遂次第授梓。”修志姓氏列叶向荣、解荣世、李其敏、李朝佐为“协修”,饶萃、蔡殿英为“总校”。版本项当另录有:清道光六年增修本(江西省图书馆有藏)。 [光绪]吉水县志六十六卷首一卷 (清)彭际盛等修 胡宗元等纂 清光绪元年刻本 按:卷数尚应录有:附尚义录一卷。其原刻目录、内容均有“尚义录”。纂者当录为:胡宗元纂。修志衔名仅列胡宗元为“纂修”。版本项当录为:清光绪五年刻本。是志封面录有“光绪元年鐫行”字样,并非刻竣年,而是指开雕年。是志末有“邑志局”作于光绪五年十一月之“修志局公白”,称“我邑奉文修志,系照前修周志旧章,派门第之捐输为志书之经费……因缴数过少……本局停工节用,催候多年。……今幸全志告成。”由此可知,是志刻竣于光绪五年,而非光绪元年(志中记事止于光绪三年,见卷二十八进士第26页)。联目注称是志另有“光绪三年补刻本”,误。应注之为:清宣统三年增修本。是本补刻、增修了一些内容,记事止于宣统三年(见卷三十贡士第50页),并删去了原刻中拥有的“尚义录一卷”及“修志局公白”。 [道光]永丰县志四十卷 (清)陈征芝 孙承祖等纂修 清道光五年刻本 按:联目未录,今藏民间,已非完帙。 [同治]永丰县志四十卷 (清)双贵 王建中修 刘绎等纂 按:修者当录为:双贵 王建中等修。王建中序称修志“同治己巳(八年),前尹双君云汀(双贵之字)奉宪檄举其事,历王君小珊(王承翼之字)、黄君立吾(黄兴树之字)、朱君孟延(朱昌年之字),敦聘邑士为集赀,为采访、为纂修……凡五阅寒暑。至癸酉(十二年)之冬,值余以铨注来宰斯邑,下车伊始,而志稿适具……余之得观其成。” [乾隆]安福县志二十二卷首一卷 清乾隆四十七年刻本 按:版本项当录为:清乾隆四十八年刻本。是志序作于乾隆四十七年,记事止于乾隆四十八年(见卷七帙官第14页)。又是志版本项另应录有:清同治四年殷礼补刻本(日本东洋文库有藏,有台湾成文影印本行世)。 [乾隆]龙泉县志二十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乾隆三十六年刻本 按:版本项当录为:清乾隆三十七年刻本。是志序作于乾隆三十六年夏,记事止于乾隆三十七年(见卷五选举第58页)。 [同治]龙泉县志十八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王肇渭修 郭崇辉等纂 按:修者当录为:王肇渭黄瑞图修。黄瑞图序云:“原志(指王肇渭所修志稿)纲目未备,今遵省局定章,提纲十,酌分八十八目较为详悉,呈稿发刊,阅数月而工竣。”显然黄瑞图有修志之功。联目注是志有:民国重印本。当详注为:民国十八年重印本。 [道光]万安县志十二卷 (清)魏湘修 张映宿纂 按:纂者当录为:张映宿 刘绍錡等纂。同治《万安县志》卷末录是志原修姓氏,录张映宿、刘绍錡等4人为“纂修”。 [同治]万安县志二十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欧阳骏修 周之镛纂 清同治十二年刻本 清光绪三年重校本 1960年江西省图书馆铅印本 按:著者当录为:欧阳骏 周之镛修 方千里 张光璧等纂。是志修者名籍虽列周之镛为“总纂”(当为主修之意),但也列欧阳骏、周之镛为“纂修”,此外尚列方千里、张光璧等7人为“分纂”。欧阳骏任知县时,即请方千里等纂县志;周之镛继任知县后,仍以方千里等纂县志,自己也在工作之余参加编纂工作。周之镛序云:“同治己巳(八年)秋,上宪倡修省志,檄各为纂辑以进。欧阳君骏摄篆是邑,协诸绅设局汇修,已经数月,未蒇事而解任去矣。庚午(同治九年)冬,余奉简命来守此邦,惧贻陨越、负疚前贤,于是采风谣、审民俗,凡有关世道人心,足以考镜得失者,未尝或去诸怀。历时数月,粗知梗概……薄书余暇,参互考证,与诸绅详加纂校。……又越三载而始告成。”版本项当录为:①清同治十三年刻本(是志有刘惟金作于同治十三年之序;记事也止于同治十三年,见卷八职官第9页;牌记作同治十二年刊,当为开雕年);②清光绪三年增修本(是本除校正原刻外,尚增修部分内容;记事止于光绪三年,见卷八职官第6页);③1960年江西省图书馆据清同治十三年刻本铅印本。 [康熙]永宁县志二卷 (清)陈欲达修 袁有龙纂 按:纂者当录为:袁有龙 谢建侯纂。是志谢建侯序云:“侯,生也晚,自愧腹笥空疏,何敢妄厕巨任(即修志)?但承父师之命,未敢有方,爰积寝食、昼夜之勤,共为编集,汇而成帙。”乾隆《永宁县志》凡例云:“国朝康熙癸亥(二十三年)志(即本志)……纂修(为)举人袁有龙、岁贡谢建侯……今重修,仍存其名。”卷六选举录谢建侯,称其“康熙二十二年纂修邑志,现有序存。” [乾隆]永宁县志八卷 清乾隆十五年刻本 按:版本项当录为:清乾隆十六年刻本。是志修志纪略作于乾隆十五年嘉平月,记事止于乾隆十六年(见卷三职名第13页)。 [同治]永宁县志十卷首一卷 (清)杨辅宜修 萧应乾纂 清同治十年修 十三年刻本 按:著者项当录为:杨辅宜 程炳星等修 萧应乾 张振崑等纂。程炳星作于同治十三年之序云:“前蔡君勉之(蔡体乾之字)继杨令(辅宜),后先补纂皆未蒇事以行,后来者讵能辞其责?……爰属邑之老成博雅者,合前志而折衷之。……去年夏,因就所参定者申省待梓,顾以经费无措,辄复迁延。予亦行将解任,适邑绅龙筠山……慷慨承修,不数月告竣。”是志新修姓氏列杨辅宜、蔡体乾、程炳星、晏温为“总修”。其中晏温于同治十三年署理永宁知县,实未修志。新修姓氏列萧应乾、张振崑等5人为“纂修”。版本项当录为:清同治十三年刻本。是志自同治八年修,迁延至同治十二年修成定稿,于同治十三年刻竣,著录毋须修纂年。 [民国]宁冈县志六卷后志四卷 邓南骧修 邹代藩纂 丁国屏续修 陈家骏续纂 民国九年修 二十六年续修 铅印本 按:著者项当录为:邓南骧丁国屏修邹代藩陈家骏纂。版本项当录为:民二十六年铅印本。丁国屏序云:“觅得民国八年七修县志未印行之残稿……聘邑之前辈陈家骏诸先生为编纂,整理前稿,并补志八年以后之事迹,以竟前人未竟之功。……阅五月志成,以原稿为前志而略加删润,后稿则仍其体例为后志。”序中前稿即邓南骧、邹代藩纂之志稿,后稿即丁国屏修,陈家骏纂之志稿。是志之修纂在同一时期,历二任县长,期间虽有间隔,但作为修纂者及其纂修年代应无分录之必要。 [康熙]永新县志十卷 (清)王运祯修 刘爵生 龙科宝等纂 清康熙二十二年刻 三十二年增修本 按:联目未录,有台湾成文影印本行世。 [乾隆]永新县志十卷 (清)王翰修 陈善言纂 按:著者项当录为:王瀚修 江世琳纂。是志各卷卷端均题“王瀚”而非“王翰”。台湾成文影印本有时任邑教谕谢家凤所作“附识”,称是志“首事二十八人,其中纂修、采访、提调,或专任、或兼司,条分难该,缘以纂修括之。其实去取之权操于王明府(瀚),而笔削编辑一归于孝廉江豆村。豆村名世琳、字树玉,为粤右名下士,邑人延以经纪其事。”同治《永新县志》卷首历修姓氏列陈善言等27人为“纂修”,此“纂修”当为分纂,或如谢家凤附识所称“纂修、采访、提调”之人。 [乾隆]禾川书二十卷 (清)谭尚书纂 清乾隆四十年纂 宣统三年刻本 按:版本项当录为:①同治十一年刻本。联目将是志录作[同治]志,另行著录,且录纂者为谭述唐,误甚。是本封面题:永新澧田谭尚书纂。各卷卷端下题:永新谭尚书述唐纂辑。谭尚书字述唐,号璧唐。②清宣统三年刻本。版本项中录“清乾隆四十年纂”应不录,因纂修年代已足以证明是志成于乾隆时期,毋须精确到具体是哪一年纂。且录“乾隆四十年纂”定,不够准确,其依据仅为谭尚书作于乾隆四十年凡例后记;而实际上,谭尚书在乾隆四十年以后还增纂了一些内容,从现有内容来看,增纂内容记事止于乾隆四十四年(卷六选举下第24页)。 [同治][1]禾川书二十卷 (清)谭述唐纂 清同治十一年刻本 按:联目分录《禾川书》为二志,误,见“[乾隆]禾川书”之按语。 [同治][2]永新县志稿十卷 (清)伊继隆纂修清同治十年修 光绪五年刻本 按:著作形式当录为“纂”。是志为伊继隆私人所纂,其序称自己“仿康对山、韩五泉诸公之意,独纂一志。”各卷卷端下也录作“邑人伊继隆甘泉纂。”版本项似当录为:清光绪二年刻本。江西省图书馆藏本未见有牌记等属于光绪五年刻成之标识,仅有伊继隆作于同治十一年之序,但记事止于光绪二年(见卷二公廨第5页)。 [同治][3]永新县志二十六卷首一卷 (清)萧玉春 陈恩浩修 李炜 段梦龙纂 清同治十三年刻本 按:修者当录为:陈恩浩萧玉春修。萧玉春序云:“楚北谌君筱门甫邀邑绅会议,旋值瓜代。署任陈君养斋(陈恩浩之字)继之开局采访,未及脱稿,又以期满卸篆去。壬申(同治十一年)三月春,予奉檄来莅斯土……越二年甲戌(同治十三年)刊梓告竣。”版本项另当录有:清光绪元年增修本。江西、台湾均藏有增修本,其记事止于光绪元年(见卷十一选举第52页),其记事止处录有“补刊”字样。 [道光]莲花厅志八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李其昌原本 李荫枢续修 李素珠续纂 清道光六年增刻本 按:著者项当录为:李荫枢等修空格李素珠等纂。是志为道光年间袭李其昌原本重修之志,应分别著录。李荫枢作于道光六年序云:“余甫下车,有李明经、贺明经等携道光二年重修请序。余取而阅之,自乾隆庚辰(二十五年)迄今甲申(道光四年)年间……补录无遗。”显然是志自道光二年始修,时任莲花同知的为张德元,其后分别为李荫枢(道光三年)、何锡光(道光三年)、李荫枢(道光六年),修者不止李荫枢一人。李荫枢序中所提“李明经、贺明经等”当指李素珠、贺清兰等人。版本项当录为:清道光六年刻十八年增修本。道光六年为重修志之刻年,其记事止于道光十八年(见卷六例授第6页)。是志原刻当已不存。 [同治]莲花厅志八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李其昌原本 张树萱增订 清同治四年增补乾隆本 按:著者项当录为:张树萱修张敬书等纂。是志以乾隆、道光二志旧板,补旧增新,张树萱序云:“与广文张君敬书及厅绅诸君子集费鸠工,补其厥失,以复旧观。并广为搜罗,将以后事迹纂入全书。”版本项当录为:清同治五年刻本。是志序作于同治三年十一月,增修部分的版心题作“同治四年增修”,但记事止于同治五年(见卷五秩官第13页)。 [光绪]爱莲编十卷 (清)贺恢纂 清光绪十三年稿本 按:是志不以志名,实为厅志。联目未录,今藏莲花县志办。 [康熙][1]新淦县志十五卷 (清)董谦吉修 李焕斗纂 王毓德续修 周卿续纂 清康熙十二年刻 五十四年增刻本 按:地方志续修是普遍和必然的现象,除首修志外,其后都可称续修。康熙五十四年袭康熙十二年本“就旧目而增载”,故两志当分录,且康熙十二年刻本仍存(有台湾成文影印本行世)。其著者当录为:董谦吉修曾三接纂。是志修志姓氏列董谦吉、曾三接为“纂辑”,李焕斗等19人为“同纂”,萧引鸾等7人为“编辑”。董谦吉序云:“上檄催纂修通志,爰集学博曾三接率邑明经弟子员萧引鸾、杨学骞、程希孟、胡麟兆、段官、孙之凤、孙廷珍等相与参诸史传图志,商榷考核,信者因之,疑者阙之,未备者补之,时有可采者续之。”是志卷三官师志第13页录训导曾三接,其名下注云“适修邑志,赖为总裁(当为总纂之意)。”版本项当录有:清康熙十二年刻本。 [康熙][2]新淦县志十五卷 (清)王毓德修 江砥 周卿等纂 清康熙五十四年刻本 按:参见[康熙]1新淦县志。是志修志姓氏列王毓德、江砥、林作楫为“纂辑”,周卿等11人为“同纂”。是志为奉檄纂修,并将康熙十二年志作为旧志,作为政府行为的修志已属另一次,理当分录。是志记事止于康熙五十四年(卷八防圉志第六页) [康熙]峡江县志九卷 按:卷数当录为:十二卷。道光《峡江县志》有兆元序云:“康熙三年,佟君(国才)来宰是邑,增修十二卷。”光绪《江西通志·艺文略》录是志也是十二卷。然现存是志之总目仅为九卷,内容也为九卷。《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稿本)》考证是志云:“其时志书尚未有以选举(是志卷九为选举)殿后者,最少亦应尚有艺文、杂志之类。”综上述,颇疑是志已非原刻之完帙,其九卷残本乃书贾做假成九卷足本,以增其值。 [乾隆]峡江县志十四卷首一卷 清乾隆三十二年刻本 按:版本项当录为:清乾隆三十三年刻本。是志乔大椿序作于乾隆三十二年十月,记事止于乾隆三十三年(见卷六选举第37页)。 [道光]峡江县志十四卷 (清)兆元修 郭廷赓纂 按:纂者当录为:郭廷赓 胡宗阅等纂。兆元序称修志“偕邑之老宿采择事实,分类编辑,旧者仍之,新者增之,八阅月而书成。”同治《峡江县志》列是志“纂修”为郭廷赓、胡宗阅等10人。 [民国]峡江县志十六卷 施广德修 毛世俊纂 民国三十八年稿本 按:联目未录,今藏峡江县档案馆。 [嘉靖]赣州府志十二卷 (明)康河修 董天锡纂 按:著者项当录为:王浚 康河等修 董天锡等纂。董天锡序云:“侍御容峰陈公珙有见于此,乃谋诸都宪玉泉王公浚,以赣志属予修缉,衰病薄劣,何能为役,重违其意,乃与陈教授英、李举人国纪参互考订,收其散逸,删其繁芜,以就简约、备采览。” [天启]赣州府志二十卷 (明)余文龙修 谢诏纂 明天启元年修 清顺治十七年汤斌重刻本 按:修者当录为:金汝嘉余文龙等修。谢诏序云:“丙辰(万历四十四年)之岁,兰阳李公(志道)以司榷别驾摄郡,重有意(修府志)焉,而谬属予以笔札之役。予谢不敏,而公意弥笃,会长洲金公(汝嘉)来为守,谋与公合,则再四趣之。予乃键关穷晷,取各邑新旧牍,稍为编次。既成秩,惴惴不称,庋之案头者久之。已而两公俱以迁秩行,事亦旋寝。……余公(文龙)不鄙,辄付梓人……凡越四月,杀青斯竟。”是志修志姓氏虽仅录余文龙为“主修”,但据谢诏序可知李志道、金汝嘉也有修志之功。版本项当录为:明天启元年刻二年后增修清顺治十七年汤斌重刻本。是志天启元年有刻本,见前引谢诏作于天启元年序。是志卷九职官第24页记府通判袁昌事至天启二年后。 [乾隆]赣州府志四十四卷首一卷 清乾隆四十三年修 四十七刻本 按:版本项当录为:清乾隆四十七年刻本。窦忻作于乾隆四十三年序云:“乾隆己卯(二十四年),前守朱公(戾)复举其事,稿垂成,去,遂辍。阅今二十年,存旧稿于蠹蚀之余。余一时展阅,未尝不慨叹前劳,思继续于将来……集寅僚议输俸重修……八阅稿脱。”方承保作于乾隆四十七年序云:“前守窦公(忻)新修志稿甫呈大府,久之核发下郡,余乃获于公余……既而复阅志稿,校订再三……乃以后四年职官、选举、武秩核补之。”显然是志历朱扆、窦忻、方承保三任知府,至乾隆四十七年方最后修成并付梓。 [道光]赣州府志七十八卷首一卷 清道光二十八年刻本 按:版本项当录为:清道光二十九年刻本。是志序作于道光二十八年冬,记事止于道光二十九年(见卷三十六官师第24页)。 [同治]赣州府志七十八卷首一卷 (清)魏瀛修 鲁琪光 钟音鸿纂 按:纂者当录为:鲁琪光 钟音鸿等纂。是志纂辑姓氏列魏瀛为“主修”,鲁琪光为“总修(实为执笔者)”,钟音鸿等3人为“总纂”。 [乾隆]赣县志三十四卷首一卷 清乾隆二十一年刻本 按:版本项当录为:清乾隆二十二年刻本。是志有序作于乾隆二十一年冬,记事止于乾隆二十二年(见卷十四选举第14页)。 [光绪]赣县乡土志 (清)陈瀛 谢扬光纂修 清光绪三十年活字本 按:联目未录,今藏国家图书馆。 [民国]赣县新志稿三编 按:书名项尚应录有:附录一编。是志目录、内容均有“附录”,内容为文、诗、词。 [顺治]雩都县志十四卷 清康熙元年刻本 按:纂修时代当录为:[康熙]。是志序均作于康熙元年,其中易学实序云:“今国朝定鼎十九年矣,文德四洽,李侯(佑之)以世家名俊来令吾雩五年,风行治美,因咨于广文临川万兴庵、南昌杨予龄二先生以总修志事,学实乃得与闻几席之侧。……计凡聚席二月,书成,就正于万、杨二先生,以上于李侯,遂付梓人。”显然是志修于康熙元年,成稿于康熙元年,刻于康熙元年。版本项当另录有:清康熙元年刻二十一年增修本。有台湾成文影印本行于世,记事止于康熙二十一年(见卷八选举第又38页)。 [康熙]雩都县志十四卷 清康熙四十七年刻本 按:版本项当录为:清康熙四十七年刻五十三年增修本。是志记事止于清康熙五十三年(见卷八选举第15页)。 [乾隆]雩都县志十四卷 (清)卢振先原本 高泽叙等续修 段彩续纂 清乾隆二十三年刻本 按:著者当录为:高泽叙修段彩纂。后修方志均以前志为底本,故无录原本著者之必要。版本项当录为:清乾隆二十三年刻本。是志序作于乾隆二十二年夏,记事止于乾隆二十三年(见卷八选举第54页)。 [道光]雩都县志三十二卷 (清)黄浚纂修 按:著者当录为:向应桂 黄浚等修 宋惟驹 李起翀等纂。是志修志姓氏列钮士元、向应桂为“倡修”,黄浚为“主修”兼“纂修”,宋惟驹、李起翀等6人为“分修”。宋惟驹序云:“道光三年冬……邑侯钮公(士元)爰集绅士倡修(县志)。明年春,钮公去;八月向公(应桂)摄篆,乃聘李君奋霄(李起翀之字),萧君琢林,刘君六吉、协中,易君云会共为校订,驹以谫陋之学亦得从事焉。未几,黄侯壶舟(黄浚之字)先生至,乃呈于侯。侯……笔削谨严、论断精确。时未告竣,侯旋调临川诸邑。九年,侯复莅兹土,予与刘君六吉重加校订,侯为鉴定,阅数月而志成。”凡例称黄浚“手定笔削谨严,考核详明,篇终论断俱系侯作。”凡例有分列分修(实为分纂)宋惟驹等6人分纂是志各门目之名称。显然,是志之纂修也有钮士元、向应桂以及宋惟驹等6人之功。 [同治]雩都县志十六卷首一卷 (清)颜寿芝 王颖修 何戴仁 洪霖纂 按:修者当录为:颜寿芝 王颖等修。是志修志姓氏列颜寿芝为“倡修”,陈翔墀为“承修”,王颖为“主修”。此3人实皆为修者,王颖序云:“前县令颜寿芝,前署县令陈翔墀奉饬纂修县志,搜辑新事,考其端末,详细载入,用垂永久,稿虽成,犹未付梓。适予来莅兹土……阅两寒暑,始得蒇事。” [康熙][1]信丰县志十二卷 (清)杨宗昌修 曹宣光纂 按:修者当录为:杨宗昌 张继抡修。张继抡序云:“信丰之志缺者盖八十余年矣。康熙癸卯(二年)夏,余承乏来治,征物咨事,鲜获旧章。……于是进诸绅士而谋之,佥云:‘耆旧弘才多知故实,殆无以逾明经曹俊甫(曹宣光之字)者,前杨侯(宗昌)尝礼辟而授简矣。’予因亲诣曹君以请。……期年而书告成。” [康熙][2]信丰县志十二卷首一卷 (清)张瀚修 黄彬等纂 按:著者当录为:张执中 张瀚修 黄虞 黄彬等纂。黄彬序云:“康熙四十五年,邑侯保安张公执中偕邑明经黄君虞,纂订校雠,芟繁补遗,续载五十年来建置以及人物等,事已就绪,未及付梓,而公忽解组……岁戊戌(康熙五十七年)腊月,赣邑侯大兴张公瀚睹篆兹邑……取先任志稿细加校勘裁定,又于近今一行一谊、片善微长皆得增入。”显然是志在前任志稿基础上修成,则张执中、黄虞之功不可没。 [乾隆]信丰县志十六卷 清乾隆十六年刻本 民国十年补刻本 按:版本项另当录有:①清乾隆十六年刻道光二年增修本(有台湾成文影印本行世,记事止于道光二年,见卷三官师第6页);②清同治六年补刻本。[道光]信丰县志续编十六卷(清)许夔修谢肇涟张伊纂按:纂者当录为:谢肇涟熊福藻等纂。是志续修姓氏列谢肇涟、熊福藻、张俨等7人为“编辑”,并无名“张伊”者,疑为“张俨”之误。此外,是志袁曦业序作于道光四年嘉平三日,是日入公元1825年,而1825年已属道光五年。 [康熙][1]兴国县志十二卷 (清)黄惟桂修 王鼎相纂 清康熙二十二年刻本 按:纂者当录为:王鼎相 刘天贡等纂。是志卷一卷端下录王鼎相为“参阅”,刘天贡为“考订”,刘元灿、谢芳为“编次”。黄惟桂序称修志“得王子鼎相、刘子天贡,以及邑庠诸秀适馆授餐、篝火联床,相与取断简而考订之。”版本项当录为:清康熙二十三年刻本。是志序作于康熙二十二年秋,记事止于康熙二十三年(见卷九选举第4页)。 [乾隆]兴国县志二十六卷首一卷 (清)孔兴浙修 孔衍倬纂 清乾隆十五年刻本 按:修者当录为:孔兴浙 郭蔚修。郭蔚序云:“孔公(兴浙)以移治靖安,嘱卒业于余……因与志馆诸名宿再加较阅,晓夜督梓,文成数十万言,六阅月而竣。”版本项当录为:清乾隆十六年刻本。是志封面题“乾隆十五年镌”仅为开雕年。是志郭蔚序作于乾隆十六年,记事止于乾隆十六年(见卷八官师第39页),则是志当刻竣于是年。 [道光]兴国县志四十六卷首一卷 (清)蒋叙伦修 萧朗峰纂 按:修者当录为:夏璜蒋叙伦等修。萧朗峰序云:“岁癸未(道光三年),前邑侯夏公(璜)、署邑侯蒋公(叙伦)相继奉上宪檄修志乘……蒋侯既厘正于前,今邑侯陆公(以济)复加鉴阅,然后以次授梓。”是志纂修姓氏列夏璜为“倡修(当为始修)”,蒋叙伦为“主修”,陆以济为“阅修”。 [同治]兴国县志四十六卷首一卷 (清)崔国榜修 金益谦 蓝拔奇纂 按:著者当录为:梅雨田 崔国榜修 钟音鸿纂。是志纂修姓氏列梅雨田为“倡修”,(实为始修),崔国榜为“主修”,钟音鸿为“总修(即总纂)”,金益谦、蓝拔奇为“纂修(当为分纂)”。是志继任知县张鹏翥序称是志“始事者为古芳梅公(雨田),继事者有弟春崔公(国榜);总纂、分纂者,有子宾(钟音鸿之字)、缦卿(蓝拔奇之字)诸公。” [何振作:江西省图书馆。] 原载:《江西图书馆学刊》2005年第4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