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籍整理 >

马致远《半夜雷轰荐福碑》杂剧本事考索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张文澍 参加讨论

    马致远《荐福碑》杂剧写北宋仁宗朝前后事,剧中主人公张镐以文人不偶,流落他乡,不得已借范仲淹荐书以求闻达,不料时运背晦,将成而复败,至屈栖佛刹,拓唐欧阳询荐福寺碑文。然其人实出自唐代同名之真实人物,而北宋苏轼复推波助澜,终酝酿形成此艺术形象。其人其事于唐、宋正史、诗文别集、笔记等文献皆有征,杂剧显为杂采众说,羼合凑成。现就前人研究已得、未得,涉及剧情主人公张镐、荐福碑与分夜钟即无常钟三事分予考索,俾明晰此剧本事之来源。
    一、关于《荐福碑》杂剧之主人公张镐。按《旧唐书》、《新唐书》皆载一人名张镐者,为玄宗时人。《旧唐书》卷一一一本传谓:“张镐,博州人也。风仪魁岸,廓落有大志。涉猎经史,好谈王霸大略。少时师事吴兢,兢甚重之。后游京师,端居一室,不交世务。性嗜酒,好琴,常置座右。公卿或有邀之者,镐策杖径往,求醉而已。”肃宗时拜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南阳郡公,“有文武才”,“为人简澹,不事中要。”《新唐书》卷一三九本传略同。此人与马致远《荐福碑》杂剧主人公张镐之时代、身世不同。但比较二人,皆抱经天纬地之才,初皆僻居陋巷而不达,又皆嗜酒,终皆凭借贵人之提携升至显宦,其穷通利达实有相似之处。
    北宋时,苏轼诗文多涉此典,成为此本事流传之中心人物。东坡有侍女朝云,为其晚年钟情之人。东坡尝为作《王氏生日致语口号》七言律。中华书局本《苏轼诗集》卷四六诗前小序有云:
    怜谢端之早孤,潜炊相助;叹张镐之没兴,遇酒辄欢。
    二语显然以前者比附朝云,后者比附己身。东坡虽为名宦,且享尽文名,但身陷党争,一生仕途不利,两遭贬斥,初谪黄州,再谪惠州、儋耳,终于海南召还之顷,病死道途。其间,赖有朝云忠心不贰,一路护持,竟不幸于惠州误食蛇羹致病,数月而亡,事参宋朱彧《萍州可谈》卷二。《苏轼诗集》卷三八有《朝云诗并引》记王氏贤惠。《诗引》云:“世谓乐天有鬻骆马放杨枝词,嘉其主老病,不忍去也。然梦得有诗云:‘春尽絮飞留不住,随风好去落谁家?’乐天亦云:‘病与乐天相伴住,春随樊子一时归。’则是樊素竟去也。予家有数妾,四五年相继辞去;独朝云者随予南迁。因读乐天集,戏作此诗。朝云姓王氏,钱唐人。尝有子曰幹儿,未期而夭云。”朝云虽非与张镐本事直接有关,但东坡自比张镐,与朝云对待,清晰反映出东坡“没兴”之意态(按:没兴,倒霉、走背字、不开心义。又,东坡一生嗜酒,考诸其诗、文集,多有涉及酒者)。故比对两《唐书》之张镐本传与《王氏生日致语口号》诗序,东坡用以自比之古人及嗜酒之双重事象,此张镐显即唐人张镐。
    又,中华书局本《苏轼文集》卷五七收《答贾耘老四首》,重复提及张镐其人,以及“没兴”、“酒”等意象。其第三书云:
    久放江湖,不见伟人;前在金山,滕元发乘小舟破巨浪来相见,出船巍然,使人神耸。好个没兴底张镐相公!……别后酒狂,甚长进也。老杜云:“张公一生江海客,身长九尺须眉苍。”谓张镐也。萧嵩荐之云:“用之则为帝王师;不用则穷谷一病叟耳。”
    按:杜诗句出《洗兵行》(按:一作《洗兵马》)。中华书局本清仇兆鳌《杜诗详注》卷六原诗注引《旧唐书》本传云:“张镐风仪魁岸,廓落有大志,好谈王伯大略,自褐衣拜左拾遗。玄宗幸蜀,徒步扈从。玄宗遣赴行在,至凤翔,奏议多有弘益,拜谏议大夫,寻代房琯为相。”此东坡诗引与书信中之张镐即唐玄宗时张镐又一确定无疑之证据。萧嵩,一云为萧昕,与镐友善,上表荐镐也。嵩、昕,新、旧《唐书》皆有传。然新、旧《唐书》嵩传无荐镐事。而《旧唐书》卷一四六昕传载:
    昕尝与布衣张镐友善,馆而礼之,表荐之曰:“如镐者,用之则为王者师;不用则幽谷一叟尔。”玄宗擢镐拾遗,不数年,出入将相。
    《新唐书》卷一五九昕传亦载:
    昕始荐张镐、来瑱……其后镐兴布衣,不数年位将相……
    可见苏记有误,荐张镐者当为萧昕。又昕传与镐本传所记之荐者不同,一为杨妃之兄国忠;一为萧昕。但无论如何,张镐形象在北宋时即具有书生穷居里巷,一朝致身飞腾之象征意义。
    东坡似对张镐有特别之兴趣,其于《东坡志林》中两处提及上引杜诗,一处提及上引《答贾耘老书》;于《仇池笔记》亦有一处提及杜诗,足见东坡专喜此典,非泛泛言及而已。
    又东坡书称及滕元发。案元发,东坡友人,《宋史》卷三三二有传。传谓:“元发在神宗前论事,如家人父子,言去文饰,洞见肝鬲。神宗知其诚荩,事无巨细,人无亲疏,辄皆问之。元发随事解答,不稍嫌隐。王安石方立新法,天下讻讻。恐元发有言,神宗信之也,因事以翰林侍读学士出知郓州,徙定州……历青州,应天府,齐、邓二州。会妇党李逢为逆,或因以挤之,黜为池州,未行,改安州。流落且十岁,犹以前过贬居筠州。或以为复有后命,元发笑谈自若,曰:‘天知吾直,上知吾忠,吾何忧哉?’遂上章自讼,有曰:‘乐羊无功,谤书满箧;即墨何罪,毁言日闻。’神宗览之恻然,即以为湖州。”再案今人孔凡礼《苏轼年谱》卷三“元丰七年”(1084)项下七月事,先列“往来京口,与滕元发(达道)会金山”;后列“为元发草湖州谢表。元发赴湖州任”。如此,则东坡作《答贾耘老》书信之时,元发正当贬客逐臣“没兴”之际。故可断定,“张镐”典故在宋代当寄寓流落不偶之意。
    又东坡是时正自首贬黄州,得量移汝州,内还途中。《苏轼文集》卷二四《代滕达道湖州谢上表》内有语:
    臣闻忠臣可使死封疆,而不能受无根之谤议。志士本不求富贵,而不能安有道之贫贱。况臣早蒙希世之恩,常有捐躯之意。岂容暧昧,略不辨明?然疑似之难知,实古今之通患。汉文帝,贤君也,而不能信贾生之屈;尹吉甫,慈父也,而不能雪伯奇之冤。此小人谮夫所以得志而欺天,忠臣孝子所以抱恨而入地。况臣结累朝之深怨,无半面之先容。
    极代达道鸣屈,不平之气溢于言表;而《文集》卷二三自拟之《谢量移汝州表》则绝不自称冤,惟谢罪而已。内云:
    伏念臣向者名过其实,食浮于人。兄弟并窃于贤科,衣冠或以为盛事。旋从册府,出领郡符。既无片善,可纪于丝毫;而以重罪,当膏于斧钺。虽蒙恩贷,有愧平生。只影自怜,命寄江湖之上;惊魂未定,梦游缧绁之中。憔悴非人,章狂失志。妻孥之所窃笑,亲友至于绝交。疾病连年,人皆相传为已死;饥寒并日,臣亦自厌其余生。岂谓草芥之微贱,尚烦朝廷之纪录。开其恫悔,许以甄收。
    两相对照,东坡之深意于是乎见。然以达道圣眷优渥,于彼便于言,故借题发挥;己身毫无奥援,于此不便于言,故甘作哑羊。此是题外话。
    二、关于荐福寺碑。此为《荐福碑》杂剧历来众所周知之惟一材料。中华书局本宋彭乘《续墨客挥犀》卷四“韩、范二公客”条:
    范文正(案:即范仲淹)镇鄱阳,有书生献诗甚工,文正延礼之。书生自言:“平生未尝饱,天下之寒饿,无在某右者。”时盛行欧阳率更(案:即唐欧阳询,以尝官率更令得号)字,荐福寺碑墨本直千钱。文正为具纸墨,打千本,使售于京师。纸墨已具,一夕,雷击碎其碑。故时人为之语曰:“有客打碑来荐福,无人骑鹤上扬州。”东坡作《穷措大》诗曰:“一夕雷轰荐福碑”。
    宋释惠洪《冷斋夜话》卷二与宋曾慥《类说》卷四八所记大略同。然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宋王明清《玉照新志》卷五辨云:
    雷轰荐福碑事见楚僧惠洪《冷斋夜话》。去岁,娄彦发机自饶州通判归,询之。云:“荐福寺虽号番阳巨刹,元无此碑。乃惠洪伪为是说。”然东坡已有诗曰:“有客打碑来荐福”之句。案惠洪初名德洪,政和元年,张天觉罢相,坐关节,窜海外,又数年回,僧始易名惠洪,字觉范。考此书距坡下世已逾一纪。洪与坡盖未尝先接。恐是已有妄及之者,则非洪之凿空矣。洪本筠州高安人,尝为县小吏。黄山谷喜其聪慧,教令读书,为浮屠氏,其后海内推为名僧。韩驹作《寂音尊者塔铭》,即其人也。
    则王明清引知情者娄机语,以为其一,此事出于释惠洪之伪作;其二,“有客打碑来荐福”云云语出东坡;其三,本事非出释惠洪之首创,其前已有“妄及之者”。但无论本事真伪,无论“首创者”为谁,欧书、范仲淹与荐福寺碑三重事象至少于东坡去世一纪有余之后,已汇为完整之故事。尤其文中云东坡有《穷措大》诗,虽今按东坡诗集,既无此题,亦无此句,但本事以东坡一人而兼及张镐、荐福碑二事,极应予以注意。又东坡逝于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冷斋夜话》成书距东坡去世已一纪有余,而该书写成之前已有半夜雷轰荐福碑故事流传于世,则此本事之产生当在12世纪中叶,即1150年左右。
    三、关于分夜钟。彭乘《续墨客挥犀》卷一有“分夜钟”条,记宋时人死以钟报丧之习俗云:
    或以谓人之始死者,则必鸣钟,多至数百十下,不复有昼夜之拘,俗号“无常钟”。
    马致远《半夜雷轰荐福碑》杂剧第二折,有演张镐执范仲淹所予第二封荐书远投黄州团练副使刘仕林,不料才近州城,遽闻仕林丧钟之情节。宋、元之际,南方遭罹兵燹,焚荡之余,“无常钟”之习俗制度能否留存不可知。故马致远撰写此剧,以本自传闻之可能性为多,此“无常钟”当即得自传闻、复被写入剧情者之一。又东坡初次贬谪,即自祠部员外郎、直史馆,降授黄州团练副使职。将此点联系上文引其尝以张镐自比、比人,又尝作诗咏荐福碑事,东坡与《荐福碑》杂剧本事之关系愈加明显。
    检点元剧现存作品,元人写剧,钟情古人逸闻趣事,于唐、宋两代名人之野史传言尤所偏好。以上数重事象皆与东坡有关。东坡金、元之间享大名于北方,作家文人承袭文风民俗,将此类正史、诗文、笔记小说及传闻中唐宋间人、事之意象加以叠合、改编,创制新戏,此种可能性极大。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
    原载:《文艺研究》2007年第5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