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网络上的说书人——读《大风歌——汉朝的故事》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饶翔 参加讨论

    “刘季带着队伍委委屈屈地向西部的崇山峻岭开进,他在心中默念着一句台词:我会回来的。项羽关注着渐行渐远的刘季兵团,他的潜台词是,你永远别再回来了。宋人辛弃疾曾经感伤春光易逝,作词云: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阻归路。”
    这是我随手从网络作品《大风歌——汉朝的故事》(乌角道人著)中摘出的一段,它所讲述的背景是巨鹿一战之后,实力大增的项羽不愿见刘邦的实力威胁到自己,又不愿背负违背约定的骂名,于是便把当时地处偏僻的汉中作为封地封给了刘邦。作品将这一在楚汉争霸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以插科打诨的形式赋予其轻松调侃的幽默色彩。这样的语言在作品中比比皆是,构成了这部叙述汉高祖刘邦创建汉朝、平定天下的“讲史”作品的风格和基调。
    但是,且慢,当我们屡屡被这部作品字里行间的轻松幽默所吸引并发出会心之笑时,是不是会有一种似曾相识之感呢?我们不会以为是在收看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栏目吗?不是易中天在讲《三国》,或是王立群在讲《史记》吗?而现在又有一位乌角道人,站出来给我们讲“汉朝的故事”。只不过,这一次,这位主讲人没有走上电视,登上“百家讲坛”,而是隐身于网络之后,凭借电脑键盘所敲打出的“静态”文字,取代了“动态”讲演,有声的语言变成了无声的语言。然而表达方式依旧、语言风格依旧、 传奇色彩依旧、对历史的生动化演绎依旧……
    《百家讲坛》栏目在新世纪的中国构筑了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然而仔细分析,这一现象又并非孤立的,而是有着远为深广的文化背景。改版前的《百家讲坛》跟凤凰卫视的《世纪大讲坛》风格近似,虽然在文化界享有不错的口碑,反响却不够热烈。而改版后的《百家讲坛》却一路蹿红,其原因何在?归纳起来,节目做了几个重要调整:一、主题基本限定在讲中国历史或国学经典;二、每位主讲人做一个专题系列(长达数集)的演讲;三、演讲风格幽默生动,富于故事性与时代气息。可以说,《百家讲坛》吸引人的“秘诀”在于,主讲人充分展示了历史故事的魅力与演讲修辞的魅力。《百家讲坛》也由此衍生出了一种处理历史的方式,即以草根式的通俗语言,将历史进行现代演绎。但这又不同于带有野史和传奇色彩的历史演义,主讲人所依据的来源基本是正史,因此在史实方面,主讲人想象力发挥的余地不大,所能发挥的只能是讲述的方式以及“当代启示”方面。
    在这部网络作品《大风歌——汉朝的故事》中,我们随处可见“百家讲坛”式的讲史方式的影响。我一直不称这部作品为“小说”是因为,作者几乎没有凭借自己的想象力进行虚构,他依据的是严格的史实,有的地方甚至直接就是《史记》或是《资治通鉴》的白话翻译简略版。正如叙事人自云:“……这不能怪我,只能怪司马迁、陆贾、班固以及司马光等等长胡子及没长胡子的老先生。对不起,我虽然有时很不情愿,牢骚很大,腹诽甚多,但依然要忠实于他们的记录。可以戏说、不能杜撰。这,是我的写作原则。”“首先声明,以上所述,皆出自《史记》《汉书》《资治通鉴》等正史,我没敢乱做发挥。”因而这部作品准确来讲不是小说,而可以称之为“乌角道人讲楚汉历史”——历史是限定的,可发挥的只是这个“讲”,这是显现作者个性之处。比如我们在作品中常常读到这样的句子:“当下刘氏企业效益下滑,散户、小股东清仓或盘中换股追求效益最大化,完全可以理解。”又或是“项羽的理由是,俺现在发达了,就要回家显摆,不然好比穿着LOUIS VUITTON的品牌男装,顶着LOTOS的高档眼镜,戴着ROLEX的手表却行走在夜晚,无人欣赏,无人喝彩,有啥意思?(‘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
    这种以现代语汇对楚汉历史的演绎在作品中数不胜数,在某些地方确实令人拍案叫绝,让人感受到作者的幽默感、联想力与丰富的知识积累,但在不少地方又让人有失之油滑之感,让人感觉到作者对于历史本身的不敬——这种分寸感并不容易把握。而作品开篇和结尾一再总结身为一个流氓无产者的刘邦成为一代开国之君的成功的条件,也让人不免将其与时下流行的各色“成功学”的读物联系起来。这种对于历史的“当代”处理,我们应当作何评价呢?
    在关于《百家讲坛》及“于丹现象”的讨论中,我比较认同以下一种说法,“电视,就是当代的‘勾栏瓦肆’,就是电子化、数码化的‘勾栏瓦肆’。那些有演说才能、同时又具备专门文化知识的特殊人才,就是当代文化瓦肆的说书人,就是当代的‘柳麻子’。当代的文化瓦肆需要一大批文化说书人”(张柠:《文化瓦肆的说书人》)。那么,我们可不可以把这部作品的作者乌角道人称之为“网络上的说书人”呢?联系到此前从网络红到图书市场的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对于历史的演绎已经构成了网络文学(文化)的一个重要类别,产生了一种新的“类型化”写作。这些作者一起把“说书人”这个行当继续发扬光大,将其从勾栏瓦肆搬到了网络世界,变为文字。正如那些古代说书人的话本经过有名或无名作者的加工整理,成为了“话本小说”,谁又知道,这些网络上的说书人,他们的创作会不会是又一种“话本小说”呢?“历史总是在重复,我们休想看见新鲜。”
    在文章的最后,我仍然要作一番看似徒劳的“艺术分析”。《大风歌》直白而缺少变化,总是一个腔调而不加修饰的叙事语言,能不能称为“文学语言”呢?或者再对比一下,《史记》中经典性的“鸿门宴”一场,其间剑拔弩张的气氛渲染,人物间心理变化的张力呈现,人物性格简练而传神的刻画,都已成为文学创作的示范;而《大风歌》对于这一事件轻飘而草率的叙述,凸显了作者文学表现力的贫弱。然而,在边界无限扩张的网络写作世界里,这样的作品究竟是不是“文学”,或许已经不是问题。
    原载:《文艺报》2010年02月12日
    
    原载:《文艺报》2010年02月12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