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从根处透视本真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伍立杨 参加讨论
 在场主义散文在当今文坛已经声誉鹊起,这种新现象散文的始作俑者,便是身居苏东坡老家眉山的周仲明(字闻道)先生。周闻道不仅做事魄力非凡,文章也做得花团锦簇。他的文章之议论,越来越接近天籁,兼容包裹性与发散性;包裹是聚拢,发散是挥洒。他并不立于是与非的两极,而是天问式的追索与拷问,处处呈现道德、良知与情感的冲撞。语言深邃,严谨畅达,富有思想性和洞察力,华丽却不媚俗,诗意而不浮华,睿智而不僵硬,这一切,都立基于他所倡导的在场主义散文追求,即从多维去蔽中窥视对象根性的本真。
    《与上帝同行》收入的是闻道近年作品,呈现的是闻道在在场精神下的新体验。从内容看,从进入草原开始,广袤的时空,生命的起源和个体生命的获得,社会的特殊性,哲学的指引,偶然与必然的追溯,哲学的思辨与在场,大自然近景的点染,零距离贴近的真切感知,刺绣般的细腻入微,“已经萌芽的植物花草。其实,它们的每一种存在,都是上帝智慧的安排,都是大道之理的生动诠释”……大开大阖,精警异常,作者是如此这般,一个复杂而自成体系的求索系统,来完成与上帝同行的命题。
    不得不谈到作品。《黄昏,在一种没有意义的状态中悠走》,形而上的突围是在漫无目的的悠走中完成的,主观的去蔽的念想,在潜意识的伏击中逐渐走向了意识的敞亮。《为黑夜的出现点一盏灯》,黑夜的蔓延,从时令节气到社会生活,从不同职业的人事绞股,自然现象到人心的迷雾,最后依托作者的行云流水般的意识哲学,来作通透的破解,否则,心理女咨询师的角色倒置可能是大面积的悲剧。这和旅游清点人数一样,总是少了一位,原来正是点名者自己(《读不懂自我那张笑脸》),同样要靠意识哲学来突围。《天地秋影》,同样是写景的散文,它和从前的散文有何不同呢?固然,它的大气,它的通透,它的形与气的流动感,都显示和传统散文的异质,但其根本的不同,正在于它的去蔽,从而带来的敞亮,作品营造的情景框架,真可谓一个神完气足空灵神化的文化形态小宇宙。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篇实验散文《企业病·阵痛史》。此篇五万余言的长文,以金木水火土五行结构,以地域牵连,以歧出的世事贯穿,以摆问题渐进叙述,以哲学、宗教、政治学、文学引领发问,以追索真相来考量,头绪纷繁而井然有序,归类思考,水落石出,经纬万端,读之大受启迪,头脑的撞击是前所未有的。我不仅仅是把它当成一部优秀散文,而且还是一部特殊历史来读的。作品对世纪之交中国进行的那场浩大的国企改革,进行的深入、立体、独到、富有透彻力和发现性的审视,是一般作者很难做到的。即使局外人,通过作品,对那场硝烟刚散的改革,比如优化资本结构,从根本上解决产权、机制和职工身份问题,回归企业市场主体地位的艰难与阵痛……等等,都会有一种切肤之痛的了解。作品以一种战略眼光,艺术呈现的国企改革,已超出了一般的散文意义,而是一部独特的中国式的企业命运史。
    在场主义对先秦以来直至当代的散文观念有所否定,但在场的真意如何通过技术手段来实现,如何舍筏而登岸,否定它们的结果,是否连带否定所有的材料和路径?这是需要端详的。在闻道这里,可以柳暗花明地寻觅蜿蜒的道路。无疑,闻道和他的在场主义同仁们,正在进行一场有意义的实验式探索。窃以为,它仍然离不开所有的材料,人性的存在,哲学的追究,句法的组织……但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一种精神的存在,经过了复杂的去蔽,刮垢磨光,注入全新的文字生命,施行全盘的散文新政,辗转到达渐行渐广的通衢——那就是在场,是去蔽后的本真。
    (《在场主义散文丛书》周闻道/主编,百花文艺出版社2010年4月版)
    原载:《文学报》2010年6月17日
    
    原载:《文学报》2010年6月17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