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曹靖华引我走上文学路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刘锡诚 参加讨论

    2010年8月11日是著名作家和翻译家曹靖华先生诞辰113周年。回顾50多年前,我从山东省中部一个小村来到燕园读书,亲耳聆听曹靖华老师授课;两年后,又有幸进到曹先生门下,在他亲自指导下撰写毕业论文;毕业时,他又亲自介绍我到中国文联去工作,把我引上文学之路。命运让我遇到了曹先生这样一位著名的文学家、翻译家兼教授,一位有着仁爱之心、提携后学的学界前辈,使我有机会领略他的学问和风采,他的学识和教诲影响了我的一生。
    
    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以其批判现实主义的巨大艺术成就,苏联文学以其革命理想主义和英雄群像,召唤着、吸引着和激励着我们这些来自不同地方、却怀抱着共同革命理想和文学之梦的青年。我在中学时代,就读过曹靖华先生翻译的《铁流》《我是劳动人民的儿子》和《望穿秋水》等苏联革命作品,那些作品在我幼小的心灵中展现了一片崭新的天地,曹靖华先生也成为我仰慕的人物。及至来到深藏于苍松翠柏和丁香花丛中的燕园的俄文楼里,我有幸亲耳聆听曹靖华先生讲授苏联文学,听魏荒弩先生讲授俄罗斯史诗《伊戈尔远征记》,听李毓珍(余振)先生讲授玛雅科夫斯基的诗……自有一种自豪感涌动于心头。曹先生以朴实无华的语言和如数家珍的叙述,向我们传授苏联作家的写作和苏联文学的成就。讲绥拉菲摩莫维支、讲费定、讲拉甫列尼约夫、讲波列伏依、讲西蒙诺夫……不仅分析文本,而且讲这些作家作品之外的故事,讲他与这些作家的交往。他的授课风格和方法是独具风采的,与那些仅以文本分析为特点的授课模式迥然有别。因有曹先生等一批解放前就在文坛活跃一时的教授执教,我们又能选修中文系、西语系一些教授和老师的课,燕园成了我们实现文学梦的乐园。在燕园的四年里,着实读了不少俄罗斯和苏联文学作品,从这些作品里我了解了文化传统十分深厚的俄罗斯,特别是了解了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苏联,打下了我日后从事文艺工作和文学研究的初步基础。
    曹先生是最早把俄苏文学介绍给中国读者的革命文学先行者,是中国俄苏文学翻译研究的一代宗师。全国解放前,从上世纪二十年代在鲁迅领衔的“未名社”出版《烟袋》《第四十一》起,他翻译的苏联作品,如《铁流》《保卫察里津》《我是劳动人民的儿子》《虹》《城与年》等,都是革命内容十分现实和强烈的作品,在鼓动和影响青年一代投向革命和坚持斗争上起过重要作用。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起到五十年代初,国内人文学界和苏联文学翻译界,开始重视向我们国内读者翻译介绍俄罗斯和苏联的民间文学及其理论。理论著作方面,如林陵和水夫译皮克萨诺夫著《高尔基与民间文学》、郑效洵译玛卡洛娃著《斯大林论民俗学》、吕荧译阿沙朵夫斯基著《普希金与民间传说》、戈宝权翻译并评介巴若夫的传说等。曹先生也是较早翻译介绍苏联民间文学的翻译家之一。他所翻译的俄罗斯民间故事集《魔戒指》,于1950年8月由三联书店出版。在翻译《魔戒指》之外,他还撰写过一篇长序,结合中国文坛的需要,介绍和评述苏联的民间文艺理论。这篇序文发表不久,就被民间文学研究专家钟敬文教授选入他所编辑的《民间文艺新论集》中,成为高校民间文学教学的参考材料。我进北大那一年,即1953年,中国青年出版社又出版了他翻译的《苏联民间故事集》系列丛书:《关于列宁的传说》《关于斯大林的传说》《关于夏伯阳的传说及其他》。同年,他在《中国青年》(第8期)上发表了题为《巨人的形象在苏联民间传说中》的文章,这是继《〈魔戒指〉序》之后,他写的又一篇专论民间文学的文章。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曹靖华先生在翻译和研究的取向上出现的这一变化,至今还没有得到应有的注意和研究,但我想,这绝非是个人兴趣的转移,而更多地显现为他在其中度过了青少年时代的深厚中原民间文化对他的熏陶(这一点,更明显地表现在他进入老年后所写的散文中),也多少折射出当时中国的苏联文学翻译和研究界、甚至整个人文学界的时代潮流。他不是单纯的教书先生和翻译家,而是一个怀抱着整个中国文坛的有思想的文学家。
    我就是受曹先生的影响,决定以民间文学作为我毕业论文的选题。我的选题报给他后,得到他的赞同,他决定亲任我的指导老师。我不知道曹先生在北大还指导过其他什么人的毕业论文,但我确信,我的毕业论文,可能是此前他所指导的学生中惟一的一份。对此,我感到骄傲和自豪。曹先生给我开列了一份包括14种中俄文文献在内的“指定书目”,要我阅读和参考。这个必读参考书目,从报刊文章到专著,涉及了当时苏联民间文学研究界的许多重要篇目,既包括索柯洛夫教授的《俄罗斯民间文学》这样大部头的高校教科书专著,也包括契切罗夫教授的《苏维埃民间创作的历史材料》这样有广泛影响的论文。后者,在我参加工作后,曾将其翻译出来选入《苏联民间文学论文集》。可以看出,先生对我的毕业论文的期望是蛮高的。他不希望我的毕业论文写成一篇简单的学生作业,而是希望我系统掌握当时苏联学术界的信息和动向,达到基础学科必具的学术要求。这个要求,对我这样一个本科毕业生来说,显然是太高了。
    由于大家知道的原因,1956年的知识分子所享有的宽松环境并没有持续多久,临近毕业的那个学期,北大大饭厅的东墙上贴出了一张大字报,随之,学校里开始大鸣大放,接着掀起了“反右”运动。我们的学业被迫终止了。我的毕业论文虽然有了一个初稿,但并没有最终完成。经历过十年浩劫,许多文稿和重要材料都丢失了,但曹先生当年给我开列的这份“指定书目”却仍然保存在我的书箧中。
    
    除了任北大俄文系主任外,曹先生的社会兼职颇多,并不是每天都到学校里来。在我毕业前夕,有一天,曹先生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问我是否愿意到中国文联去工作,他说那里需要一个学俄语和文学的大学毕业生。我有点儿受宠若惊,当时就高兴地答应了。当年,曹先生是中国文联的全国委员,与文艺界的许多领导人多有交往,把我介绍到那里去,显然也是受人之托。于是,1957年的秋季俄文系五三级毕业班分配时,我作为学生代表参加了分配会议,当得知中国文联的名额并没有进入教育部的分配计划,主持分配工作的负责人建议我留校时,我却坚守与曹先生的约定,毅然走出校门,到中国文联所属的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去报到。我从此踏上了文艺之路。饱经沧桑的王府大街乙64号中国文联大楼(现在的商务印书馆),就成了我走上社会、与文艺事业结下不解之缘的第一个驿站。此后50年来,工作几经变动,在新华社做过俄文翻译、从事过新闻报道,在《人民文学》和《文艺报》当过文学编辑、从事过文学批评,在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做过行政工作,最终到了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人生之路起伏坎坷,但民间文学研究和文学批评始终是我的看家本领。这都归因于我的本师曹靖华先生对我的启蒙、引领和影响。
    1981年12月21日,我应邀到香港中文大学参加有大陆、香港、台湾三地学人第一次同堂研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抗战文学的中国现代文学研讨会。“九叶派”诗人王辛笛先生在大会开幕式上发言,离开讲稿讲了叶公超先生对他的启发的故事,他193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叶公超就是外文系讲授现代诗的老师,他就是因亲受叶公超的教益和影响,才从事于现代诗的创作。他不顾对叶公超的评价如何,当众讲出他写现代诗的渊源,受到了在场的大陆、台湾、香港三地作家和学者的尊敬。辛笛讲述的这段文坛史实,此前研究诗歌的人并不了解,当然也就没有人去探究。我听了辛笛这段不忘本师的发言,头脑里顿时浮现出曹靖华先生对我的人生启迪,如果不是在燕园里遇到曹靖华先生这位恩师,如果没有他的指导和引领,我的人生之路也许完全是另外的样子!
    
    在我们共和国的历史上,1956年也许是最令知识分子津津乐道的一个好年景。那一年也是我们俄文系五三级同学与曹先生接触最多的一年。从大环境说,那一年,中央强调贯彻双百方针,号召向科学进军,团结知识分子,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吸收专家入党等等。那一年,追随共产党几十年的曹靖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记得在俄文楼二楼一间最大的教室里讨论曹靖华先生入党的会议上,介绍人冯雪峰来了,邹鲁风来了,他们都非本支部的成员,而是社会上的名人。那时,名人入党,规定可由其他单位的名家党员介绍。列席支部会的还有一些在京外国文学界的名流。我们这些学生党员也被召列席参加,当然主要是接受教育。这一年里,还有其他许多学术性的和外事性的活动,如由曹靖华出面在临湖轩召开的在京翻译界专家座谈会,到会的名家有叶水夫、戈宝权、孙绳武、蒋路、许磊然等我们耳熟能详的人物,作为学习俄罗斯苏联语言文学的学生,我们列队站在临湖轩外面的甬道旁迎宾。又如率领苏联作家代表团来华参加纪念鲁迅先生逝世20周年活动的苏联著名作家波列沃依,在曹先生的陪同下来到北京大学访问,我们也参加了与波列沃依的见面会。
    “春江水暖鸭先知”。我们这些青年学生,在这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浓浓春意里,也伺机而动起来。我同一宿舍的三个同学,刘伦振、杜嘉蓁和我,受曹先生他们那些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文学家们的文学社团的启迪,创办了一个“十月文学社”,并出版了一份油印的刊物《十月》。就在曹先生陪同波列沃依来校访问时,请这位我们崇敬的苏联作家为我们的小刊物题了词。令人惋惜的是,我手中一直保存着的这份很小很小的、然而却装着我们这些青年学生理想的油印文学刊物,在“文革”中红卫兵抄家时,被我一狠心烧掉了。刘伦振和杜嘉蓁同学在1957年受了重伤,但他们钟情于俄罗斯文学和苏联文学、且矢志不移的治学精神,终于做出了斐然的成就。
    
    我不记得是什么机缘了,在校时,系里曾经举办过一次曹先生翻译作品的展览。曹先生不同年代翻译出版的俄苏文学作品琳琅满目,令我陶醉和景仰。我喜欢他的书。在我参加工作后,工作单位中国文联大楼离王府井近在咫尺,每天中午到东安市场的旧书摊上闲逛淘书成了我们那一代青年的生活习惯。我很注意在书摊上找曹先生的旧译。在那里,我买到了旧版的《苏联作家七人集》《一月九日》《烟袋》等曹译旧版书。1958年的秋天,我跟随著名访书家路工先生到南方,我在上海襄阳路的一家古旧书店里买到了曹先生早年翻译的苏联小说《第四十一》。这是一本1937年由上海良友图书公司印行的64开精装特印插图本,当年只印制了500册,而我买到的这一册,其编号为第490册,无疑是一个罕见的版本。回京后,我到曹先生府上去看望他,向他说起我在上海买到了这本书的特印插图本。他兴致很高地对我说起这本小书的翻译和出版的沧桑,并告诉我这个版本印数很少,特别是有亚历克舍夫的原版插图,殊为珍贵。其所以珍贵,除了印数少外,还因为这个版本的插图,是曹先生拿作者的原件去制版印制的。
    曹先生特为上海良友图书公司出版此“特印插图本”写的《前记》中,对书中的插图和已经故世的插图画家亚历克舍夫做了这样的介绍:“拉甫列涅夫及其杰作《第四十一》,对于中国读者是不算很生疏的了。现在良友公司根据我收藏的原插画本,制版单行,我觉得这不但对于爱好该书的读者,由此可以得到更深刻的理解与兴趣,而且给中国前进的艺术家也可供献一点书籍插画的参考。”
    《第四十一》写了一个白党中尉和红军女战士在荒岛上发生的爱情故事。被俘的白党中尉很文雅地向红军女战士玛柳特迦鞠了一躬。一段本不该发生的爱情,就从这片沙滩上开始,在一对两个敌对政治营垒的青年中发生了。小说的结尾写,白党的帆船驶近荒岛的沙岸,中尉向着帆船跑去,红军女战士玛柳特迦对着中尉举起了枪。中尉中弹倒在了水中。这个在革命年代里的荒诞而真实的爱情,在现实中结束了。作者以精彩的笔墨,既写出了超越阶级的本源的人性,也写出了社会人的心理。小说在动人心弦的场面后面,显示出作者超拔的艺术功力和非凡才华。
    曹先生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在十年浩劫中,这本一向被看作是革命读物的《第四十一》,却成了把他打入地狱的一颗重磅炸弹,他因此而遭到了“四人帮”和某些受极左思潮影响的人的气势汹汹的批判、人身侮辱和政治审查。
    
    “文革”中,我从文化部团泊洼干校分配到新华社工作。后期曾作为蹲点记者在北大住了半年多。那时清华、北大在“中央文革小组”迟群和谢静宜们的严密控制之下。但作为新华社记者,我在北大却是独立行事,看看、听听,参加会议,采访了解情况,一言不发,只对新华总社负责,从未与那个御用的“初澜”写作组发生过任何联系。此前我已对曹先生受迫害的遭遇有所闻见,对某些我所熟悉的人竟然对这位革命文学家的“老夫子”进行诬陷迫害感到愤慨,此番回到北大,自然对老师的情况特别关心。我无意中搜集到当时北大造反派编辑出版的杂志《文化批判》,上面赫然刊载着对周扬、刘白羽和曹靖华的批判文章。在北大,我虽然有权列席校党委会,虽然有权到各系做调查采访,但在那种政治形势下,我的行事还是非常谨慎,连同学都不敢去找,也从不到俄文系去,对被“打倒”了的曹老师的情况就更不能、也不敢多打听了。
    “文革”结束后,我从新华社回到阔别多年的文艺界,在《人民文学》杂志编辑部工作,一种拜见老师的迫切心愿陡然而生,且无法抑制。大约到岗后的十多天吧,1977年7月18日,我就急不可耐地到曹先生在朝阳门外体育场东路的新居去向他约稿,请他为我们刊物新辟的栏目“学点文学”写文章。这是“文革”结束后我第一次见到他老人家。但见曹先生如今所住的,是与我们这些晚辈住的差不多的单元楼房,一间门廊似的小客厅显得很局促,靠沙发一边的墙上,悬挂着董必武同志在读了他的《花》后写给作者的一幅立轴,上题:“愿花常好月常圆,幻景如今现眼前。洁若水仙幽若菊,梅香暗动骨弥坚//已见好花常在世,更期圆月照中天。谢庄作赋惟形象,愿否同名喻续篇。   读《花》时得二绝句,录呈靖华同志哂正。董必武未是草 四月一日”董老借花勉励老友,暗喻老友骨气弥坚。
    从董老立轴上题诗这一话题谈起,我谈了读先生《春城飞花》的感想,并请他就散文的写作给《人民文学》写一篇“创作谈”的短文。没想到,对他来说,《春城飞花》是一个久久积压于胸的敏感话题,他满腔愤怒,对我说“四人帮”的御用写作班子“初澜”如何炮制文章批判他,说这本散文集是“继晋剧《三上桃峰》之后又一束为文艺黑线招魂的黑花”,它的出版,“具体地说明,在上层建筑的各个领域,有些方面实际上仍然被资产阶级把持着,资产阶级还占着优势”。文章没有出笼,“四人帮”就垮台了!
    没过多久,12月28至30日,由《人民文学》编辑部召开的以“向文艺黑线专政论开火”为题的文艺界会师大会在北京海运仓总参招待所召开。这是十年“文革”结束后被打散了的文艺界的第一次集会,许多被“四人帮”迫害的老文艺家从四面八方赶来,控诉“四人帮”在文艺界犯下的滔天罪行。我作为这次大会的策划者和组织者之一,把曹靖华先生的名字写进被邀者名单中。经过“文革”磨难,年届80岁的曹先生拄着拐杖颤巍巍地来了,并且在冯乃超先生发言之后毅然登上讲台,以他惯有的慢条斯理而又坚毅凝重的语调发言,声讨“四人帮”在《春城飞花》问题上对他的迫害阴谋。他说:“狗的本性是咬人,‘四人帮’培养的狗必须打,打落水狗。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我被狗咬了一口,说明我大致上没有做得太错。”我为曹先生在大会上的义正词严的声讨由衷地感到骄傲!2004年,我在撰写《在文坛边缘上——编辑手记》这部文坛回忆录时,记下了在中国文坛劫难之后复苏的初期,我与曹先生的这段交往以及曹先生在大会上的发言。
    六
    1986年6月曹先生因病住进北京医院。其间,我曾到医院去探望过先生几次。苏龄在先生身边照顾。为表彰先生在苏联汉语教学、翻译苏联文学等方面所作出的卓越贡献,1987年5月,苏联驻华大使特洛扬罗夫斯基代表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到医院向他授予“各族人民友谊勋章”。已故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常务书记鲍昌同志在医院里主持授勋仪式。那天,我带着我的儿子、在作家出版社当编辑的刘方赶到会场,为曹老的授勋仪式摄影。那是我最后一次与曹先生见面。先生逝世后,刘方还写过一篇《伏牛山的儿子》的悼念文章,寄托了我们父子对先生的深切哀思。
    曹靖华先生的一生,是一个革命文学家和翻译家的一生,他忠贞不渝地献身于中国革命和文学事业,把新俄文学介绍给中国读者,赢得了“盗火者”的美名;在散文创作上独树一帜,把革命的思想内容和优美的艺术形式结合起来,得到了读者的喜爱和论者的称颂。光明磊落,成绩卓著,道德文章,为人师表。
    原载:《文艺报》2010年08月09日
    
    原载:《文艺报》2010年08月09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