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地震诗潮难以拯救当今诗坛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王学东李怡 参加讨论

    汶川地震诗潮引发热议。似乎给人的印象是,灾难拯救了不景气的中国当代诗歌。一时间,全民的诗心、诗情都被地震灾难复活了,形成了一波几乎是全国性的、全民性的地震诗潮,被称之为"第四次全民诗歌运动"。更独特的是,地震诗歌传播媒体和形式较之以往更为多样,既通过网络、广播、电视、杂志、手机等多种媒体,又在各种诗歌纪念活动中朗诵、交流。遗忘已久的诗情从灾难中回到大众心中,诗歌失落的读者和市场也从地震中回归。
    地震不但复活了这样一个全民诗歌运动,而且复苏一个专业的诗歌界,震醒了诗人自我活泼强劲的灵魂。似乎所有的专业诗人都回到作为诗人的最原始身份,他们不再有江湖派系之分,而是共同面对灾难,以心、血、泪进行创作。由此,地震改变平庸状态的人类生活,也改变了由生活平庸所决定的文学平庸,让我们看到当代新诗在灾难后再次崛起的希望。
    但中国当代诗歌是否真的得到了拯救?事实上,地震后的中国诗歌几乎没什么本质改变,过去的问题依旧存在。诗歌的灵魂依然是个无根的问题。诗歌是一种形而上的追求,一种超越性的精神追求。当代诗歌的拯救同信仰一样,也要寻找人的终极意义,在无限的时空确定人的行为与意义,并对理想、信念、无限的虔诚与热诚,产生超越世俗的价值与理念。只有在精神和信仰之中,才支撑起了文学的灵魂,才有文学的意义。
    灾难过后诗人的觉醒和启蒙仍是一个问题,一方面,诗人自我不是作为诗歌实践的主体而存在;另一方面,诗人却又继续深陷自我主体的孤芳自赏之中,漠视他人的主体性。他们既不能对个人经验进行有效的挖掘,也不能认同他人主体经验的努力。
    当代新诗严重的语言问题,在灾难过后也没有获得突破。灾难并不直接面对诗歌中的现代汉语问题,而且语言有着自身运行的特质。地震也并没有催生出现代汉语独有的光芒,中国当代诗歌中语言困境的突破仍然微小。地震,虽然激起了当代诗歌语言闪亮的光辉,但是地震诗歌没有抛出任何一条当代诗歌语言相对稳定的基本原则。地震之后的诗歌语言,仍然是一种手段而已,诗人仍旧在各自的创作中追求种种奇异法则的个人言说。同样,地震也没有给当代诗歌展示出一个有效的当代诗歌意象,被语言所追逐的当下诗歌意象,仍然在这个时代与自我生存的外围活动,没有触及当代中国人自我存在之核。而种种激进的诗歌语言实验仍是当下诗歌运行的基本模式,语言创新仍是当下诗人突围的主要方式。当代个体生存的意义、文化价值以及批判价值,淹没在语言的泥淖之中。
    那么,如何才能拯救当代诗坛?针对当代诗坛仍面临的种种问题,我们认为:第一,继续坚持和维护现代的基本原则,打破物质主义的一元论。第二,根本的改变最终在于人的拯救。现代性的主体性原则、现代社会的完整建构,都是围绕人的问题而形成的。人的根本改变,就是立人,就是人的启蒙。第三,当代诗歌自身的拯救,即拯救当下诗人的主体感受,重建和展现其主体精神和主体体验。没有强大的主体,就是个体的消退、个体的隐藏、个体的失落,结果就是个体体验被毁弃,个体体验的缺失。拯救,即要建立当下诗歌独立的诗艺体系。中国当下诗歌要寻找到一套与当下生存相同的表达意象、表达内容和表现方式,建构出一套属于自我自觉的诗学传统,当然不是灾难所能完成的。当下新诗的问题主要是,诗人如何面对日常生活的诗学问题,与当下社会生存对话,与当下人在常态中的存在状况对话的诗学问题。与中国当下人具体的生存与发展真实摩擦,这才是中国当下诗艺体系成熟和完善的根本。诗歌中现代汉语是否成熟,也是现代新诗是否得以拯救的一个重要砝码。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原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10月12日
    
    原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10月12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