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多一点“无为”写作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任遂虎 参加讨论

    商潮浪涌,来往为利,文坛笔苑,亦不例外。吟诗作赋之辈,怀铅握椠之士,如同司马相如当年“题桥”时那般,引颈以望“驷马高车”,寻求过一把富贵之瘾。这种“有为”之心愈盛,文章之风则愈浮。
    与司马相如“千金卖赋”的“有为写作”相反,在我们的文化传统中,另有一种追求“无为写作”的精神境界。
    “无为写作”表现在:
    一曰“不染利欲”。
    鉴于利欲之心会对文章产生干扰,韩愈教导他的弟子说,为文立言之道,需要坚守“无诱于利势”的情操。明代王文禄在《文则》中同样指出:“识见高远,不染利欲,若庄周、屈平及李太白超然尘外。”所谓“不染利欲”,所谓“超然尘外”,是指有一种“无为”的高远襟怀,即不把文章当成追求功名利禄的筌蹄。
    当然,对于文章的作者来说,毫无功利之心,事实上难以做到。以文才、文事来混碗饭吃,从来不失为一种谋生的途径。然而,作者一旦利欲熏心,文章也会失去淡泊明净。文章的用途,本质上指向世道人心,而私欲中并不包含“为世所用”的心理品格。功利之心,无异于为文章翅羽系上黄金,促使委靡沉沦,无助于远举高飞。这正是“无诱于利势”、“不染利欲”作为千古文则的道理所在。大凡有作为的文章家,总是超越个人利益的局限。比方说,《红楼梦》就是典型的“无为”之作,作者诉诸真情,率性而为,不求稿酬,不赶时间,“披阅十载”,数易其稿,才得以完成。倘若作者静不下心,整日与出版商讨价还价,进而为捞钱而东拉西凑,熬日熬夜赶写,那么也许就成“黑楼”、“黄楼”之类的东西了。
    二曰“不拘成法”。
    “无为”者,自然而为也;自然而为者,不拘成法也。“有为”的写作总是摆不开外在的束缚,在“成法”、“陈规”、“教条”的阴影中徘徊,也就是看着钱、权的脸色行事,自然找不到生命的本真。
    陈规、死法之所以常常失效,就在于它外在于人,不能给文章以活力,只能给文章以枷锁。诸如场屋文章,八股体式,作文“克星”,选题指南之类,给文字限定“规则”栅栏,作者只好按部就班,按图索骥,结果磨灭了思想光华,消解了才思理趣,得到的只是千篇一律的大杂烩,空有鸿篇巨制,而没有恒常生命力。
    传统文论中的活法论,就是要求作者不受陈规成法的限制,摆脱“有为”的重负,寻找生命的源头活水。文论家们说的诸如“文无定规,巧运规外”,“法当立诸己”,“不必求人之法以为法”,“所谓法者,神明之变化也”等等,都要求走出陈规套式,寻求鲜活内容,开发自然灵机。文章写作是主体行为,内容和构思都不能由外力强加。自出机杼是无为的,形式是自由的;而“依样画葫芦”是有为的,模式是外加的。作者只有按照自身特长选材选题,才能写出个性,写出新意,从而避免那种观点雷同、资料套搬、语句模仿的重复劳动。
    三曰“不尚繁多”。
    废话从来是文中的垃圾,故历来为文论家们所厌恶。比方说,韩愈就大力提倡“陈言务去”。所谓“陈言”,其实就是废话。方回在《读子游近作》一诗中说:“孰肯剖肠湔垢滓,始能落笔近风骚”。“湔垢滓”,就是洗去污秽、渣滓,清除废话、赘言。
    现代社会,由于书写工具与传播工具的高科技化,导致了文、书的泛滥。电脑的剪贴、复制、组辑功能,使得文本出世轻而易举。而书多文杂现象,总是与“有为”的心理状态相联系。作者越是追求“有为”,泛滥现象就越严重。洋洋洒洒,斗奇夸采,已成为一种时风。文虽长,却驳而不纯,芜而不精;水分太多,实义太少;只讲堆砌,不求文气;儿女情长,风云气短……神圣的文章大有泡沫化的倾向。这几乎成了许多文章或作品的通病。即使有用的文字,也因无用的文字太多,被淹没了。
    面对这种现象,我们有必要重温老子的教导。老子主张“希(稀)言”,主张“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一部《道德经》,才5千字。所谓“希言,自然”意为“少说大话,自然而然”。在“希(稀)言”的基础上,老子还主张“善言”,“言有宗”,认为只有“善言”,才能做到“无瑕谪”。“希(稀)言”,“善言”,有当代的意义更为重要。它告诉我们,对抗和消除日渐纷杂的废话,我们才能不被陈言所淹没。
    可见,“无为”中潜藏了文章的玄机妙道。“无为”,不是不动,而是通过特定意义上的“不为”,而达到“无不为”。这种“无不为”,就是文化意义上的“有为”,而且是有“大为”。司马迁当年写《史记》,就是无为而为,摆脱了利禄的缠绕,对准了社会文明的目标。“藏之名山,传诸其人”,表明作者超越了个人的利欲,旨归于历史文化意义上的大“为”。至若顾炎武写《日知录》,陶宗仪写《南村辍耕录》,都在“无为”境界中寻找其“为”。网络时代,继承先贤“无为而作”的遗风,对于文化的发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原载:《文艺报》2011年01月12日
    
    原载:《文艺报》2011年01月12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