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作家应该多思考“生态”问题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木弓 参加讨论

    当今世界不安全因素很多,但最值得关注的恐怕就是“生态”危机了。工业社会无节制的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气候恶化、生存困难等苦果正在让人类承受着越来越难以承受的痛苦,我们还不知道人类将为此付出什么样的沉重代价。虽然是人类共同的问题,但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的生态危机比发达国家要严重得多。因为他们的发展生存,通常是以被动接受发达国家的生态危机转嫁为代价的。发达国家通常是把自己的生态搞好了,而把别人的生态搞坏了——人类的困境改变不了,冲突反而会更加剧烈。有不少学者开始更倾向认为,工业文明这种矛盾的冲突靠自身已无法克服。也许,人类正在被迫探求一种新的文明建立的可能。这种文明现在被称为“生态文明”。
    时代矛盾冲突最剧烈最深刻的地方,正是文学时代思想时代精神的高地。中国文学要走向世界,中国作家就得敢于参与思考人类发展的重大问题,就得敢于争取自己的话语权。因此,思考“生态”问题,也是思考人类命运问题,很有创新意义。实际上,中国作家很早就接触到这个问题。在中国经济发展的时代,作家们关注“生态”现状的热情也变成了“生态文学”的实践,创作了不少好作品,起到了警示社会的作用。不过,多年来,“生态文学”一直在人与自然以及天人关系上徘佪,期待着深化突破。同时,作家的思想格局也受到很大制约。我们的文学长期只会在“人性论”格局里思考,以为抓住了人的本质。虽然新中国文学建立了文学的“唯物史观”,但现在看来,当代的文学思想里,还是“人性论”用起来便当。便当的文学思想,不一定是进步的、有创新潜能的。拿这种便当的文学思想去思考当代人类的困局,当然深化不下去。如果我们注意到“生态文明”可能包含的丰富深刻内涵的话,一定会把思考引申到社会关系、文化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引申到人类社会进步的关系上。那样,中国“生态文学”的思想格局就会有反思,就会大大突破。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最根本的是建设很强的文化思想,就是要建设自己民族的先进文化思想,能够影响世界发展和人类进步。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文明”的思想,不仅具有世界文化进步的先进性,也具有我们民族文化进步的先进性,完全可能发展成为我们民族的先进文化。我们的文学思想如果能在这方面有所作为,一定能占据时代思想的制高点。
    原载:《文艺报》2012年03月26日
    
    原载:《文艺报》2012年03月26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