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80后”文学呼唤同代批评家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傅逸尘 参加讨论

    文学市场的发育成熟和大规模拓展已经成为新世纪文学最为显要的标志性变化。有目共睹的事实是,出版商与媒体对“80后”文学的青睐与推崇,并非基于对“80后”写作的文学意义的认同,而是将目光瞄向了其背后的庞大的文化市场和强大的消费力。以韩寒、郭敬明、张悦然、李傻傻、春树、胡坚、孙睿、笛安等为代表的“80后”作家在图书市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却始终没能得到主流文学批评界的认可。在相当长的时间段内,被市场裹挟的“80后”文学依托着市场运作的强大动能,撇开主流文学批评的规训,游离于主流文学体制之外,呈现出非常规发展的状态。主流批评界对“80后”文学的态度冷漠与暧昧,更多的批评家采取了一种高高在上、冷眼旁观的态度。大而化之,提些不痛不痒的意见是远远不够的,真正需要的是严肃而有效的、对“80后”文学创作有指导意义的有分量的批评文章。文学批评的缺席和失语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80后”文学的畸形发展,这不能不说是文学批评的失职。“80后”文学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的种种文学上的缺陷和不足,迫切地需要文学批评的引领,经历了市场洗礼的“80后”文学急需建立一个完整而健全的文学生态环境。
    事实上,与“80后”文学相关的评论文章数量并不少,市场化运作的需要催生了大量为其造势的媒体批评。如果说批评对文学的引导可以分为创作与读者两个层面的话,这些汗牛充栋的媒体批评文章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消费;但这些批评却无法替代真正面对“80后”写作本身、探寻文学本体价值、对创作具备指导和引领意义的文学批评。和作家一样,批评家的成长环境、生活经历、教育背景决定了其文学观念、批评风格、审美标准和艺术旨趣。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批评家们与同龄的成熟作家拥有相同或相似的时代记忆、生存经验和情感体验,有着可以直抵心灵的精神通道与牢固坚实的对话基础,不存在因年代不同所形成的沟通与理解的障碍;因此,他们对同代的那些创作实力雄厚、代表着中国当代文学的较高水平、可供研究和阐释的空间也较大的作家作品的研究,既顺理成章也卓有成效。而“80后”们是真正在改革开放之后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他们的成长被打上了深深的市场经济时代的烙印,其思想、观念、个性、阅读、语言、表达方式等都与上几代人不同。作为早熟的一代,“80后”作家进入文学写作的时间较之父辈作家们大大提前,其题材大都集中于写校园、写青春、写恋情,而且语言风格大都唯美华丽,略带感伤,且带有强烈的自恋意识。他们与父辈批评家们之间存在着难以弥合的代沟,导致了批评缺乏进入到“80后”文学的深处与细部的有效途径。
    因此,无论是新世纪文学的现实格局,还是“80后”文学自身的发展需要,都强烈地呼唤“80后”文学批评家的崛起。“80后”作家群体中的部分佼佼者已经脱颖而出,在新世纪中国文坛赢得了一席之地,而“80后”的批评家队伍还尚未成型。在当前的大学中文系里,存在着大量的“80后”准批评家,他们大都处于硕士与博士学历层次,接受了正规而系统的学院派批评的专业训练,有着较为纯正的文学感觉和扎实的文学理论基础,他们与“80后”作家们有着共同的时代记忆、成长环境、教育背景、思维方式和思想基础,他们的文学生命也多半与“80后”文学创作同步成长,对“80后”文学所体现出来的独异的精神气质、个性风格、思想观念、价值判断、审美取向、艺术技巧等有着亲近的感受力和天然的领悟力;对“80后”文学所集中表现的题材和生活,有着真切的生命经历和鲜活的情感体验,因之更容易切入到“80后”文学本体的深层次肌理,更有可能探寻和阐释80后文学的价值和文学意义。
    在我看来,“80后”文学的起始和源出其实是青春写作,即13岁至19岁的中学生们,在青春期的迷惘与躁动之下,选择了文学作为宣泄情感、缓释压力、排遣孤寂、交流思想、施展才华的精神家园。长久以来,在中国当代文学版图上,在“成年文学”与“儿童文学”之间,存在着一个空白地带,中学生题材被我们的主流文学忽略掉了。因之,当1999年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开启了一个课堂之外、属于中学生们自己的独立而自由的文学空间时,当少数获奖作者在媒体的渲染之下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年轻人的新偶像时,一个数量庞大、且具有强大消费能力的年轻群体的文学激情被迅即点燃,并且一发而不可收拾。可以说青春资源是“80后”文学最重要乃至惟一的写作资源,“80后”作家们的青春期体验与前辈们所形成的巨大断裂,成就了他们对生活的独特认识和表达。然而十几年过去了,曾经青涩单纯的少年们如今大多走出校园,步入社会,有的甚至结婚生子为人父母。“80后”早已不再是单纯、幼稚的代名词,曾经属于“80后”的一张张标签已经顺其自然地让给了正在成长中的“90后”们。“80后”文学作为一个代际命名,其文学概括性正在逐渐散失。
    正像在汶川抗震救灾中,“80后”们的优异表现改变了全社会以往对“80后”缺乏社会责任感、欠缺行动力、心理素质差等等负面认识一样,逐渐走向成熟的“80后”文学内部正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80后”作家的逐渐分化也使得“80后”文学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在我看来,当“80后”文学作为一个代际命名,其文学概括性正在逐渐散失,那么用“后青春文学”来描述当下“80后”文学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似乎更具学理的合法性。与前期主要依托网络写作、商业出版、文学市场的发展模式不同,当下的“后青春文学”呈现出对主流文学的价值一定程度的认同和向传统文学发展轨迹的归并趋势。既往印象中的“80后”作家群已经不复存在,很多偶像派写手或固守商业化写作模式,或逐渐淡出文坛,更多的不为人知的年轻作者突破了商业文学机制的遮蔽逐渐浮出水面。坚守文学理想的青年作家已经或正在摘掉青春的面具,转而寻求对更为深远辽阔的生活场域的展示和对更为深沉高远的思想境界的建构。伴随着青年作家的成长、成熟,“后青春文学”的生活表现领域将更为阔大,情感体验更为微妙复杂,思想主题更为深刻,“后青春文学”将逐渐渗透并融入新世纪的中国文学,并展示其独特的文学本体意义。
    原载:《文艺报》2012年03月19日
    
    原载:《文艺报》2012年03月19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