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话说“曹雪芹在秦淮河畔会情人”之谜团(十九)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童力群 参加讨论

    十九、从花塘村出逃的男孩是曹雪芹吗?
    (一)《“大观园”遗址纪行》
     1995年6月30日的《南京大学报》,登载了高国藩教授的学生高金国的采风文章《“大观园”遗址纪行》。
     《红楼梦学刊》1997年第二辑,发表了南京大学吴新雷教授的《惊破红楼梦里心——红学小札七记》。吴教授的文章里转载了高金国的《“大观园”遗址纪行》
    河南省的红学家赵国栋先生编著了《红楼梦之谜》(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8年 9月版)。在该书的第 49页,转载了高金国的《“大观园”遗址纪行》。
     高金国写道:“各类传说中以曹光志的故事为最多。曹光志是曹雪芹的祖先中一位显赫一时的朝廷要臣,只是年代难以辨别了。花塘村的人们不去考究那么细,只把这数不清的传说一个个碾碎,磨细,供给子孙或外人细细地品味。
     曹氏家族有一天神奇地败落了。
     有一个‘竹龙的传说’神话般地演绎了这段历史。曹光志在朝廷做‘天官’,每天骑一条竹子化成的龙上朝,这条竹龙每夜吸食露水方有力气飞动。曹母发现竹龙后,怕放在屋外会丢失,便把它拿到屋里。房间里当然不会有露水,竹龙无从饮食,第二天无力飞动,曹光志因此误了上朝。皇上大怒,下令将其满门抄斩。曹家由此败落。
     还有一个‘黑狗的故事’,是说曹家宅顶上有一瓦制的黑狗,可镇驱邪气,曹宅靠此方保平安。不想曹光志得罪了一位道士,道士遂施法将黑狗击碎,曹宅上空顿时祥云尽失,乌云笼罩。此景被朝廷派到紫金山观天象的官员发现,认为此乃谋反之象,上奏天子,曹家遂遭大劫。
     相传在这次劫难中,一位小男孩和他的姑妈仓皇间从阴沟中爬出,逃得性命。曹宅外有曹家开凿的一条河,直通江宁县的一条大河,连接长江。姑侄俩顺流而下,漂至长江,踏上了流落天涯之路。如今的老人都说,那男孩便是曹雪芹。”
    (二)花塘村的有关民间传说“另有源头”
     高金国所写“只是年代难以辨别了。花塘村的人们不去考究那么细,只把这数不清的传说一个个碾碎,磨细,供给子孙或外人细细地品味。”正真实的反映了民间文学的特点。
     胡万川先生说民间文学有四个特征:“……其中的一点就是民间文学的‘口头性’……民间文学的第二个特征就是集体性。民间文学作品和作家文学不一样,通常找不出谁是作品的始作者,它就在群众人流传。可以说,群众就是作者。第三个特征是流传变异性。民众的口口相传,因着时间、空间的变异,会使作品有些改变。……第四个特征是传统性。也就是民间文学的表述流传常依循着传统的形式……。”
     花塘村的有关民间传说,与民间文学的四个特征相比较,除了第四个特征“传统性”外,符合口头性、集体性、流传变异性等三个特征,是典型的原汁原汤的民间文学。
     从高国藩教授和高金国记载的花塘村的有关民间传说看,当他们采风时,这些民间传说的主要讲述者不是曹宏德,而是章状运老人、高维援老人等非曹姓的老人,这就更表明了花塘村的有关民间传说的真实性!
     因为花塘村的有关民间传说,与曹宏德家(从曹宏德的爷爷的爷爷到曹宏德的父亲)在花塘的兴旺史、衰败史,是不相干的,所以这些民间传说是另有源头的!
    (三)花塘庙庙会不唱“南天门扫雪”
    施德荣 2005 年 7月30日的来信写道:“花塘庙庙会不唱‘南天门扫雪’。
    自丁老八化缘重修花塘庙后,香火兴旺,每年正月至二月间,大戏连台,但来唱戏的戏班子都不唱“南天门扫雪”这出戏,原因是这出戏与曹家犯讳。……在花塘,叔祖施泽栋曾听人说,‘南天门扫雪’一出戏,讲的是某位大官被朝廷抄家之后,其家人被贬为奴,原来做着太太小姐,现在干着苦杂役,以寒冬扫雪为主题,表现了主人的命运。整出戏是个悲剧。剧情与观东曹家遭遇相吻合。花塘庙会不唱‘南天门扫雪’,是怕引起曹家人的悲伤。入地随俗,那就必须作避讳之举了。”
    (四)曹家很有钱的亲戚回来探亲
    高教授在《曹上村里说曹雪芹家族》里写道:“在 1992年已经 79岁的老农章状运老大爷(花塘村的观东人),向我们讲述了曹上村的过去。据上人(即祖先)传,原来在雍正乾隆年间,曹家很有钱的亲戚回来探亲,走陆路甚感不方便,就自出经费,因而凿渠,开成了河,形成了今天的这条河流。这条河流连接着有名的秦淮河而变为它的分支,而且还通长江,大船小船可以四通八达,树林茂密,每到春天,鸟群飞来,特别是鹭鸶,有时成堆的歇在树上。”
    (五)“复原”花塘村的曹家故事
    针对民间传说的流传变异性,许多学者对某些比较易于“复原”的民间传说,经过努力,做了一些“复原”工作,力图接近历史的本原。
    例如《诗经·大雅·生民》的开头两段“厥初生民,时维姜嫄。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无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后稷。诞弥厥月,先生如达。不坼不副,无菑无害。以赫厥灵,上帝不(童注:不——丕,大)宁。不康禋祀,居然生子。”
    这两段的译文是:“初生周人的祖先,就叫做姜嫄。怎样出生这个人,先行祭祀注重礼仪,以求消除不育之灾。践踏天帝足迹身心有感,独自居处注意休息。妊娠之后严肃又恭敬,又生儿子又养育,这个婴儿叫后稷。怀孕足月时间够,头胎生下很顺当。产门衣胞均不裂,无灾无害人平安,真是上天大显灵异。天帝很安宁,安享祭祀,安然生下儿子。”
    《诗经·大雅·生民》的开头的这两段,名为庙堂文学,实为民间传说。
    洪湛侯先生在《徽派朴学家的诗经研究》里写道:“《大雅·生民》关于姜嫄履迹生子的神话传说,正好反映了当时母系氏族制社会的特点,当时人民婚姻关系不固定,孩子知有母而不知有父,因此产生了‘感天而生’、‘履迹而生’、‘吞卵而生’的传说,这些从社会发展史的观点来看是可以理解的。”
    仿效古哲今贤的思维方法,我对上述的花塘村的几则民间传说“复原”如下:
    既然花塘村有“曹家庄园”的传说,那么,花塘村的“曹家庄园”,有可能就是曹雪芹家的庄园。
    花塘庙庙会不演“南天门扫雪”之戏,此传说值得我们注意。
    戏中的太太、小姐沦落为奴,如果是花塘村曹家的写照。那么,这太太、小姐,实际上就是“曹家庄园”的庄头的太太、小姐。就相当于南方的“乌进孝”家的太太、小姐。
    曹光志只是曹雪芹的一个远房的乃至于是一个“联宗”的“爷爷”,其实际职务只是花塘“曹家庄园”的老庄头。
    “曹家很有钱的亲戚回来探亲”,实际就是曹寅、曹颙、曹頫等携家带口到花塘街(花塘村)来闲住几天。
    “一位小男孩和他的姑妈仓皇间从阴沟中爬出,逃得性命”,实际是曹雪芹与一位远房的或“联宗”的姑妈逃出花塘街。
    雍正六年初冬,曹雪芹在文官园(曹家花园)住久了,静极生动,又自己意识到只是个庶子,不好意思到江宁织造府的私宅里长住,于是到自家的各个庄园走动走动。
    文官园是明义所见《红楼梦》的大观园的原型。
    文官园后来演变为袁枚的随园。
    雍正六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上谕著江南总督范时绎查封曹頫家产:“……著行文江南总督范时绎,将曹頫家中财物,固封看守,并将重要家人,立即严拿;家人之财产,亦著固封看守,俟新任织造官员隋赫德到彼之后办理。……”
     雍正帝的严谕不啻晴天一声霹雳!
    于是,曹雪芹与一位远房的或“联宗”的姑妈逃出花塘街。
    (六)从花塘村出逃的男孩是曹雪芹吗?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甚荒唐,莫溯秦淮寻大荒!
    从花塘村出逃的男孩是曹雪芹吗?
    你问我,我问谁?
    头绪繁杂的、残缺不全的史料,是否会引起我们无限的遐思呢?
    扑朔迷离的花塘村民间传说,是否会引起我们无限的遐思呢?
    迷濛的秦淮河,是否会引起我们无限的遐思呢?
    原载:惠稿
    
    原载:惠稿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