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红楼梦》与文理学科可互为成全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汪宏华 参加讨论

    各位老师、同学们好!
    非常荣幸被邀请到北京科技大学来做红学讲座,希望我能在你们"钢铁"一般坚硬的意志里注入一些似水的柔情。(科大是世界冶金人才的摇篮——编者注)今天讲座的题目是"《红楼梦》与文理学科可互为成全",题目很大,本来是应该请曹雪芹来讲的,也只有他能够讲得了,但他又说自己胡须太长了,怕吓着你们,所以就派我来了,但我既不善文笔又不善言谈,真不明白他为什么单单选我这么一个无才无貌的人替他代言。我想唯一能向他和你们保证是诚实可*,准确客观。我的理想只是想将他的意思原原本本转述出去,让高智商的人做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
    事先要说明的是我的研究成果今天是第一次对外公开,而且涉及面比较广,解决的问题比较多,两场讲座肯定讲不透,有兴趣的同学以后也可以找我交流,也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我现在正在编写"《红楼梦》新评本",网上只放了一些提纲就引来很多读者的关注,每天的浏览量非常大。以前我认为《红楼梦》是个偏门,没想到它比任何学科都热门,但令我非常着急的是这么大的一个读者群、红学群都被一些错误的思想引导着,而他们的内心里又很想摆脱这种无奈。至少他们都一致地认为《红楼梦》后四十回很差劲,一致地认为《红楼梦》研究需要新的突破,他们便把一部分希望寄托在我身上了。但我现在还不想马上出版,我要再寻找几位同仁,把书写得更加完善,而且我也不想独占这份莫大的荣誉。不知哪位红学家说过,解读《红楼梦》还需要几千年,言下之意就是不可知,但我就不信这个邪,曹雪芹既然写出了挑战书?quot;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那就说明《红楼梦》是可知的,需要的只是足够的智慧。现在很郑重的告诉大家,这把钥匙我已经拿到手。可谓一千年太久,只争朝夕,我的应战书就是"谁云作者痴,都解其中味",每个人只要采用这一方法和工具都能自己解味《红楼梦》。也许有人说,红学界怎么尽出一些狂人,但这回是个例外,我已经将论文在抽屉里放了几年,如果你们认定我只不过是一个狂人,那我就继续封存下去,反正我也不*它求功名。如果你们真要逼我这样做的话,《红楼梦》以后恐怕几万年也解不开。现在学术界有一种奇怪的现象,越是声称他的研究对象不可知,或者能将本来很清楚的事物搅浑的人越是受推崇。
    在进教室之前我一直很犹豫,既然曹雪芹自己当初都不想交出他的钥匙,那么我能不能交出钥匙呢?虽然曹雪芹当时担心的文字狱是没有了,但交出钥匙就等于将《红楼梦》这部需要读者极大程度参与的小说变成了一部丧失互动性的普通小说。后来又想,不交全部也应该给出一个方向,就像猜谜一样,应该给出一个范围,避免走得太偏,可知曹雪芹当初没有交钥匙贻误了多少事,贻误了多少人啊。我决不能让这种状况再延续下去了,更何况现代人的意识相对于曹雪芹时代已经提高了很多,时机也比较成熟了。那么这个方向是什么呢? 两个字:哲学。《红楼梦》里面全是哲学,是中国整个古代哲学史。而且在他这里达到了哲学的顶点,这个顶点至今没有人超越。现代人如果想看懂《红楼梦》就必须看懂中国古代哲学,反过来想看懂中国古代哲学就必须看懂《红楼梦》,二者可互为成全。当看懂这两样之后,后续的题材就可以变得无限丰富了,因为哲学是知识的总汇,《红楼梦》甚至可以与现代文理百门学科互为成全。这可不是我一个人做得了的,我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所以想请求同学们的帮助。
    我现在能够做的只是给红学和曹雪芹的哲学以第一推动,让它们开始转动起来。
    说到哲学,不禁要问曹雪芹为什么要毕其一生研究哲学,他的目的是什么?现代人认为学哲学是为了认识宇宙的规律,是探明世界的本原。但曹雪芹认为这还只是其中的一个层面,与人无直接关系的枯燥而又抽象的客体的层面。研究哲学还有一个更具体而实用的目的,那就是人如何实现理想与现实的结合,人怎样使自己、家庭、国家和社会同时变得强大,人用什么方式最能有效地聚集和转化能量,达到自由、独立、稳定、持续发展的境界。中国古代哲学就一直是抱着这个目的进行的,他们认识到探讨宇宙的根本目的是借鉴其中的玄机或规律,为我所用,为社会所用。只是受历史局限而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偏差。但这种可贵的目的却被现代哲学淡化了。曹雪芹则在前贤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应当将人和社会独立起来研究,因为人具有高于自然的思维,所以能够建设比自然环境更加和谐的社会环境。
    这比天人合一、天人调谐的理念领先了几千年,对当今建设和谐社会、循环经济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有些同学可能认为这些说法还是太虚,没有实际价值,因为现在的大学生最大的顾虑就是找工作难,很巧的是曹雪芹的哲学告诉了我们如何消除顾虑,他认为既然找工作难,那就让工作来找我。怎么做?是换专业,读硕士、博士,是出国深造吗?这固然是个办法,但还是存在着激烈竞争和投资风险,最后注定也只有少数人能如愿,而且能不能找到满意的工作还是没有定数。怎么办?主动用正确、快捷的方式提高自身的能力和能量,然后创造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新产品、新技术或新观点出来,工作肯定就来找你。也许有人说这不是难上加难吗,不对,这并比找工作难,可以说这是你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好的捷径。你们应该看到现代工业社会发展的趋势是人的整体素质下降,竞争主要出现在低端人才市场,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虽然越来越大,但实际的增量却是停滞不前,甚至是下降的,这里,我不是指高学历的人,而是真才实学的人越来越少。像你们大学生素质高、年纪轻,只要稍微努力一点,就能有所创新,一览众山小。你们想想,曹雪芹若生在现在这个时代,工作还用发愁吗?我非常高兴地告诉你们,曹雪芹说只要按照他的理念和方法去做,每个正常人都可以成为曹雪芹,甚至超过他。不过,不一定是成为哲学家或小说家,是成为某一方面的无冕之王。这就是他的哲学的功效。我本人则很愿意做你们和曹雪芹之间的桥梁,将他的哲学向你们准确地传达,如果你们愿意接受,十年二十年之后回头再看看,在你们中间肯定会出现一批曹雪芹式的人才,最后就会有很多人要上你那里去找工作了。
    曹雪芹认为人首先要放弃不劳而获的想法,不要幻想通过自虐自残的手段获得超人的道德,也不要幻想通过侵占别人的利益,投机取巧,将钱从别人的口袋转移到自己的口袋里,这两种方法只会制造人和社会的恶性循环。唯一可行的途径就是充分发挥自己分内的已有资源的作用,创造出新的价值,这里的发展空间才是无限的,没有人干涉也问心无愧,同时能给家庭、国家和社会带来好处。这就好比说,一个人一餐吃两个面包就刚好能吃饱了,那么你既不要将自己的面包施舍给别人一个或两个,以博得别人的称赞或上级的提拔,实际上是得不偿失,你自己会感到饿,时间长了会生病甚至会死,你短暂的一生对于全社会的贡献其实是微乎其微的。当然,你也不要为了吃得比别人多便去骗或抢别人的面包,同样对自己和社会都有害,自己会撑死,别人会饿死。这时,正确的做法就是吃掉两个面包,而后极大地将能量转化为自己的创造力,比如发明提高面包产量和质量的方法,解决更多人对面包质量和数量的需求,提升社会的整体生活水平,同时自己也从中受益。曹雪芹就做了一个够我们消化二百多年的面包。
    这与孙中山先生说的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当大官一样,做大事就是积蓄能量之后的爆发,带给社会以现实推动,而当大官则是外表的功名,通过文死谏、武战死的自残方式或者与之相反的不正当的竞争手段都能获得,可这些手段只能产生内耗,不能产生促进社会发展的新能量。最后即使削尖脑袋获得了功名,也并不一定能够做出大事。古时候很多皇帝可谓功名至尊,但也只是碌碌无为一辈子。
    另外创造的价值与功名还有一个不同就是创造的价值可以向他人向后代传递,而功名却不能,比如古代的世袭制,功名一旦世袭,后人便会安富尊荣,养尊处优,一代不如一代,走向另一个极端。但创造的能量和价值则可以积累、保存,像太阳一样地向社会,向未来传递,比如《红楼梦》这本书就是这样,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人,近现代作家几乎都从《红楼梦》中吸收过营养。现在,我认为理工科的同学也可以从中满载而归。这样发展的结果就是一代强于一代。
    一个人、一种思想、一本书看他到底经不经得起时间的检验最根本的是要看他聚集了多少能量,能量是唯一不能伪造的东西。《红楼梦》的作者没有功名,但具有超常的能量,此前人们还只利用了其中的一小部分,还有一大部分正等待我们去开采,所以说怎样积累和发掘自己最大的能力和能量才是哲学的真正使命,这也是现代文理百门学科的共同使命。曹雪芹期待我们早日超越他。
    很多人没有看到曹雪芹的深刻思想,竟然在《红楼梦》身上也打起了功名的主意,相形之下真是很滑稽很可笑。近的不说,就说脂砚斋,他就伪装成《红楼梦》见证人的角色,甚至曹雪芹师傅的角色,企图欺世盗名,实际是个弱智蹩脚的冒牌货。我认为他对《红楼梦》半句都没看懂,纯属搅局的跳梁小丑。他这种人的大量存在告诉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天才极为稀缺,百年不遇,但庸才、骗子则比比皆是,一天可以碰见一百个。
    对于这种现象我们不要愤愤不平,而是应该感到高兴,这说明我们不需要付出太多努力就能摆脱平庸了。我今天来做讲座并不想解决什么大问题,只想告诉你们一个基本原则。阅读或研究《红楼梦》不妨只看前八十回,其它都先不要看,尤其不要看后四十回,不要理睬脂砚斋。其它的红学研究成果也基本上可以不看,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借助词典或百科全书。这个时候你会明显感觉到海阔天空,会不断产生意外的发现,最终会推导出和我一样的结论,到那时你和我一定能成为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朋友,这也正是曹雪芹当初想要达到的效果,他写《红楼梦》就是为了呼唤和集结追求真理的有志之士,用潜移默化的方式提高人的整体素质。
    所以我认为红学研究的对象应当重新界定,它不是研究《红楼梦》一百二十回,也不是研究前人对《红楼梦》的点评。而应分两个方面,从狭义上说,红学是研究曹雪芹前八十回的《红楼梦》。从广义上说,红学是研究中国古代全部的哲学、政治、经济和文化,并以此为起点向现代和未来伸展。《红楼梦》不但辐射范围广,而且穿透力很强,充满着很多不过时、没有国界的普遍真理。这一优势很能提升我们的民族自信心。比如说,以前我怎么也不明白,为什么在西方唯物论中,精神仅仅是物质的反映,而在中国古代唯物论中,精神却成了以物质形式存在的"气"呢?看了《红楼梦》我才明白了,原来中国的唯物论才是正确的。再比如说,此前人们从《红楼梦》中看到了自由、民主意识就认为曹雪芹如何如何了不起,夸他具有启蒙思想、天赋人权思想,我认为这是贬他,岂不知他比西方同时期的思想高明了多少倍。在曹雪芹看来自由和民主有两个层次,一种是初级的,自发的,它是人性达到完善的重要条件。只有当人性走向完善之后获得的自由和民主才是高级的、自觉的。这才是人应当追求的境界。一个人如果没有正确的人性标准和理想作为引导,给了他自由和民主也没有用,甚至还有害处。比如贾珍不可谓没有自由和民主,但他"只一味高乐不了,把宁国府竟翻了过来,也没人敢来管他"。我们知道西方主流哲学设定的人性前提是趋利避害的性恶论,有的类似于荀学,有的类似于贾珍,这样获得的自由和民主是低级的,贾珍的境界就不比动物高多少,曹雪芹要我们做人,不要做动物。
    从此以后我就喜欢上哲学了。你们如果听我和曹雪芹讲哲学,就会突然发现哲学其实很可爱,很有实用价值。这是一门让你们快速成材的必修课。不过在这之前,我们必须先达成一个共识,那就是曹雪芹是一个身心百分之百健康的人、逻辑百分之百缜密的人,从他的小说里推导不出不合情理、不合逻辑的东西,如果推导出奇谈怪论就应该检查自己的思维出了什么问题。曹雪芹要求我们像他一样健康,一样严谨。否则就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就会坐井观天,所谓"不悔自己无见识,却将丑语怪他人。"曹雪芹的确不同凡响,你越看懂《红楼梦》就越佩服他,我现在都不敢多看《红楼梦》了,我会颤栗,我会自卑。不说别的,整部小说就很难找到一个多余的字,仿佛都是一台精密仪器上不可缺少的零件,而且字字句句能打动着我的心弦,如同初恋时看情人从遥远的地方写来的一封信。但看别的书就没有这种体验了。我个人感觉世界十大文豪谁也达不到曹雪芹的高度。我为自己能与他共一种语言而感到荣幸,我为自己能与他同一个国度而感到无限自豪。
    可能有人要问,现在的知识系统已经很完备了,我们即使积蓄了足够的能量又能做什么呢?我认为这是你现在能量不够时才会有的看法,当你真的积蓄了足够能量的时候你就不会认为现在的知识系统很完备了,相反你会看到千疮百孔,只恨自己精力不够,时间不够。假如你有幸积累到像曹雪芹那么大的能量,还会将原来的知识系统来个彻底打破,可知他一锤子下去就给他自己和我们后人留下了做不完的事情。试想,发展了几千年的哲学系统都还存在巨大的破绽,更不要说尚处于初级阶段的自然科学了。古典文学中像大家熟知的《西游记》、《三国演义》至今也没有被完全理解,因为它们也不是简单的小说,都是哲学。在小说刚起步的明清时期,大学问家对哲学和小说关系的理解是和现代人完全不同的,他们认为小说是哲学的发展和演绎,作家自己并不能对人物和情节为所欲为,必须符合某种普遍规律。所以,读者假如没有哲学准备就想看懂它们简直比登天还难,最多就停留在打打杀杀、尔虞我诈。我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现代人突然看不起前人了,其实工业社会造就的都是偏才,古代有些人在综合能力上比现代人强得多。如今,狂傲的现代哲学想将古代哲学全部抹杀,但我预测将来被抹杀一定是现代哲学。我现在举一个很小的例子可以说明古人是很全面的,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这首小诗,现代人大都只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关系去理解它,但作者为什么要产生穷尽千里目的欲望呢?他是有明确目标的,而且是两个动态的美丽的远大的目标,一是为了追赶滚滚东流的黄河,要实现水平方向视觉空间的扩展,这时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更上一层楼,将美景尽收眼底。二是为了追赶即将落山的白日,太阳往山下走,人就必须往上走,这样才能在留住夕阳的同时留住光阴。所以欲穷千里目是作者希望同时实现时间和空间上的延伸,自己的心灵也在时空延伸的过程中得到陶冶,得到升华。也就是说作者在脚步更上一层楼的同时精神境界也更上了一层楼,实现了一次自我超越。可见整首诗的结构非常严密,顺序也是环环相扣,没有一句多余,达到了理性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完美统一。古典文学中像这种不被理解的文章还有很多很多,难道说现在的知识系统很完善吗?知识系统的完善程度是与人的思维能力的高低成反比的,你的思维能力越强,知识系统越残缺。
    也许有人会说,哲学就是哲学史,红学也应该就是红学史,怎么能置前人的成果于不顾呢?但是我先要说的是,哲学就是哲学史这句话只是总结了哲学自身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现象或规律,并不是哲学的本质,哲学的本质还是研究真理。而红学的本质是什么呢?是研究曹雪芹的原意。我认为应该先抓住它们的本质,之后再研究前人的各种观点和说法,不是完全置前人的成果于不顾,完全不顾又怎么知道自己的认识处于什么层次呢?只是一定要分清曹雪芹和评论者的主次。我本人当初就走错了方向,结果绕了一个大圈子,后来才发现曹雪芹的原意是那么简单。可这个时候你的时间和精力已经浪费了,所以,我今天要以自己的经验说明,真理为先,哲学史为后,曹雪芹的原意为先,红学史为后,这样会事半功倍。其他学科也都应该坚持这种原则。不过,我还不算最倒霉的,还有很多人被错误的评论骗走就再也没有回来,直到最后放弃或走火入魔。你们看到有谁从脂砚斋那里获得灵感而对红学有令人信服的突破吗?得到的全是些莫须有的胡言乱语,我知道你们也都从心底里讨厌那些东西,那么从今以后你们可以放心地甩掉它们了。
    可以说正是由于我们没有很好地理解哲学就是哲学史这句话,所以造成现在研究哲学和红学的人大都只会引经据典,只会讲述历史,忘了自己的任务是探求真理,探究曹雪芹的原意。
    也许有人会说,如果只看前八十回那不是陷入了自己证明自己的循环论证吗?不是,应当说是自圆其说。《红楼梦》的结构特点是从小整体到大整体,从抽象到具体。比如说,我认为只要能完全理解第一回第二回就基本上可以理解整部《红楼梦》了。但是要完全理解前面两回,又必须以后面的情节作为依据。经过前后互为证明,整部小说才可以同时获得解构。由于《红楼梦》本身是一个自足体系,所以它本能地拒绝旁证,更不要说错误的旁证。只有以整部书中的人物和情节相互论证,才是最准确的最可*的证明方法。当你们完全看懂《红楼梦》之后,就会发现曹雪芹不曾向任何人透露过他的本意,而且曹雪芹的文笔和思路也任何人都冒充不了,一看就能知道哪些是后人篡改的。二者就像是生命体和非生命体的差别。当然如果书中涉及到的哲人和哲理也属于旁证的话,我则主张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大量引用。
    一提起研究《红楼梦》,很多人就问我是属于哪一派,这成了惯例,就像研究哲学的人首先要说明自己是属于唯物还是唯心一样。我却从来不将自己放在哪一派,无论是哲学还是红学都是这样。事先就将自己归咎于某一派就是承认自己的理论是谬论,因为前人正是因为还没有掌握真理才出现了派别纷争。比如说天就是天,地就是地,一加一就等于二,还需要用几个派别去争论吗?不需要。只有追求绝对真理是我们永远不变的信念和目标,只有从各种派别中突围出来才能得出更加正确的结论。在这条道路上我们要有一统天下的雄心,至于最后能够达到什么样的境界,属于哪一派则由后人去评判。先秦时期诸子百家也大都是这样做的,他们并没有事先就画地为牢,将自己归属于哪一派,都是舍我其谁的王者气势,都声称自己最接近绝对真理。
    也有人说派别只是针对方法论而言的,那么我认为,只要是正确的方法论,只要能够获取真理,那么什么方法论我都可以采纳,不必固步自封地限定在某个派别,这与艺术表现手法是不同的,比如音乐、美术可以分出很多流派,他们可以同时存在,互为补充。但哲学不行,红学不行,绝对真理只有一个,曹雪芹的原意也只有一个。不过,话说回来,如果以研究《红楼梦》中的不同方面、不同学科来分派别还是可以的,比如哲学《红楼梦》、政治《红楼梦》、艺术《红楼梦》、物理《红楼梦》、逻辑《红楼梦》、美学《红楼梦》。所有这些只是都不要脱离实际。
    当然,《红楼梦》的哲学也不是完美的,它只是建立在曹雪芹个人的认识能力和思维能力之上,虽然他的直觉很好,思路正确,但仍然缺乏科学的理论、技术和工具的支持,更缺乏实践的检验,所以还是没有脱离抽象、朴素的圈子。《红楼梦》只能作为古代哲学向现代哲学过渡的枢纽,作为研究封建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实验小白鼠,作为整合各门学科向前发展的初级平台。
    原载:汪宏华的BLOG
    
    原载:汪宏华的BLOG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