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芳官与顺治关系考论 ——红楼谜话之二十八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张晓琦 参加讨论

    芳官显然是十二个女戏子中头等重要的人物,因为她分给了宝玉。这是因为,此时宝玉指代了曹宣,芳官指代了顺治。
    芳官命名显然与花有关,因为花气芬芳吗。为了提示这一点,作者就说芳官姓花。这是因为,“花缘经冷结”(《芦雪庵即景诗》),顺治和曹宣的父子情缘,可以通过2月6日即曹宣的真实生日和三个花朝日即曹宣的假生日这四个日子来暗示,花生日与花有关自不用说,四个日子可以用牌谱中的四点来喻指,而四点在牌谱中常作为花的代称。这些日子之间的关系,我在上一节已经具体讨论过了。
    为什么“花缘”要“经冷结”呢?这是在披露通过李治和李显父子来写顺治和曹宣父子的构思。李显死日是6月2日。用回文法中的日月交换法先把1661年1月6日变成6月1日,然后顺数到1月7日即顺治被记成死人的日子,这个日子就变成6月2日了。李显生日是11月5日,先把1661年1月11日变成11月1日,然后回数到1月7日,这个日子就变成11月5日了。李显登基日是12月11日,李治死于12月4日, 先把1661年1月12日变成12月1日,然后回数到1月9日即康熙登基的日子,这个日子就变成12月4日了,回数到1月2日(如前述此日可以代表顺治传位给曹宣的日子),就是12月11日了。人生于阳间而热,死于阴间而冷即生热死冷,11月5日、12月4日和12月11日都是一年中天气比较寒冷之时,这就是“花缘经冷结”中的“冷”字的内涵了。
    在“花缘经冷结”之后为什么会是“色岂畏霜凋”的说法呢?
    如上一节所论,在与李显生日的联系中,霜降日是隐写顺治父子关系的重要日子,是曹宣真实生日、顺治被记成死人之日和顺治骨灰被葬入孝陵之日的隐语。故“色岂畏霜凋”的真正谜底是:曹宣的真实生日和被立为太子之事没有在史书中得到记载,顺治被记成死人并在火化后葬入孝陵的记载,并不能让他们二人的生命之花凋谢。
    上述内容,就是李纨花名签上题着“霜晓寒姿”字样的内涵:通过霜降日可以知晓大雪日以及其他寒冷日子在写顺治和曹宣父子关系中的作用。
    正因为有上述构思,作品才在宝玉开夜宴的时候,宝钗抽了花名签后,先由芳官来唱一曲《赏花时》之曲:其中的“花”便扣作者通过“花缘”来写顺治父子关系的构思。故在特殊意义上,曹宣的生日就是顺治的生日:如上一节所述,曹宣的真假生日,可以变成1月30日;宝玉生日之所以有开夜宴的情节,就是由于顺治生日的时辰是戌时即夜间的缘故。而芳官的庆贺之曲在宝钗花名签之后来唱,则是因为三个花朝日可以算出1月21日,而元仁宗死于1月21日的缘故了:即此时芳官通过元仁宗指代了顺治。芳官所唱之曲是吕洞宾下界度人之事,作者以此喻指顺治、曹宣和允祥三人之间的关系即三人的“仙缘”。用何仙姑来喻指顺治,用吕洞宾来喻指曹宣,用吕洞宾所要超度之人来喻指允祥(允祥实际上是曹宣的儿子,是在顺治授意下康熙皇位的真正继承人,这个问题别处再细说。关于允祥与曹宣和皇位的关系,我还一直没有说,正象顺治实际上是多尔衮的儿子这个观点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也没有说一样)。其中最关键的两句是“你再休要剑斩黄袍一线儿差,再休要东老贫穷卖酒家”,这是通过吕洞宾的行为,来喻指曹宣的行为:前者是指曹宣知道了自己真实身世后与康熙的冲突(用吕洞宾剑斩黄袍来喻指),后者是喻指曹宣离开曹家去五台山之事即用“杏花村”来喻指五台山,这些寓意别处再细说。
    关于芳官,宝玉生日时有许多重要的描写:
    因又见芳官梳了头,挽起纂来,带了些花翠,忙命他改妆,又命将周围的短发剃了去,露出碧青头皮来,当中分大顶,又说:“冬天作大貂鼠卧兔儿带,脚上穿虎头盘云五彩小战靴,或散着裤腿,只用净袜厚底镶鞋。”又说:“芳官之名不好,竟改了男名才别致。”因又改作“雄奴”。芳官十分称心,又说:“既如此,你出门也带我出去。有人问,只说我和茗烟一样的小厮就是了。”宝玉笑道:“到底人看的出来。”芳官笑道:“我说你是无才的。咱家现有几家土番,你就说我是个小土番儿。况且人人说我打联垂好看,你想这话可妙?”宝玉听了,喜出意外,忙笑道:“这却很好。我亦常见官员人等多有跟从外国献俘之种,图其不畏风霜,鞍马便捷。既这等,再起个番名,叫作‘耶律雄奴’。‘雄奴’二音,又与匈奴相通,都是犬戎名姓。况且这两种人自尧舜时便为中华之患,晋唐诸朝,深受其害。幸得咱们有福,生在当今之世,大舜之正裔,圣虞之功德仁孝,赫赫格天,同天地日月亿兆不朽,所以凡历朝中跳梁猖獗之小丑,到了如今竟不用一干一戈,皆天使其拱手俛头缘远来降。我们正该作践他们,为君父生色。”芳官笑道:“既这样着,你该去操习弓马,学些武艺,挺身出去拿几个反叛来,岂不进忠效力了。何必借我们,你鼓唇摇舌的,自己开心作戏,却说是称功颂德呢。”宝玉笑道:“所以你不明白。如今四海宾服,八方宁静,千载百载不用武备。咱们虽一戏一笑,也该称颂,方不负坐享升平了。”芳官听了有理,二人自为妥贴甚宜。宝玉便叫他“耶律雄奴”。
    一时到了怡红院,忽听宝玉叫“耶律雄奴”,把配凤、偕鸾、香菱三个人笑在一处,问是什么话,大家也学着叫这名字,又叫错了音韵,或忘了字眼,甚至于叫出“野驴子”来,引的合园中人凡听见无不笑倒。宝玉又见人人取笑,恐作践了他,忙又说:“海西福朗思牙,闻有金星玻璃宝石,他本国番语以金星玻璃名为‘温都里纳’。如今将你比作他,就改名唤叫‘温都里纳’可好?”芳官听了更喜,说:“就是这样罢。”因此又唤了这名。众人嫌拗口,仍翻汉名,就唤“玻璃”。
    先说“耶律雄奴”的命名。耶律是辽代帝王之姓,而辽代帝王,北辽西辽等称帝者因其附属性而非正统者不算,在《辽史》中独立载入本纪者,共有九人,即太祖耶律阿保机、太宗耶律德光、世宗耶律阮、穆宗耶律璟、景宗耶律贤、圣宗耶律隆绪、兴宗耶律宗真、道宗耶律洪基和天祚帝耶律延禧。九个人可以简称为“九子”,故芳官名“耶律雄奴”中的“耶律”的寓意是:芳官所隐写的是生活中具有皇九子身份的帝王。从宋高宗之后,皇九子而成为帝王者,只有顺治一个人,而《红楼梦》中的人物,不可能是宋代或者宋代之前的人,这就十分精确地写出了人物的真实身份:芳官隐写的是生活中的顺治。
    一个说法是,辽太宗是在947年2月1日丁巳日建国号为大辽的。《辽史.太宗本纪》:“二月丁巳朔,建国号大辽。大赦,改元大同。”据此,按照作品中例示的射覆手法,“大辽”的谜底就是丁巳日了。而顺治被记成死人之日就是丁巳日,故顺治被记成死人之事在这种史书和谜语手法中,就是“大辽”即“耶律”了。
    “大辽”谐音就是“大了”,又可以喻指人的死亡,与顺治被记成死人之事正合。为了配合这个构思,作品中一个人物即散花寺的姑子就名“大了”。现在我们知道,这是顺治其人被记成死人之事的隐语。甄士隐为什么要作《好了歌》呢?人们普遍只把它理解成作者对生活的认知和感受,其实这只是小说层面的内涵,而其史书和谜书层面的内涵是:它是顺治被记成死人之日即“大了”的隐语,因此《好了歌》是作者写顺治未死的重大细节。按常理,“好”与“了”是对立概念:“好”不是”“了”。但在作品中,却一再强调,“好”就是“了”,“了”就是“好”。这是因为:1、从顺治1月2日有病的记载看,1月7日他就死了即“了”,也就是没有病了:人死了就再也不会得病了,也就好比“病好了”即“好”。为了进一步体现这个构思,作者就设计了“王道士胡诌妒妇方”的情节,并说:“吃过一百岁,人横竖是要死的,死了还妒什么!那时就见效了。”意谓夏金桂死了她的妒病也就好了。2、人死即从世界上消失也就是“无”即“空”也就是“了”,而在特殊意义上,“空”就是“好”:古人称圆形玉器中间的孔为“好”(四声)。《尔雅.释器》:“肉倍好谓之璧,好倍肉谓之瑗,肉好若一谓之环。”贾环命名就是由此而来的,别处再细说。3、按照佛家的理论,色即有同时也就是空,空即无同时也就是色。把这点用在顺治被记成死人之事上,恰好与历史真相相符:虽然史书记载顺治死了即“无”,而实际上他还活着即“有”,在这个意义上,自然“了”就是“好”了。
    顺治之所以是皇九子,是由于父亲为帝王的缘故。而顺治的母亲孝庄文皇后是蒙古人,蒙古人在古代属于匈奴一系的主体部分。故“雄奴”的说法,实际上是在扣“匈奴”,即在暗示顺治与母亲的族源关系。所以作品中特为点出:“‘雄奴’二音,又与匈奴相通,都是犬戎名姓。”就是说,“雄奴”之说,表面上是由改男名而来(因为动物中的“男性”为“雄”),而其目的,则是想通过“雄奴”的谐音来扣“匈奴”。
    不仅如此,“匈奴”扣蒙古族的另一深层寓意,则是通过元世祖忽必烈来写顺治的长寿。为什么会有这个构思呢?首先是因为忽必烈的庙号和顺治的庙号相同,都是世祖;其次并且最主要的,在清代以及清代之前的中国历史中,除了顺治外,在1月份中的壬子日开始有病并不久就死亡的皇帝,忽必烈是唯一的一位,正好可以用来类比顺治壬子日有病及病后不久就死了的记载。《元史.世祖本纪》:“三十一年春正月壬子朔,帝不豫,免朝贺。癸亥,知枢密院事伯颜至自军中。庚午,帝大渐。癸酉,帝崩于紫檀殿。在位三十五年,寿八十。亲王、诸大臣发使告哀于皇孙。乙亥,灵驾发引,葬起辇谷,从诸帝陵。”据此,元世祖有病于1月1日壬子,死于1月22日癸酉。
    一个是壬子日即1月2日开始有病,一个是壬子日即1月1日开始有病;把顺治在史书记载中的最后一个生日即1660年1月29日(按照节气算是2月)和他被记成死人的日子即1661年1月7日这两个日子连在一起计算一下,月减日加,就是1月22日,也就好比元世祖死日了。为了暗示这种构思,作品就设计了如下细节:贾府庆祝元宵的活动,结束于1月22日(54回,脂本,程本则没有这个细节)。如果通过元世祖来类比顺治,还可以暗示顺治实际上在1661年1月1日就开始“有病”了。而且巧在元世祖开始有病的日子还是立春日,如我曾经指出的那样,顺治被记成死人之日通过《推背图》可以扣立春日,即立春日也就是“迎春”是顺治身份的象征和标志。而且,元世祖恰好活了80岁,而顺治80的时候即1717年的2月6日,与1660年的2月6日,干支都是辛卯,故如果在与元世祖的联系中来写顺治的长寿,就可以传达如下重要信息:在1717年还活着的顺治,实际上在1660年年底就已经抛弃皇位了。为了与通过元世祖来写顺治的构思相配合,作者就设计了指代顺治的蒋玉菡居住在“紫檀堡”的细节,好与元世祖死于紫檀殿的记载相扣合。蒋玉菡是指代顺治身份的重要人物,这个问题别处再细说。
    综上所述,“耶律雄奴”的命名,首先从父亲和母亲两个方面,其次通过辽太宗建国号为大辽的丁巳日、元世祖开始有病的壬子日,影射了顺治壬子日开始有病,在丁巳日被记成死人即“大了”的历史记载,从而把顺治身份以及他实际上还活着之事交代得清清楚楚了。
    接下来关于汉族深受耶律即辽和匈奴即元之害的议论,被许多索隐者认为是在抒发反清复明思想,其实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实在是大错特错了。实际上,这是通过正统的华夏之论,来暗写顺治的真实身份,实际上只是一种反写法或者说谜语手法。
    在《康熙实录》的记载中,顺治的遗体在1661年4月17日被火化,并在4月21日进行了宝宫即骨灰盒的安放礼:“丙申,孝端文皇后忌辰,遣官祭昭陵。上诣世祖章皇帝梓宫前,行百日致祭礼。是日,命大学士进观德殿,恭捧入太庙神位。至寿皇殿外黄幄内,满族汉大学士各一员,于神字空点处填青。又于观德殿内,恭捧入奉先殿神位,随入太庙神位舆后。由景山东门出,至景运门,上素服奉迎。随舆后行至乾清宫。先捧入太庙神位,安放皇黄案上。次捧入奉先殿神位,安设入太庙神位之右,行神位安放礼。俟钦天监择吉奉入太庙、奉先殿。……庚子,祭世祖章皇帝,行奉安宝宫礼。”这段记载的意思应该是这样的:在4月17日丙申日,康熙到顺治的棺木前行百日祭奠礼。然后命大学士从观德殿中,把准备安放在太庙中的顺治神位即木主也就是灵牌取出,放到寿皇殿外的专车上,然后由满汉大学士各一名,分别用满文和汉文把顺治的灵牌填青即把事先雕刻好的阴文用笔描色。又从观德殿中,取出准备放到奉先殿中的顺治神位,把它放到拉顺治太庙神位的专车上,放到太庙神位之后(或许另有一专车放准备入奉先殿的神位也有可能)。然后车子从景门东门出,一直到景运门,康熙素服迎接顺治神位,随舆到乾清宫,先把准备入太庙的顺治神位安放到乾清宫的黄案上,后把准备入奉先殿的顺治神位,放到准备入太庙的顺治神位的右边。康熙率人举行了神位安放礼,等钦天监选择好吉日后,再把顺治神位分别安放到太庙和奉先殿中。后来到了4月21日,又举行了顺治宝宫即骨灰盒的安放礼。
    那么,为什么要在此日举行神位安放礼呢?应该是要在此日将顺治遗体进行火化的缘故了。《康熙实录》虽然没有明言此点,但这个结论却不难推出。就是说,在举行神位安放仪式后,就进行了将顺治遗体火化的活动。当然这个活动也是为了掩人耳目而进行的。正因为在此日有了将顺治遗体进行火化的前因,才有了4月21奉安宝宫礼的后果。当然,如果在将顺治进行火化的当日就举行奉安宝宫礼,也不是没有可能,但如果那样的话,4月17日便将顺治神位填青并先放入乾清宫的行为就不好理解了。
    其他相关史料,也证明了朝廷举行的所谓的顺治遗体火化的日子,是1661年4月17日。如《五灯全书》引“茚溪语录”,其中有“世祖遗诏召师,至景山寿皇殿秉炬”之语,即指茚溪森主持火化,他是4月16日到京的。由此可以推断他在4月17日为顺治举行火化仪式的可能性极大。“茚溪语录”还有他当时为顺治秉炬的一偈是:“释迦涅槃,人天齐语,先帝火化,更进一步,大众会么?寿皇殿前,官马大路。”其中的“寿皇殿前,官马大路”之语,正与《康熙实录》中4月17日所记载的活动相符。这是由于顺治的梓宫在1661年2月2日被移到景山寿皇殿的缘故。另外,《旅庵月奏对录》也说,顺治是四月十七日举行火浴,旅庵且作诗记述其事,内有“梓宫璀灿火空腾”之句。
    这些与芳官的“耶律雄奴”之名即犬戎名姓又有什么关系?1661年4月17日丙申即所谓的顺治被火化的日子,1666年6月6日壬寅即所谓顺治宝宫葬入孝陵的日子,在《推背图》中,前者直接与顺治有关,后者与不同于汉族的夷蛮有关,故都被作者用来作为通过芳官来写顺治的有力工具了。
    在《推背图》中,丙申的谶语是:黄河水清,气顺则治。主客不分,地支无子。其颂辞是:天长白瀑来,胡人气不衰。藩篱多撤去,稚子半可哀。金圣叹批之曰:“此象乃满清入关之徵。反客为主殆亦气数使然,非人力所能挽回欤。辽金而後胡人两主中原,璜璜汉族对之得毋有愧。”“气顺则治”的说法中含有“顺治”,这或许就是金圣叹的批语得以产生的原因,因为满清入关正是发生在顺治元年的事情。据此,丙申就具有暗示顺治身份的特殊功能了。壬寅之象中金圣叹之批是:“此象疑一外夷扰乱中原,必至鸡年始得平也。”据此,这两个日子,就变成了与华夏汉族相对立的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的指代符号了,故“况且这两种人自尧舜时便为中华之患,晋唐诸朝,深受其害”等说法,对于《红楼梦》作者来说,只是通过这两个日子来写顺治身份的一种谜语手法。借助《推背图》来写无法直说的历史真相,是作者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谜语手法,用批语来说,就是“此回系借其法,为儿女子数运之机,无可以供茶酒之物,亦无干涉政事,真奇想奇笔”。
    根据《康熙实录》的记载,在1661年4月21日庚子举行了顺治宝宫安放礼。同时《康熙实录》还记载,此日“以谢国宝出首叛寇李之春功,授三等阿达哈哈番,袭四次”。据此,作者就通过芳官之口,说出了下面的话:“既这样着,你该去操习弓马,学些武艺,挺身出去拿几个反叛来,岂不进忠效力了。何必借我们,你鼓唇摇舌的,自己开心作戏,却说是称功颂德呢。”就是说,作品中的“拿几个反叛来”的说法,是通过《康熙实录》中的记载,来暗示这个日子,从而也就暗示了与顺治关系密切的4月17日了,从而达到了十分确凿地隐写顺治的真实身份的目的。这种由此及彼的谜语手法,就是宝玉生日时作品例示的射覆式连环法了。当然,作者在创作时,并不是在依据《康熙实录》,因为他创作时《康熙实录》还没有写,作者所依据的,是《康熙实录》中所记载的历史事实,而这些事实,作者通过顺治和其他有关史料如《康熙起居录》而了解到则是很简单的事情。
    那么,为什么又称芳官为“野驴子”、“温都里纳”即“金星玻璃宝石”呢?我们下次再接着说。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