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英美文学 >

从《道连·葛雷的画像》看王尔德的面具论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杨 霓 参加讨论

    19世纪后期,英国著名的文学家奥斯卡•王尔德(1854-1900)提出了“面具”论。文学艺术家创作作品时,要用一个面具将自己隐藏起来,巧妙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感情,告诉读者面具揭示的真理。王尔德说:“所有杰出的作品都是自觉的、经过深思熟虑的。”〔1〕(P2)《道连•葛雷的画像》,就是他独具匠心地在面具的伪装下,揭示道德败坏要遭惩罚的力作。本文即以该小说为例,探讨王尔德“面具的真理”。
    一、“给他一副面具,他就能告诉你真理”
    王尔德生活和创作的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在人们的生活感受里,除了资产阶级统治的空前巩固,资本主义经济的急速发展,国力日益强盛,同时也伴生着诸多社会问题。比如,贫富悬殊、两极分化带来的尖锐阶级矛盾;攫取了巨额财富的资产阶级、尤其是上流资产阶级道德堕落,行为丑陋,奢侈成风;文学艺术家同他们所处的社会之间的关系非常对立,许多知识分子对于资本主义庸俗现实充满了反感,因而产生了“世纪末的悲哀”。他们便运用文学作品来讽刺和揭露现实社会的丑恶,正如理查•艾尔曼在其传记《奥斯卡•王尔德》中所说,在虚伪成风的英国,对于王尔德来说,语言是一种行动的工具,并且是绝对不可忽视的一种〔2〕(P150)。文学作品成了他们批判的工具。但是,文学家们面对的“虚伪成风的英国”,又特别地表现出,人们尤其是上流社会竭力保持表面的道貌岸然,谁稍有异样就会招致非议和排斥。为了有效地达到讽刺和揭露现实社会丑恶的创作目的,王尔德便提出了“面具”论。
    王尔德说:“当一个人亲自讲话时,他最不是自己。给他一副面具,他就能告诉你真理。”〔2〕(P326)即:文学艺术家要用一个面具将自己隐藏起来,在文学艺术品中巧妙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向读者揭示真理。他在《面具的真理》一文中,还提出了:“形而上学的真理也就是面具的真理。”〔1〕(P222)也就是说,研究现象的哲学论文揭示的真理与文学艺术虚构的作品所揭示的真理,本质上是相同的。王尔德提出面具论的目的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在面具的伪装下,讽刺和揭露社会丑恶,向读者揭示社会现象和社会现实的真理。在他未完成的剧作《圣妓或珠光宝气的女人》中,洪诺留问:“你为什么要用这些话来诱惑我?”米瑞娜荅:“使你认清戴着彩色面具的罪恶,看到披着耻辱外衣的死神。”〔3〕(P558)更充分证明了王尔德提出面具论的这一目的。
    王尔德不但提出了面具理论,而且非常重视“面具”的力量,在文学创作中巧妙地运用“面具”,《道连•葛雷的画像》就是其面具论的力作。
    首先,王尔德在《道连•葛雷的画像》自序中,更具体地阐述了他的面具论。他说:“艺术的宗旨是展示艺术本身,同时把艺术家隐藏起来。”〔4〕(P3)在第九章中又说:“艺术把艺术家隐藏起来的程度远远超过把他展示出来的程度。”〔4〕(P124)面具最重要的作用,是将艺术家隐藏起来,在面具的保护下,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肆无忌惮地讽刺和揭露社会丑恶。
    “一切艺术同时即有外观,又有象征。”“有人要钻到外观底下去,那由他自己负责。”“其实,艺术这面镜子反映的是照镜者,而不是生活。”〔4〕(P4)文学艺术作品是要折射社会现实和现象的,因此文学艺术作品是一面镜子,我们将在其中看到一个面具,但这个影像是文学作品虚构的,请勿对号入座,如果认为是描述你,那就由你自己负责。这样的阐述,将文学艺术家的真实目的隐藏起来,既达到通过文学作品反映社会现实的目的,又保护了作者,真是一箭双雕。
    “书无所谓道德的或不道德的,书有写得好或写得糟的。仅此而已。”〔4〕(P3)不能因为文学作品本身表现了道德就认为是道德的书,而反映了不道德就认为是不道德的书。因为“邪恶与美德都是艺术家艺术创作的素材”,都可以在文学作品中反映出来。对此,王尔德说:“有些书被称为伤风败俗,无非因为向世人揭示了他们自己的丑态。”〔4〕(P233)德行丑恶的人最惧怕看到、听到别人诉说社会上的丑行,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这正是面具作为镜子的照妖镜效应。
    王尔德以上面具论的观点,初听起来似显偏颇,但认真思考,还是很有道理的。而且,面具论作为讽刺和揭露资产阶级、尤其是上流社会伪道德的一种策略和武器,在面具的伪装下,行揭示面具真理之实,这是王尔德高人一筹的地方。
    其次,《道连•葛雷的画像》揭示了道德败坏要遭惩罚的真理。小说写的是英国19世纪末上流社会里一个叫道连•葛雷的青年,是一个出身贵族家庭、继承了巨额财产的花花公子。“他确实美得出奇”,画家贝泽尔•霍尔渥德出于对美的追求,为道连画了一幅逼真的肖像画。在享利•沃登勋爵巧舌如簧的诱惑和教唆下,道连痛苦自己美的短暂易逝,出于对美的逝去的恐惧,道连祈祷上天:“如果我能够永远年轻,而让这幅画像去变老,要什么我都给!是的,任何代价我都愿意付!我愿拿我的灵魂去交换!”〔4〕(P30)祈祷神奇地起了作用,道连的脸上留住了青春的美色,画像却代替他慢慢地变老变丑。道连用自己的灵魂换得了永久的美貌,但是,“事实上,他的美貌不过是一张面具”〔4〕(236)。面具下的道连沉溺于对美的追求,置道德廉耻于不顾,他一度爱上了善于塑造各种角色的、美丽的女艺人西碧儿•韦恩,又残酷地抛弃了她,致使西碧儿精神崩溃而服毒自杀。18年后,西碧儿的弟弟詹姆士•韦恩来为姐姐报仇,詹姆士已经抓到了道连,却因他年轻依旧的美貌而误判抓错了人,道连未遭惩罚,是他“青春的面具救了他的命”〔4〕(P214)。在王尔德的笔下,道连美貌青春的面具是其罪恶的意象物,承载着道连的罪恶。
    正是道连这张面具使他在罪恶的路上越走越远,陷入深渊。道连发现画像不仅代替自己一天天老去,还承载自己的罪恶,变得越来越丑。他为了逃避成天面对日益丑陋的画像,就将画像移到屋子的顶楼,并用厚布掩盖起来,自己则以光彩的外貌无所顾忌地纵情于声色之中。后来,道连又残忍地亲手杀死了发现画像秘密的贝泽尔。画像不断向道连警告他的恶行,羞恼交加的道连在绝望中,用杀死贝泽尔的利刃刺向画像,不料却结束了自己罪恶的一生。当人们破门而入时,“发现墙上挂着一幅东家的画像,同他们最后一次见到他本人的时候一样容光焕发,洋溢着奇妙的青春和罕见的美。地上躺着一个死人(道连•葛雷),身穿晚礼服,心窝里插着一把刀子。他形容枯槁,皮肤皱缩,面目可憎。”〔4〕(P240)
    王尔德面具论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将文学艺术家隐藏起来,向世人揭示面具的真理。《道连•葛雷的画像》向世人揭示了因道德堕落而遭惩罚的真理,非常成功地达到了“给他一副面具,他就能告诉你真理”的目的。对此,美国雷纳•韦勒克说《道连•葛雷的画像》“展现了一幅道德败坏遂遭惩罚的寓意画”〔5〕(P482),极为精僻地点明了该小说的主题思想和道德教育的作用。
    二、“使你认清戴着彩色面具的罪恶”
    王尔德面具论的另一个重要目的是:将文学艺术家隐藏起来,肆无忌惮地讽刺和揭露戴着面具的罪恶,让世人认清这些罪恶,正派人以此为鉴,负罪者改邪归正。
    《道连•葛雷的画像》以19世纪末英国的上流社会为素材,向读者展现的是主人公道连是一个十足的贵族资产阶级享乐至上的花花公子。他是克尔索勋爵的外孙,母亲很有钱,继承了巨额财产的他生活穷奢极欲。他天生俊美,衣着考究,成天穿梭于上流社会的聚会、宴请、剧院、俱乐部之间,甚至不时光顾妓院。道连为了满足自己美感的享受和理智上的好奇心,他曾经沉湎于罗马天主教的仪式,进而用“一种新享乐主义来再造生活”〔4〕(P139)。他时而研究各种香精及其制作的秘密,时而又把全部精力放在音乐上,时而又对珠宝发生了兴趣,并到处发掘有关珠宝的各种奇闻传说,后来他的兴趣又转移到绣品和壁毯上,到处物色各种最珍奇的织物和绣品,“这些珍宝同他收藏在富丽的宅第里的每一件东西一样”,都“揭示着他的生活腐化堕落的真相”,道连却“觉得轻松愉快、逍遥自在,又狂热地沉浸在对生活本身的享受之中”〔4〕(P149)。所以,该小说第十一章说道连“干脆把作恶看成实现他的美感理想的一种方式”〔4〕(P156),这就是道连新享乐主义式的花花公子形象,也是对他腐化堕落罪恶的高度概括。
    道连又是一个道德败坏的负情花花公子。他用灵魂换得了美貌常在,又因丧失灵魂而道德堕落。正如画家贝泽尔所说,伦敦到处流传着道连“骇人听闻的流言蜚语”“你走进哪一户人家,丑事就跟着临门”〔4〕(P159~162)。他乐于与上流社会的夫人们调情,致使格温多林夫人名声败坏、亲友离散;格罗斯特勋爵的妻子临终前写的忏悔录中也揭露了道连的丑行。道连甚至下流到找妓女满足肉欲,“化了装偷偷摸摸到最肮脏地方去”“天快亮时从下流的场所悄悄地溜出来”〔4〕(P162)。
    道连还是一个丧失人性的杀人罪犯。他不但以情害死了西碧儿,还亲手残忍地杀害了贝泽尔,艾伦•坎贝尔和詹姆士•韦恩也因他而亡,罪恶累累,罪不可赦。贝泽尔为道连画了肖像,当贝泽尔劝他改邪归正,并发现了画像代替他变老变丑的秘密后,道连残忍地用利刃杀死了贝泽尔。道连清楚,“我干了这样的事,他们非判我绞刑不可”。〔4〕(P182)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逃避正义的惩罚,他又煞费苦心的威逼旧友艾伦用化学方法帮助销尸灭迹。艾伦在将贝泽尔的尸体消灭干净之后,受不了良心的谴责而开枪自杀。对艾伦的死,道连没有丝毫的自责,反而认为“没有泄露他被迫知道的秘密(指道连杀死贝泽尔的秘密)”〔4〕(P236)。西碧儿死后18年,其弟詹姆士回到伦敦,寻找道连报仇,在追踪道连时,被与道连一起打猎的杰弗里•克罗斯登爵士误杀身亡。詹姆士死了,“他(道连)知道自己的安全已不再受到威胁”〔4〕(P223)。道连自认为詹姆士一死,又逃过了一劫,但他已人性丧尽,终难逃精神崩溃、用杀死贝泽尔的屠刀刺向自己心窝的下场,玩火自焚,道连罪有应得。
    王尔德在这部小说中,不但将道连的罪恶揭露得淋漓尽致,还对小说中上流社会的其他人物的罪恶进行了无情的揭露。比如,亨利勋爵也是一个道德败坏的花花公子,哈里公爵夫人说:“亨利勋爵,你确实讨人喜欢,但你败坏道德的作用大得吓人。”〔4〕(P48)正是这个亨利勋爵将道连引向了邪恶的深渊,他对天生俊美的道连说:“美有它神圣的统治权。谁有了它,谁就是王子……葛雷先生,你得天独厚。但是神所赐予的神不久就要收回。你只有有限的岁月可以真正地、完全地、充分地享受生活。等你的青春逝去,你的美貌也是将随之消失……一种新的享乐主义——这是我们时代的需要……青春!青春!除了青春,世上的一切毫无价值”。〔4〕(P26-27)这即充满了诱惑的逃逗,又埋藏了陷阱的教唆,使道连用灵魂去交换永久的美貌,无耻地去追逐声色美,最终为美而自毙。亨利勋爵还是一个游戏人生的花花公子,画家贝泽尔说他:“你从来不说正经话,你从来不做正经事,你玩世不恭的装腔作势。”〔4〕(P8)他视恋爱、婚姻、家庭为儿戏,认为一生只恋爱一次的人才是真正的浅薄,缺乏想象力;正式结婚,无聊得很,男女之间还有其他更有意思的形式;不变心的人只能体会爱的庸俗的一面,唯有变心的人知道爱。真是一个十足的无耻之徒。又比如,费莫尔勋爵,其父曾是英国驻马德里的大使,“他承袭了爵位,开始专心致致地研究贵族擅长的伟大艺术——无所事事”〔4〕(P36)。他寻求刺激,乐于宴请那些能使他开心的人,所以上流社会认为他器量大。
    王尔德在这部小说中不仅讽刺和揭露英国上流社会里道连、亨利勋爵、费莫尔勋爵的罪恶,道德堕落、享乐至上,还把讽刺和揭露的矛头指向了整个社会的时弊和丑恶。在小说第十二章中,道连说:“中产阶级在饭桌上吃得酒酣耳热的时候,就要宣扬他们的道德偏见,对上等人的所谓秽闻窃窃私议,以此显示他们也是出入上流社会的,同他们所毁谤的人关系密切。在这个国家里,一个人只要有点与众不同,有点头脑,立刻就会招来一班蠢货的造谣中伤。其实,那些标榜道德高尚的人自己究竟过着什么样的生活?老兄,你别忘了我们生活在伪君子的发源地。”贝泽尔答道:“我知道英国糟得可以,英国绝不是什么君子国。”〔4〕(P161)在第十一章中,王尔德又这样写道:“在社会上,至少在上流社会,人们总是大不愿意相信任何有损那些既有钱又可爱的人的名誉的话。人们本能地认为,气派比道德重要得多,再高尚、再可敬的品性也永远不如家有一位好庖厨来得吃香……亨利勋爵说过,甚至最伟大的德行也补救不了半冷不热的汤菜。”〔4〕(P151)这既揭露了社会的堕落,还揭示了道连堕落——犯罪——自毙的社会根源。王尔德在小说中还强烈地表现了对上流社会的憎恶,小说第一章就公开地说:“英国的民主派对于他们所谓的上层阶级的劣根性深恶痛绝,我也颇有同感。老百姓把酗酒、愚昧和道德败坏视为他们所专有。”〔4〕(P13)以上表明,《道连•葛雷的画像》是王尔德讽刺和揭露现实社会、尤其是上流社会丑恶的力作。
    概言之,王尔德《道连•葛雷的画像》有力地抨击了以道连为主人公的上流社会的罪恶,鲜明地揭示了道连道德败坏要遭惩罚的真理,并以此来折射社会现实,是小说的主题思想和所要达到的创作目的。既然是讽刺和揭露上流社会丑恶之作,必遭非议,这也是王尔德早已预料之中的。所以,他在小说自序中强调了他的面具论,颇费苦心地申明这是虚构的艺术作品,请勿照镜,否则,“那由他自己负责”;王尔德甚至声称小说中的道连就是他自己。这足以说明作为文学家的王尔德所处的困境,的确不出他所料,小说一问世,既遭非议,被斥为不道德之作,王尔德的妻子还说:“自从奥斯卡写了《道连•葛雷》,就没有人和我们说话了。”〔2〕(P320)作者和作品遭难,还迁怒于家人。可贵的是,王尔德预知要被非议,却冒天下之大不韪,将小说戴上面具,展示给世人。从这一角度讲,王尔德的面具论是一种策略,打着面具的旗帜,行讽刺和揭露上流社会丑恶之实,可谓用心良苦,因此,王尔德是一位颇有斗争策略、反叛资产阶级上流社会的文学家。
    〔参考文献〕
    〔1〕[英]王尔德.王尔德艺术批评文选[C].萧易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2〕RichardEllman.OscarWilde[M].NewYork:VintageBooks,1987.
    〔3〕[英]王尔德.王尔德全集•戏剧(2)[M].马爱农,荣如德等译.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2000.
    〔4〕[英]王尔德.王尔德全集•小说童话(1)[M].荣如德,巴金等译.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2000.
    〔5〕[美]雷纳•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M].杨自伍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原载:《学术探索》2007年第3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