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从“金瓶梅现象”到“贾宝玉情结” ——中国古代性意识之美学嬗变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李建中 参加讨论

    《金瓶梅》首次刊刻于明万历年间,它之前有“三言二拍”,之后有《聊斋志异》。这些作品均因过多过露的性描写而招来诸多非议和攻评。以《金瓶梅》为首的一批明末清初小说的性描写,以及这些性描写在当时所酿成的理论风波,便形成“金瓶梅现象”。《金瓶梅》于诞生之日起,就被定为“淫书”;一个多世纪后,《红楼梦》问世,道学家们从中也看到“淫”,因为里头有个宝玉,这位“情痴”,不仅与袭人有染,更有些“意淫”的毛病儿;沉溺于对大观园众金钗的精神爱恋而不能自拔。这便是“贾宝玉情结”。又过了一个多世纪,性科学诞生。于是,我们今天有幸不用道学而用性学的眼光重读《金瓶梅》和《红楼梦》,并透过那个“淫”字,追寻古人的性意识,探求中国古代性意识的美学擅变。
    1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儒家文化的性观念,视“传宗接代”为男女性生活的唯一目的。所谓“节欲”乃至“禁欲”,当然不是(亦不可能)节制或禁止所有的性的活动,而是禁止那些与“传宗接代”无涉的性行为。婚姻之外的性交接自然是非法的,即便是夫妻问的性生活一旦失去嗣续的目的,也会被斥为侈奢或放荡。《金瓶梅》中的吴月娘,作为西门庆的“正经夫人”,一门心思只想为丈夫生个儿子,几经周折,终于怀孕,却又终于小产。李瓶儿倒是生了个儿子,虽惨淡经营却未能保住儿子的性命,连她自己的性命也丢了。
     潘金莲却无多少“生育意识”。虽然她有时也想生儿子,但那多半是出于对瓶儿的忌妒和为了讨西门庆的欢心。她与西门庆的关系,是发乎“性”又终乎“性”,“爱你风流,共你剪发燃香雨态云踪两意投”,于云雨之欢中求“真个销魂”。以“传宗接代”为性目的的月娘瓶儿夙愿难遂,而以“真个销魂”为性目的的金莲西门却能时时如愿。《金瓶梅》所展示的千奇百怪的性行为,图的是肉体快乐而非“嗣息大计”。无独有偶.蒲松龄笔下的妙龄女郎,亦将“销魂”认作是她们性爱的唯一目的。她们似乎专为性爱而生,对性的追求如此坦率、大胆、炽热,或越墙而进,或推门自入,或干脆睡在男子的床上等待意中人的到来。她们的性目的正在性生活本身,因为她们很少以婚嫁和经济需求给男子增添负担。
     这是古人性意识的快乐主义倾向。本来,一个健全的社会,“真个销魂”与“传宗接代”是可以统一的。但在产生“金瓶梅现象”的那个时代,“传宗”乃“正经香火”、“终身大计”,“销魂”则是“德不胜色”、“没廉耻”(此处引言均出自《金瓶梅》)。因此,“金瓶梅现象”中的销魂意识或快乐心理,以其对传统伦理观念的反拨,对自然人性和感性生命的礼赞,而具有一性美学的内涵。
     贾宝玉的性意识之中也有些“快乐主义”的成份。他“见了女儿便清爽”,整天与大观园的众姊妹一道,或琴棋书画,或脂黛裙钗,以致于乐而忘“书”。书不想读,功名也不要,最大的愿望就是“与众姐妹天天在一起,永不分离”。与《金瓶梅》“销魂派”不同的是,贾宝玉的“快乐”并非来源于肉欲情色,而是来源于对众女子的精神爱恋。贾宝玉的性目的,并不在于享受性行为的“真个销魂”,而在于享受一种情感愉悦。《红楼梦》第一回借空空道人之口,说此书无非是要写几个“情痴”;而“情痴”之最,又非宝玉莫属。脂评多次称宝玉为“绝代情痴”,说他有“情”而至于“痴”,“宜乎众人谓之疯傻”。宝玉的快乐是与他所钟爱的女子朝夕相伴,若有哪位女子离他而去,他便无法忍受。
    ……
    

点击附件浏览全文
    原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04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