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描写了各种历史人物斑驳多棱的死亡形态。小说中那种积极体悟死亡、超越死亡、直面死亡的人生态度,以及在生与死之间选择死亡,以实现生的全部意义的生死观念,被作者所激赏,并成为作者在文本中评判英雄、塑造英雄的一根标。尺同时,作者在小说中以人生体验和审美经验点醒了历史英雄的生死选择的遗迹,揭示出死亡的价值体系和悲剧美感。与此同时,作者在描写英雄死亡场景与揭示死亡意蕴的过程中,也深深地透示出作者的心声。这样,《三国演义》就渗透出对死亡意义三个层面的意蕴:英雄对死亡选择所显现的伦理意义:作者对英雄死亡选择的价值判断:以及由此引发出的作者对死亡、历史、历史英雄的思索、感悟。《三国演义》正是这样一部对死亡有着深沉思考和思辨哲理的文学作品。 (一)生动斑驳的死亡形态 《三国演义》是一部以汉末军阀混战、群雄逐鹿为背景的历史演义小说,战乱频仍、灾害连年的历史真实,使普通老百姓无时无刻不面对死亡,对于驰骋于疆场上的英雄,死亡更是盘旋于上空的饿鹰,随时都有不期而至的可能。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描写的乱世英雄形形色色的死亡形态正是历史真实的体现,也可以说,是作者对死亡一种平静超然心态的体现。 1.英雄群体的死亡与个体英雄的死亡。个体英雄为了共同的使命和责任联合起来蹈死践行、前赴后继,最终凝聚成为英雄群体的死亡。在《三国演义》中,英雄群体的死亡主要表现为尽忠、酬义和捐节。董承、伏完、耿纪、韦晃等人组织的几次较大规模“谋操保帝”的“策反活动”,可以说是英雄群体死亡的集中代表,最终不出为操所图,宗族尽诛的结果。“以死酬义”在《三国演义》中也是一个悲剧的英雄群体,蔡邕哭董卓为王允下狱死,王允不弃献帝被李榷、郭汜诛、王累谏刘璋坠城而亡,关羽归神王甫、周仓殉义。而“殉节报主”是《三国演义》英雄群体死亡的另一表现形态。节操本是针对妇女忠守其夫的操守,后扩展至政治伦理范畴,事主不论富贵穷困而不易其随,始贯其终,即使在死亡面前亦不移其志《。三国演义》中多有此例。沮授、审配不降曹为操杀:于诠不降司马氏而死难:费耀不降蜀汉而自刎。甚至有的英雄求死守节以成千古之美名,如庞德忠于曹氏不降关羽,关公斩之全其节:张任不背旧主,孔明斩之全其名。正是儒家“舍生取义”、“杀身成仁”思想的召唤,使得许多英雄的个体生命走向毁灭的悲剧,形成了英雄群体的死亡意识:舍生忘死,尽忠为国。 即便如此,作者在关照英雄群体死亡的同时,也没有淡化个体英雄的死亡,只是在看待个体英雄的死亡时,更注重看其在死亡面前对生与死的选择和选择中所包含的人格内容。《三国演义》中有很多英雄在兵败势危时投降的范例。张辽从吕布,吕布兵败,张辽在传统伦理规范下欲“舍生忘死”以身就义,他怒骂曹操,引顶待杀。曹操在刘备、关羽的劝谏之下,“亲释其缚,延之上坐”,略施亲敬之举,张辽就“感其意,遂降”。而事实上,在《三国演义》中,英雄人物并没有鄙视张辽穷孤投降的行为,作者亦未有微辞,对张辽英勇善战,忠心事主,威震逍遥津大加赞赏。类似于张辽的情形还有很多,作者都未予以贬斥,原因何在?或曰“强主弃之为不义,弱主弃之是谓弃暗投明”或曰“良禽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在两阵对峙,弱势一方为保全性命投降,名义是弃暗投明,实是“爱生恶死”。人之本能可见,《三国演义》的死亡观又是有其灵活性和可操作性的,死节尽忠可成其千古美名,弃暗投明亦可百代流芳。 …… 点击附件浏览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