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贪嗔痴,念难除 ——从《心经》再读《西游记》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余何 参加讨论

    《心经》全名《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又称《多心经》。《般若心经》是现存佛经中篇幅最短小,含义最深刻,影响最大的佛教经典。一共有8个译本,其中唐代玄奘所译为流传最广的版本。《心经》将内容庞大的“般若经”浓缩为二百七十字,表现出“万法皆空”“无色无相”的佛教核心教义,这是一部告诉人们怎样通过智慧修行而到达彼岸的经典。而这样的经典出现在整个取经故事的开始,是有着深刻的含义的。
    第十九回“云栈洞悟空收八戒浮屠山玄奘受心经”。猪八戒皈依之后,师徒三人过了乌斯藏界,进入浮屠山,拜见乌巢禅师,禅师传《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于唐僧师徒,说:“路途虽远,终须有到之日,却只是魔障难除。我有《多心经》一卷,凡五十四句,共计二百七十字。若遇魔障之处,但念此经,自无伤害。”[1]161
    乌巢禅师所住的山叫“浮屠山”,浮屠即佛陀,也可以用来称呼佛教徒,所以乌巢禅师所住的这座山本身就具有隐含的意义——这是一座有佛的山。唐僧师徒刚出了大唐国境不久,取经之路刚刚开始就在“佛陀山”上遇到了一位禅师(佛),并传授了经书,这是唐僧师徒在取经路上所取得的第一部经书。这部《心经》的重要意义在于,从取经开始的那一天佛就告诉了唐僧师徒取经路上最大的困难不是山高路远,不是妖魔鬼怪,而是他们自己——“路途虽远,终须有到之日,却只是魔障难除。”这里的“魔障”既指那些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更指的是唐僧师徒内心难以克服的种种贪嗔痴愿,而这样的贪嗔痴念又是想要修成正果所必须抛弃的。《心经》中说:“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1]162
    任何外在的物象其实都只是心灵的幻象,是自我投射的幻觉。要克服这种幻觉就必须清净自在,无牵无挂。只有心无挂碍,远离颠倒梦想,才能得证三藐三菩提,即得证无上正等正觉,成就佛身。《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2]46也是同样的意思。想要取得真经,修成正果就必须抛弃一切,看透一切,放下世间一切执著。因此唐僧师徒取经的道路,其实就是他们不为外在表象所迷惑,看破一切,放下一切的道路,与其说是路途的艰难跋涉,不如说是心灵的苦行,以求得无碍佛果。
    贪嗔痴,是佛教中所谓的“三毒”,语出《悟性论》。佛教认为,人的一切苦难都源于“贪嗔痴”,乌巢禅师所说的“魔障”也可以说是由“贪嗔痴”带来的。而贪嗔痴也正是存在于唐僧师徒身上的阻碍他们修成正果的“三毒”,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则分别代表了“痴”“嗔”和“贪”。
    
  • 猪八戒——贪

    “贪”,《大乘义章》卷五说:“于外五欲染爱名贪。”[3]所谓“外五”即色、声、香、味、触五种感觉,是由人的眼、耳、鼻、舌、身与外界接触所产生的五种欲望,因此又称为五欲。而对这五种欲望的执著产生了无法割舍之心,便是“贪”。
    而这样的“贪”猪八戒可以说是表现的淋漓尽致,他贪吃,贪色,贪财,贪睡……可以说世界中的一切好事都是他贪的对象。他贪吃,高老庄上一顿能吃三五斗米饭,早上可以吃下百十个烧饼,取经路上常常号啕肚子饿吃不饱;他贪色,见到美女总是多看两眼,时时不忘高老庄的浑家;甚至连文殊普贤,观音菩萨,黎山老母也要调戏一番;他贪财,把私房钱藏在耳朵眼里。他贪小便宜,往往几个馒头,一点小恩惠就可以收买他;他贪生怕死,仅仅是看到孙悟空两眼泛着泪光便要和大家分道扬镳,遇到困难首先想到的不是怎么解决而是立马逃跑;他贪睡,巡山的路上也能找个地方睡觉;他爱耍小聪明,自己办不到的事情时时撺掇孙悟空去做,出了纰漏却不愿意承认……可以说猪八戒就是佛教三毒中“贪”的代表,所以唐僧给他取的名字都叫八戒,戒除“五荤三厌”之意,可是忌得住口却忌不了心,猪八戒的心里始终放不下的是花花世界的种种快乐。
    二、孙悟空——嗔
    “嗔”,《大乘五蕴论》中说:“云何为嗔?谓于有情乐作损害为性。”[4]《成唯识论》中则说:“嗔者,于苦、苦具,憎恚为性,能障无嗔,不安稳性,恶行所依为业。”[5]118“嗔”简单来说就是爱生气,由于各种原因而损害、仇视、怨恨他人的心理。
    孙悟空是一个真正的战天斗地,能力超群,法力高深的英雄。取经之前,他龙宫夺宝,地府勾名,大闹天宫,无所不能。取经路上他也是唐僧最重要的,甚至可以说是唯一的保护者,取经队伍里如果少了孙悟空,唐僧便寸步难行。但孙悟空毕竟是人,他不是佛,他也有很多的缺点,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便是爱生气,爱作弄人,对金钱毫无兴趣,却十分在意那些没有实际用处的虚名,常常为了虚名和人打架。如同作者所言:“这猴子一生受不得人气。”[1]117
    第一次天庭招安,他高高兴兴做着弼马温。可是当听说弼马温只是个不入流的小官,立刻生气返回水帘洞,同时自封了“齐天大圣”这个与玉帝平起平坐的名号。得了名号,却无实权,孙悟空仍很高兴,逍遥自在。孙悟空蟠桃会前听说自己居然没被邀请,为了报复,他把御花园里的大蟠桃吃了个精光,之后第二次反下天庭。
    取经之初,孙悟空杀了几个强盗,唐僧见他毫无仁慈之心,说了几句,孙悟空立马丢下唐僧自己跑了。观音找回孙悟空之后,为了怕孙悟空因为唐僧唠叨而一时发怒再丢下唐僧不管,给了孙悟空套上了紧箍咒,危急时刻可以约束孙悟空的行动。他动辄开骂开打,凶悍顽劣,口出恶言。他处处作弄,时时嘲笑猪八戒,连唐僧都说他:“你这个泼猴!兄弟们全无爱怜之意,常怀嫉妒之心。”[1]267
    孙悟空为人争强好胜,凡事都要做个第一,容不得别人看不起他,对他的能力有半点的怀疑。宝象国唐僧遭难,猪八戒正是抓住了孙悟空的这个一点就着的脾性,激起了孙悟空好强斗狠之心,顺利救出了唐僧。如同乌巢禅师在第十九回中对孙悟空的评价:“多年老石猴,那里怀嗔怒。”可以说孙悟空是佛教三毒中“嗔”的代表性人物。
    三、唐僧——痴
    “痴”,语出《俱舍论》:“痴者,所谓愚痴,即是无明。”[1]161指愚昧无知,不明事理。佛教认为人因为种种无知,不明真相,而出现种种“人”“我”之分,执著于自我人生的种种烦恼,而做出或“贪”或“嗔”的反应。可以说“痴”是一切烦恼的根源。
    前人对唐僧的评价从来都逃不脱这八个字“心诚志坚,无智无能”。唐僧是个有着坚定意志的超人,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因此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都能无悔地在取经路上走下去。
    但是唐僧还未成佛,他的修行还要继续,他所要突破的便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切烦恼的根源“痴”。唐僧的前生后世都是佛,只有这一世肉眼凡胎,西天取经是他回归佛道的唯一途径。其实对于西行路上可能会遇到的魔障唐僧是有清楚认识的,早在他决心踏上取经之路时,他便对法门寺的和尚们说:“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我弟子曾在化生寺对佛设下弘誓大愿,不由我不尽此心。”[1]104他早就知道这其实是一场对心灵的考验,只是当危险真的近在眼前的时候,还是免不了恐惧害怕。对此乌巢禅师也对唐僧有过告诫:“千山千水深,多瘴多魔处。若遇接天涯,放心休恐怖。”即要唐僧克服由无知带来的恐惧,放下执著,便处处是灵山。
    但在这一路上读者最初看到的是一个意志坚定,却往往看不清事实真相,盲目自信的傻和尚。他心地善良,却宁愿相信妖怪也不愿意相信自己的徒弟,甚至在铁的事实面前也不愿意承认错误。他耳根极软,听信谗言,他的刚愎自用常常把取经队伍带入危险的边缘。可以说唐僧是取经队伍中最无用的一个,冲锋在后,惹事在前,遇到问题只能默默垂泪,无助地叫着“悟空”。可他偏偏又那么重要,没有他西行之路不可能走得那样坚定。在路途中,唐僧需要克服自己的“痴”,学会相信,相信孙悟空,也相信自己。学会透过表面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而不被外在的表象所迷惑,从而战胜无谓的恐惧。
    在这条漫漫取经路上,如果说猪八戒需要戒除贪欲,孙悟空要学会冷静思考,那么唐僧需要的便是智慧。在这条路上,一行人慢慢磨合,相互适应,相互扶持,最终他们都战胜了自己的弱点,祛除了身上的“贪嗔痴”念,摆脱了内心的“魔障”,成就无上佛果。而成就无上法门需要的最重要的核心内容,早在取经长路开始的地方,就由乌巢禅师借《心经》传授给他们了。
    注释:
    [1]吴承恩.西游记[M].天地出版社,1997:161.
    [2]柳公权书金刚经[M].古吴轩出版社,2009:46.
    [3]隋慧远.大乘义章.2011-4-15.http://baike.baidu.com/view/1564838.htm.
    [4]大藏经·大乘论.第1170部.2011-4-15.http://www.qldzj.com.cn/htmljw/1170.htm
    [5]韩廷杰.成唯识论校释[M].中华书局,1998:118.
    原载:《九州文坛》2011年04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