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冰山雌凤之谜 ——“一从二令三人木”新考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张晓琦 参加讨论

    《红楼梦》是曹宣写自己的身世经历之作,他原本是顺治早夭的四子和硕荣亲王的同母弟,生于1660年2月1日丙戌(本文日期均为农历),在1661年1月2日壬子日被顺治立为太子,在1月4日甲寅失去太子身份,但顺治生母矫诏让康熙成了太子,而他却流落曹家成了曹宣「1」。
    能标志宝玉的皇子和太子身份的两个日子,都是在史书没有得到记载的。虽然它们是真实的历史事实,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第一历史,但却无法在作为第二历史的正史中得到记载。那么当作者要想把自己的这两种身份确凿无误地表现出来的时候,一个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能代表他的皇子和太子身份的日子和太祖、太宗和顺治三人登基的日子联系在一起来进行构思。这就好比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一样,如果一个镜头是两个青年男女接吻,接下来的镜头若是两个人一起哄一个婴儿,我们就会得出他们已经结婚了的结论。同样道理,如果把宝玉被立为太子日和他失去太子身份日,与能代表大清皇位的日子联在一起来构思故事情节,自然也就能够暗示出宝玉的皇位继承人的身份了。这也就是作者用甄家住金陵即南京来指代沈阳故宫,用贾家住北京来指代北京故宫的原因了「2」。悟及于此,就不难发现,凤姐画面的冰山雌凤之象,其实就是这种构思的产物。
    “一从二令三人木”之谜
    作品对凤姐画面的描写是:“后面便是一片冰山,上面有一只雌凤。其判曰:“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这就是《红楼梦》提供给我们的至今无人能解的谜语。
    “凡鸟偏从末世来”,这是通过吕安题凤字于门上的典故,从历史和现实两个角度,来表示康熙并不是真正的太子而是“凡鸟”,他的某个隐居起来的弟弟才是真正的太子即“凤”。“王熙凤”此时是“王熙康”反读就是“康熙王”的意思「3」。我过去把这个“凤”一直理解成顺治的被记成死人的皇四子,后来我终于发现这只“凤”实际上是这个皇四子的一母所生的弟弟,也就是顺治真正的皇七子。从“王熙凤”这个名字扣“王熙康”的角度看,在顺治儿子的排行中顺数康熙是三子,倒数是七子(因顺治共生了九个儿子),宝玉顺数是七子,倒数是三子。这就是说,“康熙王”倒数是宝玉即“王熙康”也就是“王熙凤”,宝玉倒数就是“康熙王”了。这也就好比“鳯”就是“凡鸟”,“凡鸟”就是“鳯”了。再结合其他条件,就把“凡鸟”是康熙,“凤”是康熙的七弟这一点给巧妙地暗示了出来。
    用凤凰来喻指宝玉的太子身份,还由于宝玉失去太子身份的这个甲寅日在卦气图中为小过卦的初六爻,而康熙登基的1661年1月9日己未为小过卦的上六爻的缘故。小过卦有飞鸟之象。《周易.小过》:“有飞鸟之象焉,飞鸟遗之音。” 《周易集解》引宋衷曰:“二阳在内,上下各阴,有似飞鸟舒翮之象。”而且在小过的六爻中,只有初六爻和上六爻的爻辞中有飞鸟致凶的说法:“初六,飞鸟以凶”,“上六,弗遇过之,飞鸟离之,凶,是谓灾眚。”而且小过卦属于64卦中的八个正卦之一,就是此卦颠倒过来即其反卦仍然是小过卦。这就是说,小过卦的初六爻和上六爻在其反卦中就互换了位置。这和康熙和宝玉在兄弟排行中颠倒过来就互换了位置的道理是一样的。同时也就把康熙登基日和宝玉失去太子身份日互换了位置,暗示了康熙这个皇位原本是属于宝玉的这个一部红楼的核心隐秘。
    而宝玉“生平遭际实堪伤”的经历,就是由他被立为太子却又被康熙取而代之所造成的。故造成了他的这种遭遇的两个日子即他失去太子身份的日子和康熙登基的日子,都与飞鸟有关。而凤凰为百鸟之王,故用来象征他的太子身份就最为恰当了。
    1661年1月5日立春,同时,在正史的记载中,此日后三天也就是1661年1月7日顺治就死去了。故宝玉被立为太子的这个壬子日自然就成了顺治朝的“末世”了。这就是“凡鸟偏从末世来”的内涵,同时也是作品写贾雨村“生于末世”,写探春“生于末世运偏消”的内涵。
    接下来的“都知爱慕此生才”字面上是说,王熙凤这个人物的才干令人爱慕,其实却是在说皇太子身份是令人爱慕钦羡的。最难的当然要数“一从而令三人木”这个至少已经有了三十多种解释的怪谜了。其实它是把太祖建元天命登基的1616年1月1日壬申、太宗继父汗位登基的1626年9月1日庚午、太宗改元崇德称大清皇帝之日1636年4月11日乙酉、顺治继父皇位的1643年8月26日丁亥、顺治定鼎燕京的1644年10月1日乙卯、宝玉被立为太子日1661年1月2日壬子和他失去太子身份的1月4日甲寅这七个日子联在一起,组成风山渐卦后所形成的谜语。
    古人把一年用64 卦来分值,用震离兑坎四卦共24爻来分值24个节气,用其余的60卦来分值一年的365天左右,则每爻当一日七分(七分为126分钟),称为卦气图。卦气图从冬至开始排,所以只要我们知道了任何一年冬至交节的时间,就可以推算出该年中的任何一天是属于哪一卦的哪一爻了。一般来说,卦气图中的任何一卦都是由七天组成(因为每一卦都是六天零126分钟)。据此,粗略地,我们可以用六天组成一卦,精确点,就应该用七天来组成一卦。因此,作者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把上面能够暗示宝玉的太子身份的七个日子组成64卦中的任何一卦了(省略了宝玉生日和代表他太子身份的三个日子中的一个,所以实际上是九个日子)。作者为了暗示自己这种“随心所欲不逾矩”的谜语手法,设计了一个自鸣钟,这个钟表的特征是“有三尺多高,也是一个小童儿拿着时辰牌,到了什么时候他就报什么时辰”。上述七个日子由于是在写大清朝皇位的递嬗变革,所以说这个钟表也就是这些日子的隐语“有三尺多高”。这是取典于《汉书.高帝下》:“吾以布衣提三尺,取天下。”据此“三尺”即剑就成了皇位的象征。作者这是用汉高祖刘邦来喻指清太祖努尔哈赤。因为他建元天命登基的日子是壬申日,而壬申的纳音五行为剑锋金。与这个构思相配合,作品中散花菩萨出生时的特征是“身长三尺”,作者以此来暗示宝玉出生时顺治就规定他为将来的太子之事。众人联诗时“诚忘三尺冷”之句,表面上即谜面是咏雪,也就是这里的“三尺”通过程门立雪的典故来喻指雪,而实际上即其谜底则是用汉高祖用三尺剑取天下的典故来喻指大清朝的皇位。所以“诚忘三尺冷”的最为精确的译法是:(宝玉)确实是太子之事,使他竟然忘记了历史上帝位之争的冷酷无情。由于太祖、太宗和顺治登基的日子共为五个,宝玉生日和代表他太子身份的三个日子共为四个,合在一起就是九个日子,所以接下来才说“瑞释九重焦”。《宋玉.九辩》:“忘帝门以九重。”现在我们知道,这是借助大雪(大雪是代表宝玉的太子身份的三个日子的隐语,参见拙文《<红楼梦>中的钗黛合为一图之谜》)来写宝玉的皇位继承人身份的真实性,“九重焦”是喻指把这九个日子联系在一起来发现宝玉的太子身份也就是“进入帝王之门”的艰难性,因为这是没有历史记载的历史事实。所以“瑞释九重焦”的最为准确的翻译是:能够隐语宝玉的太子身份的大雪,消除了发现不了宝玉太子身份的焦虑和烦恼。由于组成不同的卦,不同的卦在卦气图中就能代表不同的日子,所以当作者随心所欲地组把这些日子根据需要组成不同的卦的时候,也就好比“到了什么时候他就报什么时辰”了。其实这个说法的真正含义是:想让他报什么时辰他就能报什么时辰。
    确定这七个日子为阴爻还是为阳爻的时候,可以有两个原则。一是看它们在卦气图中的爻位是阴爻还是阳爻,比如太祖登基的壬申日的5:45分之前为益卦的六二爻,之后为益卦的六三爻,据此则此日的任何一个时间就都是阴爻了。二是看它们天干的阴阳性质。古人把甲丙戊庚壬称为阳干,把乙丁己辛癸称为阴干。据此,壬为阳干,则壬申日就可以作为阳爻来组卦了。按规定,成卦的顺序是由下到上,即时间在先的日子的爻位应该在下,在后的日子的爻位应该在上。但若严格遵守这个规则,这七个日子所能组成的卦就极其有限了,作者就没有办法多途径、多角度地通过这几个日子来写出人物的经历遭遇了。所以,怎样具体地来组卦,组成何卦,就要看作者想传达的意思通过什么卦才能暗示出来了;当然这其中也可以体现出一定的规律来。于是我们发现,冰山雌凤之象是渐卦和艮卦的隐语,这两卦的具体爻位见下图。
    风山渐卦 山山艮卦
    壬子、甲寅—上九爻 壬子、甲寅—上六爻
    丁亥、壬子—九五爻 丁亥、壬子—六五爻
    壬申、丁亥—六四爻 壬申、丁亥—六四爻
    庚午、壬申—九三爻 庚午、壬申—九三爻
    乙酉、庚午—六二爻 乙酉、庚午—六二爻
    乙卯、乙酉—初六爻 乙卯、乙酉—初六爻
    上面两卦中每个爻位的阴阳性质,是根据干支为阳干还是阴干来确定的。如六二爻由乙酉和庚午组成,取乙酉的阴干来定此爻性质,结果就是阴爻了。又如渐卦的九五爻是由壬子为阳干来确定的,而艮卦的六五爻则是由丁亥为阴干来确定的。
    在算命术中,称五行相同的天干为同类,分为比肩和劫财,用来形容兄弟姐妹关系。阴干和阴干,阳干和阳干为比肩。乙卯和乙酉中的乙木都是阴木为比肩,故好比姐妹关系一样了。所以乙卯和乙酉组成初六爻。而且顺治能够定鼎燕京,入主中原,是由于太宗在乙酉日称大清皇帝的缘故,故把两个日子合在一起于理甚合。古人还有干支化合的观念,讲究的是阴阳化合。其中庚乙天合化金。古人又用五行相克关系来喻指夫妻。其中庚金克乙木,庚金为夫,乙木为妻。据此,六二爻由乙酉和庚午组成。且这两个日子是太宗登基的两个日子,同属一人,更应该合二为一了。而太宗的汗位是由太祖那继承来的,所以庚午和壬申合为九三爻。壬丁天合化木,壬水克丁火,壬水为夫,丁火为妻,所以壬申和丁亥合为六四爻。然后按照时间顺序,顺治登基日丁亥,宝玉被立为太子日及他失去太子身份日依次形成了九五爻和上九爻。
    为什么要组成风山渐卦呢?因为渐卦的卦义是循序渐进的意思,只不过用女子出嫁来比喻而已。同时该卦的每一爻都与鸿有关,“初六,鸿渐於干”,“六二,鸿渐於磐”,“九三,鸿渐於陸”,“六四,鸿渐於木”,“九五,鸿渐於陵”,“上九,鸿渐於陸”。而鸿绪、鸿功等说法,历来用以指称帝王的大统、大业。比如太宗继位后率诸贝勒祝誓天地之文中有“诸兄子侄,共议皇太极缵承皇考鸿绪”之句「4」,顺治1643年8月26日登基时颁发的诏文中有“我太祖武皇帝,受天明命,肇造丕基,懋建鸿功”之句,1644年10月1日登基后次日颁发的祝文中有“我皇祖肇造东土,建立丕基。及皇考开国承家,恢弘大业。臣以眇躬缵兹鸿绪”之句「5」,《圣祖实录》卷1说康熙“仰承太祖、太宗肇造鸿基”,又记康熙谕礼部之语云:“仰唯我皇考大行皇帝,缵绍鸿绪,统一寰区。”这就是说,只要我们把渐卦中的鸿即鸿雁别解为“鸿绪”、“鸿功”和“鸿基”中的鸿即大的意思,就可以用渐卦来形容清代的帝王基业由小到大,逐渐发展到康熙朝的这样一个历史过程了。
    现在看渐卦的上九爻,就是所谓的“雌凤”的内涵了。因此这只雌凤是宝玉被立为太子日和失去太子身份日的隐语(当然从事理上讲也应该包括两个日子之间的1月3日,只是从构成渐卦的角度,我们无法把这个日子算在内而已),也就是他的太子身份的象征。此爻和九五爻、六四爻,合成八卦中的巽卦,巽为长女。男雄女雌,在这个意义上,宝玉的皇太子身份就是雌凤了。
    冰山的含义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一是看渐卦,其下卦即初六爻、六二爻和九三爻合成八卦中的艮卦,艮为山。再看六二爻,九三爻和六四爻,合成八卦中的坎卦,坎为水。于是就形成了山上、山中有水之象,水若能结冰,也就是冰山。二是看艮卦。在卦气图中,艮卦的上卦所值物候为“水始冰”,即从艮卦的六四爻开始,就进入了“水始冰”的时候了,则此卦也就好比冰山一样了。所以作品中一个散花菩萨被父母弃在冰山之后,被一个得道的老猢狲抱回洞中抚养,就是指宝玉失去太子身份后,被康熙保姆孙氏领到曹家之事了。因为孙氏生于1632年壬申,属猴,所以才用得道的老猢狲来指称她。
    若能想到冰山雌凤之象实为渐卦的隐语,就会发现,“一从二令三人木”本身就是渐卦的隐语,是从渐卦的一般性规律着眼进行构思的产物。
    在易学中,阴阳相遇为通,阴爻为坤道其性质为柔顺,阳爻为乾道其性质为刚健,且阴顺于阳。故上面的渐卦中的初六、六二两阴爻和九三这个阳爻的关系,就好比一个男人有两个妻妾一样了。具体来说,初六爻中的乙卯、六二爻中的乙酉,好比九三爻中的庚午的两个妻妾(庚金克乙木),因此也就是二人从于一夫,即“从一”,反读就是“一从”了。此时之所以要反读,是因为按照原来的时间顺序,应该是庚午、乙酉和乙卯,现在的顺序却是乙卯、乙酉和庚午,故若按照原来的时间顺序去读,就是先庚午即“一”,后乙酉、乙卯即“从”了。
    现在既然“一从”中的“一”是指九三爻,则按照卦爻的顺序“一”后就是“二”了。则这里的“二”就是说的九三爻之后的六四爻了。但此时这个“二”只是指六四爻中的丁亥日即顺治登基的日子而不是指太祖登基的壬申日,因为按照时间顺序,只有丁亥日在庚午日之后,而壬申日却在庚午日之前。发现这一点,就能轻而易举地领会“二令”的内涵了。顺治继父皇位前定郑亲王和睿亲王摄政,《世祖实录》卷1:“诸王贝勒共议:以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和硕睿亲王多尔衮辅理国政,誓告天地。”据此,顺治登基就可以用“二令”来表现了,因为从二人摄政的角度看,顺治的政令是由郑亲王和睿亲王二人来决定的,自然就是“二令”了。
    那么“三人木”显然就是指的宝玉失去太子身份之事了,具体就是指这个甲寅日了。寅字谐音为人,甲五行为木,故“甲寅”的隐语为“人木”。而且“人木”可合成一个休字,此字有福禄吉庆的意思。《尔雅》:“休,庆也。”《左传.襄公二十八年》:“以礼承天之休。”杜预注:“休,福禄也。”宝玉被立为太子当然符合休字的这种含义了。而且古人认为凤凰是一种体现休征之兆的鸟。《开元占经》卷115:“凤凰来仪,翱翔其羽,兹谓休德。”综上,“人木”和休字就很精确地把这只雌凤含甲寅日的寓意表现了出来。
    综上所述,“一从二令三人木”其实是从清代皇位的传承变化的角度来写宝玉的皇位继承人身份的,完全是对冰山雌凤之象的具体阐释。一定的历史事实和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使作者轻而易举地设计出了上面的渐卦,然后根据该卦各爻的关系及其与历史事实的内在联系,又设计出了冰山雌凤之象和具体解说之的“一从二令三人木”这个谜语。该谜的谜底其实就是如此简单明了和合情合理。人们之所以长期对此不能切中肯綮地加以解说(包括我自己,只是我过去的观点还是和其他那些猜测性的观点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我过去的具体观点虽然由于对宝玉原型的确定有误差,所以导致了对“一从二令三人木”的具体解释并不正确,但这些解释毕竟是全都落实到了具体的日子中的,这就是承认了该谜隐写具体的历史事实的性质,只是把具体日子没有落实对而已;而其他解释,基本上全都没有落实到具体的日子中,仅限于从作品文本本身中去揣摩猜测,自然是全然不得要领的了。因为作品文本本身的许多地方就是谜语,以谜解谜,或者按照常理用读普通小说的思维去理解这个怪谜,而不是以历史真实来解这个怪谜,又怎么可能产生正确的解释呢),一是不知道其内容即谜底,二是没能掌握其形式即作者所使用的谜语方法。其实若能想到冰山雌凤之象实为渐卦的隐语,就会发现,“一从二令三人木”本身就是对渐卦的暗示和展现,是从渐卦的一般性特征着眼进行构思的产物。如前述渐卦的下卦为“二阴从一阳”即“一从”,而渐卦的上卦为“一阴从二阳”就应该是“二令”了。那么下卦就是“三人”了,上卦是八卦中的巽卦,巽为风为木,就是“木”了。这就是说,“一从”说的是渐卦的下卦,“二令”说的是渐卦的上卦,“三人木”是合起来说的上下卦。从逻辑上说,“一从二令三人木”就应该是对冰山雌凤之象的解释。因为凤姐判词中的其他三句都与此象没有关系,这句最令人摸不着头脑的判词因此就最有可能是对此象的说明了。当然这种一般性的说明只是对冰山雌凤之象的谜语手法即渐卦的说明和暗示,至于其具体内涵即其谜底还应另有其妙,如我在前面的解释那样。这就是说,“一从二令三人木”能在谜语手法和谜底两个方面同时对冰山雌凤之象给予暗示,确实是个智慧度较高的谜语了。
    在易学中,初爻和四爻相应、二爻和五爻相应、三爻和上爻相应。我们看渐卦的初爻中的乙酉,和四爻中的丁亥可以重新组成乙亥和丁酉这两个干支来。而把太祖登基的壬申日和宝玉的丙戌日生日连在一起,可以重新组合出丙申来;把宝玉失去太子身份的甲寅日和他的生日丙戌连在一起,可以重新组成甲戌日。这就是说,太宗和顺治登基的两个日子连在一起,太祖登基的日子和宝玉失去太子身份的日子分别与宝玉的生日连在一起,就可以组合出甲戌、乙亥、丙申和丁酉这四个干支了。《三命通会》卷1:“甲戌乙亥山头火”,“丙申丁酉山下火”。山与火之象可以构成火山旅卦或山火贲卦。据此,清代的皇位传到宝玉身上,就可以用旅卦来表示了,也就好比一个行旅之人在不断地长途跋涉一样了(这就是黑山庄庄头乌进孝之来的寓意,也是“犹步萦纡沼,还登寂历原”的寓意所在,等等)。“哭向金陵”指宝玉失去太子身份后被康熙的保姆孙氏领到曹家。曹玺在1663年到江宁府上任,江宁古称金陵。曹宣应该是当年随孙氏和曹玺到的江宁,他到曹家后就永远告别了皇宫,告别了皇子和太子身份,沦为包衣奴才,自然就是“哭向金陵事更哀”了。这就是王熙凤死时25岁的原因:宝玉生母董鄂妃生于1639年,若活到宝玉到江宁的1663年的话,正好就是25岁了。
    这就是说,宝玉的奇特遭遇完全可以用旅卦来表现了。把前面的艮卦的六四爻变成九四爻,即把阴爻变成阳爻,就成了旅卦了。则宝玉的被立为太子和失去太子身份日,就变成了旅卦的上九爻了。《周易.旅》:“上九,鸟焚其巢,旅人先笑,后号啕。丧牛于易,凶。”此爻是说客旅先得高位而欢笑,后获灾凶而嚎啕,正好可以用来形容宝玉先获得太子身份,后又失去太子身份的经历。这就是“哭向金陵”中哭字的来由。“先笑后号啕”,就是“乐中悲”的意思,这也就是湘云曲辞名为“乐中悲”的真正缘由了。
    “集珠林兮凤翥”等谜
    上面的理解的正确性,还可从作品中大量其他情节里得到验证。限于篇幅,下面只简单地举几个例子略加说明。
    这里还需要交代一下作者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谜语手法,即太极盘法。简单地说,就是把一个圆分成12等分,并标上子丑寅卯等十二个地支,然后可以把具体的日子放到相应的位置,如把甲子日放到子位等。如下图:
    子
    可以把这个圆看成钟表盘,也可以配以先后天八卦方位图和河图洛书等。作品中许多细节都是根据这个太极盘来设计的。比如《芙蓉女儿诔》中“集珠林兮凤翥”的说法的内涵是什么呢?我们先把宝玉生日丙戌日和宝玉失去太子身份日甲寅日连在一起组合出丙寅,然后把诏告天下康熙为太子的1661年1月8日戊午日「6」和甲寅日和连在一起,以表示康熙的这个太子身份是属于宝玉的。甲寅和戊午连在一起可组合出戊寅,再把太宗登基日庚午和甲寅日连在一起组合出庚寅,最后是把太祖登基的壬申日和甲寅日连在一起组合出壬寅。然后我们把这种连接的结果丙寅、戊寅、庚寅和壬寅都放到太极盘的寅位。于是由丙寅始,到戊寅为一圈,到庚寅为两圈,到壬寅为三圈,就好比三个珠子一样了。由于每个珠子中实际上都含有甲寅日,甲和寅五行都为木,二木为林,则这三个珠子就是珠林了。而壬寅之后的下一圈就是甲寅了,则宝玉失去太子身份的甲寅日也就好比飞举于珠林之上的雌凤了。
    《山海经.海外南经》:“三珠树在厌火北,生赤水上,其为树如柏,叶皆为珠。”看渐卦的六二、九三和六四三爻,为八卦中的坎卦,坎为水。六二爻中的乙酉和六四爻中的丁亥,可以组合出丁酉,丁酉纳音为山下火,火色红,则此水就是赤水了。则处在上九爻中的甲寅日就好比生在赤水之上了。庚寅纳音为松柏木,就是“其为树如柏”了。这就是说,这个典故中的说法可以用来形象精确地暗示作者的构思,或者说作者的构思同时也受到了该说法的启发,于是“集珠林兮凤翥”就成了交代宝玉太子身份的绝妙佳句了。
    把前面的风山渐卦变成山水蒙卦(具体日子的排序略作调整),然后把蒙卦反过来看,即其反卦,就成了水雷屯卦,如下图所示:
    山水蒙卦 水雷屯卦
    壬子、甲寅—上九爻 乙酉、庚午—上六爻
    乙卯、壬子—六五爻 庚午、壬申—九五爻
    丁亥、乙卯—六四爻 壬申、丁亥—六四爻
    壬申、丁亥—六三爻 丁亥、乙卯—六三爻
    庚午、壬申—九二爻 乙卯、壬子—六二爻
    乙酉、庚午—初六爻 壬子 、甲寅—初九爻
    我们现在看屯卦中的上卦为坎为水,如前述此水为赤水(由其中的丁亥日和乙酉日组合出的丁酉和乙亥纳音为山下火和山头火而来),初九、六二和六三这三爻为震卦,震为龙。故屯卦为龙潜赤水之象。我们由甲寅始,逆向和其他六个日子相连。把太极盘看成钟表盘,先把甲寅和时针放到寅位,把壬子和分针放到子位,白天就是7:30;之后分针走到卯位,就把乙卯日放上,白天就是7:45;然后分针走到午位,把庚午日放上,白天就是8:00;然后分针走到申位,再把壬申日放上,白天就是8:10分了。然后分针走到酉位,就把乙酉日放上,白天就是8:15,最后分针走动到亥位,就把丁亥放上,白天就是8:25。从7:30到8:25分为辰时。若仅就甲寅日而言,把时针、分针和甲寅日都放到寅位,白天就是7:40和8:40(时针无法完全放到寅位,只能在其前或其后),二者的中间值就是8:10分,也是辰时。只要我们把甲寅日的辰时作为宝玉的生日时辰,在算命术中,就是龙吟虎啸格了。《三命通会》卷七:“甲寅日戊辰时,龙吟虎啸格,贵。”这就是说,“潜赤水兮龙吟”和“集珠林兮凤翥”一样,都是利用古代历史文化知识,在上述诸多日子的联系中,来写宝玉的太子身份的谜语。
    为什么要从屯卦的角度来构思呢?因为在64卦排序中,乾卦和坤卦之后的头一卦就是屯卦,屯卦有万物始生而郁结未通之义,君子观屯象则应象治丝一样于烦难之中理出头绪,达到治理国家的目的。故屯卦正好可用来表现作者把没有史书记载的宝玉的太子身份写清楚的作用。
    再看上述七个日子组成的蒙卦。这就是“雅制春灯谜”中“水向石边流出冷”之谜的谜底。此卦的上卦即艮卦扣“山”,下卦即坎为水扣“涛”,故这个谜语的谜底就是“山涛”。山涛是竹林七贤之一,其数正好与这七个日子相符。下面只来谈谈此卦与凤的关系吧。
    为什么要从蒙卦的角度来构思呢?在64卦的排序中,屯卦之后就是蒙卦。蒙卦有启蒙发智的意思,正好符合作者把无人所知的历史真相给讲清楚的创作目的。
    蒙卦的卦辞:“蒙:亨。匪我求同蒙,童蒙求我。”这是指蒙卦的九二爻为发蒙之师即“我”,六五爻为师所启蒙的对象即“童蒙”。贾府元宵时说书人讲的残唐五代时的凤求鸾的故事,就是根据蒙卦中的这种说法来编造的。在壬子日被立为太子的宝玉好比蒙卦中的“童蒙”即故事中的王熙凤,太祖和太宗的皇位好比蒙卦中的“我”即故事中的雏鸾(当然也可以指顺治的皇位)。《周易.序卦》:“蒙者,蒙也,物之稚也。”为了与蒙卦表示事物初始状态的意思相符,作者才在鸾字前加了一个雏字。就大清帝业的发展过程来看,太祖的天命朝和太宗的天聪朝自然尚属于初始阶段,用“雏鸾”来比喻是再恰当不过了(当然从数理逻辑上看,宝玉所直接继承的皇位是顺治的皇位,所以把顺治皇位比作雏鸾也是可以的,而且就清代帝业的发展过程来看,太祖和太宗是“雏鸾”更恰当,但从人物的年龄来看,顺治登基时还是小孩子,与“雏鸾”之称就更相配了。所以上面将太祖和太宗的皇位称为“雏鸾”,只是一种从事理逻辑上着眼的结果。若把顺治皇位比做“雏鸾”时,只要把上述卦爻中的日子相应地调整一下位置就可以了)。所以,具有概括全书核心内容的所谓的凤求鸾的故事,其实不过是与冰山雌凤之象相配合,来写宝玉的太子身份的谜语而已。
    作者为什么用“残唐五代”来喻指顺治十八年呢?我们知道,唐朝是李姓王朝。而李字拆开就是“十八子”。太祖是显祖长子,太宗是太祖八子,顺治是太宗九子,三人的排行加在一起就是“十八子”也就好比唐朝了。则顺治十八年自然也就好比“残唐五代”了。我们看上面的蒙卦的下卦指代了太祖、太宗和顺治三朝,它们是宝玉的太子身份之源。《周易.蒙》:“山下出泉,蒙。”明代田艺蘅《煮泉小品》:“水本曰源,源曰泉。”所以荣国公(指代太宗)名贾源,所以中秋联诗时有了“泉知不问源”的诗句。我们再看下卦中的庚午日和丁亥日都为秋天,当坎卦为水,故为“秋湍”,再看上卦中的壬子和甲寅当艮卦为山石,故为“石髓”。故“秋湍泻石髓”,就是通过蒙卦的上卦和下卦之间的联系,来写宝玉太子身份的妙句了。等等。
    元春归省之谜
    与冰山雌凤之象隐渐卦的构思相配合最为紧密的一个情节,就是元春“才选凤藻宫”的说法了。“凤藻宫”与凤的紧密联系自不用说,最为关键的是,所谓的元春“晋封为凤藻宫尚书”外,她又被加封为贤徳妃。就暗示董鄂妃的身份来说,这是指她最先被顺治封为贤妃,只是此种含义算是作者“一石二鸟”中的引申义而已;就暗示宝玉的太子身份来说,这是指渐卦而言的。《周易.渐》:“漸:女歸吉,利貞。彖曰:漸之進也,女歸吉也。進得位,往有功也。進以正,可以正邦也。其位剛得中也。止而巽,動不窮也。象曰:山上有木,漸。君子以居賢德善俗。”元春省亲的情节,从数理逻辑上说,就是由“渐,女归吉,利贞”的说法而设计出来的;从事理逻辑上说,宝玉先是被当成别人的儿子被领走,现在顺治承认了他的顺治七子身份,立他为太子,自然就好比他回家归省一样了。彖辞是讲一卦的卦义的,象辞是讲一卦的卦象的。渐卦的下卦是八卦中的艮卦,艮取象为山。渐卦的上卦为八卦中的巽卦,巽取象为木为风,所以渐卦之象就是“山上有木”了。渐卦的象辞翻译过来就是:山上有树木,象征着“渐进”(山是由平原渐渐高大起来的,树又是在山上渐渐高大起来的)。君子因此逐渐积累贤德,改善风俗。据此,元春加封为贤德妃,其实是取之渐卦象辞中的“君子居贤德善俗”,通过部分代全体的借代法,来进一步暗示和指代了渐卦。这就是好比“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用了修辞中的借代法一样,它的内涵实际上是“不拿群众的任何东西”。所以为元春省亲所建的大观园的第一处潇湘馆就题为“有凤来仪”。从数理逻辑上说,宝玉生日丙戌日,曹宣的1662年2月12日生日丙辰日,两个日子分别和宝玉被立为太子的壬子日组合起来,都能组合出丙子来。两个日子分别和曹玺的生日1618年9月3日戊子日(这是我从作品中索考出来的,是作者根据曹玺的死日在与顺治和曹宣的联系中可变成9月3日所逆推出来的,详见它文),孙氏的生日1632年12月1日甲子日,都可以组合出丙子来。所以丙子是宝玉失去太子身份变成曹宣即和曹玺、孙氏结下“木石前盟”的一个标志。并且按女命算(宝玉的皇子身份和太子身份都没有在历史中得到记载,他就好比死人一样了,死为阴,女为阴,所以他就好比女子了,所以作品一再强调宝玉的女儿品行,贾母也说他难道是丫头投生的不成等),他22岁至32岁交大运的干支是丙子,他正是在曹玺和孙氏的抚养下才活到了22岁的(这个构思对作者是很重要的,打牌时贾母和凤姐争一张二饼,中秋联诗时说“争饼嘲黄发”,都是这个构思的具体展开,此处不遑赘述)。而唐仪凤元年为丙子,故“有凤来仪”中含“仪凤”就扣丙子了。这种“若云无朝代可考,今我师竟假借汉唐等年纪添缀,又有何难”的谜语手法,在常理看来似乎是很难接受的,但对作者来说,却是在没有办法直说的情况下使自己的记载具有史实性即真实性所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办法。如凤姐为什么要头上“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呢?因为这是宝玉的太子身份的最为明显的特征。从事理逻辑上看,天命、天聪、崇德、顺治和康熙五朝,就是五凤了。从数理逻辑上说,把代表宝玉身份的壬子日和甲寅日连在一起,可以分别组成壬寅和甲子来,把宝玉生日丙戌和代表他太子身份的甲寅日连在一起,可以组合出甲戌和丙寅来。而汉五凤元年即公元前57年的干支为甲子,三国时吴国的五凤元年即公元254年的干支为甲戌。所以说“五凤”就通过历史上的五凤元年的干支暗示了宝玉的皇子身份和太子身份了。而从壬子到甲子在太极盘上为一个圆圈好比一个珠子(即“玉带林中挂”中的“玉带”,详拙文《红楼梦中的钗黛合为一图之谜》),故说“挂珠”。而为了暗示宝玉的太子身份,应该把代表他太子身份的壬子日和甲寅日与康熙登基的己未日连在一起,即我所发现的作者的最为重要的十二钗连接法的一个具体的实例,而这三个日子在太极盘上就是一个玉钗的形状(亦详拙文《红楼梦中的钗黛合为一图之谜》),故这个象征了宝玉太子身份的饰物就是“朝阳五凤挂珠钗”了。又如作品为什么说贾雨村为“兴隆街大爷”呢?按照十二钗连接法,把宝玉被立为太子的壬子日和顺治登基的丁亥日连接在一起,就可以暗示宝玉的太子身份了。但壬子这个干支和丁亥这个干支无法连接在一起组成新的干支,比如天干壬和地支亥可组合成壬亥,但60干支中没有壬亥这个干支。那么不妨把壬子日和丁亥日的前一天丙戌日连在一起,可以组合成壬戌,把代表宝玉太子身份的癸丑日再和顺治登基的丁亥日连在一起就可以组合成癸亥了。由于都是反向连接,那么连接的顺序就是先癸丑与丁亥而成癸亥,次壬子与丙戌而成壬戌。就是说,反向应先癸亥后壬戌,因为按照干支的正常顺序,则是壬戌在前癸亥在后的。明白这些之后,再来破解称雨村为“兴隆街大爷”这个谜语就易如反掌了:东晋隆和元年即公元362年的干支为壬戌,次年即兴宁元年的干支为癸亥。现在我们按照前面所说的那样,把这两个年号连接一下:“隆和兴宁”(年号顺向连接则反向读)或“兴宁隆和”(年号反向连接则顺向读),自然就读出“兴隆”来了(这个构思的意义是巨大的,否则就无法发现解开探春画面之谜的正确途径了)。这就是说,称贾雨村为“兴隆街大爷”,不过是宝玉的太子身份的隐语而已。在提到这个称谓的时候,说这位大爷要见宝玉,别处就再不见提及雨村为兴隆街大爷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宝玉生日的干支是丙戌日,次日是丁亥日,壬子日、癸丑日和这两日连接也能组合出壬戌和癸亥来,所以雨村被称为兴隆街大爷时非要见宝玉这个细节的目的,是想通过这个称谓,在写出宝玉被立为太子日即其太子身份的同时,也写出他的生日即写出他的顺治皇七子身份。上述方法在作品中的运用是大量的,比如元春死于甲寅年的这个破绽(因为生于甲申年而活了43岁者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是死于甲寅年的),就是用这种方法来写宝玉身世经历的更加精妙的重大构思,是不暗谜底和谜语手法者无论怎样聪明透顶也无法揭开的怪谜了(详见拙文《元春之谜》)。
    封元春为贤德妃的日子,从作品中看,是贾政的生日。这是因为,贾政的生日此时是指曹玺的生日即1618年9月3日戊子。把代表宝玉太子身份的三个日子即1月2日、1月3日和1月4日反向读一下,“1月1日1月2日1月3日1月4日”就成了“4月1日3月1日2月1日”了(古人书写的顺序是由上向下,反向就是变成由下向上,和我们把由左向右变成由右向左的结果是一样的)。这三个日子月相加为9月,日子相加为3日,算到最后,就把1月2日变成了9月3日了!
    为什么元春省亲要建大观园呢?因为在卦气图中,从1月1日的22:22分到8日的0:48分,可以构成64卦中的观卦。观卦的卦义是把帝王的圣德展现给人们看。此卦包括了代表宝玉太子身份的三个日子,也包括了所谓的顺治传位给康熙的日子和昭告天下康熙为太子的日子,当然是最能展现康熙这个帝王的圣德了的。至于作者如何通过此卦即“观音(在此指通过观卦所传达出来的信息)未有世家传”这个谜语来写出了宝玉的太子身份,此处不遑赘述(详见拙文《妙玉画面之谜》)。
    与元春省亲有关的一个最为重要的现象是,写元春省亲的17、18、19三回在最初的稿本中未分,己卯和庚辰本虽分出了19回,但19回也没有书名、回次、和目录,实际上和不分开也没有什么本质区别。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宝玉的假生日为随卦的初九爻和六二爻,真生日为随卦的上六爻和晋卦的初六爻。随卦的反卦是蛊卦,立为太子的壬子日是临卦的六五爻(所以在元春“才选凤藻宫”时,太监传贾政入朝要在“临敬殿陛见”),真生日又为卦气图变卦中的临卦的六三爻和六四爻。而在64卦的卦序中,随卦为第17卦,蛊卦为第18卦,临卦为第19卦。由于宝玉的生日和被立为太子之事在史书中都是没有记载的,就这一点来说,两者的性质是一样的,也就没有分出其差别的必要了。但由于两者实际上又不是一回事,所以又把暗示太子身份的19回分了出来,至于暗示宝玉生日的17回和18回,无论是在事实真相的层面上,还是在其生日没有史书记载的层面上,自然都是不可再分开的了。
    注释:
    「1」:张晓琦,宝玉原型新证「M」,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8(2)。
    「2」张晓琦,红楼梦五个书名考实「M」,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6)。
    「3」:张晓琦,宝玉等人命名与康熙帝位关系考「M」,龙江社会科学,1996(1)。
    「4」:太宗实录(1)「M」,台北,台湾华文书局影印本,1968,3。
    「5」:世祖实录(1)(9)「M」,台北,台湾华文书局影印本,1968,9,104。
    「6」:圣祖实录(1)「M」:“戊午,宣读遗诏,遣官颁行天下。”台北,台湾华文书局影印本,1968,45。
    作者附言:最后一节原文没有,乃此处发表时后加。
    原载:《绥化师院学报》2008年1期
    
    原载:《绥化师院学报》2008年1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