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读书文摘 >

教师应在研究中“读懂学生”

http://www.newdu.com 2017-10-12 中国教育新闻网 刘波 参加讨论

    
    《从新手到研究型教师——我的专业成长手记》(2016年全新修订版),刘波著,宁波出版社2016年6月出版
    对于中小学教师而言,研究学生本身并不是目的,其目的在于更好地认识学生,以便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更好地服务学生的成长。教师对学生的研究,是应用性研究。在研究学生时,教师可以重点关注以下几个点。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近年来,“课堂教学活动”从“教为中心”转向了“学为中心”。事实上,教师的教,也只有通过学生的学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因此,如果学生不给力,教师教得再努力也不顶用。今天,教师要从研究自己的教,向研究学生的学转变。从总体而言,现在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也辛苦。现在的学生,即便是学习成绩优秀的,其学习动力往往也来自外部,其真正的内在动力并不强。北京四中刘长铭校长在演讲中指出:“今天的学校教育,还没有突破‘放羊娃’的逻辑,也陷入了‘放羊娃’的圈圈:读书、学奥数、上大学,找个好职业,然后买车、买房,娶媳妇,然后生子,然后孩子读书、学奥数……”可见,今天的学生虽然为学习所累,但他们的累跟学习本身好像也没什么直接联系。
    因此,对于教师而言,若能根据不同的学生,制订不同的学习方案,激发其内在的学习动力,就能事半功倍。教师如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必然能更好地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样也能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
    二、了解不同类型学生的的特点
    常言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我们不能用一成不变的教育方法去教育一批又一批的学生。不同时代的学生有不同的特点,只有了解了学生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教育才能真正奏效。因此,教师要达到自己的目的,就必须研究学生的特点。否则,仅凭我们手中的“旧船票”是登不上学生这一客船的。我们如果不知道学生的需要,不知道他们的兴趣爱好,自以为是地开展相关的教育,自然就得不到学生的欢迎。
    十年前,媒体就在关注“80 后”的教师和“90 后”的学生之间的斗智斗勇了。那么,面对今天“00 后”的学生,我们教师又该如何做呢?作为教师,首先要了解现在学生的特点,包括他们的兴趣、爱好等,这样才能站到平等的立场上和他们对话,才能和他们拥有共同的语言。否则的话,师生之间代沟太大,往往会缺乏沟通的基础。教师只有懂得学生的特点,才能真正做好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
    教师除了要研究学生群体具有的整体特点外,还要研究不同的学生所具有的不同的个性特点,在了解共性的基础上了解个性,这样才能真正因材施教。
    三、关注学生的心灵世界
    近年来,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越来越受到关注,因为学生心理脆弱而发生的悲剧很发人深省。作为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做学生心理健康的守护者。教师要多学习有关学生心理健康的知识,这样就能对学生可能面临的心理困惑有很好的了解,就能更好地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
    教师要关注并研究学生的心理状况,要留意他们情绪的细微变化,对他们的心理进行及时的干预。善用心理学来读懂学生的心理变化,并用真诚关爱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
    在研究中“读懂学生”,能让教师在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进一步体会到自身的价值。
    本文摘自《从新手到研究型教师——我的专业成长手记》(2016年全新修订版),刘波著,宁波出版社2016年6月出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