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菱是《红楼梦》中一个“生平遭际实堪伤”的人物,但人们普遍只把《红楼梦》当成小说来读,也就没有办法真正了解其身世的“实堪伤”之处了。同作品中的其他人物一样,在《红楼梦》谜底的层次上,香菱主要也是作者曹宣为了隐写自己的“生平遭际”而虚构出来的谜语符号。曹宣原本是顺治真正的皇七子,他出生后顺治就规定他为将来的太子,但由此却导致了生母董鄂妃逝世,顺治出家五台山的结果。而顺治出于对宠妃的悼念,在出家前又不负责任地、轻率地立他为太子。但结果适得其反,顺治的这个儿子不但没有当上太子,最终反而流落曹家成了曹宣「1」。下面结合香菱的判词和画面,并联系其他相关内容,对曹宣的真实身份略加索隐考证。 根并荷花一茎香 在进入具体的讨论之前,需要交代一下相关的史实内容:宝玉即曹宣的真实生日是1660年2月6日辛卯(这是我从作品中索考出来的,本文也是这种索考的一个具体体现),顺治在1661年1月2日立他为太子(这也是从作品中索考出来的),孝庄文皇后矫诏在1661年1月6日立康熙为太子,所以1月5日可以作为宝玉即曹宣失去太子身份的日子,因此1月2日壬子、3日癸丑和4日甲寅这三天就是宝玉的太子身份的象征和标志了。曹宣的假生日是1662年花朝日,而古代关于花朝日的规定共有2月2日、2月12日和2月15日三种说法「2」。顺治七子隆禧的生日是1660年4月22日丙午日丑时,死日是1679年7月15日丁未日申时「3」。 还需要交代一下我所发现的作者一个最为重要的谜语手法:十二钗连接法中的鸳鸯法。所谓十二钗连接法,是指在诸多能暗示宝玉的身份的日子的联系中来构思作品的故事情节「4」。而十二钗连接法的具体形式是很多的(如加减乘除法和最小公倍数法等),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我所命名的这个鸳鸯法了。这种方法的内涵是:让能暗示曹宣身份的日子成双成对地连接,如把他的真生日和他的假生日如此连接的时候,比如1660年2月6日辛卯和1662年2月15日己未同步进退时,前者前进10天,后者相应地就后退10天,反之亦然。这种规律性的进退,就好比被表演者所操纵的偶戏人一样了。这种谜语手法在作品的全部创作方法中,处在核心地位,所以作者在50回众人猜湘云编的春灯谜时特为点出:“众人不解,想了半日,也有猜和尚的,也有猜道士的,也有猜偶戏人的。”这些都不是湘云灯谜的谜底,但却是对作者这种最为重要的谜语手法的一种交代。据此,此种方法就可以命名为偶戏人法或和尚道士法了。由于在古人的观念中,具体日子的变化都是阴阳的变化,日子的变化,就形成了阳增阴减或阴增阳减的关系。所以这种进退有度、中规中矩的谜语手法,也就可以称作阴阳太极法了。这也就是鸳鸯这个人物命名的内涵了,因为鸳鸯是一种雌雄(即阴阳)形影不离的动物。所以,这种谜语手法最终又不妨命名为鸳鸯法。之所以产生用这种谜语手法来写自己身世遭际的构思,从事理逻辑上即从生活内容方面说,是因为曹宣失去了皇子和太子身份,在世人眼中他的真实身份并不存在,就好比死人为阴;而他实际上还活着,他的这两种身份其实是真实的,因此又为活人为阳了。从数理逻辑上即从把作品所隐写的生活内容落实到具体的日子方面来说,用这种方法可以比较准确地把自己的身世遭际交代清楚。 在进入更进一步的讨论之前,还需要介绍一下《红楼梦》作者的一个最为重要的谜语方法即太极盘法,就是通过一个太极盘来隐写具体日子。所谓太极盘,就是把一个圆分成12等分,并标上子丑寅卯等十二个地支。因为古人是用干支来计每个日子的,所以当把一个个具体的干支放到这个盘上相应的位置的时候,就可以用它来表示每一个具体的日子了。 花朝又称花生日、百花生日,所以“花”就是曹宣的标志性指代符号。因此,庆祝宝玉生日时众人就玩了占花名的游戏,就有了4月26日未时芒种节花神谢位、晴雯未正二刻上天司花等与花有关的重大情节。因此,把曹宣的皇子和太子身份都和花联系在一起,就成了曹宣创作中的一个中心课题。 按照十二钗连接法的逻辑,当作者曹宣想暗示自己的皇七子身份的时候,就需要把标志自己特征的日子和能标志顺治七子隆禧身份的日子如他的生日连在一起。把花朝日之一的2月2日作为曹宣的生日,和隆禧的4月22日生日连在一起,月日相加,结果为6月24日。而古代称6月24日为荷花生日。在这个意义上,众花之中的荷花,就成了暗示曹宣的顺治七子身份的最为重要的意象了。 巧在曹宣的真实生日是2月6日,这个日子和2月2日相加为4月8日。并且,这个日子本身就可以变成4月8日:把2月6日和2月6日的回文即6月2日连在一起计算一下:月份是6-2=4月,日子是2+6=8日,结果就是4月8日。再把隆禧生日4月22日、花朝日2月2日和2月12日这三个日子连在一起计算一下:月份是4-2+2=4月,日子是22-2-12=8日,结果也是4月8日。4月8日是佛祖释迦牟尼的生日。而释迦牟尼涅槃的日子又是2月15日。这就是说,曹宣的真实生日、他的假生日2月2日、2月12日和2月15日,可以成为释迦牟尼的生日和涅槃日。而且,最为重要的是,释迦牟尼原本是位可以继承王位的太子,和曹宣的真实身份完全相同。因此,在上述意义上,佛祖释迦牟尼就是曹宣的皇七子、皇太子和孙氏儿子这三种身份的最为准确形象的写照了。巧在荷花同时又可以成为佛祖的象征和指代符号。 荷花又称莲花、芙蓉花。佛教认为佛祖为莲花化生。关于释迦牟尼出生时情况的记载是:他生下来便落在莲花上,刚生下来就能自己行走七步,每走一步,脚下就涌现出一朵莲花。并且他右手指天,左手指地,大声宣称:“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据此,化生了佛祖的莲花就可以成为佛祖的象征了。 所以香菱原名英莲,这是在与曹宣2月2日生日的联系中来暗示他的2月6日生日。英莲异文又作英菊,因为这个2月6日的7:55分之后,为卦气图中的晋卦的初六爻。古人把一年中的24个节气分成72物候,用坎震离兑四卦中的24爻分值24个节气,用其余的60卦来具体分值这一年中的365.25天,称为卦气图。具体做法是从冬至开始排算,每卦相当六日七分。七分为126分钟,由六日平分,所以每一爻为一日零21分钟。所以,只要知道了任何一年的冬至交节的时间,就可以推算出该年中的任何一天属于哪一卦中的哪一爻了。而晋卦的反卦是明夷卦,此卦所值物候为“菊有黄华”。这就是说,英菊之名其实是明夷卦的反卦晋卦的隐语,也就是曹宣的真实生日的隐语。 所以迎春的一个丫鬟就名莲花,所以宝玉生日时黛玉所抽花名签就是芙蓉,而诔晴雯之文就为《芙蓉女儿诔》,袭人就要嫁给蒋玉菡(荷花名菡萏,见后文)。所以91回宝玉就对黛玉说:“我虽丈六金身,还借你一茎所化。”这个说法字面上是指宝玉为佛祖,佛祖为莲花化生。而其谜底则是:黛玉的2月12日花朝生日,是使宝玉即曹宣成为佛祖的一个原因,因为如前述这个日子可以变成4月8日也就是莲花化生佛祖的日子。 上述思路,就是“根并荷花一茎香”的内涵。为了从数理逻辑上把这一点落实到实处,作者作出了一系列精心设计。 现在把宝玉的1660年2月6日辛卯日生日,和曹宣的1662年2月15日己未日生日按照鸳鸯法双向进退,辛卯日进、己未日退,各经过7077天,辛卯日就进到隆禧死日即1679年7月15日丁未日(把曹宣的真生日和这个日子联系在一起,可以传达出如下寓意:曹宣是被当成了死人的顺治的真正的皇七子),己未日就退到了1642年10月6日癸卯日。现在再用鸳鸯法把隆禧的生死之日连在一起(由于曹宣的真生日没有史料记载,所以通过有关假七子生死日子的记载,来达到暗示曹宣皇七子身份的目的就更富于史实性),当隆禧死日退到1662年2月6日庚戌时,隆禧生日4月22日就进到了1677年9月29日癸卯。由此,癸卯日就具有了暗示曹宣原为顺治的被当成死人的皇七子的功能。因此,为了从4月8日这个角度来体现“根并荷花一茎香”的构思,需要在曹宣出生后的2月2日中,选择一个癸卯日的日子,让这个日子与1660年2月6日构成鸳鸯法,就能比较准确地写出曹宣的真实身份了。1660年后第一个这样的日子,是1678年2月2日癸卯。现在再把曹宣的真生日2月6日辛卯(以下称之为甲日),和1678年2月2日癸卯(以下称之为乙日)用鸳鸯法双向进退,各经过3264天,两个日子就进退到了1669年2月4日丁卯日。 这个构思,就是“根并荷花一茎香”的具体内涵也就是其数理逻辑了。也就是说,这里的“根”,是指曹宣的2月6日真生日,这里的“荷花”,是指2月6日、4月22日、2月2日和2月12日这些日子可以变成6月24日和4月8日。而这个构思的目的,是为了准确形象地暗示出曹宣的顺治七子身份。体现这个构思的情节是大量的,下面略举几个其它方面的例子对此加以说明。 连理枝头花正开 在这个鸳鸯法中,两个日子所对应的共同的干支是丁卯和丁酉,即甲日进到丁卯日与丁酉日时,乙日也一定退到丁卯日和丁酉日。把甲日所经过的十个2月6日,和乙日所经过的十个2月2日合在一起,就是十个4月8日了。相应地甲日和乙日在2月2日和2月6日的前后也都各自经过了十个丁酉日,这对应的十个丁酉日,或加或减,同样也可以合为10个丁酉日了。这就是41回提到的茄鲞这个菜的内涵。 《尔雅》:“荷,芙蕖,其茎茄,其叶葭,其本蔤,其花菡萏,其实莲,其根藕,其中菂,菂中薏。”这就是藕官、菂官和蕊官命名的依据。《广雅》:“菡萏,芙蓉也。”据此,“根并荷花一茎香”中的“一茎”,就是“茄”了。此字可别读为茄子的茄。故荷花之茎和荷花之子菂的隐语就是“茄子”了。所以茄鲞的主料就是茄子,需用鸡油炸,配料中的主料是鸡脯肉,最后用鸡汤煨干,吃的时候还要用鸡爪子拌。刘姥姥说:“我的佛祖!倒得十来只鸡配他。”这里的“佛祖”就是上述十个4月8日的隐语,“十来只鸡”就是上述十个丁酉日的隐语了(酉十二生肖配鸡)。 在古代算命术中,称天干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把五行相克关系比作夫妻,其中甲木克己土,丙火克辛金,戊土克癸水,庚金克乙木,壬水克丁火,这十对天干称作十干合,最能体现阴阳相合的夫妻之道。《三命通会》卷一论之曰:“夫合者,乃和谐之义,如阳见阳,二阳相竞则为克,阴见阴,二阴不足则为克,唯阴见阳,阳见阴为合,亦如男女相合而成夫妇之道。东方甲乙木畏西方庚辛金克。甲属阳为兄,乙属阴为妹,甲兄遂将乙妹嫁金家,与庚为妻,所以乙与庚合。……所以丁与壬合。……所以甲与己合。……所以丙与辛合。……所以戊与癸合。”这十干相合化气,甲己化土,丙辛化水,戊癸化火,庚乙化金,壬丁化木。按照这个理论,上述“根并荷花一茎香”中的甲日辛卯、乙日癸卯、以及其它许多日子如丁酉、丁卯等阴干,就无法体现夫妻或阴阳之道了。但鸳鸯法的性质是为了体现阴阳之道的,为此,作者通过湘云和翠缕的一番对话,大讲了一通“阴阳一理”的道理,其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打破算命术中关于阳干和阴干相合的规定,而仅从五行相克的角度来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样一来,癸水克丁火,癸卯与丁卯或丁酉就能构成夫妻关系了。 当甲日进到癸卯日、乙卯日和丁卯日时,乙日对应地退到辛卯日、己卯日和丁卯日,当甲日进到丁酉日、己酉日和辛酉日时,乙日对应地退到丁酉日、乙酉日和癸酉日。现在把甲日和乙日所经过的所有卯日和酉日,分别都放到太极盘的卯位和酉位时,卯日与酉日的阴干之间,按照前面所说的“阴阳一理”的逻辑,就一定构成了相克关系。如乙卯与辛卯,辛金克卯木;癸酉与丁酉,癸水克丁火等等。这样一来,这个太极盘由卯位到酉位的直径,就好比象征夫妻关系的连理枝了(同时也可以理解成“根并荷花一茎香”中的“一茎(径)”了),卯位的日子之间,酉位的日子之间,就好比象征夫妻关系的“连理枝头”的并蒂花了。这就是宝玉生日时,香菱所掣花名签为并蒂花,上面所题之诗句为“连理枝头花正开”的内涵。此诗句选自朱淑贞之作《惜春》,因为曹宣的真实生日为春天,康熙取代他成为大清皇帝的日子为春天,所以曹宣失去了皇子身份和太子身份成了曹玺和孙氏的儿子就好比“惜春”了。 宝玉生日时湘云九点到麝月,是指代表宝玉的太子身份的1月2日、3日和4日三个日子的日月之和为3月9日。但麝月为什么掷了个19点到香菱呢?甲日和乙日在上述进退路线中,共经过了6527天(3264×2-1),如何选择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日子把这个鸳鸯法用最简洁的形式加以表现呢?甲日即2月6日和乙日即2月2日,再加上最后两个丁酉日即1669年1月3日丁酉(立春日)、3月4日丁酉(清明日)和甲乙日“会师”的日子即1669年2月4日丁卯,显然就是最能体现这个鸳鸯法的五个日子了。这五个日子之和就是19,这就是19点到香菱的内涵。因为其中的3日丁酉日立春,所以香菱所抽花名签上便题着“联春绕瑞”。该日对应的日子是清明,这就是探春灯谜和判词中都离不开清明的主要原因,也是老旦茄官(如前述荷花之茎名茄)分给了探春的原因。 当甲日辛卯进到1660年2月12日丁酉日和乙日癸卯退到1678年1月25日丁酉日的时候,两者就在太极盘上形成了一个圆,也就好比一个珠子了。当二者最后聚合到1669年2月4日丁卯的时候,就形成了约548个珠子了(6527÷12)。这就是贾蓉的父亲名贾珍,贾兰的父亲名贾珠的内涵了。这些珠子联在一起就好比珍珠帐了。这就是宝玉梦入太虚幻境之处,也就是可卿房中“悬的是同昌公主制的联珠帐”的内涵了。之所以选择这个典故,是因为连珠帐是同昌公主出嫁时所用之物,而她出嫁之年是唐咸通九年即公元868年,该年的1月2日是丁酉日。而《红楼梦》中的这个“联珠帐”中的第一个珠子,首先是由辛卯日、丁酉日与癸卯日所形成的,只要发现了作者的进退鸳鸯法和太极盘法,由丁酉日就可以顺逆双向地推出辛卯日和癸卯日了。就这点来说,用丁酉来指代这个珠子就是最恰当的了,也就是与咸通九年1月2日丁酉日相同即“同昌”了:昌字由两个日字所组成就是“二日”。这就是说,作者选用这个典故,是为了从数理逻辑上更准确地暗示“根并荷花一茎香”的内涵所致。 作者如此强调丁酉,是有特殊寓意的。因为曹宣的真生日毕竟没有史料的记载,所以,当他想在与花朝日的联系中来暗示自己的皇七子身份的话,1660年2月12日花朝日就成了最佳选择了。此日干支丁酉,这就是作者对丁酉如此重视的缘由。 荷花出水喜相逢 明白了上述内容,宝钗灯谜的谜底就自然而然地浮出了水面。 “有眼无珠腹内空,荷花出水喜相逢。梧桐叶落分离别。恩爱夫妻不到冬。”在咏物诗的层面,其谜底是竹夫人,该物用竹篾编成,有许多孔,为盛夏时的取凉消暑工具。作品交代宝钗有胎带来的热毒,需吃冷香丸。这里的热毒是指曹宣的顺治七子身份和太子身份。因为如前述顺治假七子隆禧4月22日生日和曹宣的假生日2月2日之和为6月24日荷花生日,这个日子正是盛暑之时,故为“热毒”。“有眼无珠腹内空”,在咏物诗的层面上,是指竹夫人身上有许多孔故“有眼”,中间是更大的孔故“腹内空”。在谜底的层次上,寓意双关。首先是指在上述鸳鸯法中,众多日子在太极盘上所形成的形状和竹夫人很相似:纵向向上形成了一个圆筒形,中间是空的,四周一个个日子之间又形成了许多小孔。其次是指莲蓬:莲子即薏苡取出后,莲蓬就“有眼无珠腹内空”了。这个构思与用荷花来暗示曹宣的真实身份是相配合的。所以47回宝玉说他摘了十个莲蓬(与前面所说的十来只鸡配佛祖的构思相呼应)供秦钟的坟。柳湘莲说眼下十月初一他打点下了上坟的花消。这是因为,1661年10月1日丁未,10月1日为鬼节,丁未是隆禧死日干支,故作者以此来暗示秦钟即曹宣原本是顺治的被当成了死人的皇七子。宝玉为什么说上个月即八月摘的莲蓬呢?因为甲日进到了1677年7月7日丁亥日时,乙日退到了1661年8月1日丁未日(秋分日),这个日子的干支与隆禧死日干支相同,在“7月29日8月1日” 的逆向顺序中,“8月1日”就变成了“1月8日”了。而1661年1月8日是诏告天下康熙为太子的日子,故上述宝玉摘莲蓬供秦钟之坟的真正寓意是:被当成了死人的顺治七子曹宣,其实是为康熙这个假太子所取代了的真太子,就好比莲蓬中的薏苡即“明珠”一样。 曹玺生于1618年9月3日属马(这是我从作品中索考出来的,此处不遑赘述),孙氏生于1632年属猴,猴为猿谐音为“援”,故曹宣的养父母曹玺和孙氏合起来就是“马援”了。故曹宣作为二人的儿子就是“马猴”了。所以薛蟠才说出了“女儿愁,绣房里撺出大马猴”之语,这个说法的真正谜底是:曹宣到曹家的时候已经好几岁了,当然就是“大马猴”了。而曹宣并不是二人的亲生儿子,那么他到底是谁呢?这就是“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的“女儿愁”了。正因为马援具有指代了曹玺和孙氏的重大功能,《交趾怀古》才用了马援的典故。与马援有关的一个最著名的事件就是“薏苡明珠”之谤,即马援拉了一车莲子即薏苡以充军粮,却被诽谤成运的是珍珠,是在掠取财富。《红楼梦》作者通过这个典故,用明珠来喻指曹宣的皇子和太子身份,用薏苡来喻指他的曹玺和孙氏儿子身份。但其实“薏苡”即“明珠”,“明珠”即“薏苡”,所以“有眼无珠”的真正谜底是:顺治的真正的皇七子还活在世上,但他在人们的眼中却已经不存在了即“有眼无珠”了。 “荷花出水喜相逢”,在咏物诗的层面上,这是指竹夫人是盛夏时所用的消暑之物。如前述,荷花生日为6月24日,所以在荷花出水后即夏天时才能用上此物,也就好比人们与竹夫人“喜相逢”一样。在谜底层次上,这是暗示此诗表面上是说竹夫人,实际上是在咏荷花,而咏荷花的目的是在交代曹宣的顺治七子身份。故这句谜语诗的真正谜底是:发现了6月24日具有暗示曹宣的顺治七子身份的功能(即“荷花出水”),就好比让他的皇子身份(好比妻或夫)和他的曹玺儿子身份(好比夫或妻)合二为一即“喜相逢”了。 在咏物诗的层面上,“梧桐叶落分离别”是说秋天时天气凉爽,人们就不再用竹夫人来消暑,也就与之分别了。秋天自然还没有到冬天,当然就是“恩爱夫妻不到冬”了。但秋天的肃杀之象,为什么要用“梧桐叶落”来描绘,而不用其它草木的飘零来表现呢?这就涉及到这个谜语在隐写曹宣身份时的功能了。 《红楼梦》中的凤是宝玉的太子身份的象征「6」,而凤凰所依托即所栖之木是梧桐树,所食之物是竹实。《艺文类聚》卷99引《韩诗外传》:“凤乃止帝之东园,集梧桐树,食竹食,没身不去。”郭璞《梧桐赞》:“桐乃佳木,凤凰所栖。”而曹宣在世人的眼中,他的安身立命之日是他的花朝日生日,在这个意义上,他的花朝日生日就好比他所栖身的梧桐树了。如前述“荷花出水喜相逢”扣隆禧4月22日生日和花朝日2月2日之和即6月24日,从而暗示了曹宣的顺治七子身份;与这个构思相呼应,“梧桐叶落分离别”则是通过4月22日、2月12日和2月15日这三个日子来写曹宣的真实身份。这三个日子的日月之和为:4+2+2=8月,日子是22+12+15=49日,结果就是8月49日,若8月为大月30天,8月49日就成了9月19日了。这个日子时当秋天,正是草木黄落之期,所以可以把这种构思说成“梧桐叶落分离别”。故这句谜语的真正谜底是:曹宣流落曹家失去了自己的皇子和太子身份,明明一个人却变成了毫无关系的两个人,就好比让一对恩爱夫妻分开一样了。如此一来,时当9月19日还没到冬天,自然就是“恩爱夫妻不到冬”了。 作者为什么要编制这个谜底为竹夫人的谜语呢?黛玉居处的一个最大景观和特征,就是翠竹成荫。她的潇湘妃子之号,亦扣舜之二妃泪染湘竹的典故。作者为什么对竹子如此青睐呢?曹宣号筠石,筠本为竹皮引申为竹子。竹林又称为篁,故“皇子”谐音为“篁子”就成了“竹子”了。所以竹子是结合曹宣之号来暗示他的皇子身份的最佳植物了。而舜之二妃,又正好可以隐喻和类比曹宣这个真七子和隆禧这个假七子二人。这就是黛玉号潇湘妃子的内涵:二人的皇七子身份好比舜,失去了皇七子身份的曹宣和死了的隆禧好比舜之二妃,即二妃共侍一主好比二人共同拥有一个身份一样。 那么与竹子和七子有关的历史人物,自然就成了暗示曹宣的皇七子身份的最佳人选了。这样的历史人物自然非竹林七贤莫属,因竹林七贤共七个人当然又可以称为“竹林七子”。篁即竹林,故“竹林七子”就是“皇(篁)七子”了。用以部分代整体的修辞方法,竹林七子中的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全体的代表也就是“皇七子”,就都可以指代曹宣的皇七子身份了(“凡鸟偏从末世来”用了有关竹林七子之一中的嵇康的典故,也是在暗示这个“凡鸟”即“凤”指的是顺治的皇七子)。这就是“水向石边流出冷”这个谜语出现的原因即其事理逻辑了。这个谜语的谜底为“山涛”,正是竹林七贤之一。因此,这个谜语,其实是在与作品中其他大量情节的配合下,进一步来暗示曹宣的皇七子身份的。 曹宣经历的真实性,从事理上看,可以用涣卦和节卦来加以暗示。宝玉和黛玉在性格上有个不同的特征:黛玉喜散不喜聚,宝玉喜聚不喜散。前者是通过涣卦来暗示曹宣失去了自己的皇子和太子身份,后者是通过节卦等来暗示曹宣的这两种真实身份。因为涣卦体现的是离散之道,节卦则具有终止和节制离散状态的题旨。《周易.序卦传》:“说而后散之,故受之以涣。涣者,离也。物不可以终离,故受之以节。”《周易集解》卷17引韩康伯语:“夫事有其节,则物所同守,而不散越也。”《周易.序卦传》论节卦:“节而信之,故受之以中孚。”《周易集解》卷12引崔憬语:“‘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则人信之,故言‘节而信之,故受之以中孚’也。” 明白了上述内容,自然不难悟出妙玉居处“一只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蟠虬整雕竹根的一个大hai(上头一个台字,底下一个皿字)”的妙用了。 太祖16个儿子,8个女儿。太宗11个儿子,14个女儿。顺治实际上9个儿子,6个女儿。康熙35个儿子,20个女儿。这些皇子和皇女的总数是16+8+11+14+9+6+35+20=119,再算上太祖本人,就是120人。如果少了顺治真正的皇七子,就构不成120之数了。所以这个大杯是确定曹宣的皇子身份的最为重要的细节了。与之相配合的细节,就是宫中拿出120两银子,为元春打三天平安醮。 这就是这个蟠虬整雕的九曲十环竹根大杯的真正内涵了:“九曲”是指顺治实际上共九个儿子,这一点为史书记载所掩盖了,只有发现了《红楼梦》的真正谜底,才能发现这一点,故用个曲字来形容。十环是指从顺治到他的真正的皇七子共十个人:太宗九子即顺治、太宗十子和十一子三人,再加上顺治的七个儿子共为十人。故这个“九曲十环”的说法,就把顺治和他的真正的皇七子的关系,个交代得身份清楚了:有九个儿子的只能是顺治,和他构成“十环”关系的只能是他的这个真正的皇七子。比如顺治若和自己的假七子隆禧构成“十环”的关系,他的儿子们就是八人,就不能形成“九曲”的关系了。与之相呼应的细节很多,最明显的就是李纨(这是隐写顺治的最为主要的人物)诗作中的“一畦春韭熟(韭谐音为“九”喻指顺治九个儿子),十里(扣“十环”)稻花香”。其它象宝钗居处题为“蘅芷清芬”,蘅谐音为恒,恒者久也,久谐音为九,芷谐音为子,故“蘅芷清芬”即“九子清芬”的意思,是在暗寓所谓的金玉良缘是指宝玉即顺治的真正的皇七子和皇太子与顺治的关系,同时他才是顺治这个皇九子的皇位的继承人。等等。 关于这个大杯的构思,是以确凿的史料记载为基础的,故以此来暗示曹宣的顺治七子和太子身份的真实性,即将他与自己的宗室族亲们“团聚”而不“离散”,就“节而有信”了。由此可知,所谓的“万艳同杯”,其实是指作品中的所有女儿尤其是金陵十二钗,都是在用谜语方法来写曹宣一生的悲惨遭遇的,这才是批语多处指出宝玉为十二钗之冠的真正内涵。 致使香魂返故乡 综上所述,香菱在隐写曹宣身份遭遇中的作用显然是至关重要的。而她在作品中的出现,其实就好比一部红楼交响曲的前奏,又好比一座红楼建筑的最为牢固的基石了。下面先把香菱的出现及丢失的内涵略加说明,然后再揭开香菱画面和其它几句判词的谜底。 香菱在作品中出现时的年龄是3岁。这是因为,曹宣在相关史料的记载中出生于1662年,而此年他实际上已经3岁了。与之相呼应,香菱三岁时又交代贾雨村前岁即两年前来此。和尚要化香菱出家,是在体现用释迦牟尼来类比曹宣的构思:曹宣实际上不是曹玺和孙氏的儿子,他就好比释迦牟尼一样,原本是位太子。并且,释迦牟尼出家的日子,有2月8日和4月8日两种说法,取后者,则曹宣的2月2日假生日和2月12日假生日就可以用释迦牟尼的出家来加以暗示了。所以作品后来又交代2月12日生日的黛玉,也是在3岁的时候,听说有个癞头和尚要化她出家。甲戌本此处侧批:“文字细如牛毛。”此批语暗示了这个细节与香菱3岁时和尚要化她出家之间的内在联系:化香菱出家是在暗示2月6日和2月2日的计算结果为4月8日的构思,化黛玉出家是在暗示4月22日、2月2日和2月12日的计算结果为4月8日的构思。 和尚看见英莲先是“大哭起来”,后又“指着他大笑”,这个哭笑的细节又是从何而来的呢?从事理逻辑上看,同人卦具有将曹宣和隆禧“和同为一个人”(即暗示曹宣为顺治七子)的功能,有把曹宣的皇子、皇太子和孙氏儿子这三种身份合在一起的功能;从数理逻辑上看,巧在隆禧逝世之时即1679年7月15日申时,在卦气图中为同人卦的九五爻。《周易.同人》:“九五,同人,先号咷,而后笑,大师克相遇。”这句爻辞的大意是:九五爻阳刚居正处“君位”,与六二爻同心相应,但因三、四爻为敌相争,起初因不能会合而号咷悲痛,后来克敌制胜,遂得相遇合而欢笑。这就是癞僧先哭后笑的内涵:曹宣原本是顺治的真正的皇七子,但这个身份起初被隆禧所取代了,故好比“先号咷”,后来顺治在立他为太子时,又承认了他的皇七子身份,所以“后笑”。在《红楼梦》中,“雪”是代表宝玉的太子身份的三个日子的隐语「10」,但他到底没有当成太子,所以“菱花空对雪淇淇”。 甄士隐和贾雨村相聚中的最重要的情节是中秋赏月,雨村作了展现其生平抱负的咏月诗,而香菱进大观园也作了三首咏月诗,这是因为,在《红楼梦》中,月是曹宣的太子身份的象征和指代符号。这个问题此处不论,下面只说明香菱丢失的寓意。 宝玉之所以能流落曹家,主要是由于顺治立他为太子并出家五台山的缘故,否则顺治仍然当他的皇帝,宝玉长大后自然而然地就会成了皇位的继承人了。而香菱丢失,就是在隐写宝玉流落曹家之事。那么从逻辑上说,把曹宣的假生日和他被立为太子的日子联系在一起来写这一点,就是不可避免的选择了。 曹宣的假生日不妨选择1662年2月15日己未,现在让这个己未日退到1660年2月2日丁亥,对应地曹宣被立为太子的1661年1月2日壬子日就进到了1663年1月15日甲申了。 这就是香菱在她3岁后的第一个元宵日的夜晚即4岁时丢失的内涵。按照鸳鸯法,当前进的日子从每日的起点即0点进发时,后退的日子对应地应从每个日子的24点回退,它们经过的同一时间只有两个:0点即24点和12点,其余时间都是不同的。但相同的是:两个时间之和必为24点,否则就无法各自完整地经过每一天了。这就是说,当己未日退到1660年2月2日丁亥日的0点时,壬子日就进到1663年1月15日甲申日的24点即元宵日的半夜了。这就是霍起在元宵节的半夜抱英莲看社火灯花后丢失的内涵。因为1660年2月2日是花朝日之一,此日干支又是丁亥,和顺治登基的日子即1643年8月26日的干支相同。所以,顺治把在丁亥日获得的皇位在壬子日传给宝玉即曹宣并因此导致这个儿子流落曹家之事,在上述的构思中就得到了巧妙和准确的实现。在上述四个日子即壬子、甲申、己未和丁亥中,壬水克丁火天干化合,甲木克己土天干化合,因此,壬子和丁亥、甲申和己未分别构成夫妻和合关系。太虚幻境的对联后来改成“福善祸淫”,故这四个日子好比男女淫合就是“祸起”即“霍起”了。从事理逻辑上看,曹家的祸端就是由曹宣给带来的,故作者才从数理逻辑上作了如此构思,并将抱走香菱的人物命名为霍起,好对上述历史真相加以暗示。 现在来揭开香菱画面之谜:“只见画着一株桂花,下面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这株桂花是曹宣的皇子和太子身份的象征。具体地说,就是他的真生日1660年2月6日辛卯和康熙登基日己未日的隐语。根据十二钗连接法的逻辑,把这两个日子联系在一起,可以传达如下信息:康熙的这个皇位,原本是属于生于辛卯日的曹宣的。但曹宣失去了太子身份,所以袭人判词中才有了“空云似桂如兰”的说法。现在来看这两个日子即辛卯日和己未日,辛五行为金,卯五行为木,己和未五行都为土,故这两个日子干支中的一木二土,就是个桂字了。这就是香菱画面上“一株桂花”的内涵。但60干支中能合成桂字的两个干支显然不限于辛卯日和己未日,为了在其它大量情节的配合下,更准确地把曹宣的真生日写清楚,作者又设计了“下面一池沼”的说法。古人的书写顺序是从上到下,则辛卯日写在上面,辛卯日之后的壬辰日就要写在辛卯日的下面了。而壬辰的隐语为池沼,《三命通会》卷1:“壬辰,自库之水。若池沼水积之地,忌金来冲破。”而接下来的癸巳日的隐语为涸流,《三命通会》卷1:“癸巳,为自绝之水,名曰涸流。”而这个辛卯日、壬辰日和癸巳日在卦气图中都是阴爻,故三日可合成八卦中的坤卦。坤取象为地,地为土。壬辰和癸巳的纳音五行为长流水,土遇水为泥。所以才又有了“水涸泥干”的说法。这个说法同时从事理逻辑上隐喻了曹宣“前生”的生命衰败之象。“一池青草草何名”则是与此相呼应来表现曹宣生命的存在和旺盛状态的。如前述莲花是4月8日的隐语,则曹宣的2月6日真生日若为莲花之根即“藕”,则2月2日就是莲花的“花蕊”了。所以藕官(指代曹宣真生日)跟了黛玉(指代曹宣的假生日花朝),是指曹宣失去皇子身份成了孙氏的儿子;蕊官(指代曹宣的三个花朝日假生日)跟了宝钗(指代宝玉的太子身份),是指曹宣原本是顺治所立的太子。在世人眼中,曹宣后来已经成了死人,故“莲枯”是曹宣遁世隐居之象,“藕败”是指曹宣失去了皇子身份即其生命之根。 最后再来揭开香菱判词的谜底就易如反掌了:根据前面的论述可知,“根并荷花一茎香”是说,曹宣原本是顺治的皇七子。“生平遭际实堪伤”是说,曹宣的一生遭遇实在令人悲伤感叹。“自从两地生孤木”的谜底是:自从顺治的皇七子流落曹家成了曹宣也就是变成了曹玺和孙氏的儿子后。这里的“两地生孤木”即一个桂字,和前面的“一株桂花”的寓意是不同的。此处的桂字,是曹宣的真生日即1660年2月6日辛卯,和他的假生日之一即1662年2月15日己未的隐语。如前述辛卯和己未的隐语是个桂字。为了进一步体现这个构思,以便和香菱画面上的“一株桂花”区别开来,作者又设计了夏金桂这个人物。2月6日和2月15日的日月之和为4月21日,4月为夏天故她姓夏,辛五行为金,其余的卯、己和未合为“桂”,故她名“金桂”。夏金桂为什么给香菱改名为秋菱呢?这个细节从未有人能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其实它的真正谜底是极其简单的:把2月6日、2月2日、2月12日和2月15日这四个能暗示曹宣的皇子和曹家二儿子身份的日子连在一起计算一下,月份是2+2+2+2=8月,日子是6+2+12-15=5日,结果就是8月5日。8月为秋天,自然就是“秋菱”了。故金桂给香菱改名这个构思,其实是对“夏金桂”命名之内涵的暗示:上述两个日子或三个日子相合为夏天,四个日子相合就是秋天了。当然曹宣实际上并不是在1662年流落到曹家的,“自从两地生孤木”只是为了从数理逻辑上把曹宣的遭遇写得更清楚而设计出来的谜语而已。顺治的真正的皇七子流落曹家后,当然就只能在梦中才能返回自己的故乡即皇宫了,自然也就是“致使香魂返故乡”了。 与之相关,作品中有关香菱和金桂的其它内容的谜底同时也就不难一点一点地悟出和发现了。比如夏金桂误喝了被自己放了砒霜的水而死,香菱喝了有盐的水而活这个重要情节的内涵是:顺治的皇七子实际上并没有死,而是流落曹家成了曹玺和孙氏的儿子(用香菱本要被毒死却未死来暗示);他流落曹家而失去皇子和太子身份是由于他出生后顺治就规定他为将来的太子和他最终还是被立为了太子的缘故(用金桂之死来暗示)。香菱指代的是曹宣的皇七子和皇太子身份好比宝钗,夏金桂指代的是曹宣的曹家二儿子身份好比黛玉。香菱之活与宝钗嫁宝玉一样,是在肯定曹宣的皇子和太子身份;金桂之死好比黛玉之死一样,是在否定曹宣的曹家二儿子身份。金桂欲毒死香菱,是指曹宣的曹家二儿子的身份抹杀和掩盖了他的皇七子和皇太子身份,她欲害人反害己,是喻指曹宣的假身份归根结底无法抹杀他的真实身份这一生活真相即肯定他的皇子身份和否定他的曹家儿子身份。由于顺治的假七子隆禧出生于1660年4月22日其时在北京已经是天热之候,故若以此日来暗示曹宣出生后顺治就规定他为将来的太子之事的话,此事也就好比热毒了。所以作品说宝钗之病(其实就是指曹宣其人出生后顺治就规定他为将来的太子之事)是胎带的热毒。带来砒霜的金桂表哥为什么名夏三呢?金桂指代了曹宣的曹家二儿子身份,夏三指代了曹宣的顺治七子身份,生于1660年的曹宣当然是生于1662年的曹宣的表哥了。因为太祖七子生于1589年6月16日,太宗七子生于1637年4月19日,隆禧生于4月22日,三个皇七子都生于夏天,所以用隆禧生日来指代曹宣的真生日和他的顺治七子身份,曹宣就是大清朝的第三位夏天出生的皇七子,就可以会意为“夏三”了。由于曹宣不是曹玺和孙氏的儿子,所以作品交代夏三是过继到夏家的,他来路不正。因此砒霜由他带来,不过是顺治的真七子(用夏三即隆禧来指代)流落曹家成了了曹家的二儿子这一历史真相的隐语而已。就是说,这里的砒霜应该是曹宣的真正生日的隐语才合乎逻辑。曹宣的真正生日为辛卯日,在算命术中,古人用天干配天文,辛金为霜。在卦气图中,这个辛卯日的7:55分为随卦的上六爻,之后为晋卦的初六爻,而随卦的上六爻、晋卦的初六爻、六二爻、六三爻、九四爻和六五爻这六爻,在卦气图中依次相连的,若把这六爻单独连在一起重新形成一爻的话,就是比卦了。则曹宣的真生日就成了比卦的初六爻和六二爻了。而比卦的六三爻、六四爻和九五爻(原为晋卦的九四爻)这三爻,是八卦中的艮卦,艮取象为石为山,石与比字(扣比卦)合成砒字,故砒霜就是这个辛卯日的隐语了。所以砒霜毒死金桂,只是一个十分精确的谜语:肯定了曹宣生于1660年2月6日辛卯日(砒霜)的顺治真七子身份,就等于否定了曹宣在曹家的花朝日假生日,前者否定后者,就好比砒霜(真生日)毒死了金桂(假生日)一样。为什么砒霜要被放盛水的碗里呢?作为隆禧之前出生的皇七子,在历史的记载中,就是太宗七子常舒了,故用常舒之死来喻指曹宣失去皇七子身份的遭遇,就最为贴切了。常舒死于1699年12月25日寅时(此年曹宣实际上已经40岁了,所以作品才写可卿死于寅时,死时“享强寿”即40岁),把这个日子落实到1660年12月25日丙午日寅时,为卦气图中的升卦的六五爻,此爻与其后的升卦的上六爻,临卦的初九爻,连在一起构成了八卦中的艮卦,艮可取象为碗,所谓“震仰盂,艮覆碗”是也。把辛卯日之生与这个丙午日之死连在一起,在十干合中,丙辛化水。所以这两个日子的隐语就是碗中之水了,等等。与此相类,写曹宣2月6日生日的细节很多,比如“比通灵金莺微露意”,其中的比字扣比卦,金莺扣随卦中的金日。辛五行为金,黄莺即仓庚鸟,仓庚鸣之侯为随卦。为什么又说“探宝钗黛玉半含酸”呢?古人以五行配四季,以五色配五行,冬季五行为水,古人用五味配四季,春酸、夏苦、秋辛、冬咸。黛玉指代曹宣在曹家的假身份是2月12日生日,宝钗指代曹宣的真身份是2月6日生日,6日是12日的一半,春酸,所以才说“探宝钗黛玉半含酸”。上述种种构思再加上其它成千上万的细节,就把曹宣的真生日为1660年2月6日辛卯给精确无误地隐写了出来。把1660年2月6日辛卯和1662年2月12日丙辰(丙辛化水)联系在一起,表明曹宣在曹家的花朝日生日是假的,曹家二儿子的身份也是假的,应该在历史的真相中消失即死亡。这两个日子都为春天不是冬天,故没有盐。故作品写金桂喝了没有盐而放了砒霜(扣真生日)的水而死。而如上述用1660年12月15日即常舒的“死日”来指代隆禧之前的皇七子即顺治真皇七子之死,此日为冬天,故写香菱喝了被宝蝉抓了一把盐的水而没有死,是喻指在隆禧之前出生的顺治真七子没有死,就好比常舒在1660年的12月25日还没有死一样,此时即2月6日辛卯和12月25日连在一起的时候,辛卯日就不再是砒霜了。由于这个细节的寓意如此重大,芦雪庵联诗时便有了“撒盐是旧谣”的句子来加以进一步的申示。又如作品最后说香菱“产难完劫,遗一子于薛家,以承宗祧”,这个说法的确切含义双关:一是指董鄂妃死后后来顺治立自己真正的皇太子即曹宣其人为太子之事,二是指曹宣遁世隐居后后来他的小儿子曹頫承任了江宁织造之职之事。等等,不遑赘述. 参考文献: 「1」「2」:张晓琦,宝玉原型新考「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8(2)。 「3」:唐邦治,清皇室四谱(3)「M」,上海,聚珍仿宋印书局,1863,10-12。 「4」「6」:张晓琦,《红楼梦》钗黛合为一图之谜「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6)。 「5」:张晓琦:宝玉等人命名与康熙帝位关系考「J」,龙江社会科学,1996(1)。冰山雌凤之谜「J」,绥化学院学报,2008(1) (发表时略有删节,此处补全并在结尾处略有增加,同时改正了对120节大杯的理解,其他索考不到位的地方还有许多,就没有办法在此全部予以改正了。现在看来需要改正的地方还有许多,因为此文写作和改正的时候,我还没有解决《红楼梦》和顺治的关系问题,比如脂砚斋、孔梅溪、吴玉峰、棠村都是顺治的化名,顺治是初稿《风月宝鉴》的作者,批语和作品中提到的曹雪芹和批者之一畸笏叟是曹宣的化名等,由于这些根本问题当时虽然已经意识到,但还没有发现具体的解决办法,所以就不能在和顺治的具体联系中来准确地解读作品中的具体内容,所以对许多地方的解读就出现了偏差。)。 原载:《北方论丛》2009年第1期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