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红学冲破旧范式,以大众参与、去中心化和平等对话为号召,显示了大众传媒全方位参与表达的社会传播优势,使红学研究成为普通人的谈资,把对《红楼梦》的消解、颠覆、创新,当成一次次世俗的狂欢和草根盛宴。
■越剧电影《红楼梦》剧照 《红楼梦》的传播方式,经历了从手抄传播、文字传播到图文传播三大历史阶段。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红楼梦》的传播方式出现了新的视觉化转向,这种传播方式,我称之为影像传播,主要有六类:影视改编传播、电视讲坛传播、动漫传播、图画传播、网络空间传播、消费物品传播。《红楼梦》的影像传播开启了这部小说传播史上的新阶段。 在影视传播方面,除了新拍电视剧《红楼梦》外,还有新拍的电影《红楼梦》,中国、美国、朝鲜还有歌舞版的《红楼梦》。在电视讲坛传播方面,有刘心武的《揭秘〈红楼梦〉》等。在动漫传播方面,继《花木兰》之后,迪士尼投资8000万美元开拍动画巨片《宝玉》,取材于《红楼梦》,突出贾宝玉与林黛玉凄美悲伤的爱情故事。此外,一部名为《I踢红楼》的手机系列短剧出炉,南昌青年作家创作《大话红楼》进军动漫,他们还准备将动漫制作成网络游戏。在图画传播方面,时尚卡通版四大名著的《红楼梦》已出版。在消费物品传播方面,《红楼梦》的传播常伴有巨大的商业性扩张,“红楼”传播越来越产业化,如《红楼梦》主题公园、红楼旅游线路、红楼雕塑、红楼书画、红楼招贴等。 以上种种是《红楼梦》影像传播的不同形态,它所面对的现实是:读图时代、消费时代是我们当下理解《红楼梦》的两个语境,这种语境带给我们的是《红楼梦》审美立场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经历了消解严肃、快餐文化、读画时代、文化泡沫等一系列时代现象,《红楼梦》的传播方式和审美批评理念不再适用于新兴的大众需要,精英红学与大众红学的区别在于,前者体验的是经典的厚重与高贵,而后者需要的是娱乐与快感。 《红楼梦》的传播方式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从大的方面讲,当代科技革命、全球化趋势和文化视觉化的发展带来的文学经典传播方式的深刻变革;技术社会形态、消费社会形态和影像文化的崛起也使《红楼梦》的影像传播化成为一种历史必然。就当前现实而言,大众生活休闲化、社会发展都市化以及消费社会的到来,是《红楼梦》影像传播的现实背景。有人说,“消费时代享乐的平面化、意义的深度消失和纷乱场景的拼贴意识,深深影响了人们的阅读方式”。当下大众阅读休闲化改变了传统的阅读方式,影像阅读成了最为大众接受的阅读方式。 如何看待《红楼梦》传播方式的新转向?确切地说,影像传播带来了《红楼梦》传播的结构性变化,造成《红楼梦》传播的多样性、丰富性。李少红曾宣称:“这次重拍的最大价值在于使传统文化成为新时尚!”有人分析,新版《红楼梦》要想成功打入海外市场,就要充分考虑海外观众的收视心理,不再片面追求展示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厚重感,而要更浅显地表达,让海外观众更容易理解,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也有人断言,“红楼选秀”是经典传承和传播的另一方式,“红楼梦中人”的选秀活动试图将古典文学名著与当下最流行的节目模式结合起来,通过这种结合迎合大众,吸引更多的观众去关注《红楼梦》,起到传播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红楼梦中人”选秀让我们看到的是一种现代的传承,是大众文化与经典的一种结合。大众红学冲破旧范式,以大众参与、去中心化和平等对话为号召,显示了大众传媒全方位参与表达的社会传播优势,使红学研究成为普通人的谈资,把对《红楼梦》的消解、颠覆、创新,当成一次次世俗的狂欢和草根盛宴。这种影像传播转向,不仅产生了新的影像作品,更培养了新一代的影像受众。从消极方面说,影像传播的强烈视觉化、娱乐化带来阅读趋向平面化和思想边缘化,经典的精神维度与艺术价值严重失落。 《红楼梦》的传播方式实现了从“文字”到“图像”的转向,是消费文化时代《红楼梦》的时尚表达,视觉影像的兴起对《红楼梦》文字语词的霸权地位提出挑战,它引起的不仅是关注,更是震撼。像《红楼梦》这样伟大的文学经典,其传播方式的变化面对的不仅是普罗大众,更是转型期的中国文化市场,《红楼梦》日益成为文化产业资源。信息化的影像传播手段、产业化的商业传播目的,最终改变了《红楼梦》的传播方式。我们如何在中华文明的可持续发展中,用影像文化传播挖掘《红楼梦》的人文资源,不仅是《红楼梦》传播的课题,也是中国文化传播发展的课题。 (作者单位:洛阳师范学院) 原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11-10 原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11-10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