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是贾府中辈分最高的长者,她儿孙满堂,每天在晚辈们的围拥中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长辈的身份与慈祥和蔼的态度使她深得人们的尊崇,她也真心地爱着她的子孙们。不过,对不同的人,贾母的爱并不一样,而这种偏心,常常是由每个人不同的境况所决定的。 一、对林黛玉:疼爱 林黛玉在母亲去世之后,只好投奔外祖母,来到等级森严、规矩甚多的贾府。初见贾母,本该有一套马虎不得的见面礼节,但贾母没有让林黛玉按部就班地行拜见之礼。见到林黛玉,贾母已无法抑制心中的悲伤,她把黛玉“一把搂人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她的哀痛使她已顾不得那些繁文缛节的礼仪。贾母当时如此难过的原因很明显,就是因为黛玉的到来使她想起了自己早亡的女儿、黛玉的母亲——贾敏。老年痛失爱女,对她的打击很大,正如她所说:“我这些儿女,所疼者独有你母,今日一旦先舍我而去,连面也不能一见,今见了你,我怎不伤心!”于是,她把丧女之痛化为对外孙女的悲悯之情,满腔的疼爱毫无保留地给了黛玉。因此,这种爱也就染上了一层怜惜、感伤的色调。 当然,贾母疼爱黛玉还有另外一些原因,如:幼年丧母、孤苦无依的处境令人同情,其不俗的“举止言谈”和“自然的风流态度”让人喜欢,身体面庞的“怯弱不胜”引人关心等。 二、对王熙凤:宠爱 王熙凤的出场与众不同:穿着打扮“彩绣辉煌”,举止言谈“放诞无礼”,那“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作派在规矩既多又严的贾府、在身为长辈的贾母面前显得很特别。王熙凤并非胸无城府、不看脸色的人,这种独特的出场方式既表现了她那泼辣无拘的个性,更显示了她与贾母不同一般的关系:恃宠而骄。试想,她在婆婆邢夫人面前敢如此放肆吗? 当贾母向林黛玉介绍王熙风时,其戏谑的口吻再一次表明了她对王熙凤的宠爱:“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以开玩笑的方式向一位刚到的客人介绍另一个人,这本身就表明了介绍者和被介绍者之间亲密融洽的关系。小说中类似的称呼还有一些,如“凤丫头”、“凤哥儿”、“凤儿”、“猴儿”等。这些称呼不仅点出了王熙凤的个性特征,更重要的是说明她深得贾母的宠爱。这就是她出场时敢于“放涎无礼”的原因。 贾母为什么如此宠爱王熙凤呢?这可以从她与林黛玉会面时的表现中得到答案。见到黛玉,王熙凤像一个演技高超的演员一样开始了她的表演。她夸其标致,叹其命苦,问长问短,关怀备至,时喜时悲,又笑又哭,整个屋子成了她一个人的舞台。明眼人其实一看便知,这一切显然都是为了讨得贾母的欢心而演给贾母看的。之所以想方设法讨好贾母,是因为她知道只要得到“老祖宗”贾母的欢心,她在贾府中的地位也就巩固了。王熙凤确实也达到了目的,她的机敏圆滑使她深得贾母的宠爱。 贾母宠爱王熙凤,除了因为她那灵巧的机智、诙谐的谈吐、快乐的笑声、不露声色的阿谀逢迎之外,还由于她的干练。作为荣国府的管家媳妇,王熙凤的确颇有管理才能,这只要看一看他在协理宁国府时对宁府弊端的分析便知:头一件是人口混杂,遗失东西;第二件,事无专执,临期推诿;第三件,需用过费,滥支冒领;第四件,任无大小,苦乐不均;第五件,家人豪纵,有脸者不服钤束,无脸者不能上进。分析得切中要害,一个没有管家经验、缺少管理才能的人是做不到的。而其除弊之举也不可谓不得当。对这样既乖巧又能干的孙媳妇,贾母怎能不信加宠爱呢?因此,这种宠爱中也就有了一种赏识、信任以至放纵的意味。 三、对贾宝玉:溺爱 在所有晚辈中,贾母最疼爱的显然是贾宝玉,她对宝玉的爱是无原则的爱,是糊涂的爱。本来宝玉是最可能不被贾母喜欢的,因为他“似傻如狂”、“腹内”“草莽”、“不通事务”、“行为偏僻性乖张”,他叛逆而率直的性格、追求平等的思想、任情适性的生活态度、对整个社会秩序的反对,使他在正统人物眼中就是一个“混世魔王”。然而贾母对这些统统不管(虽然她也是一个正统人物),她本能地、不讲原则地溺爱着宝玉。当宝玉在她面前狠命摔玉时,她的反应不是恼怒,而是焦急,她“急的搂了宝玉道: 孽障!你生气,要打骂人容易,何苦摔那命根子!”,然后对宝玉又哄又劝,还亲手把玉给他戴上。试想,除了宝玉,还有别人敢在贾母面前摔砸东西吗?倘若如此,能被贾母容忍吗?恐怕只会遭到一阵训斥。 《红楼梦》中写贾母溺爱宝玉的地方还有很多。在第三十三回中,宝玉因“在外流荡优伶,表赠私物,在家荒疏学业,逼淫母婢”,被贾政暴打一顿。贾母闻讯后马上赶到,怒不可遏地把贾政痛斥一番。见到宝玉挨打,她“又是心疼,又是生气”(当然不是生宝玉的气),抱着宝玉“哭个不了”。她没有责问宝玉这个贾政眼中的“不肖的孽障”到底做了什么错事,对宝玉的溺爱使她不能让宝玉受任何委屈。 贾母的溺爱一定程度上使宝玉获得了比较宽松的成长环境,有利于他较为自由地舒展个性,形成自由、平等、民主的思想萌芽和叛逆性格。 在对不同人物的不同态度中,人们感受到了贾母丰富的感情世界,也看到了因她态度的不同而对别人产生的不同影响。 原载:《语文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1期 原载:《语文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1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