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艺理论 >

顾祖钊:新理性主义与中国文论建设(4)

http://www.newdu.com 2017-10-20 《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 顾祖钊 参加讨论

    注 释:
    [1] 新理性精神(或新理性主义),是由钱中文、许明在上世纪90年代提出。主要是主张以新人文精神和新实践理性来制衡当代社会人文精神的缺失和工具理性、拜金主义的泛滥。见金元浦编《新理性精神与钱中文文艺理论研究》第1—10页,62—73页。军事谊文出版社2002年版。在讨论时,笔者的观点与钱先生又有所不同。我以为,除了钱先生的意思外,新理性,还应当是一种新世纪的思想方法,它是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参照中国古代智慧而提出的能够综合西方理性主义、非理性主义和后现代主义阶段的一切有益成果,从而走上建设和超越的思维方法,它应当是21世纪我国理论建设的总方法、总旗帜。详见拙文《新理性主义之我见》,《东方丛刊》2002年2期。
    [2] 如陶东风著《文学理论基本问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支宇先生写了《反本质主义文艺学是否可能?》一文,对陶东风的作法,提出了根本性的质疑和批评。参见《文艺理论研究》2006年第6期。
    [3] 参见《社会科学报》2004年7月27日,第5版。
    [4] [美] 理查德·罗蒂语,参见《社会科学报》2004年7月27日,第5版。
    [5] [苏] 列宁:《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281—282页。
    [6] 张少康:《古代文论和当代文艺学的建设问题》,见钱中文等编《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2页。
    [7] 徐放鸣、周忠厚主编:《马列文论研究》第14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7页。
    [8] 转引自 [法]弗朗索瓦·多斯《从结构到解构——法国20世纪思想主潮》下卷,季广茂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32页。此处译文与德里达《书写与差异》中译本,第59页,稍有不同。
    [9] 《老子》第42章,见任继愈《老子新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52页。
    [10] [苏] 列宁:《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256页。
    [11] 同上书,第181页。
    [12] 《升庵诗话》卷四。
    [13] [英] 科林伍德在他的《艺术原理》中说:“艺术家所尝试去做的,是要表达一种它所体会过的感情。”
    [14] T.S.艾略特认为“最真的哲学是最伟大的诗人之最好的素材;诗人最后的地位必须由它诗中所表现的哲学以及表现的程度如何来评定”。转引自[美]傅孝先《西洋文学散论》,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6年版,第15页。他的这种观点与后期象征主义诗人瓦莱里、现代派戏剧家布莱希特等等,都是一致的,故以主理派称之。
    [15] 以上见解出处同注1,分别见该书第9—13页,第62页。
    [16] 文学艺术的三大原则的初步提出,是在1998年。可参见拙作《文学原理新释》导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9页。这里仅作适当的充实和提高。
    [17] 同注1,见该书第10页。
    [1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86页。
    [19] 同上书,第385页。
    [20] [德] 恩格斯:《致玛·哈克奈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63页。
    [21] 马克思的原话是“都注定要走这条道路(笔者按,共产主义)”。这里是借用中国50年代“大跃进”时口号来表述。全文参见马克思在1877年10月《給祖国纪事杂志社的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30—132页。
    [22] [美] 马尔库塞:《作为现实形式的艺术》,《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下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717页。
    [23] [德] 阿多尔诺:《当代小说中叙述者的处境》,同上书第703页。
    [24] [美] 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黄勇等译本,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66页。
    [25] [美] 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中译本,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37页。
    [26] 《康德书信百封》,李秋零译本,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00页。
    [27] [德] 康德:《宇宙发展史概论》全增嘏译本,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版,第130页。
    [28] 吴承恩《西游记》第九十八回。
    [29] [德] 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宗白华译本,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64页。
    [30] 参见[苏] 维·什克洛夫斯基《散文理论》中译本,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124—125页。
    [31] [英] 科林伍德:《艺术原理》,王至元等译,中国社会出版社1985年版,第298页。
    [32] Adorno,T.W., Aesthetic Theory, London: Routledge endkegan Paul,1984, p329.
    [33] Hernadi,P.,(ed),The Rhetoric of Interpretation and theInterpretion of Rhetoric,Durham:Duke University Press,1989,p77.
    [34] [美] 伊哈布·哈桑:《后现代主义转折》,见王岳川等编《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25—126页
    [35] 徐岱:《崇高之后——论传媒时代的艺术生产》,《文艺理论研究》2007年第1期。
    [36] Welsch,W., Undoing Aesthetics, London: SagePress,1997, p25.
    [37] 周宪:《日常生活“审美化”——文化“视觉转向”的一种解读》,《哲学研究》2001年第4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