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小说品读 >

基于普遍人性的深层反思——简评严英秀的中短篇小说创作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艺报 牛学智 参加讨论

    
    藏族作家严英秀的小说创作,集中于对知识分子精神困境的书写,以及对当前女性知识分子情感危机的体察。小说《一直很安静》就是其中的鲜明代表。作品涉及诗人一直以来的人文形象,刚直不阿、气节犹存;也涉及到小技术官僚的官场形象,曲眉折腰、飞黄腾达;更涉及一些女学生“精致的利己主义”的具体表现,逢场作戏、左右逢源,甚至以消费身体为荣耀;还有女性知识分子遭遇挤压不得不丢盔弃甲的出逃,传统文化给予她的“寂静主义”在现实面前不堪一击。种种因素混杂其中,给读者带来复杂的思想和审美感受。
    在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严英秀娴熟运用叙事手法所取得的一种双重批判的效果。当前高校知识分子存在的精神危机和价值错位感,有很多人归因于管理体制的问题。严英秀对这一点也深有感触。但一般的社会认识,不能直接进入小说世界,即便强行进入小说世界,必然需要进一步深化处理。严英秀在其中加入了对自身民族身份和地域文化身份的省思。也就是说,小说对学院及其管理体制的批判,是与对西北文化精神的省思结合在一起的。
    在《一直很安静》中,“一直很安静”的传统女知识分子田园,极富隐喻地逃离了高校,给了自己和她赖以存身的传统文化一记响亮的耳光。有些研究者把这一逃离,解读成是对理想主义的坚守,但我认为并非如此。我们总是急于给困境中的人物找到出路,总是急于给不堪的现实一个就近的答案,结果是药方开了一大堆,真正该引起深度反思的思想却一再被迫流失。主人公田园身上系着两个警铃,一个是西北传统文化的,一个是功利主义或经济主义评价机制的。一方面,西北文献学意义的传统文化,遭遇经济主义知识评价机制,失去了提供意义机制的可能;另一方面,小市民趣味浸润而成的“现代化”,从根基上颠覆了意义及意义的持续可能性。这个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学院知识分子该怎么办?学院该怎么办?恐怕这些才是《一直很安静》试图要解决的问题。严英秀能在旧故事中,甚至旧题材中,开掘出思想的新意,这得益于她对自我的超脱,对自我既定知识、价值和观念的超脱。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