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读书生活 >

“全集”的泛滥与贬值(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艺报 黄桂元 newdu 参加讨论

    
    全集和文集、选集之间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数量关系,而是有本质的区别。用袁枚在《随园诗话》里的说法,“诗有大家,有名家。大家不嫌庞杂,名家必选字斟句”。在文化艺术领域,大师和天才、名家之间的区别有时候并不清晰,甚至见仁见智,但多数文化人绝不糊涂,心里还是有杆秤的。具备了超凡脱俗的心灵质量和人格魅力,同时拥有足够丰厚的精神遗产、足够分量的文化建树和足够辉煌的艺术杰作的大师大家,读者需要也愿意了解其全部构成,包括作品内存之外更多的个人生活细节、思想微痕和心理涟漪,历史也不会任其自生自灭,如果以一种最好的纪念和继承方式表达人们对他们的敬仰,莫过于出版他的“全集”,这也是对大师的一种盖棺论定。当我们面对这样的“全集”,会联想到峰峦、森林、大海和天空,而不是闪电、雷鸣、昙花、飞瀑。后者多属于天才和名家,更适合出文集或选集,而出全集者则非气象万千的大师才能享此尊荣和待遇。
    “大师”不是一顶纸糊的桂冠,经不起岁月的风吹雨打,也不是一颗媒体廉价炒作出来的明星,很容易随时尚潮流的起伏而生而灭。“大师”意味着博大精深,海纳百川,气象万千,承前启后,并不靠局部的光芒和短暂的声响吸引人们的关注。像莎士比亚、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雨果、罗素、泰戈尔和博尔赫斯等,谁能指出具体哪一部作品是他们的代表作?他们的思想和艺术能够跨越国别和年代而浑然一体,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而走向永恒。
    天才也是不多见的。他们不是靠“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加一分灵感”,也不靠“取百家之长”,用勋伯格的话,“天才只向自己学习,有才干者则主要向别人学习”,天才的创造常常表现出尖锐的原发性和鲜明的独创性,一般人很难模仿和重复,同时,天才的才情缺乏节制和收控,很容易在极短的创作燃烧中化为灰烬,往往难以达到大师那种高度、深度、广度所必需的精力、体力、从容、坚韧、平衡力、吞吐量和寿命。而我们最常见的就是名家了。这不需要饶舌,每个年代每个地区都有可能出现各自的名家。名家的才华有时候看上去也能直逼大师,由于各种原因也可以声名显赫,但他们很难企及大师的高度、成就和境界,据说巴金就对自己的文学成就评价不高,甚至称自己不是“文学家”,我想这大概不都是出于谦逊之辞。
    其实,天才和名家们大多身怀绝技,笔墨风格各有特色,精选出能无愧于作者水准的文集就可以了。在一个大师稀有的时代,出版人不必“皇帝不急太监急”,草草推出各类低质量的“全集”,给人的感觉很像是在人为缔造“神”,结果“神”一多就不值钱了,把好事情往砸里办。出版人不是魔术师,不可能通过出版“全集”而使大师林立,这种闹剧似的做法是对历史和读者的欺弄。当务之急是让诸“神”归位,回到初心。退一步说,出版人即使打算为什么人出“全集”,也需要一种严格的“资质”认证,以防泛滥成灾,滥竽充数,否则就太不负责任了,既害作者又坑读者。事实上,一些“全集”出版或计划出版的原因复杂微妙,有的是受制于乡谊乡情,带有地方保护主义或政绩色彩,有的出于相互攀比心态,有的则可能取决于财力的配置,或文化与出版官员的偏爱等诸多因素,使得本来是发掘精粹、传承文化的大好事变了味儿,以至于鱼龙混杂、泥沙俱下,不利于创作环境的清洁、学术秩序的改善和文化遗产的整理,容易产生一种阅读误导,败坏文化消费者的胃口,未必符合“全集”作者的意愿。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