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跨越时空的文学感动——从31年前的一首获奖儿童诗谈起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光明日报 陈嬿如 参加讨论

歌曲,还是“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童话,还是“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顺带“小蝌蚪找妈妈”;动漫,还是“猫和老鼠无休止地你追我赶”……儿童文学作品也存在“啃老”现象,重要原因在于现在的创作乏有童趣,不够清新以及缺失感动人心的力量。 郭红松/绘
    1980年,国门乍开,西风徐来,一些国际性的少儿写作比赛渐次向中国儿童敞开机会的大门。也就是在那一年,当时只有九岁的湖北小男孩刘倩倩以一首题为《你别问这是为什么》的诗歌获得“世界儿童诗歌比赛”大奖。当年的比赛主题是“儿童帮助儿童”。全诗如下:
    妈妈给我两块蛋糕,/我悄悄地留下了一块。/你别问,这是为了什么。
    爸爸给我穿上棉衣,/我一定不把它弄破。/你别问,这是为了什么。
    哥哥给我一盒歌片,/我选出了最美丽的一页。/你别问,这是为了什么。
    晚上,我把它们放在床头边,/让梦儿赶快飞出我的被窝。/你别问,这是为了什么。
    我要把蛋糕送给她吃,/把棉衣给她去挡风雪,/在一块唱那最美丽的歌。
    你想知道她是谁吗?/请去问一问安徒生爷爷——她就是卖火柴的那位小姐姐。
    这是一首“孩子感动大人”的优秀诗作。来自世界多国不同文化和政治背景的国际评委们一致肯定这首诗,它才能获奖。31年过去了,这首诗至今仍然感人至深。我有时于合适的场合,比如课堂上朗诵它,虽然没有使用任何煽情的语气和表情,却往往令大学生和研究生感到震撼,一些好动感情的女孩听后甚至抹起了眼泪。
    说实话,每当念起它,我仍忍不住眼眶发热,声音哽咽。对于成天琢磨新技术条件下如何运用传播技巧说服人的各类职业传播者,对于作品很多而感动很少的文学界来说,这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媒介氛围、技术条件,以及诗歌内容所体现的文学理想和传播效果,足以引发文学界深思。
    首先,那个年代的孩子很少有机会看电视。处于湖北鄂州的刘倩倩也不例外。他们课余接触的主要大众传媒是书籍,也许还有广播。很显然,在创作参赛诗歌之前,刘倩倩读过安徒生的童话集,《卖火柴的小女孩》给他的印象和感动也足够深刻,他才能以稚嫩的童心发出如此纯真之音。
    现在,有较好成长条件的小孩也读安徒生的童话故事,但他们生活在相对富裕安逸的时代,对贫苦缺乏概念,没有感受,难以想象,无法体会。多数孩子早在开始阅读书籍之前,已经看了许多电视动画片——很可能是外国动画片,或者跟随成年人收看电视娱乐节目,“分心”的事物很多,令他们“动情”的内容可能很少。
    事实上,任何时代,任何国家,真正大富大贵的人总是少数,多数人需要互相帮扶,“儿童帮助儿童”是一种良好的恰当的教育主题。同情和关怀弱势群体,不应像当今有些文学作品那样一味地渲染他们的生存窘境,而是要充分地表达出尊重,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就像刘倩倩在诗中表达的那样真诚而平等的善良,是分享而非施舍。
    安徒生的作品滋养了刘倩倩,刘倩倩又以自己的作品回报孕育了安徒生童话的西方世界,并得到认可,这应该是跨文化文学传播效果的佳话。
    中国文学如何走向世界?这是个令人绞尽脑汁、搜肠刮肚的问题。爱是能够感动全人类的主题,其表现方式并不一定需要多高的技巧,也不需要刻意培养的跨文化传播意识,只需要真诚而虔诚的赤子之心,无丝毫纤尘。31年前,我一口气读完这首诗,对我来说,这首诗又是一辈子难忘的。是的,好的儿童文学作品应该让孩子乃至大人一口气读完,一辈子不忘,而且读过之后,总想与他人分享。这样一来,文学作品的传播范围和影响效果不就扩大了吗?
    《你别问这是为什么》行文如此稚嫩朴拙,不需要过多的文学分析,但字里行间真情闪烁。有着虽然物质上清贫但精神上富足的童年,孩子才能拥有如此健康的童心、童真、童趣。不是么,全诗点题的就是最后一句,说它不讲究写作技巧,却又是有技巧的,只不过毫无成人干预、“训练”的痕迹。童心最能与天籁共鸣,离真理最近。
    这首诗不像现在的许多作品,它不是为评论家写的,除了孩子可能想到的“为国争光”,当时9岁的孩子不可能像现在被“催熟”的同龄孩子那么功利,更不是为市场而写作,纯属诗意、诗心、诗情的自然流露。当然,已故的儿童文学界泰斗冰心先生曾经说过大意如下的话:写作,一分天才,还要加九分“逼迫”。这“逼迫”无非就是编辑、出版社(对刘倩倩而言是世界儿童诗歌比赛)索要好稿,限期完成,有时甚至是命题作文。我们首先要肯定“儿童帮助儿童”的主题,也不能否认刘倩倩诠释主题的内容和方式比多少成年人的说教更能打动人心,取得跨国界、跨文化、跨种族、跨年龄的传播效果。
    记得刘倩倩在童年时代曾经谈过写诗的经验,当时他认为就是把自己想表达的思想感情说出来,然后对每行的最后一个字做适当的音韵处理。孩子的经验之谈像他的诗一样朴素。如今,人们面对太多高科技的炫惑,讲究太多技巧的雕琢,文坛还有过注重“怎样写”过于“写什么”的倾向。其实,如果在一定程度上接受和认可刘倩倩当年的认识,余下的关键问题就是如何保证文学创作者“心源”的纯洁了。
    如果每个孩子、乃至每个成年写作者都常怀纯净之心,感情澄澈,再辅以一定的文学修养,那么,“修辞立其诚”难道不是中国人的古训吗?何愁没有感动?
    传播学上有个理论:人们基于自身的喜好、需要、禀赋和其他特质,对各种讯息采取“选择性注意、选择性接受、选择性记忆”。作家、评论家、学者也是这样的普通人,难以避免这种倾向。与此相对应的必然是对另一些讯息的选择性忽略、选择性拒绝或选择性遗忘。我想,媒体、文坛和学界的许多人可能就是忽略和遗忘了一些最朴素然而又是最具真理性的常识。现今望子成龙、急功近利的家长们或许也犯了同样的毛病。忽略和遗忘常识,往往让人进而失落和拒斥健康的常情。人与人应该彼此相爱,彼此关怀,这是将近一个世纪前冰心先生在其早期文学作品中努力倡导的爱心,也是31年前刘倩倩获奖诗作的主题,对现在的读者仍然有教育意义。这种文学感动是跨越时空的。虽然媒体可以选择炒作某些内容,忽视某些内容,造成受众关注点的失衡,但只要有人还记得这些心灵之作,就可以“选择性提醒”受众,把它们重新激活、唤醒。
    现在,不少儿童文学作品给人的感觉是“城市味”太浓,“自然气”太淡,不像《你别问这是为什么》那样带着心灵的露珠,洒满博爱的阳光。岂止儿童之作,成年写作者的作品也不乏工于技巧者,满眼的绮词丽句让人想到是在田野里撒珍珠,虽然好看,却没有生命。
    殊不知,田野适合种植小苗。哪里的珠宝都差不多一个样,但大自然赋予的小苗却像儿童一样,一人一个样。每个孩子都是原创,文学、教育和媒体别把他们教成“盗版”。文学创作不能惟技巧,文学传播不单靠技术,赤子情怀方能造就。
    

责任编辑:张雨楠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