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劝导”是简·奥斯丁最后一部长篇小说的书名及主题词。本文细致梳理了其中涉及该母题的篇章段落,尝试通过深入的文本分析,揭示来自长辈亲友的劝导如何深刻影响了男女主人公漫长恋情跌宕的进程;而有关的质疑、思辨和讨论又怎样最终成为两人分辨是非、达成共识、再度携手的关键。在奥斯丁笔下,“劝导/说服”作为有目的交流乃是人际关系甚至人类生存的根本形式之一,她曾在多部作品中持续就此进行全方位的考察,通过对“劝导”的聚焦,让不可删除的人际关系得以“显影”并得到重视和思考。一些现代西方评论将孤独女主人公的反思态度解读为强调个人欲望、伸张浪漫情爱、拒斥家长权威等等,有简单片面之嫌。 关 键 词:奥斯丁/劝导/权威/孤独/人际关系 作者简介:黄梅,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劝导》(一八一八)是英国女作家奥斯丁(一七七五-一八一七)完成的最后一部小说,叙事围绕自幼丧母的女主人公安妮·埃利奥特一段人生悲欢离合展开。 当年,十九岁的安妮堕入情网,与年轻的海军军官弗雷德里克·温特沃斯私订终身。温特沃斯出身寒门,两手空空,安妮的父亲沃尔特爵士自然不赞成这件婚事。不过,真正下力气出面劝阻并最终促使安妮取消婚约的,却是如慈母般关心她的近邻拉塞尔夫人。自那以后,安妮在小小乡村世界里再没有爱上任何人。她拒绝了本地一位地主少爷的求婚,在伤心和隐忍中渐渐香消玉殒。 由于沃爵士一味讲究排场、追求浮华,渐渐入不敷出,七八年后不得不举家迁往巴思城,将乡下祖宅凯林奇大厦出租。安妮听说承租人竟是温特沃斯的姐夫,不禁百感攻心,意识到难免要经受与初恋爱人重逢的冲击和折磨。对于那桩梗在心头的陈年旧事: 她们(安妮和拉塞尔夫人)并不了解彼此的观点,不知对方的想法是一如既往还是早改初衷,因为这个问题从来没有被提起——不过,安妮到了二十七岁,想法已经和十九岁大不一样了——她曾经接受拉塞尔夫人的劝导,为此她既不怪拉塞尔夫人,也不责怪自己;可是她觉得,若是现在有哪位年轻人处境相似,她绝不会给人家出那样的主意,让人遭受无可逃遁的眼前苦痛,却未必能得到缥缈虚无的长远裨益…… 假使让安妮·埃利奥特开口,她该有多少雄辩说辞——至少,她会理由十足地支持少年人的炽热恋情和对未来的乐观信心,反对过度的谨小慎微,因为那简直就是对奋斗的羞辱和对神意的不信任!——她年轻之时被迫采取谨慎小心的态度,随着齿龄增长反倒逐渐习得了浪漫的心性,这是不自然开端的自然后果。(I.4)① 这是小说首次明确点出“劝导”母题。 有不少西方评论家从此节及类似文字中读出了浪漫取向,认为此时奥斯丁“前所未有地深入了个人情感且饱含同情”,更多地站在了个人、情感和欲望一边,更接近所谓“美国立场”,②表达了对来自他人特别是家长的说服指导的抵制态度。有人甚至揣测作者在借此辩驳认为她反对浪漫情愫的议论。③然而这类判断与该节叙述全貌以及小说中许多相关内容有抵触。这些学者将注意力聚于对拉夫人早年劝导的批评,忽略了其他多元化的信息,并且或多或少把小说人物在具体情境中的感受过度解读为作者的主导话语。 引文出现在上卷四章,其中叙述者和女主人公之间若即若离的关系微妙而灵动。前一段文字有综述色彩,远非满负荷地传达安妮的心思,但是叙述与她的心态及表达方式的重合度已明显超过此前三章。后段中“假使让安妮·埃利奥特开口”一句径直切入女主人公的视角和语气,一连串波折号更是传神地呈现了且想且说的沉吟情态,仿佛在同步直播正徐徐生成的思绪。准“剩女”安妮的内心独白不仅毫不含糊地表达了针对拉夫人所认同的世俗主流婚姻观的直接批判,也痛切地揭示出横亘于两代人之间的深刻隔阂。由于往事留下的伤痛,由于难以弥合的观点分歧,也由于绝不愿伤害对方的殷殷顾念,这两个往来密切、情同母女的人竟无法袒露胸襟、彼此沟通。考虑到安妮在虚荣而势利的家人中形单影只的处境以及她在本地乡绅交往圈里格格不入的感受,再联系到小说中醒目出现的“疏远(estrangement)”、“间离(alienation)”等极具现代气息的字眼,女主人公与她最亲近友人之间的这种心理距离便更加惊心。如坦纳指出,安妮所置身的社会处于“道德及话语高度分崩离析的状况”,她时时被“飘零无根”之感缠绕,小说中充满“(人与人)彼此隔绝的氛围(atmosphere of disconnectedness)”。④可以说,“劝导”之所以成为必须辨析的问题,与人际关系纽带的瓦解和女主人公作为孤独个体所具有的鲜明“现代性”⑤处境密切相关。对于安妮们,来自权威长者的劝导不再理所当然。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安妮的思索委婉、迂折而缜密。她的态度包含不能回避的内在矛盾:即虽然认定拉夫人当年的劝阻是错误的,给年轻人带来了莫大伤害,却仍然强调自己不怨、不悔。也就是说,她对那一轮伤筋动骨的“劝导”既反对又有所认可。而且,她思考问题时遣词造句十分考究,整饬的巧智对仗(“年轻之时”对“齿龄增长”、“眼前苦痛”对“长远裨益”,等等)以及温和的反讽口气都映现出女主人公的修养和气韵。严谨和讲究说明这场绵延的思考在内心酝酿了多年,浓郁的自言自语风格则提示读者,女主人公是如何在有话无处说的漫长孤独时光中把对个人悲欢的反刍部分地转化成对普遍原则的追问,把怨艾升华为修辞的艺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