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英美文学 >

莎士比亚“幽灵”的变迁(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 张薇 参加讨论

    三、对“幽灵”的互文式解读——德里达眼中的幽灵
    法国解构主义大师德里达毫无疑问属于马克思的“幽灵”研究中最杰出的阐释者,他一眼就发现了马克思文本中的“幽灵”们。在1994年出版的《马克思的幽灵》中,德里达思考了马克思在不同文本中与“幽灵”有关的表述,追溯了《哈姆雷特》中老国王的幽灵与马克思的“幽灵”之间的关联,赋予了“幽灵”解构的意义,并且形成了一个专门的幽灵论题。该书出版后在西方国家掀起了轩然大波,如何理解马克思文本中频繁出现的“幽灵”,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幽灵诗学”(spectropoetique)、“幽灵政治学”(spectrapolities)和“徘徊学”(hauntology)。一时间成为众多马克思主义学者广泛探讨的问题。与此同时,人们也对马克思的幽灵与莎士比亚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兴趣。幽灵这一意象的介入使得马克思主义莎评产生了更大的述说空间,该书也被视为马克思主义莎评最重要的代表著作之一。
    《马克思的幽灵》第一章“马克思的指令”,一开头就引用《哈姆雷特》的台词:
    哈姆雷特:……宣誓吧。
    鬼魂:(在下)宣誓。
    (二人宣誓)
    哈姆雷特:安息吧,安息吧,受难的灵魂!好,朋友们,我以满怀的热情,依赖着你们两位;要是在哈姆雷特的微弱的能力以内,能够有可以向你们表示他的友情之处,上帝在上,我一定不会有负你们。让我们一同进去;请你们记着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守口如瓶。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唉,倒霉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6](P5)由这样的联想和类比,德里达从而引出一个脱节或失调的现在,一个“颠倒混乱”、失去连接的现在。我们需要保持历史的连续性,而这连续性要通过幽灵来衔接,在一个脱节的、错乱的、断裂的时代,马克思的精神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不能没有马克思,没有马克思,没有对马克思的记忆,没有马克思的遗产,也就没有将来”。[6](P15)
    那么,德里达的论述有什么特点呢?盛宁曾引用法国学者高宣扬的一段话:“德里达是一位不断穿越文本并在文本中到处‘流浪’的思想家,他以古往今来的著名著作的文本作为他思想和创作的‘田野’,从中他一再地得到启示和灵感,进行无止境的反思和创造……”[7](P290)在盛宁看来,“这是对于德里达和他的‘解构’阅读法的最好解释”。[8](P118)德里达的思考时常围绕多重文本而展开。在《马克思的幽灵》中,德里达选择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德意志意识形态》《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资本论》和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雅典的泰门》等文本进行了独具特色的互文式阅读。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的论述笔法非常独特,跟以往哲学家的论述完全不同,他不是靠逻辑推理和概念演绎来进行的。正如何一在《马克思的幽灵·译者序》中所言:“他的论述并不是以一种逻辑的推论的方式向前推进,而是以跨时空的异质性文本的互文性并置来打开文本潜在的意义维度,或者说是通过文字游戏来炸裂文本表层的叙述结构。在意义的不断异延中来显现那不可表征的东西。”[9](P4)在异质性文本的互文中,被运用最多的当推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
    伴随着德里达的论述,我们始终在莎士比亚和马克思两者之间来回穿梭,每个部分都像是对《哈姆雷特》这一故事的梳理,或是对老国王哈姆雷特的幽灵的描述,或是对哈姆雷特的台词进行解读。但是,当我们沿着德里达的思路继续往下走的时候,我们又忽然发现德里达已经带领我们进入了另一重幽灵世界——德里达的幽灵世界。德里达带领我们讨论的主题也变成了如何对马克思主义的遗产进行再阐释。我们在幽灵世界的不断转换中领会到了老哈姆雷特的幽灵与马克思的幽灵之间的连接,德里达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找到了一种对马克思的幽灵(即马克思主义遗产)的有效解释:马克思和马克思的精神已经幻化成幽灵的幻影的形式,盘旋在资本主义世界的上空。德里达通过两种文本中的幽灵世界,建构了谈论马克思、马克思主义的言说空间,莎士比亚笔下的老哈姆雷特幽灵也就成为德里达解说马克思文本的一种话语工具。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