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本文从早期美国文学研究史的角度,将《黑人文学》作为考察中心,以史料分析的范式,论述了《黑人文学》的历史意义、研究视角以及之于当下研究界的启发。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左翼视角贯穿《黑人文学》全书,使其超越了当时小国文学研究的局限性与“民族主义文艺”的理论窠臼。同时也从左翼视角的局限性出发,研究了该书的得失。其一是视野不够开阔;其二是掺杂个人感情过多,使其论述不够严谨客观。 关 键 词:《黑人文学》/左翼视角/美国文学研究/民族主义文艺 作者简介:韩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是现代中美文化交流史 学界一般认为,真正意义上中国早期外国文学研究,源自于小国文学研究。它肇始于周氏兄弟1909年首次出版的《域外小说集》,在“新文化运动”中获得了迅速发展,其中以《新青年》杂志的“易卜生专号”与《小说月报》的《被损害的民族文学专号》为个中代表。在1920年代,来自左翼、自由主义与官方阵营的不同学者都纷纷投身于小国文学的译介与研究当中,当然,这与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大趋势息息相关。 “四·一二”政变之后,国共分裂。但小国文学研究热度未减,及至1930年代之初“民族主义文艺运动”勃兴时,小国文学研究已经蔚然成风,但此时的主力不再以左翼文化人为主,而是由推行“民族主义文艺运动”的赵景深、叶灵凤、王平陵、李赞华等有着官方背景的学者为代表,他们从官方推行的“民族主义文艺”理论出发,将波兰、捷克、土耳其、巴西等国家的文学状况进行了初步的介绍与研究,认为这些“小国”的文学发展,得益于民族主义思潮的勃兴与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因此,他们的研究为“民族主义文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且这些研究成果相继也发表于有官方背景的《现代文学评论》、《矛盾》与《前锋》杂志上(宋炳辉 57)。 在小国文学研究的带动下,外国族裔文学研究也逐渐兴起,研究对象也开始包罗其他国家,并不只有地域小、被殖民的“小国”文学,同时也包括美国、日本等大国的文学。但长期以来,由于“民族主义文艺”被视同为与左翼文艺相抵并代表南京国民政府的文艺思潮,而一直受到学界的无视或批判。因此,1930年代的小国文学及其衍生出的族裔文学研究(若无特指,下文统称小国文学研究)也因被视作“民族主义文艺运动”的组成而另眼相待,甚至连当时的自由主义学者都批评有加,认为“今日绍介波兰诗人,明日绍介捷克文豪”的研究工作是“其弊在浮”的“流风”(41)①。 历史地看,若将小国文学研究全部认同为“民族主义文艺”思潮的附庸,实际上既不客观,也不全面。小国文学研究既是中国文化现代性进程的组成,也是早期外国文学研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研究视角与观念立场并非完全仅以“民族主义文艺”为纲,而是有着自身的学术理想与人文追求。 相反,在“民族文艺运动”勃兴的时期,一些从事小国文学研究的学者站在左翼的立场上,其深度已经超越了简单的去殖民化、民族独立与国家解放的时代诉求,而是从左翼的视角出发,突破了“民族主义文艺”的话语规制,超越了1930年代官方意识形态框架,将左翼立场与“民族/国家”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对社会矛盾、资本主义制度与种族歧视进行了鞭辟入里的揭露与反思,构成了左翼视角下的早期外国文学研究实践。笔者认为,无论是影响力还是代表性,皆应以1933年杨昌溪所著的《黑人文学》为个中代表。但遗憾的是,作为美籍非裔文学研究在中国的开山之作,《黑人文学》并未引起学界应有的关注,在1949年之后,学界竟无一篇论文、研究报告对该著进行专门研究,仅有不足十篇的论文、书评直接或间接提到了《黑人文学》,这未尝不是一件憾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