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英美文学 >

灾难已经发生,何需预言?——解读莱辛的小说《幸存者回忆录》(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 朱彦 参加讨论

    一、墙背后的哭声:童年创伤重返
    小说开篇即展现出回忆录的形式,第一人称的叙事人一开头就提醒读者自己在回忆过去,“回顾”这个词小说一开头就被用了五次③,接着叙事人便迫不及待地向我们描述她穿过神秘消融的客厅墙壁去拜访墙后世界的经历:“我就穿过了墙,去了解那后面有什么。”[2]14她告诉我们在墙壁第一次消融之前已经听到了来自墙后面的声音:“我甚至发现自己将耳朵贴在那面墙上……从极其遥远处传来的说话声,一个孩子的哭声。隐隐约约。但这些声音是那么熟悉,我一生中总是听到这些声音。”[2]14叙事人不止一次地穿越了那道可以消融的墙壁,墙后的世界每次都呈现不同的景象,但几乎所有的场景都呈现出破败、压抑、颓废甚至恐怖的氛围,比如那个仿佛被“野蛮人光临过的”房间“地上留有羽毛、血迹,还有小块内脏”[2]44。这些场景都具有着明显的梦境的特征,它们不具有情节的连贯性,一次次情景的展现正如同人在梦境里对过往的闪回。其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是“窗户又高又大,挂着深红色天鹅绒窗帘”[2]46的房间,里面出现了4岁的小女孩艾米莉、她的弟弟、保姆还有她的父母。艾米莉的童年场景概括起来全部都是压抑、痛苦和创伤,她永远得不到需要的关爱,比如发烧的艾米莉渴求母亲的拥抱,但是母亲“厌恶自己两手抱着的身体”,她们“没有相互的安慰”[2]97。母亲“一遍又一遍地大声宣布不喜欢这个孩子”[2]155,责骂和怨恨包围了本应得到关爱的艾米莉。
    当叙事人在描述这些墙后世界的见闻时,她一再暗示我们墙后的艾米莉正是童年的自己:“我可以确定地说,那面墙背后别人生活或状态的进展,早在我‘感悟’到这一切之前,就在我内心的背阴处存在。”[2]9因此,这里的墙其实代表了叙事人意识与无意识的分隔线,对墙后世界的数度重返模仿了梦境中创伤场景的反复再现,象征了叙事人潜意识深处挥之不去的童年梦魇。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梦境和闪回本身正是文学作品中表现创伤经常使用的手段,“创伤叙事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梦,包括梦魇和白日梦,梦境和梦景赋予表现以无限的空间”[3]49。通过墙后梦境般的一次又一次的闪回,我们对于童年艾米莉的创伤经历感同身受,所以“创伤症状的幻觉和闪回是作品人物塑造、情结安排和实现作品双重叙事的高明手段”[3]265。
    而为童年创伤所困扰的叙事人在很大程度上来说正是作者莱辛——“莱辛的小说中都有浓厚的自传成分”[4]339,除了两部自传《在我的皮肤下》和《影中漫步》之外,熟悉莱辛作品的人可以轻而易举地在《暴力的孩子们》五部曲、《金色笔记》等作品中发现莱辛本人的影子,④其中莱辛反复提及的童年经历是读者非常熟悉的:比如她的母亲“根据当时流行的喂养方法,严格要求孩子们按时进食”[4]321,孩子们即使哭闹也得不到食物;她“明确表示她更喜欢儿子不喜欢女儿”[4]322,甚至在跟客人聊天时当着莱辛的面大声表示这个女儿简直是毁了她的全部生活;当莱辛被迫跟父亲玩挠痒游戏痛苦不堪以至于其后多年在噩梦中“梦见自己与向她逼近的男人粗暴的面孔搏斗”[4]322时,做母亲的却始终视而不见……
    当我们跟着《幸存者回忆录》的女主人公进入那些墙背后的场景时,我们震惊地发现上述这些莱辛童年时期的经历又被重现了:小艾米莉被两个高大的女人⑤“排除在外”[2]49,在男婴备受呵护的时候,她却被母亲粗暴地剥去衣服并在母亲“不耐烦的粗鲁语气”下强制睡觉;这个母亲对来访的客人控诉女儿“有罪”,她无休无止地诉说,完全不顾女孩的感受;还有那个可怕的父女挠痒游戏,小女孩的“身体在这个男人的探摸下暴露无遗”,可是“那位母亲漠不关心,她不知道正在进行的是怎么回事,也不知道小女孩所受的罪”[2]92……小艾米莉的身上几乎再现了所有莱辛童年时代最深刻的创伤记忆,童年的艾米莉几乎成为童年莱辛的化身。
    小说中哭泣声、恐怖场景以及白色色调的重复都加强了创伤叙事的效果,在文学中重复作为表达创伤的手段也得到广泛使用并被普遍认可。英国著名的创伤文学研究专家怀特海德就此曾明确表示:“创伤小说的重要文学策略之一是重复策略,它能够在语言、形象或情节的层面上起作用。重复模仿了创伤的后果,因为它暗示着事件持续性的重返和叙述年代或事件的持续性的中断。许多作者,包括巴克、莫里森和塞巴尔德,都从一部小说到另一部小说重复着关键的描述和片段……通过重复或对应,最简单的事件都能够被拉进一种象征的氛围。”[5]98
    不仅如此,小说中的老年叙事者在进入墙后重返童年的创伤经历时也有重复性的表现,比如她会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收拾和整理房间,修补房间里破损的地方,或是用涂料一次次地将墙壁涂白,这一切都表明她试图忘记创伤的努力,然而“无论我如何打扫、收拾,将翻倒的椅子、桌子和室内物品恢复原样,无论我如何刷洗地板、擦遍墙壁,等到我有一阵子脱离了现实生活,再次走进那些房间时,一切又得重做一遍”[2]68。努力的失败证明了创伤的难以消除性,“创伤具有一种萦绕不去的品质,通过不断的重复和返回持续占有主体”[5]14。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老年叙事者反复进入无意识的过程集中体现了伊德里斯·沙赫的苏菲主义思想对莱辛作品的影响。苏菲主义哲学是发源于8世纪的伊斯兰哲学中的一个派别,伊德里斯·沙赫的苏菲主义是其在当代的一个教团,它主张对古老的苏菲哲学不是进行单一的学术研究而是将其灵活地应用于当代,使其成为“一种世俗的、个人主义的精神智慧的形式”⑥,它“将苏菲主义描述为心理学的应用技术,一种可以被用于自我实现的方法或科学”[6]241,回忆和冥想是其实现认识自我和世界的重要途径。自幼生活在英国的沙赫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用英语出版苏菲主义的著作,莱辛正是在那时阅读了沙赫的著作并开始接触苏菲主义,并成为其著名的捍卫者之一,此后她的很多创作都带有明显的东方神秘主义思想的色彩,这些受其影响的作品中的主人公“在经历人类生存危机时,都放弃了西方文明传统中的理性思维定式,坠入了个体直觉感受的世界,经历了一些貌似疯癫的内心冥想过程,从而超越了现实的危机”[7]24。《幸存者回忆录》正是其中之一,主人公在凭借理性无法解释的现实中陷入非理性的认识世界,反复萦绕于过去的创伤经验,小说也因此呈现出梦境般的怪诞和虚幻的色彩。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