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来自地球另一端的变化 在世界的另一端特立尼达,作者妹妹萨蒂的葬礼遵循印度教传统仪式正在进行着。作为第三代移民,“萨蒂并不是一个宗教崇拜者,……对烦冗的宗教仪式并不热衷。她的家人希望能够为她举行所有的印度教仪式,不遗漏任何内容。”[29]这里,萨蒂的离去昭告了与印度文化和传统联系最为密切的老三代特立尼达印度人已逐渐凋零。伴随着他们的离去,曾经被严格恪守和学习的印度教传统也慢慢淡化,变成了纯粹的外在形式。比如在葬仪上,婆罗门祭司遵从传统吟唱《薄伽梵歌》,却因梵文知识的不足,只好梵英夹杂着完成了唱诵过程。且事后当作者与这位中年祭司聊起《薄伽梵歌》时,后者只能对作者说他认为印度最重要、最好的经书是《薄伽梵歌》,但是他其实很少有时间认真阅读这本著作,也说不出它到底好在哪里。另外,仪式举行完毕之后,萨蒂的丈夫和儿子问祭司,萨蒂的来世会是什么样子。“严格意义上讲,这不属于印度教的问题。”[30]而祭司给出的回答也远远偏离了印度教行善事得以轮回的观念,他只是模棱两可地说:“但是你们不会知道那是她。”——“这就是祭司对于‘转世’观念的解释。”[31]这个解释让萨蒂的丈夫非常失望。事实上,这位祭司(同时也是作者的堂弟)实在是无法给出一个合乎印度教传统的解释,因为他自己也并没有完整深入地理解过这个他们世世代代信仰的宗教及其教义。他会当上祭司是因为出身婆罗门家庭,这个职业是他们的本份。而这个家族从作者的曾祖一代起,就再也没有人担当过祭司这个印度教徒眼中最崇高的职业了。于是,作者的这位堂弟就被培养成了眼下这样的半吊子祭司。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在特立尼达的印度人还尊崇祖先流传下来的这些宗教仪式,而且这些仪式源远流长,如今越发地充满了神秘感,变成这些印度裔移民与过去、圣土和神灵的唯一联系,“但现在,他们不再被它们所主宰”[32]。他们的内心早已被当下自身所处的环境所改变;他们既不再是类似祖上那样的老印度人,也很难用“特立尼达人”来作为他们的新称呼。跟随着这种变化的,便是族群内代代相传的古老文明的沦丧,奈保尔说:“我们的神圣世界——小时候家族传递给我们的圣洁,……我们的神圣世界已不复存在。现在,每个世代都将使我们更远离那些圣洁。”[33]这里的圣洁不仅是指诸如婆罗门的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更指向精神和传统文化上的圣洁。在现实生活中,奈保尔个人的经历与心理的体验使他与古老的圣洁发生了分离,他在“堕落”中不断走向传统的死亡,同时他又在这死亡中觉悟到我们正在“为我们自己重新塑造这个世界。每一代人都那样做。”[34] 确实,回顾奈保尔的人生历程,从十八岁少年时代对宗主国作为世界中心的美好憧憬和向往,到抵达英国之后深感想象与现实之间那巨大的沟壑;从六七十年代一系列旅行作品中对第三世界前殖民地国家发展现状的悲观、绝望,再到八十年代当所有的个人经历都化为“对分离、堕落和死亡的不可逃离的觉悟”[35]时,他“早先作品中的嘲讽、无望和恐惧”[36],已经“被令人信服地调和为一种经过深思熟虑的平静的新情绪”[37]。因此,他才能在《抵达之谜》中,用略微带着欣喜的口吻谈论威尔特郡带着衰败气息的乡村景色,并说:“我喜欢这种衰败,就像它现在这个样子。”[38]奈保尔明白,“衰败”虽然意味着辉煌已逝,他错过了自己梦想中的那个理想年代,但“衰败”只是一种状态;若是能以平静的心来接受这种状态,那么就既可以享受这衰败之中保存的珍贵的往日记忆,又可以看到在这衰败的情境之下正发生着许多未知的变化。故而参加完妹妹的葬礼,他写下了这样的句子:“我们重新塑造了自己。当我们渴望金钱、渴望结束贫穷的时候,我们发现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里——郊外的房子,附带的花园,我妹妹葬礼举行的地方——在一定程度上是我们自己创造的世界,也是我们心中所渴望的世界;我们无法回到从前。”[39]对奈保尔来说,既然无法回到过去,那么只有平静地接受它,接受自己当下所处的环境和状态,接受这种种变化,让自己随着这世界而变化,直至生命的终点。如果“抵达”之后一定要有个谜底,那么奈保尔的这番感悟或许便是那说不清道不明的答案吧。 作为一名移民作家,奈保尔曾说:“对一个作家来说,生活在外国是一种完美,无论他走到哪里,总是外国。”[40]在这句话中,他提出了自己创作中的一个重要特点,那就是“距离感”。作为一个旧文化的流散者和新文化的外来者,他对自己所处的任何一个环境和周遭的人群永远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感,包括时间的距离感和空间的距离感;与此同时他又能够敏锐体察到自己对这种距离的种种感受以及这些感受对他内心世界的冲击和改变。《抵达之谜》便是他对这种距离感的详细阐释。因为这种距离感,他虽然在作为一名作家的职业奋斗过程上达到了相当的高度,但作为一个“人”的他却始终没有到达能够让心灵安歇的彼岸。他的心向往着辉煌的古罗马、繁荣的中世纪地中海港口景象,还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那光荣伟大的大英帝国;他眼前所见的一切,包括所有的人、事、景,都成了逝去荣光的遗迹,人们都生活在各种各样的遗迹之中,从而也变成了遗迹的一部分。然而,这种遗迹感带来的并不全都是阴暗绝望,它只是一种状态,一种历史发展必然产生的状态,一种生活在现代的人们所必须经受的社会和生活状态。在奈保尔的笔下,这种感觉化作了一种萦绕不去的心绪。它区别于作者早先作品中常见的歇斯底里的情绪表达和尖锐苛刻的评论语调,一切都被作者站在一段距离之外淡淡地描写出来,包括作者自己的情绪和思索。从奈保尔几十年文学创作历程的角度来说,这种满怀遗迹感的心绪未尝不是他对早前年轻时代种种体验和思考经过时间沉淀后得到的结果,是他在自己人生和事业达到顶峰之际对自我和世界所做出的一番重新塑造。而若着眼于他在书中涉及到的广大世界,包括没有历史的前殖民地特立尼达、困难中奋争的文明古国印度,以及已经日暮西山的大英帝国,我们也可以将奈保尔对当下这个世界的失落感理解为整个现代世界的迷茫与困惑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