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中北欧文学 >

《没有个性的人》作为现代之自我意识的“成年”体验的变迁(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外国文学网 徐畅 参加讨论

    三.作品比较
    单从情节梗概看,《没有个性的人》表达的是成长教育小说的典型主题:个体在一个不符合他的理想的世界中寻找自我实现的过程。但是,上述情节梗概只是研究者用典型的叙述语言对小说在情节层面上的内容所做的重构式的概括,小说实际文本呈现的是远比这复杂得多的形态,而实际形态的差异又在诸多方面改变了这部小说与典型的成长教育小说之间的关系,以下就从形式和内容几个方面来探讨这种复杂而微妙的关系。
    形式比较一:情节性与传记特征 如前所述,《没有个性的人》更多地是一部思想小说,而不是情节小说,这首先就导致它在形式上与典型的成长教育小说有所不同。由于情节的发展意味着时间的流变,与bilden(塑造)这一概念所具有的动态时间内涵相对应,因此,情节小说似乎是成长教育小说的天然形式,诸如《威廉•迈斯特》、《晚夏》和《绿意亨利》等传统成长教育小说都是以故事情节作为主要的推动因素。只有在接续不断的事件(情节)中,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才能与外部现实反复遭遇,并在外部现实的影响下不断进行自我调整,最终通过内心的改变而达致与外部现实的和解。当以故事情节为推动手段的叙述方式围绕着一个中心人物在较长时间跨度内(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活动展开时,小说便形成一种传记的特征,成长教育小说的情况即是如此。 通过这种传记的形式,主人公的内心演变被不同时期的事件划分为不同的阶段,这些阶段共同构成一个“成长教育”的完整的有机过程。
    在《没有个性的人》中,由于情节性受到反思和论说内容的冲击和阻断而被极大地削弱,形成传记特征的可能性也被极大地降低了。如果仅仅把小说的情节梗概提取出来(正如本文前面所做的那样),那么《没有个性的人》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是传记式的。但是,由于小说本身并没有以直截了当的线性叙述方式来呈现这些情节,而是以时断时续、若隐若现的方式将其深埋在长达2000页的庞杂内容中,这就在客观效果上极大地降低了形成一条清晰连贯的叙述之线的可能性。这就是说,尽管乌尔里希的生活内容并不缺乏形成传记特征的基本素材,但小说在处理这些素材的时候却有意识地回避了“生活之线”的产生,由此也回避了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小说可能形成的传记式特征。
    这样的处理手法当然并不是单纯的形式游戏,穆齐尔曾经说过:“我该如何叙述,这个问题既是我的风格问题,也是我的主人公的生活问题。” 在小说上卷即将结束的时候,主人公乌尔里希曾经对“生活之线”的问题进行过一番反思,在他看来,大多数人在与自己的基本关系上都是叙述者,他们通过叙述的方式为自己的生活营造出一种秩序,这种秩序源于人们可以说:“当这件事出现后,那件事发生了!”这是一种简单的次序排列,是“将生活的巨大的多样性以一种一维的多样性描画下来”,亦即“将所有在时空中发生的事情排列在一条线上”(751),这就是那条著名的“叙述之线”,而这样一来“生活之线”也从中产生了。“生活之线”对于日常生活的作用在于,借助于“自己的生活有一条轨迹”这种感觉,人们觉得自己“在混乱中以某种方式获得了安全”(752)。但是对于乌尔里希来说,由于他发现这条所谓的生活之线只是一种(通过叙述手段)人为制造的伪秩序,所以这种“原始的叙事性”(752)对他来说已经不起作用,在他的经验领域,社会和私人生活中的一切内容都已经不再遵循一种线性法则,而是延展为“一个无限交织的平面”(752)。乌尔里希生活经验中的这种平面性,与小说在形式上的非叙事性彼此呼应,以压倒性比例出现的反思和论说所体现的就是一种平面法则,因为这些内容并不具有先后次序,它们从随便哪一个点上开始平面式地向外发散和蔓延,具有一种突破任何界限规定的无限性。非叙事性和平面式的无限延展性导致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尽管以乌尔里希这个人物为中心的生活内容本可在形式上产生一种传记的有机整体性,但由于这些内容中的每一个都不遵循传记所要求的线性发展方向,而是突破传记的限制框架向外漫溢,所以传记有机体的完整封闭已经在极大程度上被瓦解了。
    卢卡奇在《小说理论》中曾对传记形式与小说的关系作过分析,他认为,在现代世界,生活的意义已经不像古代那样内在于生活之中,而是寄居于一个由理念构成的概念体系中,但是现代人的心灵还拥有一种对于总体性(生活与意义的完满合一)的信念和渴求,因此现代心灵的宿命就是寻找家园,就是对已经失落的总体性的永恒寻觅。 然而,由于意义已经不可挽回地被从生活中分离出去,所以生活丧失了内部的有机联系,蜕变为一个异质的、离散、偶在的世界,这个世界具有一种“坏的无限性” 。作为现代生活感受的赋形,小说必须要克服这种坏的无限性,才能在形式上获得一种整体性,而传记形式就是克服这种坏的无限性的手段,因为“一方面,世界的范围被主人公可能有的体验范围所限制,世界的芜杂按照主人公在自我认识中为发现生活的意义而设定的发展方向组织起来;另一方面,通过将孤立的元素与主人公及由其生活历程所象征的生活问题关联在一起,举凡疏离的个人、非感性的结构、无意义的事件等离散的、异质的芜杂都得到了统一的、清晰的表述。” 因此,在卢卡奇看来,小说的外在形式本质上是传记式的。但是另一方面,由于小说主人公通过传记形式而获得的意义仅仅存在于他与一个高于他的理念世界的关系中 ,所以传记形式赋予小说的只是一种有机表象,换句话说,传记的整体性是由概念或理念中产生的,它并非一种自发的有机性,而是外在概念对芜杂的生活内容“施暴” 的结果。
    乌尔里希的生活感受(一切都延展为一个“无限交织的平面”)正体现了卢卡奇所认为的现代世界的本质特征,亦即它的“坏的无限性”。但是,由于认识到一种人为的伪秩序(“生活之线”或传记形式)只是一种欺骗和“施暴”,所以《没有个性的人》干脆放弃了克服“坏的无限性”的打算,不仅如此,它还把揭示这种无限性作为自己的任务之一,这除了体现在小说中对于“生活之线”的人为构建性和任意性的论说之外,主要还体现在小说对开头和结尾的处理上。
    在卢卡奇看来,小说在何处开始,何处结束,实际上就是在划定小说的问题范围。在传记形式的小说中,开头和结尾表面上仿佛是对一个人的实际生活的开端(例如出生)和结尾(例如死亡)的简单描摹,但正如卢卡奇所说,它们实际上是由一个主导着小说的理念性问题决定的,只有与这个问题相关的内容才会被纳入到小说的叙述范围。因此,由开头和结尾圈定的整体(小说整体)实际上并不是一个真正的有机整体,而是一个概念的整体。这在成长教育小说中有典型的体现,例如威廉•迈斯特的文学生命就是由他“迫在眉睫的危机”开始,到他“找到了本质上适合他的职业” 结束的,也就是说,整部小说的有机整体性是由人的智识和伦理由不成熟走向成熟这个成长教育的理念构建出来的。在《没有个性的人》中,由于一方面不想用传记形式的“伪的整体性”来遮盖现实的“坏的无限性”,另一方面,小说文本本身又必须要有开头和结尾,所以它采取了一种反讽的态度来处理它们。如前所述,《没有个性的人》第一部分的标题是“一种序言”(Eine Art Einleitung),最后一部分的标题(根据1930年的构想)是“一种结尾”(Eine Art Ende),“一种”这个限定语将小说的开头和结尾相对化,让它们失去了作为“开头”和“结尾”的绝对意义,因为对于一个无限延展的平面来说,并不存在真正的始和终。此外,在小说颇为著名的第一章中,作者同样以反讽手段对传统叙事的绝对性做了更加细致的相对化处理 ,通过这种处理,现实在其各个方面(时间、地点、人物)都失去了限定性,因而也丧失了确定的形状,沦为一个无方向、无定形的无限世界。
    综上所述,典型的成长教育小说往往用传记形式(包括其开头和结尾)构建一个安全稳定的有机整体世界,而在《没有个性的人》中,主人公身上固有的传记潜质被一种非叙事性所瓦解,并被转换为一些孤立的元素,散落和交织在一个由偶在和异质元素构成的无定形世界中。尽管同样是以一个“成问题的个人” 、一个不稳定的自我(尚未在现实中获得实现、因而尚未定形的自我)为主要人物,但是成长教育小说的主人公是在一个理念的稳定世界中寻找他的自我实现的,而在《没有个性的人》中,这个稳定世界的形状和轮廓被消解了,于是寻找的主体就在极大程度上变成了“一个不稳定世界中的不稳定的自我” 。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