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全元文》的作者共计3200余人,有籍贯或省级行政区域著录的有1794人。本文对这1794位作者的地理分布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从对数据的分析来看,《全元文》的作者主要分布在元中书省所辖的腹里地区和故宋都城临安(杭州)的周边省县,前者主要集中在山东、河北、山西和河南,后者主要集中在浙江、江西、安徽和江苏。浙江以总数347名位居全国首位。从对《全元文》浙江籍作者的地理分布考察来看,数量从高到低,前六位分别是杭州、宁波、湖州、浦江、永康、平阳这几个市县。 关 键 词:《全元文》/作者/大都/杭州 作者简介:徐永明,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黄鹏程,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李修生先生主编的《全元文》于2004年由凤凰出版社(原江苏古籍出版社)出齐,共计60册,收入元代作者三千二百余人。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又陆陆续续发现了《全元文》失收的佚文百余篇。我们知道,元朝是由蒙古人先后灭了金朝和南宋建立起来的政权,其疆域在中国的历史上最为广大。那么,《全元文》所收作者的地理分布如何呢?它能否反映出元朝疆域的一些特点呢?本文试图对《全元文》作者的地理分布及其原因作一分析。 一、《全元文》对作者籍贯的著录 《全元文》对作者籍贯的著录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著录籍贯,并注明现今的地名和所属省级行政区域。如姬志真,“泽州高平(今山西高平)人”。张孔孙,“隆安(今属广西)人”。二是著录籍贯,但未注明现今的地名和所属省级行政区域。如刘方,“舜泽人”。杨彝,“钱塘人”。三是著录籍贯的同时,也著录寓居地或迁徙地。如张翥,“晋宁(山西临汾地区)人,寓钱塘”。郑元祐,“处州遂昌(今浙江遂昌)人”,“从父郑希远徙居钱塘”,“父卒,偕兄介甫先生移居姑苏”。四是著录大致的区域或所隶的行政区域。如,王博文,“东鲁人”。张瑾,“河南人”。张显,“蜀人”。聂明德,“关西羽士”等。五是著录族别或国别,如蒲寿宬,“阿拉伯人,一说占城人。居福建泉州”。李瑱,“高丽(今朝鲜)人”。崔瀣,“鸡林(一曰高丽)人”。按摊不花,“蒙古人”。释印元,“日本僧人”。廉惠山海牙,“畏吾儿人”。六是籍贯和所属省份无考的,则阙如。 以上可知所属现今省级行政区域的作者,共计1794人,包括有籍贯的1766人,无籍贯的28人。无籍贯的28人分别是:王博文,“东鲁人”。张显,“蜀人”。释弌咸,“庐山东林禅寺僧”。释涌海,“云南太华山佛严寺僧”。释智久,“尝任山东临清灵岩寺住持”。释妙峰,“曾为浙江丽水法海院住持”。曾立民,“中江西乡举”。张志隆,“东蜀人”。李存,“湖南人”。邓梓,“江西人”。黄如征,“江西人”。刘元佐,“江浙人”。颜之启,“鲁人”。陈俨,“鲁人”。林辕,“闽人”。卫琪,“山东人”。韩庸,“山东人”。梁子寅,“蜀人”。徐公迈,“蜀人”。董在,“蜀人”。王涓,“四川人”。杨存斋,“西蜀人”。王庭,“滇南”。鲁师道,“蜀人”。史孝祥,“蜀人”。朱天珍,“蜀人”。林防,“粤人”。申隐,“寓居闽中”。此外,有籍贯或地域著录,但今地名或所属省份待考的有8位,他们分别是:李端,“保官人”。张希良,“古桐人”。李志玄,“古燕道人”。聂明德,“关西羽士”,宣昭,“汉东人”。李揆,“滹阳人”。李同孙,“澧泉人”。刘方,“舜泽人”。 著录族别和国别的作者共计35人。他们分别是:蒲寿宬(前已录,此略)。泰不华,“父塔不台人”,“遂居于台”。李瑱(前已录,此略)。李榖,“高丽人”。李叔琪,“高丽人”。李齐贤,“高丽庆州人”。金晅,“高丽义城县人”。李穑,“高丽忠清道韩州人”。麦术丁,“回回人”。崔瀣(前已录,此略)。铁哥,“迦叶弥儿(即西域筑乾国)人”。完者台,“高丽(今朝鲜半岛)人”。按摊不花(前已录,此略)。伯笃鲁丁,“蒙古(一说西域)人”。答兰铁睦尔,“蒙古人”。伯颜,“蒙古八邻部人”。月赤察儿,“蒙古许兀慎部人”。元太祖,“蒙古乞颜部人”。势都儿,“蒙古人”。也里不花,“蒙古人”。赵良弼,“女真人”。夹谷之奇,“女真人”。释印元,(前已录,此略)。保巴,“色目人”。廉惇,“畏吾儿人”。廉惠山海牙,“畏吾儿人”。鲁明善,“畏吾儿人”。贯云石,“畏吾儿族人”。廉希宪,“畏兀儿人”。寿同海牙,“畏兀人”。辛文房,“西域人”。琐非复初,“西域人”。察罕,“西域板勒纥城人”。锁咬儿哈的迷失,“西域伊吾卢人”。马祖常,“雍古部人”。李之芳,“文阳(今越南南定西北)人”。籍贯和所属省份无考阙如的作者1364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