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汉赋用《诗》“四言”之拟效与改造(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学遗产:中文版》 王思豪 参加讨论

    二 直言:汉赋对《诗》之“四言”的改造
    四言“雅言”,重在正音、正义,节奏舒缓。刘勰《文心雕龙·章句》云“四字密而不促”,四言往往是二言加二言形成,其节奏为二二型、一二一型、一三型(34)。从乐理上讲,古诗歌四言,一般都是要协于音律,而古乐歌缺少“角”音,《徐司马銮议》谓:“四声为经,即一宫一徵,一商一羽,声止于四,故不及角也。……古诗歌多四言,疑无角声,以此盖四声之虚角,亦犹三乐之藏商也。以宫商角徵羽为次,宫可含商,以宫徵商羽角相生为次,则角声半清半浊,行乎其中,合之则无不备矣。”(35)“四言”作“四声”,音最缓,因为“诗以声为主,而声又倚于辞,辞简则音希,然太简则反促,辞舒则音缓,然太舒则又靡曼,风雅诸什,皆四言,声辞得中,不疾不徐,所以为雅”(36)。这一点,也得到了近代学者顾颉刚等的认同(37)。《文心雕龙·章句》中接着又说道“六字格而非缓”,六言行文比较舒展,因其在第二个二言即收束,故不缓慢。明人陆时雍在《古诗镜》也谓:“音节亦诗中一事,四言则致婉,五言则意直,七言则情畅。”(38)五、七言的音节也走向畅、直路向。以《诗经》“四言”为代表的“雅言”传统,因“文繁而意少,故世罕习焉”(39),逐渐被以赋为代表的“直言”传统所取代。
    赋家何以能承担起“直言”的文学传统?首先,“赋”的特质在于“直言”。《周礼·大师》郑玄注曰:“赋之言铺,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朱熹也谓:“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什么是“直言”?王芑孙《读赋卮言》谓“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其旨不尚元微,其体匪宜空衍”(40),“直言”的焦点在于“旨”直与“体”实二端。明兴献帝《阳春台赋》序云:“宋大儒朱晦庵先生疏《毛诗·葛覃》曰:‘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夫事寓乎情,情溢于言,事之直而情之婉,虽不求其赋之工而自工矣。”清人浦铣最爱明兴献帝这段话,认为“此即卜子夏‘在心为志,发言为诗’之义也。赋者,古诗之流,古今论赋,未有及此者。旨哉言乎!旨哉言乎!”(《历代赋话校证》,第377页)赋是“古诗之流”,它的“直言”特质源自于《诗》。其次,赋家身份的变迁,从春秋“行人之官”的“赋”诗到汉代“言语侍从”献“赋”,与之相应的是赋从“动词”向“名词”的转变,且动词“赋”的内容即是《诗》之“雅言”,而名词“赋”指“敷陈其事”的“直言”。无论是“不歌而诵谓之赋”,还是“瞍赋矇诵”,抑或是春秋行人之官的“赋诗言志”,“赋”都是作为动词,皆是“言”,“雅言”。近人章炳麟《国故论衡·辨诗》:“纵横者,赋之本。古者诵诗三百,足以专对,七国之际,行人胥附,折冲于尊俎间,其说恢张谲宇,绎无穷,解散赋体,易人心志。”(41)又刘师培谓:“诗赋之学,亦出行人之官。”(42)《汉书·艺文志》:“从横家者流,盖出于行人之官。孔子曰:‘诵诗三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亦奚以为?’”这又将与“诗”并列的名词的“赋”,与“行人之官”联系起来。至汉代,从事名词“赋”创作者是“言语侍从之臣”,《两都赋序》谓:“故言语侍从之臣若司马相如、虞丘寿王、东方朔、枚皋、王褒、刘向之属,朝夕论思,日月献纳。”无论是春秋行人之官的“赋”,还是汉代言语侍从之臣的“赋”,都是“言”的文学传统的彰显,诚如刘熙载谓:
    古人赋诗与后世作赋,事异而意同。意之所取,大抵有二:一以讽谏,《周语》“瞍赋矇诵”是也;一以言志,《左传》赵孟曰“请皆赋以卒君贶,武亦以观七子之志”,韩宣子曰“二三子请皆赋,起亦以知郑志”是也。(43)
    不管是“讽谏”,还是“言志”,皆重在“言”,然不同的是“言”的方式,以及由此带来了文本载体的句式变迁。与《诗》“歌”的合乐演奏的特征不同,赋是“诵”(44),《周礼》郑玄注曰“以声节之曰诵”,因此也需要有适合自己体式的语言结构。这里有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现象是:先秦典籍及两汉史传、奏议、子书等引《诗》,经常使用“《诗》云”“《诗》之谓也”“《诗》所谓”“周诗曰”“卫诗曰”“周颂曰”“鲁颂曰”等“《诗》曰”类符号,假言以自重。而汉赋用《诗》440例,凡是以“赋”名篇的赋作,用《诗》均将“《诗》曰”类标志隐去(45)。汉赋将“《诗》曰”隐去,就打破了《诗经》固有的“四言”传统,逐渐向“五言”“七言”和“六言”骈化发展。
    汉赋用《诗》440例,“四言”五言化的有11例,如司马相如《美人赋》“登垣而望臣,三年于兹矣”,化用《卫风·氓》“乘彼垝垣,以望复关”;班固《东都赋》“制同乎梁驺,谊合乎灵囿”,化用《召南·驺虞》和《大雅·灵台》“王在灵囿,扈鹿攸伏”句。“四言”七言化的有6例,如蔡邕《述行赋》“仆夫疲而劬瘁兮,我马虺颓以玄黄”,化用《周南·卷耳》“陟彼崔嵬,我马虺隤。……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仆痡矣,云何吁矣”;张衡《思玄赋》“天不可阶仙夫希,柏舟悄悄吝不飞”,化用《邶风·柏舟》“泛彼柏舟,亦泛其流。……忧心悄悄,愠于群小。……静言思之,不能奋飞”(46)。总体而言,将《诗经》“四言”五、七言化不是很普遍。
    汉赋用《诗经》“四言”的“六言”骈化率很高。在汉赋用《诗》440条中,将“四言”转化为“六言”的,有103条,骈化率近乎四分之一,而汉赋用《诗》“取辞”共260条,这样,近一半的“取辞”都采用骈化的方式完成。其次,“四言”骈化的使用,西汉21条,东汉82条,东汉远高于西汉,《诗经》中的同一首诗,在西汉用诗篇名或“四言”,而在东汉却骈化成“六言”使用,如《召南·甘棠》诗,两汉赋共用此诗3次:西汉扬雄《甘泉赋》有云“函《甘棠》之惠”;至东汉李尤《东观赋》:“步西蕃以徙倚,好绿树之成行。历东厓之敞座,庇蔽茅(“茅”当作“芾”)之甘棠。”王粲《柳赋》:“嘉甘棠之不伐,畏敢累于此树。苟远迹而退之,岂驾迟而不屡。”皆化用此诗中四言句“蔽芾甘棠,勿翦勿伐,邵伯所茇”句四言为六言。又如《小雅·伐木》有云:“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这一诗句在西、东汉各有一次化用,西汉刘安《屏风赋》“惟兹屏风,出自幽谷。根深枝茂,号为乔木”,仍是四言句式;东汉王粲《鹦鹉赋》“声嘤嘤以高厉,又憀憀而不休。听乔木之悲风,羡鸣友之相求”,全变成六言句式。而且,至东汉,四言骈化更为工整,甚至出现完整的“六四”句式,如傅毅《洛都赋》“镇以嵩高乔岳,峻极于天”,直接在《大雅·崧高》“崧高维岳,骏极于天”的第一句“四言”前加上两字,骈化意识显而易见。
    再次,以西汉赋用《诗》最多的扬雄和东汉赋用《诗》最多的张衡为例,做一比较。扬雄赋用《诗》共26例,其中“取辞”17例,多是用“四言”句式,仅有一例六言骈化:《长杨赋》“听庙中之雍雍,受神人之福祐”,化用《小雅·桑扈》“君子乐胥,受天之祐。……雍雍在宫,肃肃在庙”句式。张衡赋用《诗》共114例,其中取辞71例,将“四言”骈化为“六言”的有32例,骈化率近一半,远高于扬雄赋用《诗》的骈化率。
    汉赋用《诗》的“直言”传统,除了将格缓的“四言”变为格快的“六言”外,还有意变换《诗》情的“婉约”为赋的“意直、情畅”“直言无隐”(47)。“诗缘情而绮靡”,赋由“体物”走向“缘情”一路,甚至走向“言志”之途,这与汉赋用《诗》的“直言”化改造密切相关。
    总之,在由赋向骈文的过渡过程中,汉赋家将“四言”骈化为“六言”的创作实践,无疑为后代的骈文创作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和声韵规律。宋人胡寅《致堂读史管见》有谓:“声韵四六本于辞赋。”(48)近人朱自清《经典常谈》也说:“赋既有这样压倒性的势力,一切的文体,自然都受它的影响。……骈体出于辞赋。”(49)从汉赋用《诗》“四言”到“六言”的骈化来看,这种文体转换的印迹尤为明显。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