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第一册,上海:中西书局,2010年版。 ②(宋)洪兴祖:《楚辞补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页。 ③段熙仲:《楚辞札记》,《文史哲》,1956年第12期。 ④赵逵夫:《屈原先世与句亶王熊伯庸》,《文史》,1985年第3期,第223-234页。 ⑤李零:《“三闾大夫”考——兼论楚国公族的兴衰》,《文史》,2001年第1辑,第11-23页。 ⑥李学勤:《论清华简<楚居>中的古史传说》,《中国史研究》,2011年第1期。 ⑦子居:《清华简<楚居>解析》,http://www.confucius2000.com/admin/list.asp?id=4835,2011年3月31日。 ⑧田成方:《东周时期楚国宗族研究》,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第39页。 ⑨黄汝成:《日知录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399-1404页。 ⑩王明钦:《王家台秦墓竹简概述》,见艾兰、邢文主编:《新出简帛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第26-49页。按,根据李家浩(《王家台秦简<易占>为<归藏>考》,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7年第1期)研究,秦简本《归藏》“显然是南方故楚国地区流传的本子”,我们曾对楚辞和《归藏》中的神话及传说进行讨论,认为“楚辞与《归藏》在神话、古史传说等方面的相合不是偶然的,他们可能有着共同的来源,屈原博闻强识,极有可能看到了《归藏》。”见代生:《考古发现与楚辞研究——以古史、神话及传说为中心的考察》,南京大学(指导教师:范毓周教授)2011年5月,第99-105页。 (11)王夫之、王邦采观点参见崔富章、李大明先生主编:《楚辞集校集释》,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573-579页。 (12)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读书会:《清华简〈楚居〉研读札记》,蒋文执笔,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353,2011年1月5日。 (13)王光镐:《楚文化源流新证》,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页。 (14)周建忠:《出土文献·传统文献·学术史——论楚辞研究与楚文化的关系》,《文学评论》,2006年第5期。 (15)李守奎:《论<楚居>中季连与鬻熊事迹的传说特征》,《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16)姜亮夫:《楚辞今绎讲录》,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8页。 (17)江林昌、孙进:《<楚居>“胁生”、“宾天”的神话学与考古学研究》,《文史知识》,2013年第3期。 (18)黄灵庚:《楚辞与简帛文献》,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76页。 (19)李学勤:《论清华简<楚居>中的古史传说》,《中国史研究》,2011年第1期。 (20)李守奎:《论<楚居>中季连与鬻熊事迹的传说特征》,《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