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战国策》中的许多说辞可以视为成文,考察这些成文对于战国文学地理学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通过对《战国策》相关作品的考察可以发现,战国前期文学创作较为萧疏,中后期则呈现出繁荣的态势;当时的文人尤以魏、赵、齐、秦、楚居多,周、卫等蕞尔小国也有不少作品呈现;《战国策》记录了战国文人异地创作的情形,而不同地域的文化逐渐融通,地域特色逐渐减弱,应是中华文化日渐成熟的一种体现。 关 键 词:《战国策》/文学地理/文学/战国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先秦汉魏晋南北朝文体理论整理与研究”(16BZW033)。 作者简介:柯镇昌(1974- ),男,江西瑞昌人,九江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文学博士,从事先秦汉魏晋文学研究。江西 九江 332005 北京 100732;詹梦琦(1993- ),女,江西瑞昌人,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2014级戏剧影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从事戏剧文学研究。 文学地理学是文学研究领域新出现的一门子学科,常以时间和空间作为研究的两轴。《战国策》著录有大量的战国说辞类成文,充分展示了战国文学创作的大致面貌,是考察战国文学地理的重要材料。这些成文很多都不是口宣之言,而是采集来的书面文章,具有独立意义,存在一定的文学性,有的甚至展现出了很高的文学水平,可以视之为独立的文学作品。后来的文学作品选集如真德秀的《文章正宗》、严可均的《全上古三代文》等,也常常将这些书面之文选入其中。依据笔者的《战国策文系年注析》统计,《战国策》著录了330多名作家658篇辞令文[1](P643),其中涉及的作家作品的数量都堪称惊人,更兼书中对以士阶层为主体的众多战国文人的政治生活作了大量记述。尽管战国时期还存在着许多的其他文学作品,但是《战国策》保留了如此众多的战国文章,以此窥探战国文学地理的总体状况,应该是可行的。 一 《战国策》对战国不同时期文学创作状况的呈现 众所周知,战国时期结束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时,但战国时期的起始时间,学者们却有着不同的说法,其中一说始于周贞定王十六年(公元前453年)。三家灭智伯在此年,战国七雄局面基本框架形成。清马骕《绎史》卷87认为:“知氏灭而三晋之势成,三晋分而七国之形立。”[2](P2184)《战国策》一书所载之事即以三家灭智为始,故本文暂从此说。钱穆《国史大纲》曾以魏武侯卒为界限,把战国分为前、后两期:第一期是周代宗法封建国家之衰灭;第二期是新军国成立以后之相互斗争时期[3](P74-80)。本文在钱穆分期的基础上,将战国分为前、中、后三个时期。 战国前期起于公元前455年,迄于公元前369年,凡87年。从《战国策》来看,战国前期的文学成就并不发达,创作于这段时期的成文(即辞令)有32篇。其中创作于公元前455年至公元前453年三家灭智时的作品有16篇,正好占据整个时期作品的1/2;另有7篇创作于公元前371年聂政刺韩傀事前后,见于《韩二·韩傀相韩章》。在公元前453年至公元前408年中的40多年里,留下的仅有墨翟的两篇文章,见于《宋卫·公输般为楚设机章》。墨翟两文创作的具体时间已难确考。在公元前395年至公元前371年的20多年里,没有一篇文章存世。从数字上不难发现,战国前期的文学创作不够繁荣。战国前期,各国多将精力放在处理国内矛盾上。在此期间,新旧封建势力之间的斗争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公元前455年至公元前453年,赵、魏、韩三国共灭智伯,晋国一分为三,战国七雄的局面初步显现。公元前403年,周王承认赵、魏、韩为诸侯,战国格局正式形成。公元前391年,田和迁齐康公至海上;公元前386年,田和被周王封为齐侯。由此,传统的两大强国齐、晋完成了大臣篡位的蜕变,而其意义在于展示了新兴的封建势力逐渐取代旧势力的强劲态势。由此,“维持春秋以来二百数十年封建文化之霸业,遂以中歇。诸夏和平联盟之锁链已断,各国遂争趋于转换成一个新军国,俾可于列国斗争之新局面下自求生存。”[3](P75)尽管在公元前447年、公元前445年、公元前431年,楚国相继灭蔡、杞和莒,公元前406年魏国灭中山(后复国),但是大国之间的战争发生并不多,纵横策士到处游说的环境尚未成熟。另外,尽管战国时期属于“纵横之世”,但是士阶层在战国前期尚处于形成期,还没有真正成为影响社会的主导力量。因此,《战国策》中属于战国前期的成文数量不到全书所载成文数量的1/20,也就不难理解。 战国中期起于公元前368年,迄于公元前279年,凡90年。《战国策》中创作于这段时期的成文最为丰富,共计381篇。这381篇文章分配在60个年份里,没有留下作品的年份只有1/3。从公元前368年到公元前334年的35年间只有40篇,而后面的65年则出现了341篇。由于《战国策》记载的游说之事大多都是围绕政治事件而展开,因此这段时期内每发生重要政治(或军事)事件的年份,相关的文章创作便明显增多。可以公元前314年为例。该年秦攻义渠、抚蜀、攻取魏之曲沃(地在今河南三门峡西南),并败韩师于岸门(地在今河南许昌西北),齐伐燕而破之,杀燕王哙及子之,伴随着刀光剑影的便是纵横之士的刀笔口舌。《战国策》中创作于该年的成文即有23篇。又如公元前307年,秦攻破韩宜阳,进击魏皮氏(地在今山西河津),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并进略中山地,楚围韩雍氏(地在今河南禹县西北)。该年留下了32篇文章。公元前300年同样事件频繁,因此也出现了30篇成文。战国中期诸侯混战,群雄逐鹿,互领风骚,而各国力量相对较为均衡,其中以魏国逐渐衰弱、秦国逐渐强盛、齐和燕连绵交战为最主要的事件。魏惠王承文侯、武侯之强势,实行攻伐,数侵赵、韩,皆为齐兵所乘,逐渐失去最强之地位,不得不于公元前334年与齐威王在徐州共同称王。秦孝公起用商鞅实行变法,秦国大治,逐渐成为西方强国,并开始不断进攻他国。齐国经威、宣、湣三世经营,日益富强。公元前314年,齐军取燕,杀子之及燕王哙;公元前286年,齐灭宋;公元前284年,燕乐毅破齐;公元前279年,田单破燕复齐。总之,此段时期尚未出现独领风骚的强国,诸国均衡的态势最适宜纵横策士的游说活动。各国在励精图治的理念下纷纷招贤纳士,士阶层地位空前提高。各国纷争的局面更加凸显了外交的重要性,以张仪、苏秦为代表的战国策士由此得以纵横于诸侯,权重于当时,从而留下了更多的游说文章,自在情理之中。 战国后期起于公元前278年,迄于公元前221年,凡58年。《战国策》中属于战国后期的成文有175篇,另拟托之文70篇亦大致可以计入①,故共计245篇。如果不计拟托之文,则后期每年平均创作的文章只有3.02篇,低于战国中期平均每年的4.23篇,更低于公元前333年至公元前279年的平均数5.25篇。这时,文章特别高产的年份也极少,仅公元前257年出现了21篇作品。战国中期是秦国日渐统一天下的时期,这期间虽有六国间的偶尔攻伐,但基本上以秦与六国之间的斗争为主要矛盾。一国独大的局面使得外交的回旋余地大幅度减小,纵横之士发挥的能量也因此而减弱,由此造成相关文章大幅度减少,众多的纵横家只能埋头于案牍,运用刀笔构造出众多的拟托之文了。 战国不同时期,文学创作的繁荣程度有较大不同,但与《战国策》以外的战国文学创作情形却是基本相符的。我们所知的创作于公元前455年至公元前369年的作品并不多。尽管墨子大约生于这段时间,但《墨子》一书中的大部分内容则是墨家后学所作。战国中期则是学术大发展、大创新的时代,孟子、屈原、庄子等众多大家以其独特的人生追求方式和文学作品而影响后世。荀子、宋玉两人的生卒年都值得商榷,大约生于战国中后期。战国后期的文人更倾心于笔墨,因此出现了《韩非子》《吕氏春秋》等传世名著。由此而言,《战国策》中的成文为我们考察战国不同时段的文学发展概况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视角。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