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艺理论 >

“微时代”审美及其文化反思(4)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文学批评》 唐善林 参加讨论

    但是,面对这场因微博、微信等微媒介技术引发的日常生活审美化,我们既要看到它的进行所带来的正价值效应,但同时也需要以文化批评的眼光去审视和警惕微媒介技术在大众日常生活中可能制造的审美神话。在罗兰·巴尔特看来,今日的神话是一种包含文字、照片、影像、声音等素材的言语,是一种以话语方式传播信息的元语言系统,在此传播系统中它并不隐藏什么,而在于通过这一改变扭曲的意指过程,使得原初的意义为形式所指的概念所异化,成为一种解政治化的伪自然。以此神话学思想为批评视野,我们认为,微博、微信等微媒介一方面凭其独特的传播形式为大众摆脱一般官方主流媒介控制从而全面自由地实现日常生活审美化提借了技术支持,但另一方面这一传播系统因其疏离和回避宏大的政治、经济叙事有可能为草根大众制造一个审美神话,从而使得草根大众在消解历史或现实存在的狂欢中迷醉于自由平等的伪自然。霍克海默曾指出:“随着资产阶级商品经济的发展,神话昏暗的地平线被计算理性的阳光照亮了,而在这阴冷的光线背后,新的野蛮种子正在生根结果。”⑨认为启蒙以其理性摧毁了神话,但其自身却逐渐演变成另一种异化人性的神话。同样,我们也有理由警惕因微博、微信等微媒介而引发的这一日常生活审美化,在给我们个体生存带来自由感觉的同时,也有可能使整个社会发展陷入不公之中。
    由上文有关微媒介审美特性的探讨,我们知道建基于智能移动手机和互联数据技术之上的微媒介技术通过压缩时空而导致的时空一体化,使得海量信息以符号或影像之流的方式在微博、微信等微媒介平台得以传播,从而呈现出一种即时便捷的审美特性。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一打破现实或历史时空限制以创造无限虚拟时空的传播模式,看成是技术意识形态化语境下的一次神话形式和意指过程,那么我们也许能得出:那些在微媒介平台传播的有关历史与现实生活的能指(文字、照片、影像、声音等素材),就会因即时便捷的传播形式而耗尽或掏空,无比充盈的历史与现实生活在超越时空的虚拟时空中不断消退其原初意义,最终为“生活是如此丰富美好,还有什么值得我们抗争!”的神话概念所操控,成了一种反自然的伪自然。在这场微媒介审美神话制造中,我们渺茫久远的历史生活和琐碎艰难的日常生活,因微媒介技术即时便捷的传播形式而被涂抹上一层审美的光晕。具体来说,我们认为这一场因微媒介技术引发的日常生活审美神话化主要表现为“逃”与“忘”两种伪自然模式。所谓“逃”的伪自然模式就是指借助微媒介技术来审美感知和传播日常生活时,我们往往无视或很自然地回避了自身在现实中受支配、受剥夺的阶层状况,而通过自我美化或自我表演的方式来寻求身份认同,以证明我们的生活是如此丰富而美好。明乎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微主们不堪疲倦地秀生活和秀身体了。而实际上,因微媒介传播技术引发的这一审美神话早已扭曲改变了日常生活和身体形式的原初意义,并在日常生活和身体形式意指化过程中为“我们的生活如此丰富而美好”这一概念而异化。所谓“忘”的伪自然模式则是指我们在微媒介审美实践中看到或感受到现实中的苦难与不公,但是在海量的信息潮流中,我们的微情感瞬间就会被淹没或者在不断的流转中耗空,只留下被扭曲改写的形式。在这里,我们不妨再以旭日阳刚因微媒介传播而获得成功的事件为例,对微媒介审美在实现日常生活化审美化的同时可能制造一个审美神话的现象作一思辨性解读。我们认为,一方面廉价的传播成本使得微媒介审美天然具有草根大众特性,通过这一传播媒介,草根大众自由地传播和接受海量的信息,某些行走边缘底层的草根艺人难免会以其坚持梦想的苦难体验而偶然引发“同是天涯沦落人”大众审美共鸣,并由此获得人生第一桶金,旭日阳刚则有幸成为了其中之一;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认识到,微媒介即时便捷和碎微浅表的审美特性使得其传播的符号与影像在瞬间流动的形式中,耗尽了其偶发性的原初意义。旭日阳刚《春天里》的影像在收获成功的频繁传播中,不但消逝了他们当年为追求梦想、吃尽苦头的辛酸情感,而且掏空了他们当年远离亲人、为生计奔波的苦难历史,最终在审美神话化意指过程中沦为所指概念异化的能指形式,即草根艺人的美丽人生。通过这一审美神话化的意指过程,草根艺人和千千万万草根大众行走边缘底层的苦难人生则被改写为:怨天尤人,于事无补;只要坚持梦想,成功自会到来。这一微媒介技术的改写是如此自然,以至于草根大众在影像之流的幻觉中,不再思考是什么造成了自己行走边缘底层的苦难人生。然而,在这场骤然而至、气势浩大的微媒介传播运动中,草根大众不但无暇反思自己当下生活的不公处境,反而是如此投入、如此忘情,以至于我们的吃、穿、住、行、阅读、旅游等日常生活和审美活动,在某种意义上,不是为了自身生命存在和价值的真正实现,而是为了在微博、微信等微媒介平台上逃避地展演,或对他人原初生命的遗忘。
    总之,微博、微信等微媒介传播技术给我们这一时代的社会和生活带来了一种新的尺度,从而使得大众当下信息交流和审美实践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审美特性,这既可能导致大众日常生活审美化之全面实现,又可能在新的历史语境下制造一场审美化神话。而对此“微”审美的文化现象及时作出考察和反思,不但是美学研究的当务之急,而且也是美学理论发展新的生长点。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