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作为中国古代文体学的理论核心,“辨体”范畴及其理论批评在中国古代文体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贯通其他相关问题的核心问题。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正成为当前的学术热点之一,但辨体理论批评之系统研究却颇为冷落。论纲选取一系列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具有代表性的辨体理论批评专题进行研究,进而建构起中国古代辨体批评的理论体系。这既能从中看出中国古代辨体的理论内涵、体系概貌和发展演进规律,也能对上述经典文论著作换一种角度研究,可以说是一种拓展和深化,这无论对中国古代文体学还是文学批评史都具有重要的学科树立和重建意义。 关 键 词:古代文体学/辨体批评/源流发展/理论体系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宋代文体学思想研究》(11BZW021);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重大项目《中华思想通史·文艺思想编》。 作者简介:任竞泽(1968- ),内蒙古赤峰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论、唐宋文学和中国古代文体学。 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正成为当前的学术热点之一,但从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趋势来看,大部分学者主要致力于具体的某一朝代文体学、某一文体总集或某种文体形态等方面的研究,对文体学理论上的总结仍显重视不足。而作为中国古代文体学的理论核心,辨体理论批评之系统研究尤为冷落。“辨体”范畴及其理论批评在中国古代文体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的基本起点,对于中国古代文体学学科的建立和完善具有重要意义。如吴承学先生在《中国古代文体学论纲》一文中强调:“以‘辨体’为‘先’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的传统与首要原则”,“古人首先在认识观念上视‘辨体’为‘先’在的要务,又在具体的批评实践中通过对‘划界’与‘越界’的分寸的精微感悟与把握,从而使‘辨体’成为古代文体学中贯通其他相关问题的核心问题。”[1]16 一、近三十年中国古代辨体理论批评研究述评 近三十年来,有关“辨体”研究的学术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聚焦于尊体、破体、辨体这一宏观的基础理论研究,如吴承学《辨体与破体》、《破体之通例》和王水照《尊体与破体》等可以说是这方面的奠基之作,在学界影响很大。吴承学、沙红兵《中国古代文体学学科论纲》从学科建立的宏观视野出发,来阐述辨体的重要地位,可谓意义深远。其后有朱正华《“辨体”辨》、张利群《中国古代辨体批评论》、吴光正《古代文学辨体研究》、罗宗强《寻源、辨体与文体研究的目的》等。 其次,着眼于某一种文体、某一时代、某一作家等的辨体研究。最多的是词学辨体与诗学辨体。如词学辨体方面,有曹明升《清代词学中的破体、辨体与推尊词体》,伏涤修《清代词学由辨体向尊体的批评转向》,钱建状、刘尊明《尊词与辨体——宋词独特风貌形成中的一对矛盾因子》,闵丰《诗学模范与词格重建——清初当代词选中的辨体与尊体》,汪超《尊体与辨体》(从辨体角度观照词曲),赵维江《效体、辨体、破体—论元好问的词体革新》,方建煌《从刘勰的通变观看宋词辨体论与破体论之得失》,张宏生《辨体与合体—李渔的词曲渗透之论及其时代》,陈水云《康熙年间词学的辨体与尊体》,刘桂华《清代词学中的辨体与尊体论》,汪超《词学尊体研究综述》等。 诗学辨体方面,包括李万堡《诗歌辨体论》,邓新跃《论宋代的诗学辨体理论》,邓新跃《明代前中期诗学辨体理论研究》,邓新跃等《文体学视角与古代诗学辨体理论研究》,邓新跃《〈文心雕龙〉与魏晋南北朝诗学辨体理论的发展》,陈文新《辨体视野下的古代诗文》,李中华、李会《唐代七古、七言歌行辨体》,徐楠《试论祝允明的诗歌辨体意识与创作观》,张见《辨体方法与王士祯的诗歌批评》,葛晓音《江淹“杂拟诗”的辨体观念和诗史意义》,柯继红《“五言诗成立于建安说”质疑—兼就五言诗辨体与木斋先生商榷》,王帅《傅燮同古体诗辨体研究》,赖力行《论王夫之的辨体批评》,许总《宗经与辨体—论四杰文学思想二重性与唐代前期诗史演进趋向》,谢海林《从清人所编宋诗选本看清代宋诗学辨体》等。 此外,就是某一时代某一批评家的辨体批评,如王济民《宋代以后的辨体批评》、何诗海《明代辨体批评的成就》、汪泓《许学夷诗体正变论之再评价》、汪泓《“辨体”不“辨意”——许学夷论“体制为先”》、汪泓《明代诗学“体制为先”观念之内涵及其流变》等。其他还有一些散见的诸如赋学辨体以及笔记小说、文言小说、文话等文类辨体。如刘正平《笔记辨体与笔记小说研究》,陈文新《加强中国文言小说的辨体研究》,刘敏《教文辨体》,曹丹、张恩普《箴体溯源及其辨体》,蔡德龙《文话的辨体与溯源》,许结《元明辨体思潮与赋学批评》,董丽娟《刘师培论文章辨体》等。 最后,文体总集和文体文论经典的辨体研究。傅刚《文体辨析与总集的编纂》可以说是这方面的开山之作,其他如贾奋然《论〈文体明辨序说〉的辨体观》,简锦松《胡应麟〈诗薮〉的辨体论》,周效柱《〈诗薮〉中的辨体论》,邓新跃《高棅〈唐诗品汇〉与明代格调派诗学辨体理论》,张利群《刘勰“辨体”的文体论意蕴及批评学意义》,何诗海《〈古赋辨体〉与明代辨体批评》,李新宇《论〈古赋辨体〉出现的原因》,汪泓《许学夷〈诗源辨体〉评议》,汪泓《明代诗学状况与〈诗源辨体〉的写作缘起》,吴承学、何诗海《贺复征与〈文章辨体汇选〉》,吴承学《明代文章总集与文体学——以文章辨体等三部总集为中心》等。 可以看出,这些年中国古代辨体理论批评研究的基本态势是,明代的辨体研究最为繁盛,可谓硕果累累,这与明代这个“文体论的总集大成”的时代是相符的[2]1。清代也很多,尤其是清代词学辨体也堪称成果斐然。六朝中《文心雕龙》这一文体巨著有数篇辨体研究,其他朝代如唐宋金元等则相对来说比较薄弱,显示出当下辨体批评研究不够均衡的特点。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