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艺理论 >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现实性探究(4)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江海学刊》 范玉刚 参加讨论

    政治与市场之间: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新范式
    文化越来越成为理解和分析当前中国的一个关键词。诚然,文艺不能成为市场的奴隶,但更不能成为市场的敌人,市场是配置资源和信息反馈的最有效方式,它鼓励竞争和多元化发展,有利于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而非生产者的自娱自乐。可以说,市场驱动下的文化生产与传播、消费机制的变化,以及公民日益自觉的文化权益,导致了文化现实的根本变化,其中市场的力量越来越强势。消费的凸显,使得鲍德里亚“消费的生产性”思想成为其文化再生产的核心。在他看来,“生产加入了符号的消费系统。劳动力不再被粗暴地买卖,而是被指称,被市场化,被商品化。生产加入了符号的消费系统。第一个分析阶段将消费领域理解为生产力领域的扩展。现在我们必须做相反的事情。必须把生产、劳动和生产力理解为消费领域里的闲适成分,‘消费’成了普通的公理、代码化的符号交换、普遍的生活方式”(16)。在此境遇下,不同于此前对文学创作与批评的理解,是文学创作引导和决定读者的欣赏趣味和精神高度的养成,文学阅读是为了增长才智见识、提升审美品位,文艺被视为人的精神家园,作家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当下的文学消费是为了休闲、娱乐,是一种文化消费,是文化消费决定文化生产,文学生产者被称作“码字工”,作家有了富豪榜的排名,而非真正关乎文学创作质量,文学批评成为一种“酷评”,一种细分市场的“合谋”。虽然市场影响力越来越大,但市场并非万能。市场经济不是植根于力量的平均分配和全部相同的物理空间,不仅有发展的不均衡,还存在市场失灵。文化现实的变动性要求在文化与市场的复杂关联中,建构一种切近时代语境的文学批评新范式。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要敏于这种变化,积极地作出文学的美学的回应。对文化现实的价值批判,必须深入考察文化生产、传播和消费的全过程,“它将显示,离开政治或历史的连接,任何高高在上,对大众文化不屑一顾,或者居高临下稍作浏览就草草下结论,都将是隔靴搔痒、不得要领的精英主义作风。”(17)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价值批判是为了正视和研究文化的多元现实及其矛盾冲突与非整合性,以维护健康文化生态,促使国家文化管理走向文化善治的国家治理,而非制造不食人间烟火的“审美乌托邦”。其实,审美不是真空中的存在,更非“上帝的别称”,它是世俗人间的文化情怀和对境界的价值祈向。在文化创意产业中,艺术和经济越发密切关联。有学者指出:“文化企业和市场在规模和意义上真正的增长依赖于‘审美的’革新”,“这些审美的和伦理/社会(也可能是政治的)经济在创意产业中起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小的和微型企业中。它们没有秉承艺术和金钱的敌对关系,如布迪厄所言,它们生产出复杂的价值系统,不能归结到价格和利润最大化的市场意义上。”(18)特别是被大众消费的大众文化的创造性和动力已植根商业世界,创造越发体现为一种多方力量合作的产物,这不仅要求技术创新、内容创新,还要有商业模式创新,并在一种综合实力中体现文艺竞争力。
    伊格尔顿曾在2004年出版的《理论之后》中描述,文学理论已脱离传统的发展轨道,文学的冷漠及其对社会现实的脱离、碎片化、个人独语等,导致社会对文学与文学批评的边缘化。其实,这种文学境遇也是当前中国文学批评面临的。今天的文学观念已发生根本变化,早已脱出传统文学的概念和范畴,而进入文化产业及其文化数码化主导的时代。就文学的泛在式存在而言,它鲜能提升民族的文学素养和文学感悟力,也很少增强大众的语文能力。特别是当前的文学教育愈发脱离社会现实,难以有效促进文艺繁荣及文化产业发展,这种与需求的脱节,使文学教育失去基本的就业能力和对社会文化发展的话语权。当前文化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文学教育的使命也要把激发全民族文学创造力、文学想象力作为核心内容,培育从文学创作到文学批评和传播与消费的全产业链意识。文学教育不仅要培养作家、批评家、理论家,还要为文化产业发展培养创造性人才。就艺术本质是自由、审美带来愉悦感而言,文化创意产业能否带来美学再度复兴?从黑格尔的理想艺术来看,它与现代社会的组织结构和社会运行构成悖论。一个追求自由,一个讲究规范和规约。因而理想艺术对现实社会构成一种否定关系,这是法兰克福、阿多诺等人的观点;当下现实是大众文化的流行,使艺术成为一种肯定性的东西,消费性审美不再否定现实,而是有利于维护现实,从而成为当今社会的一种主导性原则。文化现实的审美方式建构,验证了伊格尔顿的观点,“美学著作的现代观念的建构与现代阶级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各种形式的建构,与适合于那种社会秩序的人类主体性的新形式都是密不可分的”(19)。
    经过后现代主义的解构和颠覆,越来越多的理论走向日常生活实践,越来越关注日常生活问题,越来越把大众的日常生活及其消费方式作为文学创作和理论批评的聚焦点。须知,日常生活并不就是文化现实,这貌似切近了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现实性,其实所谓“文化现实”是不断建构的,它本身就包含一个如何看待现实的价值观视角,一个超越性的价值批判维度,并非全然认同日常生活。在某种意义上,作为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美学对主流意识形态形式提出强有力的挑战,它挑战的是一种文化秩序,并提供了新的选择路径。历史经验表明,主流意识形态结构内核的被置换往往悄无声息,其所起作用却是异乎寻常的。这见之于18世纪资产阶级上升期对美学超乎寻常的热情建构,是为了赢得资产阶级文化领导权;也可见之于苏联解体时,因美国以大众文化置换了苏联主流意识形态的内核,使庞大的苏联解体时竟然没有一个共产党员站出来振臂一呼。其实任何时代的审美现象背后都有着政治的鬼魅,连“女性美”的标准及其符号化都有着政治意识视角的解读。如20世纪30年代文学作品中女性美的主调是健康,其背后回应的是“东亚病夫”的魔咒;五六十年代文学作品中女性美的主调是解放,其对应的是男女同工同酬的平等;21世纪文学作品中的女性美是娇弱和柔媚,回应的是消费社会对女性符号化的消费意识。文艺进入市场,但并未远离政治,这是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要重点探究的。
    当前主导社会建构的商品美学是按照人的感性娱乐方向设计的,因此它极力迎合大众消费快感的欲望满足,在适度的紧张中“调适”人的心情和心态。一方面,商品美学通过不断制造大众欲望而服务于大众消费;一方面,商品美学使用表象符号来满足大众,因此与其说它使大众感觉饱足,不如说给大众带来饥渴,有饥渴才有消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要揭示其内在逻辑与诉求,在学理上阐释商品美学建构的都市生活的文化原则,及其与大众生活方式的链接,从而演化出一套当下都市人的“说法”与“活法”,进而宣扬一种“生活在别处”的感觉和意义的播撒。依托互联网和各种移动终端,数字化构建的表象所辐射的范围使得商品幻象实现全球化,造就了阿里旗下“天猫·双11”购物的世界“奇观”,生动阐释了文化商品学。这种全然表象的美学使大众因消费而亢奋,对符号的消费成为一种不断被追逐的精神状态,而符号的选择已无关乎现实,仅与其在“世界图景”中的地位相关。固然品牌和奇观有着“不实的夸张”和“谎言的诱惑”,但对消费者来说,与品牌有关的生活便利性与精神抚慰很难抗拒。“诱惑性表象”奇观满足了人的眼睛,却掩饰了产品的品质,以欲望沟壑引得大众消费飞蛾扑火,从而遮蔽“谁的美好生活”的真实境况。现在文化产业发展中一些背离伦理原则的物欲冲动和“伪事件”营销,把消费者引向空洞或非理性无意义感的符号消费,展示出一种“酷”的商品美学风范。这种消费性物化现实的审美情境,使消费者在恍惚迷离中沉溺其中,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应对此发声,而不是顺着资本逻辑鼓与呼!
    艺术既是一种从经济逻辑分离出来的文化空间,就需要展示区别于构造当代“文化现实”的创造或文化行为的许多其他形式。当下,文化品位越来越成为都市形象或都市流行文化的“修辞”,在日常生活中发挥“区隔”作用,使原本就不统一的都市文化形象/空间愈加色彩斑斓。一个社会中有品位不同的文化社区和群体原本正常,但当把某个文化群体的审美趣味普遍化为整个都市文化的审美标准时,不同文化群落的认同矛盾就会激发满足目的的文化冲突,加剧了社会中文化发展的无序化。事实上,只有在当下文化现实建构的自由竞争中胜出的文化才能实现诉求,成为事实上的主流文化,唯此经由文化现实的复杂性,可以洞察社会的基本价值导向。无疑,当下正在建构以社会主义为价值(对公平正义的追求)与市场伦理(契约、法治、诚信)合法化的“知识共同体”,相应的文学形象是“经济英雄”(商业成功人士)与“文化英雄”(新媒介人士)的出场与流行,以及一地鸡毛的“屌丝”群体的自嘲,并伴随着“蜗居”、“蚁族”的文学抗争,这构成了文学形象的某种逻辑嬗变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偏离。当下的生活被消费符号和审美氤氲包裹着,生活的本真性罩上了文化的色彩。或许,只有在文学中还能洞悉生活的本真性。流行的大众文化或审美潮流主导了现实生活,支撑着日常生活的是物化的流行时尚、审美形象,符号消费在大众生活中有着宗教般的情感皈依色彩和狂欢性的仪式化,甚至消费活动生成为一种人生存在的理由与方式,反主流的“另类”生活方式也成了主流的另一表达,这就是消费逻辑的“吊诡”之处。近年来,新型文化媒介人作为“文化英雄”登上历史舞台,呼风唤雨,演绎着“小时代”和“后会无期”以及“心花路放”,而越来越偏离对人文理性与历史价值的诉求,使人文价值处于不断飘忽滑落状态,所谓飘忽是指不断参与他者定位才能获得现实存在感,所谓滑落是指失去而不断寻找,这就是当下大众的精神状态。
    在此通过探讨不断建构的文化现实,在文化与市场之间建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新范式,主要基于价值批判视角,提出一种“应当的”价值维度。提出现实性问题,就是在文学现实与理论批评互动中,在变化的国内外形势和数字化生存状态下,通过直面现实获得一种力量,从而实现理论创新,建构有中国本土经验和全球视野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模式,在“返回”传统(顶天)中建构一种基于中国经验(立地)的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模式和话语体系。文学批评作为一种理性反思,原本与社会生活有一种张力关系,从而生成一种超越维度。在不断变化的文化语境中重提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现实性品格,旨在使马克思主义文论在多元理论竞争中重新成为一种有影响力的文学批评范式。在研究路径上,我们主张“回到马克思”。马克思作为伟大的思想家,从来不是为了建构某种理论体系从事理论研究,而是为了揭露和解决现实社会的内在矛盾、寻求人类解放道路、建立自由人的联合体等进行理论探究。换言之,马克思并不是在纯粹思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自己的理论,而是在关注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超越以往的旧理论、形成新理论。究其根本旨趣,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始终不可缺失政治维度和对人心的教化,这是由其使命和责任决定的。可以说,马克思的哲学以及文学批评自始至终就与西方思辨哲学走的不是一条路。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原本就要向现实说话,而不是书斋中的想象物,更不是书本中的教条和静止的审美观。它通过弘扬文学理想重构一种神圣维度,在对文化现实的有效互动中坚守现实品格。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论,同样要沿着马克思曾经开辟的道路走。这就是面对现实、直面问题,在理论创新和实践的互动中推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