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论金圣叹的“杜诗”诠释美学观(4)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州学刊》 毛德富 闫玉立 参加讨论

    四、金圣叹“杜诗”诠释美学观的得与失
    创作与诠释是两个相反的过程。作者将自己抽象的情思,通过联想转化为具体的意象并诉诸文字;而读者是将呈现于文字中的具体意象,再通过联想转化为自己抽象的情思。金圣叹成功地以“兴”将这两个过程统一起来。通过这种方法,在诠释杜诗时,他把其中所包含的意义关系从杜甫的世界转换到自己的世界,注入自己的主体性。金圣叹所使用的这种“断章取义”的解诗方法可谓一把“双刃剑”。其积极的一面,就是当其与“尚论古人”的一面相结合时,可以调动读者的主体性,实现作品意义增值的效果;其消极的一面也不容忽视,那就是容易与作品所表现的实际内容相脱离——虽然有时阐释也很精彩,但与诗人创作意图显然无关。
    前者如杜甫《羌村三首》中的诗句:“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手中各有携,倾楹浊复清。”金圣叹诠释道:“父老一问,直得无言可对。何也?先生远行,专为普天下父老。今榼中清浊酒味如此,然则父老欲问我,只须各自问:特地出门五年、十年,而俾父老耕地无人。羞杀人,愤杀人也。先生妙笔,全在无字句处如此。”(47)金圣叹对此诗的理解是深刻的:众父老乡亲携酒来相问候,未必是来羞杜甫的;杜甫则可能想到自己出门本是为了百姓,现在百姓生活如此,自己怎能不深感惭愧。所以,萧涤非先生也说:“杜甫是一个‘自比稷与契’、‘穷年忧黎元’的诗人,这时又正作左拾遗,面对着这灾难深重的‘黎元’,而且自己还喝着他们的酒,哪得不叹?哪得不仰天而叹以至泪流满面呢?”(48)如果我们能理解到这一层次,就会更深地感受到这首诗中的沉痛之情。
    然而,金圣叹并不总是能做到这一点,在《唱经堂杜诗解》中,脱离作者精神,不顾文本的诠释也是屡见不鲜的。一方面,金圣叹认为诗要写得寄寓遥深,他批杜甫《孤雁》诗就说:“先生集中都是忠孝切实之言,往往有所寄托而愈见其切实。”(49)因此,如同批改《水浒传》时常常称道作者寓褒贬于言外一样,金圣叹评点诗歌时也会联想到“春秋笔法”的劝惩意识,而在作品诠释中产生刻意求深的倾向。如杜甫《对雨书怀走邀许主簿》一诗,上四句写“对雨”,五六句“书怀”,七八句写“走邀许主簿”。从诗题到诗句都十分明白显豁。而金圣叹却解题即说:“通篇是‘书怀’二字,借雨寓言耳。”叮嘱读者注意杜甫“一片爱惜好人心地”,要求“读者毋徒作文字放过”。于是,金圣叹诠释首、颔二联“东岳云峰起,溶溶满太虚。震雷翻幕燕,骤雨落河鱼”为“眼见其出身处只如此大……乃至震雷骤雨,何等声势,翻燕落鱼,何等凌虐”,并引申至“小人胡可使得志耶”!颈联“座对贤人酒,门听长者车”中是特用“贤人”“长者”字眼,以反照上文人品的“春秋笔法”。尾联“相邀愧泥泞,骑马到阶墀”成了“许主簿为先生所特邀,乃邀之而又必嘱其骑马者,君子爱人以德,甚不欲其一濡足于势利之途也”(50)。如此解诗,实在是有些匪夷所思。另外,金圣叹常在诠释杜诗时,为抒发自己胸中愤慨之情而不惜借题发挥。正如他在批《奉陪郑驸马韦曲二首》中说杜甫:“平日本是一肚不合时意思,是日陪郑至韦曲,却是更忍不得,不觉颓然放口,借花痛骂。”(51)他解《江村》中“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云:“‘老妻’二句,正极写世法崄巇,不可一朝居也……纸本白净无彼我,针本径直无回曲,而必画之敲之,作为棋局、钓钩,乃恨事,非幽事。”(52)而事实上,这首诗作于草堂落成后,表现的是一种怡然自得的情调。
    总之,杜甫的诗与金圣叹对其所做出的诠释,就如同两个半径未必相等的圆,这两个圆是相交而非重合的关系。当金圣叹与杜甫的思想感情、审美趣味与生命体验诸因素所共同构成的两个圆心无限接近时,他做出的诠释多是精彩的;而当他过多地、不适当地注入自己的主体感受而借题发挥时,则常常做出牵强附会的诠释,而表现出严重脱离文本的倾向。尽管如此,要想获得对金圣叹诠释美学观全面、客观的认识,充分估量其学术贡献,《唱经堂杜诗解》中的批语值得我们认真研究。概括言之,金圣叹的“杜诗”诠释美学观富有创造性,得大于失。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