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古诗十九首》中只有“出郭门直视”一句是上三下二。 ②萧统编,李善等注:《六臣注文选》卷29,《四部丛刊》影印建州刊本,缩印本第539页。以下引《古诗十九首》均据此本,不再出注。 ③见陆侃如、冯沅君:《中国诗史》中册,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年,第278页。 ④收入朱自清:《古诗歌笺释三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⑤隋树森:《古诗十九首集释》,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 ⑥黄震云、韩宏韬:《〈古诗十九首〉引〈诗〉考论》,《诗经研究丛刊》第10辑(2006年);木斋:《从语汇语句角度考量十九首与建安诗歌》,《山西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又见氏著《古诗十九首与建安诗歌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⑦以下引用文献分别据:《毛诗正义》,北京:中华书局,《十三经注疏》本;洪兴祖补注:《楚辞补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春秋左传正义》,《十三经注疏》本;《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本;《论语注疏》,《十三经注疏》本;郭庆藩辑:《庄子集释》,《诸子集成》本;高诱注:《吕氏春秋》,《诸子集成》本。 ⑧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12,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40页。 ⑨木斋《从语汇语句角度考量十九首与建安诗歌》举出以下12个用语,认为皆为曹植首次使用,又见于《古诗十九首》和苏李诗:服食、苦辛、中州、俯观、被服、纨与素、杞梁妻、双阙、荡子、行不归、越鸟、胡马(曹植作代马)。见《古诗十九首与建安诗歌研究》,第157页。但根据调查,“服食”见于《汉书·郊祀志》,又见于《论衡·道虚》;“苦辛”见于《说文解字》辠字;“中州”(不见于十九首)见于司马相如《大人赋》,又见于《汉书·天文志》;“被服”见于《离骚》,又见于《史记·五宗世家》;“纨素”见于《盐铁论·散不足》,又见于班婕妤《自悼赋》、《后汉书·杨震传》,中间加“与”字是为调节字数;“杞梁之妻”见于《孟子·告子》,事又见于《说苑·善说》,《琴操》有《芑梁妻歌》;“双阙”见于李尤《阙铭》、《后汉书,侯览传》,张超《灵帝河间旧庐碑》、《张公神碑》;“荡子”见于《相和歌辞·鸡鸣》、《乌生》;“胡马”见于《汉书·匈奴传》,又见于《吴越春秋》(“代马”与“胡马”亦不能视为一词);“行不归”(应切分为行/不归)源于《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俯观”(不见于十九首)则出于《易·系辞》“俯则观法于地”。惟“越鸟”一词除十九首外,仅见于曹植诗文。此外,“素手”、“逸响”二词除见于十九首外又见于曹植诗赋。 ⑩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后汉文》卷82,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915页。 (11)范晔:《后汉书》卷23,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801页。 (12)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后汉文》卷96,第988页。 (13)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孟子注疏》卷8下,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729页。 (14)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后汉文》卷26,第615页。 (15)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后汉文》卷33,第658页。 (16)陈寿:《三国志》卷9,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304页。按,此为许允妻阮氏语允,标点本以“许”字属下,作“许曰”。然文中皆以“允”称其人,“许”字当属上。 (17)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三国文》卷9,第1103页。 (18)[日]高楠顺次郎等编:《大正新修大藏经》第2册,台北: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部,1990年,第835页;第3册,第52页。 (19)[日]高楠顺次郎等编:《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2册,第276页。 (20)参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第一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168、481页。 (21)统编,李善等注:《六臣注文选》卷17,第321页。 (22)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卷6,第361、373页。 (23)萧统编,李善等注:《六臣注文选》卷17,第321页。 (24)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第66页。 (25)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汉文》卷28,第281页。 (26)荀悦、袁宏著,张烈点校:《两汉纪·汉纪》卷13,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214页。 (27)向新阳、刘克任校注:《西京杂记校注》卷4,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167页。 (28)《后汉书·梁冀传》:“窗牖皆有绮疏青琐。”范晔:《后汉书》卷34,第1182页。 (29)《说文解字》释“牖”:“穿壁以木为交窗。”许慎:《说文解字》卷7上,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143页。 (30)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49页。 (31)关于造词的定义,见谢思炜:《汉语造词与诗歌新语》,《河北学刊》2015年第3期。 (32)陈延杰注:《诗品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第17页。 (33)以下所引汉诗、汉乐府、建安诗均据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不一一出注。乐府诗中有若干有主名而事迹不可考者,如辛延年《羽林郎》、宋子侯《董娇饶》;又有归属有疑问者,如蔡邕《饮马长城窟行》;或疑为后人伪托者,如班婕妤《怨歌行》,均依《乐府诗集》仍归入乐府诗类别。惟《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据诗题及本事,应属古诗,其用词则与汉乐府、十九首等都有不同,姑暂依《乐府诗集》仍入《杂曲歌辞》。 (34)据笔者调查,《左传》中当面称君,均限于君主。《论语》一书亦无例外。《庄子》中仅有《外物》鲋鱼对庄周言“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一例非指君主,但出现于非现实的寓言故事中。《战国策》中用例较多。《史记·高祖本纪》有老父相刘邦谓“君相贵不可言”。 (35)《楚辞》中《九歌》、《九章》诸篇亦多有称君之例,但性别较为模糊,后人理解亦有分歧。移尊者之称作为女对男之称,应是一种惯例。类似的例子有:六朝时女子称男子为卿、郎,《金瓶梅》中潘金莲称西门庆“达达”。 (36)《相和歌辞·艳歌行》中出现一例以卿称“夫婿”:“语卿且勿眄。”但其主语应是诗中流宕他乡的兄弟。在《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中,卿与君相对,成为夫对妻的称呼,极为特殊。 (37)朱彝尊:《曝书亭集》卷52《书玉台新咏后》,《四部丛刊初编》,第410页。 (38)逯钦立:《汉诗别录》,收入氏著:《汉魏六朝文学论集》,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8页。其中惟“结发为夫妻”一首写夫妻之情,《文选》题苏武诗,梁武帝《代苏属国妇》反拟之,则以其篇为苏武赠妇诗,《艺文类聚》卷29引作苏武别李陵诗。逯钦立以为妄改李陵集,不善作伪之所致。 (39)以《后汉书》为例,其中男性之间以“子”、“君”相称的例子均有。如《刘盆子传》“子努力还战”,《敬王睦传》“子危我哉”,《皇后纪》“君若能相辅,则厚”,《张步传》“君前见攻之甚乎”。但总的来看,称君比称子更显敬重。 (40)《鼓吹曲辞·战城南》“腐肉安能去子逃”、“思子良臣”,称男子为子。《玉台新咏》古诗(悲与亲友别)中“赠子以自爱”、“念子弃我去”,亦应是男性之间的称谓。四言诗朱穆《与刘伯宗绝交诗》“与子异域”,亦同。在秦嘉《赠妇诗》中,为了与妻称夫为君相区别,则夫称妻为子(或尔)。苏李诗中“结发为夫妻”一首,则未出现子的称呼。 (41)参袁济喜:《“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木斋先生〈古诗十九首〉主要作者为曹植说商兑》,《中国文化研究》2013年第4期。 (42)叶燮:《原诗》卷1内篇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第4页。 (43)谢榛:《四溟诗话》卷3,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178页。 (44)《淮南子》卷10,《诸子集成》本,上海:上海书店,1986年,第163页。 (45)许慎:《说文解字》卷13上,第272页。 (46)陈寿:《三国志》卷21,第609页。 (47)萧统编,李善等注:《六臣注文选》卷42,第789页。 (48)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周礼注疏》卷36,第885页。 (49)范晔:《后汉书》卷34,第1182页。 (50)范晔:《后汉书》卷42,第1431页。 (51)他例如《后汉书·桓谭传》:“古人有言曰: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出《说苑·谈丛》。《马融传》:“古人有言:左手据天下之图,右手刎其喉,愚夫不为。”出《淮南子·泰族训》。此东汉人称西汉为古人。 (52)陈延杰注:《诗品注》,第24页。 (53)梁启超:《中国之美文及其历史》,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梁启超古典文学论著》,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3年,第117页。 (54)参李炳海:《古诗十九首写作年代考》,《东北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1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