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老残游记》创作观念与小说结构的双重嬗变(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学遗产》 陆楠楠 参加讨论

    三 初心末意难相宜,形禁势格自为解(1903-1907)
    《老残游记》甫一面世,其对家国的诚挚关切便吸引了读者与研究者的注意,也因此被冠以“谴责”小说的美名,“谴责”所蕴含的“救国”伦理价值,亦奠定了这部作品作为“小说界革命”理论倡导下的创作典范地位。刘鹗表达了对乱世中国家的忧虑,但之后小说的写作经历了两次中断,尤其是在《初集》完成到《续集》产生之间,作者的创作观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小说写作的两度中断既是外部原因所致,很可能也与作者生活的变化与内心的波动脱不开干系。1903年至1907年,看似短短五年,却几乎是刘鹗生命中最后的时间了。从《初集》到《续集》,写作时的心境已全然不同。
    在此期间,他的商业活动经历了由衰转盛,又急转直下的过程。刘鹗投身实业多年,涉足印刷、百货、铁矿、煤矿等多个领域,但由于种种原因,都波折重重。直到1902年之后,他与英商福公司之间的合作,在鄂、浙等地反复遭遇挫败之后,终于渐渐有了起色,日记中时有银钱往来、事务合作的记载。从《十一弦馆琴谱》序言来看,1902年至1905年间,刘鹗的经济状况是较为宽裕的,生活亦顺遂无虞。这也为他写作《初集》,提供了较为安定的环境。不过,1904年至1905年,他又投资坤兴织布厂,与日资合作办盐厂海兆公司,这两次投资于1906年均宣告失败,事业再次跌入谷底。蒋逸雪在《刘鹗年谱》中说“鹗旋营海北公司,制炼精盐,南北奔驰,不遑执笔。业败,乃更有二编之作”(37),是有一定道理的。
    刘鹗与官府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对官府的希望也逐渐落空。刘鹗虽无功名,却曾以“杂家”之博学,参与山东治黄,受到朝廷褒扬。1900年庚子事变后,刘鹗第一时间主动请缨,“改东洋装,束带”,北上参与救济善会在北京的救济活动,在给陆树藩的信中,他将国家比作大舟,形容目前的形势,正如“大舟触礁而沉,舟人登陆者半,沉溺者半,则登陆者不当尽力拯救沉溺之人乎?”(38)尽管事后担着私售仓粟,甚至挪用公款的污名,都未影响到他救人、救国的一腔热情。大舟之比喻,又在《老残游记》初集第一回中得到进一步展开,可见他对清廷仍抱有莫大的希望。
    但写作《续集》之时,正是刘鹗腹背受敌,百口莫辩的另一个关键时期。他与官府的合作更不顺畅。1906年因盐场与日本人合资,受到赵尔巽等人上书极力反对:“刘铁云媚狐伥虎,情极可恶,而此时此地又不能不纡与委蛇,以稍杀巫臣教吴之毒。”(39)这也代表了清廷一些要员对刘鹗的认识与判断。在张之洞等倡办洋务的人看来,刘鹗是具有外资背景,却号称手持华款的狡诈华商;在赵尔巽等保守官员看来,他是借助与日本人交厚的背景,来协助外国人窃取中国利益的为虎作伥之辈。刘鹗看准了中国刚刚起步的民族工业建设亟需外资的契机,也深谙行将末路的清廷对洋人心存忌惮;但相较掌握政治权力的洋务派官员,他是身家浅薄的民间商人,无力与之竞争;相较保守的清廷官员,他通晓洋务的背景,又造成投机卖国的嫌疑。
    1907年,刘鹗又因与亲戚程恩培等集资购地浦口一事,被推上风口浪尖,受人弹诘,遭到来自官府和民间两方面的指责。刘鹗特地撰文《风潮论》,详尽阐明自己对于外资的看法,但早年《矿事启》(1902)中“竭愚尽瘁,要无非忠君爱国之忱”的表白已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对舆论之可怕与不理性的惶恐与极力申诉(40)。在这样的背景之下,1906年至1908年,他几乎一直在为避祸而四处奔波,1906年还曾两度游历日本。这其间,身边数位友人过世,自小照拂他,深得他敬重的兄长刘孟熊也于1905年因病辞世(41)。似乎预见到自己时日无多,自1904年起,他便陆续将自己的藏品整理、拓印成书,先后印《铁云藏陶》、《铁云泥封》、《铁云藏货》、《铁云藏印》等,1907年,又印《十一弦馆琴谱》。
    事实上,若将刘鹗的选择放在历史大背景之下,会发现从以小说救国,回归传统士人著述以立言的举动,并不是个别现象。以梁启超为例,1900年前后,梁启超发起“小说界革命”,创办小说刊物,写作《新中国未来记》等政治小说,但风潮过后,他本人也不由得感慨“而还观今之所谓小说文学者何如?呜呼!吾安忍言!吾安忍言!其什九则诲盗与诲淫而已,或则尖酸轻薄毫无取义之游戏文也”(42)。他淡出“小说界”,将更多精力投入实际的政务,更写作《清代学术概论》等著作传世。毫无疑问,在梁启超心目中,《清代学术概论》这样的著作才能够称得上是他的“立言”之作。与梁启超相比,刘鹗仕途不顺,尽管平生所做的许多事,便无官位,也足“立功”,但未能有著述以表达其对人生意义的思考,确是他深以为憾之事。这也是刘鹗与清末民间儒学学派太谷学派之间关系若即若离,尤为复杂的原因之一。作为一个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滋养的文人,他仍然希望能够通过写作来留名后世。小说这种文体为刘鹗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无论是有意或无意,他都将期望寄托在了《老残游记》的写作之上。这也是这部作品在清末小说中质量尤为突出的根本原因之一。而这种期望,在《续集》中表现得尤为集中、明确。
    作者创作观念的转变,是导致《老残游记》结构不尽如人意的重要原因。小说《初集》后六回破坏了前十四回所建立的线性“游记结构”,显示出对原有主题的“窄化”,以及作者对于新式“探案”小说叙事方式的着迷,虽以“清官误国”仍与自叙形成一定程度上的呼应,但显然并不能令挑剔的读者满意。《续集》刻意别开新章,写就一篇独立的自序,与《初集》划清界限,且形成了新的游记结构。如果说刘鹗写作《初集》时,极有可能是因为受到“小说界革命”以小说来“救国”的风潮影响,那么,及至《续集》,作者的创作意图更为明确。在《初集》中,他仍试图将自己治理黄河、行医救人的经历,及亲眼所见的清末清官害人的见闻揉进小说中,但在《续集》中,他已放弃了对于小说情节的执念,转而专注于“向内看”。换言之,他已通过《初集》的写作,找到了通过小说写作来表达一个传统文人内心声音的途径,从而将自己对于人生的哲学思索以及生死观念,借由小说这一形式来表达。当然,由于创作意图明确,文本掌控虽更见力道,也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初集》显示出的随意与舒朗的风格,这又是另一个问题了。《续集》对刘鹗的价值不可忽视,研究者亦应注意到《续集》相对《初集》的独立性与其自身内在的完整性。
    由衷感谢编审与三位匿名评审专家对原文结构、理论概念的使用等所提出的宝贵意见,促使我不断回到问题本身,真正拉近了我与研究对象之间的距离。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