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首先讨论经典的权威性是否来自经典所具有的真理性。 在欧洲,最早的经典都与基督教神学著作有关,并且普遍认为“《圣经》是真理的律法”(15),因此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启蒙主义因为权威与理性的对立而反对权威;后现代又出于反理性,明确否定权威。二者反对权威,其实质都在于一般认为权威代表的是真理。在启蒙主义看来,真理亦需要经过理性的检验才能确立它的可信性。而人们恰恰认为权威代表了真理,在其面前失去理性的判断,陷入盲目的服从甚至崇拜。而后现代则认为,启蒙运动因为强调理性唯一,使启蒙理性变成了极权,“它消灭了所有与其竞争的思维模式,使得它才享有宣称真理与正确性之特权”(16)。在此情况下,失去控制的理性为精英统治的权力和权威提供了正当的理由。因此社会理性转变成非理性,启蒙转变成欺骗,自由和进步模式转变成统治和倒退。由此可见,如何对待真理成为是否肯定权威的关键。经典是否具有权威性,也与这种判断相关。 以往关于经典权威性的认识,主要是建立在人文社会科学著作是科学的基本判断之上的。也就是认为经典所描述的现实和揭示的规律,具有不可置疑的客观性和真理性:“如果要是科学的,就应该是一个寻求真理的地方。”(17)因此经典具有权力的正确性、权威的合法性。在一般人看来,经典既是一个寻求真理的地方,也是寻求权力的最好领地。在这样的认识之下,强调经典的权威性,就是强调对于经典的服从。在中国古代,我们会常见这样的思维习惯和做法。比如在中国古代,经书就是“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18),是圣人修身和治国之道的集中体现。因此无论君臣,都奉经典为圭臬,既从经书中寻找治国之道、理世之方,也从经书中寻找君臣互为制约的理据。经书既是皇帝寻求权力合法化的宝典,事实上亦成为士人约束皇帝的法典。赵翼《廿二史劄记·汉时以经义断事》即罗列了大量此类史实:“汉初法制未备,每有大事,朝臣得援经以折衷是非。如张汤为廷尉,每决大狱,欲传古义,乃请博士弟子治《尚书》、《春秋》者补廷尉史,亭疑奏谳(《汤传》)。倪宽为廷尉掾,以古义决疑狱,奏辄报可(《宽传》)。张敞为京兆尹,每朝廷大议,敞引古今,处便宜,公卿皆服,是也(《敞传》)。今见于各传者,宣帝时有一男子诣阙,自称卫太子,举朝莫敢言。京兆尹隽不疑至,即令缚之。或以为是非莫可知,不疑曰:‘昔蒯聩违命出奔,辄距而不纳,《春秋》是之。卫太子得罪先帝,已为罪人矣。’帝及霍光闻之,曰:‘公卿当用经术明大义者。’(《不疑传》)匈奴大乱,议者遂欲举兵灭之。萧望之曰:‘《春秋》:士匄侵齐,闻齐侯卒,引师还。君子善其不伐丧。今宜遣使吊问,则四夷闻之,咸服中国之仁义。’宣帝从之,呼韩邪单于遂内属(《望之传》)。朱博、赵玄、傅晏等奏何武、傅喜虽已罢休,仍宜革爵。彭宣劾奏博、玄、晏等欲禁锢大臣,以专国权。诏下公卿议。龚胜引叔孙侨如欲专国,谮季孙行父于晋,晋人执囚行父,《春秋》重而书之。今傅晏等职为乱阶,宜治其罪。哀帝乃削晏封户,坐玄罪(《朱博传》)。哀帝宠董贤,以武库兵送其弟,毋将隆奏:‘《春秋》之谊,家不藏甲,所以抑臣威也。孔子曰:奚取于三家之堂?臣请收还武库。’(《隆传》)贾捐之与杨兴迎合石显,上书荐显,为显所恶,下狱定谳,引《书》‘谗说殄行’,《王制》‘顺非而泽’,请论如法。捐之遂弃市,兴减死一等(《捐之传》)。”(19)援经义以断事,固然是因为汉代初年法制未建,但是也反映出经典在汉代政治生活中的权威地位。这种情况一直得到延续。如汉武帝初即位,令郡国举孝廉,策贤良,董仲舒以贤良对策,凡三策,董仲舒皆引用《春秋》之说以为经典,所谓“《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20),阐发其天人合一思想,引导武帝的治国之道,大获成功,直接推动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的出台。 而在今天,也正是出于同样的观念,一些部门会以下发命令的形式,强制推行经典;也会通过课程设置的形式来从制度上确立经典的合法性。因为在这些部门看来,推行经典就是推行真理,至少是读者接近真理的重要途径。而读者则被这种理论所误导,以为经典就是真理的化身,放弃了个人理性判断的权利,陷入对经典的盲目崇拜和信任。这种情况在宗教经典和意识形态属性的经典的接受与传播中,体现得尤为突出。在宗教和某种意识形态的信徒那里,经典带有不可怀疑的神圣性,“唯有正统的宗教——或者更准确地说:由教义约束的教派——能赋予文化价值的内容以绝对有效的道德律令的地位”(21)。因此对于信徒们来说,经典的真理光环解除了他们理性的武装,取代了他们知性的判断,使之陷于顶礼膜拜的狂热虔诚中。而这正是源自对于经典权威的偏颇理解和宣传。 事实上,经典的权威性并非完全决定于经典是否承载了某种真理。伽达默尔承认权威也是一种真理源泉的可能性,但仅仅是可能性而已,并非是真理的唯一源泉。在传世的经典中,无可否认有些作品是承载了真理或具有真理性的内容,但是并非所有的经典都具有这样的认识价值。所以不是所有的经典都具有真理性,而有无真理性也不能决定经典是否权威,即真理性并不是衡量经典是否具有权威性的唯一标准。那些不带有真理性的经典,价值并不因此而受损。因为经典之所以传世,正在于它内涵的无限丰富性,它提供给读者的不仅仅是认识世界的价值。尤其是文学艺术,它的主要功能不是理性地认识世界,揭示社会发展的某些规律,而是作者面对世界的心灵感受。如果它也有什么认识价值的话,这种认识也是作者对于社会人生的一种审美把握、审美判断。对于这样的经典,读者越是试图从里边寻找什么规律和真理,也就越容易失去对经典的丰富内容的理解。诚如马克斯·韦伯所说:“对于认识具体的历史现象来说,最一般的规律,因为它们最缺乏内容,因而也是最没有价值的。”(22)例如,《红楼梦》中所表现出的人世极盛而衰思想,是中国古代士人关于历史和人事的一种比较普遍的看法。这种看法很难说是关于历史与人事的规律性的认识,不具有唯一正确性。然而我们看到,古人的这种见解却蕴含着中国哲学关于事物两极转换的理念,因而它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历史观和人生观。仅就此而言,《红楼梦》的权威性不是表现在它反映了关于历史与人事的真理,而是其关于历史与人事的一种见解所产生的甚深甚巨的影响——一种影响了中国人上千年的带有宿命论的历史与人事智慧。还有,《红楼梦》中关于宝玉和黛玉爱情悲剧的描写,作者的真实意图也不是如一般评论所说的那样,为了反对封建社会的腐朽,揭示其必然灭亡的命运。这样理解宝、黛爱情悲剧,小说的思想意义确是被放大了,却过滤掉了《红楼梦》这一内容的丰富内涵和意义。曹雪芹通过贾宝玉之口谈过他对女孩子的看法,即女孩子是水做的,本应是世界上最为清纯美丽之物,所以他设置的大观园,实则是钟天地之神秀的地方,是贾府里边的一块净土,尽储美丽于一园。而林黛玉又是这个美丽之园的班主。这个人物的毁灭,表现了作者极大的无奈和失望。读者从中可以感受到甚深的空幻感。这些都非反封建所能涵盖。就此而言,揭示封建社会必然灭亡命运的概括,套用马克斯·韦伯的话说,“因为它们最缺乏内容,因而也是最没有价值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