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略论古代地域文学的动态特征——以清代扬州文学为中心(4)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 刘勇强 参加讨论

    四、地域文学间的流动性与互动性
    地域文学不是孤立存在的,地域之间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使地域文学也呈现出流动性与互动性。
    促成地域文学流动性与互动性的一个基本条件是作家的流动,这包括扬州籍作家的外流与异地作家向扬州的流动。关于前者,清阮元撰《广陵诗事》卷三中有一段记述:
    古诗人每得江山之助。吾郡史蕉饮(申义)之使滇南,乔石林(菜)之莅闽,陶季(澄)之遍历五岳,汪舟次(楫)之出使海外,说者谓“如康乐之于永嘉、柳州之于柳州”也。他若王佐周(令宜)于蜀,作《建南新话》;夏筠庄(之芳)巡台湾,作《纪巡百韵》;赵子淑(有成)客粤西,作《浮湘集》;汪默人(淳修)转饷益州,作《蜀游草》;闵东皋(璠)佐幕滇南,作《滇游日记》,皆有专集行世。[34](P43)
    这当然远不是扬州籍作家在外地创作的全部情况,但诗人所谓“得江山之助”,显然不限于籍贯,也包括他们所游历之地。
    与此相关,外地人游宦或寄籍扬州的也不在少数。如阮元撰《广陵诗事》卷三载费此度(密)为成都人、孙豹人(孙枝蔚)为三原人。金农在《寒绿斋诗集序》中提到“真州诗人”的共同追求,而他表彰的吴君,居真州,祖上却是“歙溪大族”。[8](P340)值得关注的是,这些外籍人士,在扬州与当地文人融为一体,创作的作品也成为当地地域文化的组成部分。焦循在《扬州足征录》的《自序》中提到《扬州文粹》与《扬州足征录》的区别,“‘文粹’者,存扬人之文,非扬州者不取也;‘足征录’者,存扬州之事,事有关乎扬者,不必扬人之文也,义各有取乎尔。”[8](P1)扬州人与非扬州人的著作,共同构成了扬州文化。前面屡次提到的王士禛就是一个重要的代表。他27岁始任扬州推官,其在自撰年谱中称:
    山人官扬州,比号繁剧。公事毕,则召宾客泛舟红桥、平山堂,酒酣赋诗,断纨零素,墨渖狼藉。吴梅村先生伟业云:“贻上在广陵,昼了公事,夜接词人。”盖实录也。[35](P2025)⑧
    正是由于王士禛的倡导,扬州诗文创作出现了一个兴盛的局面。
    与王士禛同时的孙枝蔚也是一个突出的例子。孙枝蔚是陕西三原人,明亡后逃至扬州经商。在扬州期间,筑室曰“溉堂”,取意《诗经·桧风》:“谁能烹鱼,溉之釜鞷”,以寓不忘乡关之意,诗作中时时流露出思乡之情,如“我本西京民,遭乱失所依”,“溉堂那足恋,终南亦有梅”(《溉堂诗》);“广陵不可居,风俗重盐商”(《李屺瞻远至,寓我溉堂悲喜有述》);“草堂远在清渭北,说与吾儿今不识”(《夏日寄题渭北草堂》);“我家渭河北,飘然江海东。偶逢旧乡里,握手涕泪同”(《赠邢补庵》)。[36]与此同时,在他的《溉堂集》中,又有大量吟咏扬州的诗作,表现出一种陶醉于扬州诗酒风流生活的欢乐情绪,如《后冶春,次阮亭韵》:
    头上韶光去若飞,老人相见故人稀。
    少年心性犹能在,偷眼船窗看舞衣。
    井通西蜀水连淮,行乐芜城未有涯。
    怪煞农家能换酒,田间耕出旧金钗。
    这种思乡之情与客居之乐的双重表现,构成了孙枝蔚诗歌的一种独特张力,也为扬州文学地域性在与其他地域交汇中形成的艺术风貌,提供了一个鲜活的例证。
    对于不少游宦文人来说,他们创作的地域性是相当开放的,即使暂居一地,也并一定固守一方。如王士禛在扬州的文学活动,丰富了扬州文学的内涵。比如红桥,在王士禛倡议于此聚会之前,并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文学资本。[37](P55)但王士禛在扬州为官5年,却在公余闲暇时,遍游周边美景,他声称:“予自少癖好山水,尝忆古人身到处,莫放过之言,故在扬州日,于金陵、京口、梁溪、姑苏诸名胜,皆于簿书期会中,不废登临,而公事亦无濡滞者。”[38]这种开放的姿态是研究地域文学中必须顾及的。
    除了作家的流动,文学作品的传播也是地域文学流动性与互动性一个表现。朱黄《龚午亭传》在叙及评话艺人龚午亭的影响时说:
    道过扬州者归其乡,人必问曰:“闻龚午亭《清风闸》否?或无以应,则诽笑之,以为怪事。是以过扬州者,以得闻为幸,恒夸于众,以鸣得意。[39](P194)
    这一记述反映了龚午亭演说的《清风闸》声名远播,这当然包含着对外地文学产生影响的可能性(《飞跎全传》可能对《何典》有影响)。不言而喻,外地的文学作品对扬州也产生过不可忽视的影响。
    总之,地域文学是一个地区社会文化生活的表现,但它不是固定的、封闭的。只有从动态角度看待地域文学,才能把握其丰富的内涵。从某种意义上说,多层面的动态本身也是一个地区文学发展水平的表现。与其他地域的文学相比,扬州文学的价值也正体现于它漫长和丰富多彩的历史发展中。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