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艺理论 >

线与生成:德勒兹文学创作理论的两个主要概念(6)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艺研究》2012年01期 朱立元 参加讨论

    注释:
    [1] [2] [3] [6] [10] [12] [13] [30] Gilles Deleuze & Claire Parnet,  Dialogues, Paris: Flammarion, 1996, p. 54, p. 61, p. 151, p. 152, pp. 47-48, p. 156, p. 8.
    [4] [7] [11] [15] [16] [18] [20] [22] [23] [25] [32] [33] [35] [39] [42] [46] Gilles Deleuze & Félix Guattari, Mille Plateaux, Paris: Les Éditions De Minuit, 1980, p. 247, pp. 238-242, pp. 140-184, pp. 205-234, pp. 544-545, pp. 9-37, p. 314, pp. 318-324, pp. 325-333, pp. 251-252, p. 337, p. 334, pp. 356-358, p. 347, pp. 342-344, pp. 244-245.
    [5]《哲学与权力的谈判———德勒兹访谈录》,刘汉全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58页。
    [8]以上亨利·詹姆斯的引文来自http://www.online-literature.com/henry_james/in-the-cage/。
    [9]劳伦斯的《美国经典文学研究》是德勒兹文学理论论述中经常参考的一个对象,以上引文参见朱通伯选编《劳伦斯文论精选》,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18页。
    [14]勒克莱齐奥:《巨人》,赵英晖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9页。
    [17]德勒兹关于这一关系之外在性与“和”的逻辑的强调在其著作中比比皆是,可特别参见其关于休谟的专著《经验论与主体性》(Empirisme et Subjectivité, Paris: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1953)第四章。
    [19]参考斯宾诺莎《伦理学》(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三部分以及德勒兹关于斯宾诺莎的第二本专著《斯宾诺莎:实践哲学》(Spinoza: Philosophie pratique, Paris: Les 魪ditions De Minuit, 1981, pp. 68-72)。
    [21] [29] [31] [37] [48] [49]Gilles Deleuze & Félix Guattari, Qu’est-ce que la philosophie? Paris:  Les Éditions de Minuit, 1991, pp. 163-165, pp. 159-160.
    [24]朱通伯选编《劳伦斯文论精选》,第322—323页。
    [26]狄更斯:《我们共同的朋友》下卷,智量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第39页。
    [27]Gilles Deleuze, Deux Régimes de Fous: Texts et entretiens 1975-1995,  Paris: Les Éditions de Minuit, 2003, pp. 359-364.
    [28] [36]Gilles Deleuze & Félix Guattari, Kafka: Pour Une Litterature Mineure, Paris: Les Éditions De Minuit, 1975, p. 63, pp. 29-50.
    [34] [45] [53]Gilles Deleuze, Critique et Clinique, Paris: Les Éditions de Minuit, 1993, p. 12, p. 12, pp. 89-114.
    [38]当然,问题从来不在于列举文学作品中已经存在的生成。在德勒兹看来,真正的小说家或文学家总是那些能提供给我们新的感受或创造新的生成的人,他们总是能为我们提供新的可能性、新的气息和新的生命力量。
    [40]“(tout le)monde”既有“宇宙,万物,世界”的意思,也有“任何人,所有人”的意思,这里德勒兹是同时在这两种意义上使用这个词语的。
    [41]德勒兹认为,“正是分子性的才具有将元素与宇宙联系起来的力量”(Gilles  Deleuze  &  Félix  Guattari,  Mille Plateaux, p. 379)。
    [43]弗吉尼亚·吴尔夫:《达洛维太太》,谷启楠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8页。
    [47]是(在)与生成似乎是相矛盾的两个概念,但这里涉及的是一种“生成之在”(l ’être du devenir)(参见德勒兹《尼采与哲学》第一章第十节,周颖、刘玉宇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50]可参见福柯1978至1979年法兰西学院讲座《生命权力的诞生 》(Michel Foucault,       The Birth of Biopolitics, Hampshire &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08)。
    [51] [54]Giorgio Agamben, Potentialities, Collected Essays in Philosophy,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pp. 220-239, pp. 243-271.
    [52]Cf. Giorgio Agamben, Homo Sacer: Sovereign Power and Bare Life,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Giorgio Agamben, Means without End, Notes on Politics, Minnesota: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2000, pp. 3-14.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