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现代文学 >

韩国的鲁迅研究(5)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东吴学术》 权赫律 参加讨论

    
    ①戈宝权:《鲁迅的世界地位与国际威望》,见《鲁迅研究学术论著·资料汇编》,第1226页,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
    ②范业本:《鲁迅在朝鲜》,《鲁迅研究年刊》,1981。
    李政文:《鲁迅在朝鲜》,见《世界文学》1981年第4期。
    孙启林:《鲁迅和他的朝鲜读者》,见《鲁迅研究资料》第1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
    杨昭全:《鲁迅与朝鲜作家》,见《外国文学研究》1984年第2期。
    杨昭全:《鲁迅与朝鲜》,见《鲁迅研究》第10辑,1987。
    ③1924年《开辟》2月号(总第44号)上刊载了题名《印象互记》的文章,是当时活跃在韩国文坛上的文人之间互相记述的印象记。其中,李光洙以笔名“长白山人”写的《梁建植君》中可见这段内容。
    ④崔溶澈:《白华梁建植的中国文学研究与翻译》,首尔:《中国语文学》第28辑,1996。
    ⑤⑥金时俊:《光复以前韩国的鲁迅研究和鲁迅》,首尔:《中国文学》第29辑,1998。
    金世中:《日本的鲁迅研究》(1920-1941),首尔:《中国现代文学》第6号,1992。
    ⑦1954年始曾改用题号《凌晨》,出版至1960年。
    ⑧译文登载于当时《朝鲜日报》的第四版面(共8个版面)文艺栏上,其中1月份的6、7、11、12、13、14、18、20、21、27、29日,2月份的1、2、3、5、7、10、11、12、14日,共20天连载。
    ⑨《中外日报》于1926年11月15日在汉城创刊,1928年12月6日曾因刊载支持中国反日运动的社论,受过日帝总督府的无限期停刊的处分。1929年2月18日解除处分后,该报一如既往地鼓吹民族精神,终不堪日帝的频繁干涉,于1931年9月2日自行停刊。
    ⑩《朝光》是目前《月刊朝鲜》的前身,是由朝鲜日报社1935年11月创刊的综合性月刊杂志。因当时日帝弹压,断断续续维持到1944年12月号(通卷第110号)便被迫终刊,1946年3月随着光复才得以复刊,以1948年的12月号(通卷第3号)而告终。该刊内容涉及形势、经济、社会问题等诸多方面,但其注重的还是文化面,登载了大量文学作品。
    (11)作者将该文收录于《丁来东全集》时,题目改成了《鲁迅及其作品》,其目录如下:
    一、绪言;二、鲁迅自序传略;三、《呐喊》;四、《彷徨》;五、《彷徨》与《呐喊》;六、《野草》;七、鲁迅的语言;八、结论。
    (12)《新东亚》是时事综合月刊,1931年1月由《东亚日报》创刊发行,1936年由于《东亚日报》受日帝弹压而被迫停刊,至1964年才复刊发行到现在,是韩国历史最悠久的综合性杂志。
    (13)该文在当时的《朝鲜日报》第五版面上,其中10月26、28日没有连载。作者在这篇追悼文前边也登载了与《故乡》译文前所载相同的鲁迅遗照。
    (14)该文在登载期中,11月15、17、19、21、22、23、24、30、31日和12月1日没有连载。当时,作者于12月27日始在同版面上连载了《朝鲜小说史》,估计是精力所限之故。
    (15)根据新东亚社1977年编辑的《日帝禁书33卷》,有如下鲁迅作品列在其中:
    《鲁迅选集》,上海:1937。
    《鲁迅文集》,1937。
    《鲁迅遗著》,1937。
    《现代小说集》(第一辑),上海:1936(收录了鲁迅短篇小说)。
    《鲁迅最后遗书》,上海:1936。
    《中国新文学丛刊书信》,上海:1937(收录了鲁迅书信)。
    《鲁迅散文集》,上海:1937。
    (16)关于这点不妨借鉴金河林的观点:“究竟朝鲜总督府警务局是根据什么标准和渠道来制定了这个目录尚不很清楚,但是可以推测如下几种可能性:1.根据在朝鲜广泛流传的鲁迅著作由警务局自行制定;2.依照日本本国警务局指令制定;3.根据当时中国国民党制定的禁书目录翻定;4.综合前边原因而制定。”见金河林《韩国鲁迅文学的受容样相》。
    (17)见金时俊、徐敬浩共编《韩国中国研究论著目录》1945-1999(历史,哲学,语文学),第471页,首尔:松,2001。
    (18)该目录根据前面的金时俊、徐敬浩共编《韩国中国研究论著目录》而作。
    (19)按时间顺序排列如下:
    王士菁(申永福,刘世钟译):《鲁迅传——鲁迅的生涯和思想》(1992)。
    王富仁:《〈狂人日记〉细读》,《中国现代文学》第6号(1992)。
    林非:《鲁迅研究的展望》,《中国现代文学》第8号(1994)。
    严家炎:《论〈故事新编〉与鲁迅创作思想的演变》,《中国现代文学》第8号(1994)。
    王富仁:《中国鲁迅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中国现代文学》第8号(1994)。
    钱理群:《作为思想家的鲁迅》,《中国现代文学》第8号(1994)。
    钱理群:《“想”与“说”(“写”)的困惑——鲁迅关于知识者的思考》(讲演稿),《理论与实践》第8期(1994)。
    王富仁(金贤贞译):《中国的鲁迅研究》(单行本),首尔:世宗出版社(1997)。
    (20)见《殖民地近代和民族问题在韩国文学中的反映》,首尔:《民族文学史研究》1998年第13号;《地上之路》,《回归文学》,首尔:创作与批评社(2001)。
    (21)见《新文学时期的现实主义理论研究》1992年国立首尔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鲁迅的现实主义理论研究》,首尔:《中国现代文学》第6号(1992);《小说家鲁迅及其小说作品世界》,首尔:《中国现代文学》第10号(1996);《韩雪野小说中的鲁迅》,首尔:《中国现代文学》第17号(1999)。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