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中国古代乐人文学活跃于唐代。刘禹锡是继杜甫之后对乐人文学大力开拓的又一重要诗人。他创作的乐人诗歌高达33篇之多,几乎涉及了唐代乐人的所有类型。除了对乐人文学的传统内容作进一步深入以外,刘禹锡还将唐代乐人的生活融入到创作中,尤其关注他们与文士们的交往,最终成功塑造了不少个性鲜明的乐人形象。刘禹锡婉转地将他对仕途沉浮、世俗风尚及过往历史等诸多感慨寄托其中,因而这些作品情致格外动人。 关 键 词:刘禹锡/唐代乐人文学/杜甫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诗词曲源流史”(11&ZD105);国家社科项目“音乐雅俗流变与中唐诗歌研究”(14BZW177);教育部社科项目“中国历代民歌整理与研究”(09JDZ0012)。 作者简介:柏红秀(1975- ),女,江苏盐城人,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音乐文化与唐代诗歌研究。 唐代的诗歌经历了初盛唐的繁荣发展以后,到了中唐呈现出多元的格局,除了雄奇怪诞的韩孟与浅近直白的元白以外,作为中唐诗坛巨匠之一的刘禹锡始终在其中占据着一席之地。学者们对于刘禹锡诗歌的研究,这些年来总是集中在其诗歌风格的豪放、乐府民歌及咏史诗的创作以及其所持的诗歌理论等几个方面,其实,真正深入唐代社会及诗歌作品本身,我们会发现刘禹锡诗歌可供研究的地方还很多,比如他对唐代乐人文学的大力开拓。 乐人文学是以音乐的表演者为描写对象的文学。乐人文学在唐以前发展极为沉寂,到了唐代以后,受音乐繁荣及文士参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才得以迅速发展起来。在刘禹锡以前,对乐人文学作过大力开拓的要算盛唐的杜甫。杜甫创作的乐人诗多达11首,而其同时代的李白只有5首,张说只有4首,其他作者仅有一二首。杜甫的这些乐人诗中还有不少为传世名篇,如《江南逢李龟年》《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等。但是与杜甫相比较,刘禹锡在乐人文学创作上更加地专注与投入,所作开拓更大。 关于这点,我们可以从数量上看出来。如据陶敏、陶红雨《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统计,除4首存在争议以外,可以确定为刘禹锡创作的乐人诗高达33首,这较杜甫显然是一个更大的突破。同时,还可以从描写的乐人类型上看出来。这33首乐人诗所描写的乐人既有前代乐人,又有当时代乐人。其中述及的前代乐人既包括宫廷乐人又涉及民间乐人,前者如《蜀先主庙》与《魏宫词二首》,后者有《白舍人自杭州寄新诗有柳色春藏苏小家之句因而戏酬兼寄浙东元相公》等。苏小小是南齐钱塘名妓,唐代诗人不少吟咏过她。就当时代乐人而言,既包括已亡的乐人又包括正活跃着的乐人,前者相关的诗篇包括《和乐天题真娘墓》《伤秦姝行》《〈泰娘歌〉并引》《夔州窦员外使君见示悼妓诗顾余尝识之因命同作》《窦夔州见寄寒食日忆故姬小红吹笙因和之》及《有所嗟二首》等,其中真娘是唐代名妓,而后几位则是刘禹锡友人或自己家里的歌妓。这33首乐人诗几乎包括了唐代乐人的所有类别。比如《与歌者何戡》《听旧宫中乐人穆氏唱歌》《曹刚》《与歌者田顺郎》《田顺郎歌》《与歌者米嘉荣》及《米嘉荣》等描述的是宫廷乐人,《有所嗟二首》《伤秦姝行》《〈泰娘歌〉并引》《〈代靖安佳人怨二首〉并引》《和杨师皋给事伤小姬英英》《夔州窦员外使君见示悼妓诗顾余尝识之因命同作》《窦夔州见寄寒食日忆故姬小红吹笙因和之》《忆春草》《乐天寄忆旧游因作报白君以答》《酬喜相遇同州与乐天替代》《寄赠小樊》及《和乐天别柳枝绝句》等描写的是家乐,《和浙西李大夫霜夜对月听小童吹觱篥歌》《武昌老人说笛歌》《吴言之见示听江西故吏朱幼恭歌三篇颇有怀故林之思吟讽不足因而和之》《和乐天柘枝》及《观舞柘枝二首》等描写的是府县或军营乐人,而《夜闻商人船中筝》等描写的是青楼乐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