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论《史记》中体现出的民间视角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 郭令原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史记》和以往史书的一个很大不同就在于作者在叙事时体现出的民间视角,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个人行为的关注,二是用民间道德评价人物事件,三是“爱奇”的民间趣味。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和作者时代下层社会人士进入到政治决策层的社会现象密切相关。
    关 键 词:《史记》/民间视角
    作者简介:郭令原(1959- ),男,湖南株洲人,兰州交通大学文学与国际汉学院博士,教授,研究方向:古代文学与文论
     
    《史记》的文学价值已被学术界共同承认,相关研究成果汗牛充栋,很多问题已经探讨得很深入、很充分了。司马迁叙事的民间视角应该是造成司马迁和以往史书一个很大不同的地方,也是对后来史书的写作影响最大的方面,有必要深入研究和探讨。
    一、《史记》对个人行为的关注
    史官传统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周礼》中多处记载到史官,《春官宗伯》中有大史、小史、内史、外史、御史等,[1]班固说:“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君举必书,所以慎言行,昭法式也。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2]关于诸侯的史官,《左传》就多处有记载,如宣公二年载“赵穿攻灵公于桃园。宣子未出山而复。大史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此大史当是晋国史官,又襄公二十五年载“辛巳,公与大夫及莒子盟。大史书曰:‘崔杼弑其君。’崔子杀之。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其弟又书,乃舍之。”则此大史为齐国史官,《孟子·离娄下》称:“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诸侯各国都有自己的史书。事实上,史官不仅是天子,也是诸侯身边的重要职官,他们拥有发布政令,建立制度的职责。自古以来的史书都代表着一个政权的思想意识,《尚书》《春秋》成为重要典籍也是必然的。从传统史官的角度看,事实比人物重要,因为人的行为及其影响决定了其是否应该记入历史。现存先秦史籍的叙述中,虽有人物,但人物的意义在于其身上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人物是事件中的人物。如上引《左传》大史载赵盾、崔杼都因为“弑其君”这一事件。所以,传统史书作为文献档案存入庙堂,和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几乎不发生关系。
    《史记》被称为纪传体史书,是因为作者创造了以人物为中心的叙事方法,从而个人在叙事中的地位提高了。虽然,这些人物仍然是由事件支持的,但事件未必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或政治教化意义。《史记》的人物写作主要反映在“本纪”“世家”和“列传”三部分中,这三部分中的“列传”部分可以说是司马迁的一大创造,司马迁《大宛列传》称《禹本纪》云云,《卫康公世家》又称“余读世家言”云云,则“本纪”“世家”皆古已有之,清赵翼《二十二史札记》曰:“古书凡记事立论及解经者皆谓之传,非专记一人之事迹也。其专记一人为一传者,则自迁始。”[3]传者,传也,可传之后世之谓也。司马迁的列传有《匈奴列传》《南越列传》《闽越列传》《朝鲜列传》《西南夷列传》《大宛列传》等六篇,主要是记叙异方情况,此外皆记人物,人物地位又在公卿以下。这些人物情况各不相同,有些人的确在历史上书写了重重一笔,属于在重大政治事件中不可回避的人物,如《商君列传》中的商鞅、《李斯列传》中的李斯、《淮阴侯列传》中的韩信等等,但更多人物并非必须留入史册中,如《李将军列传》中的李广。李广从国家的角度说,只是一位位在二千石的将军,没有杰出的勋劳,但这却是司马迁用笔墨很多的人物。在文中作者多处表达了李广出众的才能,一是汉文帝叹曰:“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二是典属国公孙昆邪为上泣曰:“李广才气,天下无双。数与虏敌战,恐亡之。”三是叙述李广带兵不合常规的行为;四是善于骑射。虽然引述李广曰:“自结发与匈奴战大小七十余战”,但写到真正和敌人交战事只有两件:一是叙述李广在上郡事:
    匈奴大入上郡,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中贵人将骑数十纵,见匈奴三人,与战。三人还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中贵人走广。广曰:“是必射雕者也。”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三人亡马步行,行数十里。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已缚之上马,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之),必不敢击我。”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其骑曰:“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广曰:“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于是胡骑遂不敢击。有白马将出护其兵,李广上马与十余骑犇射杀胡白马将,而复还至其骑中,解鞍,令士皆纵马卧。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夜半时,胡兵亦以为汉有伏军于旁欲夜取之,胡皆引兵而去。平旦,李广乃归其大军。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
    虽然体现了李广的机智果敢,但只是全身而回,并且使小规模的遭遇,无关天下兴亡。
    二是载元狩四年事:
    后二岁,广以郎中令将四千骑出右北平,博望侯张骞将万骑与广俱,异道。行可数百里,匈奴左贤王将四万骑围广,广军士皆恐,广乃使其子敢往驰之。敢独与数十骑驰,直贯胡骑,出其左右而还,告广曰:“胡虏易与耳。”军士乃安。广为圜陈外向,胡急击之,矢下如雨。汉兵死者过半,汉矢且尽。广乃令士持满毋发,而广身自以大黄射其裨将,杀数人,胡虏益解。会日暮,吏士皆无人色,而广意气自如,益治军。军中自是服其勇也。明日,复力战,而博望侯军亦至,匈奴军乃解去。汉军罢,弗能追。是时广军几没,罢归。汉法,博望侯留迟后期,当死,赎为庶人。广军功自如,无赏。
    虽大力作战,却无功而返,并且这也不是改变战略格局的战斗。
    是不是李广没有建功的机会呢?应该有,据本传记载至少有一次:
    元朔六年,广复为后将军,从大将军军出定襄,击匈奴。诸将多中首虏率,以功为侯者,而广军无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