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国讯》旬刊与郭沫若佚作 抗战时期《国讯》旬刊发表的郭沫若作品有1943年第340期的《题画(二首)》、第342期的《松崖山市》、第352期《写作经验谈》和第355期的《题胜利图》。其中《题画(二首)》即收入《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三卷)的《猪与石》,《松崖山市》已同题收入《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二卷),《写作经验谈》未见收入《郭沫若全集》。《题胜利图》未见收入《郭沫若全集》,但《郭沫若题画诗存》(郭平英主编)存有此诗,题为《题沈叔羊胜利图》。几篇郭沫若诗文刊于《国讯》旬刊的情况,均不见于《郭沫若著译及研究资料》《郭沫若著译系年》《郭沫若年谱》等资料。也就是说,在狭义上,《写作经验谈》也是郭沫若佚文。 《写作经验谈》载1943年11月15日出版的《国讯》旬刊第352期(新174期)第11-12页,署名郭沫若,是一篇演讲记录稿,文末括号注明“石光记录”。此文不长,计1800余字,其中诸如在日本读书期间创作《女神》等诗歌时的灵感来袭状态,是我们熟悉的郭沫若标记性作品与表达,可以确认此文无疑是郭沫若的集外作品。《写作经验谈》十段正文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前三段是第一部分,讲写作之前的步骤:从事阅读;中间四段是第二部分,讲从事写作者:丰富生活经验与看重学习;末尾三段是第三部分,讲写作本身:出发点、精神与态度。三个部分各具特点,以下依次稍作分析。 第一部分开门见山,条理清楚。先讲读书的二要:“要广、要博”并援引俗语“开卷有益”以证之,继而强调“学好一种外国文字”以做到“对世界文化才能贯通自如”并以学英语以读拜伦、学俄语以读高尔基为例证;然后概述读书使人快乐、传授经验与打开思路三大功效并注意泛读和精读的区别。其中第一段和第三段的观点在郭沫若的文字中多次提及,比如《战士如何学习与创作》中的“多读名家著作,多向有经验的人请教……读书可不必限于文学,应该是多方面的……读书、请教,可以得到各种各样的好处,得到种种方法上的启示”⑦。更值得注意的是,郭沫若在第二段专门提出了“学好一种外国文字”的明确要求,而且不厌其烦地举出学习英语和学习俄语两个例子,显示了作为演讲者的开放心态与世界眼光。这就与《写尔所知》之“这要读外国名家作品才行,而且还得偏于近代的……要作为一个新的作家,在目前至少须懂得一种外国语”⑧形成互文和呼应。 第二部分内容丰富,要言不烦。由从事写作者的生活经验丰富化与思想敏锐化之重要,讲到读书与体验、创造与模效的关系以及写日记的大用途,进而报告自己学习过程中的两个口号:多写作、少发表与多接受、少批评,随后提出集体学习以“集思广益”的要求。其中第四段的内容与《战士如何学习与创作》不仅引用《礼记·大学》的三句名言完全一样,而且“使五官运用得纯熟”与“充分地活用自己的感官”、“思想的敏锐化”与“养成自己的感受性的锐敏”⑨等关键内容也如出一辙。反复写到、讲到这些内容,一方面显示了郭沫若对《礼记》相关内容的熟稔和认同,另一方面表明郭沫若主张充分调动各种感官以保持敏锐的感觉的一致与坚定。郭沫若对自身学习过程中的“多写作、少发表”口号的介绍,也堪称精要,的确是著名作家的经验之谈,不仅对当时听众和《国讯》旬刊读者的文学创作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而且对今天青年学人的文学研究工作也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对笔者也是一种警告与鞭策。“因为一篇作品完成,经过写作的劳动,必定自我陶醉”不仅道出了文艺工作者“自我陶醉”的人之常情,而且讲明了背后的原因,可谓言简意赅;而“但是这是靠不住的,所以要在陶醉作用消散后,才能决定真能发表与否”这一转折,更是犹如当头棒喝,促人警醒,在陶醉之余理智地判断自己作品的价值与水准,决定是否发表。 第三部分推陈出新,层层深入。如第八段段末的“文学的感兴是可以人为的;不要专等自发的灵感,而要制造灵感,有计划的来写作”,就是在惯常的一般意义的“灵感”之说上推陈出新,明确提出感兴的“人为”问题,主张“制造灵感”,要求“有计划的来写作”。这样的观点无疑具有重要价值。第九段讨论中国新文学“伟大作品不多见”的原因,是典型的层层深入。能看到“稿费少”对创作繁荣的经济制约,能谈到“生活不安定”对文学发展的现实影响,已经是相当深入了。但郭沫若没有止步,而是继续深挖到“写作精神”问题,归结到“东方人懒”的民族性,并在与“每天写日记规定字数”的文豪托尔斯泰的对比中发现“我们很少有这种粹励的精神”。这是相当独到而深刻的见解。 (责任编辑:admin) |